历史体验式纪录片《十三行》的价值建构与创新策略
2023-01-25陈玉婷
陈玉婷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共建人文湾区”,其中特别强调“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发挥大湾区中西文化长期交汇共存等综合优势,促进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合作,创新人文交流方式,丰富文化交流内容,提高文化交流水平”①。纪录片作为一种纪实影像,已经成为传播文化、塑造形象以及建构认同的重要媒介,具有文化、经济以及艺术等多重价值,理应受到充分重视并发挥优势作用。
近年来,广东涌现出不少优秀纪录片,这些纪录片重在传播岭南人文历史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人文历史圈,如《回到围屋》《四分之一圆》《十三行》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特别是历史体验式纪录片《十三行》,开辟了一条讲好历史故事的新路,对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互鉴、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共建“人文湾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十三行》共有7集,作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的官方纪录片,播出后赢得较好的口碑,在豆瓣的评分高达9.0分。好评的背后是创作者的创新尝试。《十三行》在叙事、选题以及受众三个角度的创新表现,集中构筑了这部纪录片的意义生产空间。
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十三行》的价值建构
(一)文化重建:选取独特的文化符号,再现共有历史记忆
十三行曾经是全球经济贸易的代名词,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中心所在,却因诸多历史因素淡出人们的视野乃至被人们遗忘。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十三行的历史再次为中西文化交流合作提供新的机遇。纪录片《十三行》选取独特的文化符号,勾连80多个人物故事,并运用影视符码将其进行排列、组接,由此实现文化重建,再现共有历史记忆。
1.共识性文化符号:茶
2.“物”化的文化符号:瓷器
瓷器起源于中国,是中国的名片,是中国人伟大的发明和艺术。《十三行》通过瓷器这一“物”化的文化符号和调用一系列人物故事,形塑中国的瓷器文化生产机制和历史记忆形态,填写着关于中国瓷器文化的记忆空白。如片中提到的欧洲瓷器,在降低烧造难度和利用技术的基础上改变了原有中国瓷器的审美。虽然象征欧洲产品符号的高端瓷已经开始占领全球高端瓷器市场,但不可否认,高端瓷受到中国瓷器基因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相对于已形成品牌规划的欧洲高端瓷,作为瓷器发源地的中国尚未形成相对有影响力的瓷器品牌。“技术的优势似乎并没有带来创意上的自信”②,既阐释了片中瓷器设计师利用家族传承的技术优势去积累和努力的结果,也道出了中国瓷器品牌效应不强的无奈。
3.可识别的文化符号:丝绸
丝绸是一种传播媒介,承接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丝绸亦是一种可识别的文化符号,彰显中国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元素,重建文化历史记忆的叙事元素和讲述个性。《十三行》在尊重中西方文化间性的基础上,尊重彼此不同文化的自主性,将共通的文化资源置于一个兼收并蓄的文化空间交流互鉴,以此提高文化交流水平。如《十三行》第四集《国家品牌》呈现了中国虽有五千年的传统丝绸产业,但丝绸品牌和文化积淀仍与国际大牌存在较大的差距。对此,中国丝绸设计师充分调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元素,在尊重自身文化自主性的前提下深入理解国际大牌的生产逻辑,并将自身丝绸产品升级为富有现代感和国际化的设计语言,从而增强中国丝绸品牌效应。另外,缓缓道来的十三行商馆区——锦纶会馆的历史故事中包含着“一口通商”时期广州出口生丝的数量,同时也窥探到具有特殊经贸地位的十三行的彼时样态。
