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3-01-25李思远
李思远,武 忠
(1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00;2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中医科·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7)
脂溢性脱发(seborrheic alopecia,SA)又称雄激素源性脱发(androgenic alopecia,AGA)、弥散性秃发、普通性脱发、早秃等[1],中医称之为“发蛀脱发”“蛀发癣”[2],是中医皮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难治性疾病。男女均可罹患,但好发人群和脱发模式有所区别。在我国,此病多见于20~30岁的男性青壮年[3],近年来年轻女性发病率也逐年升高。男性患者主要表现为头顶部毛发变细、减少或前额发际线后移,甚至头顶毛发几乎全部脱落,头部两侧毛发正常;女性患者则表现为头顶毛发变细、减少,发际线不会后移[4];男女性患者通常都伴有头皮油脂分泌过多的症状。本病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多基因隐性遗传疾病,发病原因复杂,但雄激素在发病过程中占决定性因素。一般还认为多与遗传、体内激素、免疫调节、局部微炎症反应、生长因子等方面变化有关[5]。另外工作压力的与日俱增、紧张和焦虑情绪、饮食不健康以及作息不规律等均可加重本病。截至目前,西医对于该病的治疗仍较为局限,多口服非那雄胺、外用米诺地尔等药物,效果不佳。而中医药以其独特的诊疗思路和多元的治疗手段在治疗SA方面优势逐渐体现。本文检索了近5年来相关文献,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机理研究等方面对中医药治疗SA的概况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1.1 湿热蕴结 湿热蕴结是SA的首要病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或过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之品,以致脾运失常,水湿内生,聚而化热,循经上蒸,侵蚀发根,导致头发黏腻或脱落。《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薛雪《湿热条辨》云:“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杨志波[6]认为SA是由于胃肠湿热上蒸头部,侵及发根致发落,湿热为因,与脾胃关系密切。现代社会应酬繁多,饮食不节,熬夜等诸多不良习惯导致脾胃运化失职,壅湿生热而皮脂外溢,上蒸巅顶,腐其发根,毛发松动脱落。
1.2 肝肾亏虚 肝肾亏虚是SA的本质所在。头发的生长依赖精血的滋养,肝藏血,肾藏精,肝肾精血相互滋生,共助毛发生长。《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季琛[7]认为此病多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肾虚损或气血亏虚,发为血之余,毛发生长,赖血以养,如木得水之涵养则茂;精血亏虚,水亏则木失所养而枯。“乙癸同源,肝肾同治”,肝肾精血充盈,毛发得以充养,则毛发坚韧茂密、乌黑润泽;肝肾亏损,毛发失于充养,则干燥枯萎。
1.3 血热风盛 血热风盛是SA的关键因素。素体阴虚血热,风邪外侵,邪热相搏,气血失疏,毛窍失养。清代《冯氏锦囊秘录》云:“发乃血之余,须眉并落者,乃血热生风,风摇木动之象”。周方安[8]认为血液的变化影响毛发的荣枯,外感邪热或素体阳盛均可使邪热内炽,日久失调则热入营血,营血热盛,不仅耗伤阴津,煎熬血液,而且生风动血,形成阴亏、血瘀、出血、动风之势,致使火热燔灼,发失濡养,枯萎凋落。患者过食肥甘厚味辛辣之物,血热蒸腾津液,导致皮脂溢出增多,故其头皮毛囊口周围多红斑,油腻潮湿。
1.4 血虚风燥 血虚风燥是SA的常见原因。精血的正常运转取决于气机调畅,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血衰弱将影响血液的输布,导致精血不能濡养头发。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有云:“足少阴肾之经也,其华在发,冲任之脉谓之血海,血盛荣于须发则美,若血衰脉虚,不能荣润则须发秃落”。许俐歆[9]认为本病病机为肾阴暗耗,阴阳失衡,阴血不足,风燥并行,毛发失濡。部分病患血少火盛,卫疏风袭,血虚风乘以致毛发堕落,发枯生穗。血虚易感外邪,风邪乘袭,风盛血燥以致毛发失养而脱落。
1.5 肝郁血瘀 肝郁血瘀是SA的重要原因。肝气调达则血脉畅通,若情志不遂,肝郁气滞,气血被阻,发失濡养,则毛色不泽。《医林改错》中提出:“头发脱落,皆言伤血,不知皮里肉外瘀阻血络,新血不能养发,故发脱落,无病脱发,亦是血瘀”。李姝燏[10]认为本病多由情绪抑郁使肝疏泄不及,肝脏生发、舒展之性不足,精血不能有效上达发根而致发失所养。蒋安[11]认为SA属慢性病,病程较长,久病入络,久病多瘀,瘀阻毛窍,毛发失养而枯槁脱落。现代人学习、工作压力较重,精神紧张、急躁易怒,肝主疏泄,调畅情志,情志不畅,毛发失于濡养则干燥枯槁。
2 辨证分型 SA的辨证分型目前尚无统一定论,但总结名医验案及现代临床研究可知其发生不外乎本虚标实,肝、肾、脾、肺亏虚为本,内风、痰湿、血瘀、虫浊等实邪为标。范瑞强等[12]主编的《中医皮肤病性病学》临床版将SA分为湿热熏蒸、血热风燥、肝肾不足证。《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3]将SA分为肝肾亏虚、气滞血瘀、血热风盛、血虚风燥证。朱培成[14]将其分为肝肾不足、脾肺气虚、脾肾两虚、气血两虚、肝郁血瘀证。刘兰林[15]以三焦辨证为理论依据,强调病在上焦湿浊为甚,病在中焦湿热偏重,病在下焦虚实夹杂。
3 中医药治疗
3.1 中药内服
3.1.1 清热利湿、益气生发 倪诚[16]认为湿热体质是SA发病的主要土壤,治疗上以清利湿热调体治本,方用茵陈蒿汤合升降散加减治疗,临床上取得良好的疗效。王泽辉[17]用木瓜菖蒲三子汤配合口服非那雄胺片+外用5%米诺地尔酊治疗SA(脾胃湿热型)患者55例,并设西医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89.09%)高于对照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木瓜菖蒲三子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脾胃湿热型SA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症状。