需要注意的是,在片中出现的钟表、棉布、花旗参、广彩、通草画以及海幢寺等文化符号,体现了创作者关注到要丰富中西方文化交流内容,需回归至日常生活需求本身,借用吃、食、住、用等生活理念,通过影像语言呈现曾经的十三行带给中西方各方面的发展,使十三行的历史价值得到充分印证。与此同时,《十三行》通过巧妙串联发生在十三行与世界各国之间诸多的商贸故事,以点带面地阐述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互鉴,以此唤醒对共有历史的记忆。
(二)精神润泽:用历史激活现实,延续十三行商业精神
首先,用历史激活现实,表现为十三行商业精神在当代的延续。如讲到胡刚在寻找当年十三行商人创富的秘密时,片中选取商户符姐和洒哥为叙事主体,选取珠海桂山岛作为叙事空间。在此基础上,片中还通过邀请商业专家用十三行的商业模式去帮助符姐和洒哥增收,呈现现实的商业贸易场景和现代的商业营销手段。此片段不仅展示了十三行行商创富的方法,而且激活了十三行商业精神的当代意义。在片中,“诚信”“精明”“市场预判”“经营眼光”以及“风险控制”都是十三行行商精神和品质的代名词。正如该集解说词所说的那样:“当年十三行时期每一个商家都努力地树立自己的品牌,扩大自己的品牌影响力。他们对品牌的认知、品牌的使用应该都是有智慧的,是具有远见的。”③
其次,用历史激活现实,表现为彰显十三行中西碰撞下树立品牌的思维。在《十三行》第二集《摩登生活》中,在清华大学上学的法国人阮奕信从观察身边的朋友喜欢收藏手表到创立自己具有中国风的手表品牌,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手表的设计中,具有像十三行行商一样的品牌意识和感知商业机遇的敏锐度。这不仅让受众获得人生向上的精神激励,而且也深刻地阐释了十三行商业精神在当代社会的重要价值。
最后,用历史激活现实,表现为十三行对今天贸易形式的创新价值。《十三行》展现中西方商贸历史,不仅是为了重现记忆的史料,还为了赋予曾经的十三行更强烈的当代价值。在贸易全球化的背景下,《十三行》呈现了现代广州贸易形式的创新,如现代化的广州港和一万多平方米的保税仓,以此阐明十三行时期的商贸交易是中西方经济资源共享的理性选择,诠释十三行是联结中西方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当代之路。
江苏省第九届园艺博览会于2016年4月在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举办,以“水墨江南·园林生活”为主题,营造了“郊野博览公园、太湖山水田园、乡村生活家园”三大主题篇章,将唯美的太湖山水、古典的苏式园林、本真的江南农庄和深厚的古吴底蕴较好地呈现出来。苏州太湖园博会闭园后,强化了后续利用,在苏州园基础上提升改造为沐春园,完整保留了苏州园的主题园林“小筑春深”,开放以太湖水生态保护为主题的“飞鸟与鱼”展馆。增加生态体验、农事采摘体验、渔家生活体验、水上运动、露营拓展和空中观光等项目,构建休闲旅游区,为科学谋划“后园博时代”园博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借鉴与思考。
(三)形象塑造:聚焦鲜活生命个体,建构大湾区形象
“影视作品中包含着一个国家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其整体所传达出来的信息是建构国家形象的有力依据,也是异国他乡的受众认知某国国家形象的重要来源与依据。”④同理,纪录片《十三行》重在呈现十三行的古往今来和中西方的商贸文化,即围绕其展开的影像叙事实际是建构形象的过程。纪录片《十三行》取材于粤港澳大湾区,融合中西方叙事视角,聚焦鲜活生命个体,由此从人文、商贸发展的角度建构粤港澳大湾区形象。
一方面,《十三行》展现粤港澳大湾区丰富的人文历史,建构“人文湾区”形象。在第一集《花落广州》中,属于欧洲建筑的葡式建筑至今被保留在澳门,葡式建筑修复师通过截水除盐技术对葡式建筑进行修复,充分展现了澳门人的智慧与头脑。还有热爱十三行的广州文物鉴藏家王恒,其发现文物、买文物、建博物馆以及捐赠文物的历程,不仅让受众在文物交易间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而且向受众展现了普通的鲜活生命个体的坚守与意义。第二集《摩登生活》通过呈现美国老人修复西关(十三行商馆区旧址)文物,共述广州西关丰富多样的文化之美。如解说词所述:“不断被润色的财富传奇,早已沧海桑田的故事现场,仿佛触摸到了这些砖石和桌椅,你才不会恍惚这一切真的发生过。”⑤
另一方面,《十三行》聚焦鲜活生命个体,建构“发展湾区”形象。《十三行》通过独特的拍摄思路,寓普通人物故事于影视当中,既向受众展现一个正在飞速发展的粤港澳大湾区形象,又激活了受众关于“湾区共同体”的想象。第五集《进口的意义》以佛山纺织企业副经理许洁为叙事主体,讲述中国纺织企业跻身于全球纺织行业的金字塔顶端,佛山纺织企业从进口、发展、创新到出口,棉线细化与借力并重视科技研发,无不体现着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佛山的进步。第二集《摩登生活》以澳门赛车手为叙事视角,串联珠海国际赛车场与澳门格兰披治大赛,彰显澳门竞技体育的发展与变化。
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下《十三行》的创新策略
(一)叙事策略:真人实景体验历史
在体验经济时代,很多影视作品都通过体验来建构叙事。体验叙事既能加深受众对主题内容的印象,又能使受众产生情感共鸣。过去的历史纪录片一般采用历史档案资料呈现或“纪实+采访”等创作手法,大都以“第三人称视角”去讲述历史,使受众只能“远观”历史。作为中国第一部历史体验式纪录片,《十三行》通过真人实景体验实现了从“远观”到“亲密接触”和从“第三人称视角”到“第一人称视角”的转变。
在叙事手法上,《十三行》创新性地采用真人实景体验历史,即邀请嘉宾在现实中不同的场景去充当体验者(相当于以受众的“第一人称视角”),并将其自然地代入影片设定的情境之中。首先,通过实景模拟使抽象的历史在现实中得到具象化呈现,给体验者或受众带来新的认知体验。比如在第三集《富可敌国》中,青年艺人蔡徐坤担任历史体验老师,在桂山岛·海豚湾这一空间场景下带领学生感知“杭商白银淌街两里”的景象,并让学生亲自换算四千万两白银在今天的价值,不仅强化了学生对金钱的认识,还激活了学生对当年持续了七天七夜的十三行商馆区大火的历史想象。其次,体验者通过亲身经历并采取一系列可感知的行为,从而获得行动体验。如在第一集《花落广州》中,青年演员赵予熙和极限运动员廖锡荣用7天的时间体验航海。他们亲身体验、投身其中的行动,让他们体验到200多年前从欧洲到广州这段艰辛的航海生活。最后,体验者在亲身体悟中感受十三行行商身上彰显的努力、耐心和坚持等品质,获得较强的情感体验。第三集《富可敌国》通过用红毛番话测试6位英语学霸,借以探知当时的语言使用环境,凸显十三行行商难能可贵的坚持和毅力。此类的情感体验传达出体验者对十三行行商的体谅与赞叹,并由此构建了受众的认同心理和情感想象。
就叙事结构而言,《十三行》采用并列交替式的叙事结构,每一集都有一个主题,围绕主题展示不同时空发生的故事。每一个故事不是线性呈现,而是采用并列交替式呈现,最终将该集所有的故事线汇聚在一起。如在第二集《摩登生活》中,创作者将国外的《王牌特工》西装店首席裁缝、澳门赛车手高度、广州热爱修复西关古物的老人以及澳门葡挞商人梁灿光的故事交织在一起,给受众深刻和直接的感触。
在叙事内容上,《十三行》简化了其历史的讲解,而展现不同时空的各种人物故事。微观的故事叙事立足于人类普适性的情感诉求。《十三行》在借故事打动人的同时,诠释十三行的历史对今天的中西经济、文化及艺术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价值。如家财万贯的英国男爵、十三行茶叶供货商的传人、没去过葡萄牙的葡挞商人、200年前大航海时代的水手后代,等等。
(二)选题策略:聚焦城市人文历史
选题雷同,不仅不利于纪录片内容和内涵的创新,而且无法更好地呈现纪录片主题。以往有关十三行历史的纪录片很多是关注到十三行时期(17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叶)的政治、民生等选题,而《十三行》从十三行的视角关注中西方长久的商贸文化、城市人文情怀和现实关切等题材。《十三行》作为一部融合历史与人文的历史类纪录片,摒弃以往宏大的主题选择,着力挖掘中西方共有的文化内涵和商贸历史故事,注重回应时代关切,彰显粤港澳大湾区的独特人文气息。
《十三行》每一集都有一个小主题,无论是展现十三行时期国外商品进口的意义,还是呈现十三行时期的国家品牌,每一个主题背后都是故事的集合。具象的、生动的故事将抽象、宏大的历史主题变得“亲民”,激发受众对历史的共鸣与共识,并配有和主题相关的街头采访,与主题相得益彰,实现了与现实语境的交融。如第一集《花落广州》,通过采访“你有喝过200年前的茶吗?”,将寻找200多年前的茶叶滋味与呈现中国海外茶叶贸易主题环环相扣,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勾连。
(三)受众策略:强调用户思维
新媒体时代,受众不再满足于信息的需求,而是开始转向个性化和情感化诉求,期待从作品中获得良好的视听体验。传统历史类纪录片重在历史信息的功能性输出,因表现形式单一、互动性不强让受众有呆板、严肃的印象。而《十三行》注重发掘受众的个性化和情感化需求,融视频、图片、音频以及特效等于一体,打破了受众对历史类纪录片的刻板印象,受到广大受众的热评。除了采用纪实、真人实景体验历史等叙事手法,《十三行》在语言表达、受众互动以及历史再现等方面都力求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
一是注重历史可视化再现。《十三行》以憨态可掬的“猫十三”动画形象,再现十三行时期的清朝皇帝、十三行商人以及外国商人等,每一种人设以服饰细节的不同进行区分,各种“猫十三”生动俏皮地讲述历史故事并完成历史细节的可视化呈现。片中幽默风趣的动画元素不仅弥补了文字和图片表意不足的缺陷,而且符合受众追求个性、生动性的需求。
二是注重语态表达的创新。解说词不仅能解释和描绘画面,而且能营造受众的“在场感”。《十三行》运用轻松有趣且网感十足的解说词,建构起与受众的情感联结。如提到十三行时期行商的致富秘密时出现的“不会讲条件的人大概活不过三集”,还有外商面临困难也要从事与十三行的贸易往来时“做生意有时就像谈恋爱,一旦被致命的优点迷住,什么缺点都可以忽略”,这样口语化、网络化的解说词不仅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而且能消解受众对历史的抗拒感。另外,《十三行》还运用综艺体的幕前呈现活化历史。如十三行主要茶叶供货商的传人在讲述家族茶叶在清朝时期的盛况时出现的“纳尼?清朝?”,赛车手在场上练赛车时拍摄团队自嘲“因速度太快来不及躲闪没拍到”,还有外国人探访海幢寺时对海幢寺僧人广东口音的普通话的吐槽,无不体现出《十三行》综合运用各种传播元素尝试关联受众的心理需求,借以让历史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得到受众的关注和理解。
三是注重满足受众互动需求。如今的受众既是传播者,也是受传者,作品的传播效果最终有赖于受众的互动和反馈。除了在评论区留言、分享,《十三行》还通过弹幕的传播形式将历史内容置于一个集体讨论的框架之中。受众还通过发帖与创作团队互动,不仅让受众与作品形成黏性,而且能让作品形成热度进而扩大传播效应。
三、结语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历史体验式纪录片《十三行》在重建文化、塑造形象及延续精神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十三行》用纪录影像真实多维地解读十三行,聚焦中西文化交流议题并通过创新纪录片叙事形式获得了广大受众的喜爱。一方面,《十三行》在表达和拍摄思路上遵循传统历史纪录片的生产逻辑;另一方面,其在叙事、选题以及受众策略上实现创新突破,以适应新的传播样态和受众需求。
值得提出的是,《十三行》在创作、传播方面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未能打造“人文价值传播链”,文化内涵有待挖掘。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链”,如何挖掘其中各城市与十三行相关的文化元素,并提炼出较适合传播的文化符号体系,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融合开发,是每一位粤港澳大湾区主题纪录片创作者不可忽视的问题。二是创作手法仍需创新。除了动画元素和真人实景体验,创作者还可以结合VR、AR等技术还原现实场景和建构虚拟场景,不断丰富受众的感官体验。三是传播渠道较为单一。作品没有播出前要充分利用“两微一端”预热来聚集人气,后期也应融合各传播平台形成传播合力。对于未来此类纪录片的发展路径,有待学者进一步研究探讨。
注释:
①段秀芳.广州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合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岭南学刊,2019(03):38-44.
②文史集锦.【广东卫视】历史体验式纪录片《十三行》(进口的意义)[EB/OL].网易公开课.https://open.163.com/newview/movie/free?pid=NFJGJIO05&mid=NFJGJ IO11.
③李鲤.“一带一路”主题纪录片对文化共同体的影像建构[J].传媒,2020(07):40-43.
④丁敏玲,胡茜.纪录片《航拍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与国家形象建构[J].国际传播,2021(05):82-88.
⑤陈小娟.文化体验类节目的体验与叙事[J].电视研究,2019(02):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