3.1.2 补肾益肝、滋阴乌发 钱秋海[18]认为,本病多为肝肾不足兼夹风、湿、热邪蕴结瘀毒,治宜滋补肝肾,解毒通络,兼祛风清热利湿,选方二至丸加味为主方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禤国维[19]认为本病多为肝肾阴精不足,水不涵木,采用平补肝肾阴阳的治法,方药用禤氏脂溢性脱发经验方,治疗上屡获奇效。
3.1.3 清热凉血、抑脂养发 杨帅[20]总结程益春学术经验认为SA多因血热之体,复感风邪,化火伤阴,治疗宜凉血润燥、祛风止痒,多用清营汤加减,临床上根据辨证行以凉血、补血、活血之法,效果显著。朱珠[21]总结杨志波教授治疗血热风盛型SA患者以凉血祛风、养血生发,方选凉血消风散加减,临床疗效确切。
3.1.4 养血润燥、祛风护发 向亚玲[22]观察神应1号生发汤治疗SA(血虚风燥型)52例,另设常规西药(胱氨酸片+维生素B6片)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7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应1号生发汤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秦钊[23]总结魏跃钢教授治疗血虚风燥型SA患者经验,通常治以养血祛风润燥,选方祛风换肌丸加减,治疗上取得较好疗效。
3.1.5 疏肝解郁、化瘀固发 李高勤[24]总结张志明教授学术经验多用疏肝健脾、养血清热之法,方选丹栀逍遥散临证加减,疗效显著。宋鑫[25]总结曹勇教授学术经验,治法多为补肾滋肝、化瘀解毒,并拟定固脱生发汤,临床上可有效减轻肿瘤化疗脱发,促进头发的生长。
3.2 中医外治
3.2.1 外用洗剂 颜艳[26]采用壮药生发洗液治疗SA患者43例, 4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总有效率为88.37%,效果良好。钟玲玲[27]采用复方侧柏叶溶液治疗SA患者30例,3个月后总有效率为90.00%,疗效肯定且安全。吴承艳[28]以“散热消浊”为治疗大法,外治为主,自创“桑柏生发搽剂”,获效良好。中药洗剂治疗SA起效快,可明显改善头皮油腻、鳞屑及瘙痒等症状。
3.2.2 针刺配合中药内服及外用 项晶[29]将治疗组30例SA患者采用施氏温针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为88.6%,高于对照组的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彭蔚梧[30]将75例SA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采用外涂生发酊联合梅花针及毫针综合治疗,对照Ⅰ 组单用生发酊治疗,对照Ⅱ 组单用梅花针、毫针治疗;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Ⅰ 组的68.0%及对照Ⅱ 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李秋怿[31]将中药组44 例采用梅花针法加补气法综合治疗,西药组43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西药组之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配合中药内服及外用治疗SA效果尤为明显,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
3.2.3 灸法结合针刺治疗 陈华[32]将脾肾阳虚型SA患者对照组30例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32例给予神阙隔姜灸法结合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13%,高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灸法结合针刺治疗获效良好,无明显副作用。
3.2.4 穴位埋线治疗 乔敏[33]选取SA患者30例,男女各半,采取“生发九穴”无痛穴位埋线治疗,治疗后6个月GAIS量表评价平均1.90分(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3.3%,总满意率为90%。“生发九穴”无痛穴位埋线治疗有效、患者满意度高。
4 相关机理研究
4.1 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雷鸣[34]收集363例男性脱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家族史的占81.26%,结果表明SA患者与父系和母系的遗传都密切相关,父系遗传因素更易导致脱发,有遗传史的患者可能发病更早。
4.2 调节体内代谢 莫俊熙[35]等研究发现,二至丸有调节内分泌、致色素、生毛发等作用,其可增强皮肤组织的抗氧化能力,减少皮肤中脂质过氧化物,使表皮角化,真皮成纤维细胞数目增多,并从内分泌方面调节毛发生长脱落。
4.3 抑制5α-还原酶(5α-R)活性,降低毛囊DHT水平 张蓓[36]认为5α-还原酶(5α-R)在SA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在研究中筛选出侧柏叶、何首乌、锁阳、灵芝、红花、墨旱莲、枸杞子等具有显著活性的中药5α-R抑制剂,在药物浓度0.02~2.5 g/L范围内抑制率随剂量的增大而增加。经过侧柏叶的作用后,DHT水平及5α-R表达均下调。
4.4 激活转化生长因子(TGF-β)通路 朱红柳[37]等研究雷公藤脂醇提取物(LSESr)对毛细胞生长和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LSESR通过激活TGF-β信号通路和线粒体信号通路,促进小鼠脱发模型的再生和修复。
4.5 降低雄激素浓度 郑雨诗[38]等研究证实凤仙花、散沫花及海娜花均能有效促进雄激素性脱发小鼠模型的毛发生长,其中凤仙花和海娜花可能通过降低局部皮肤组织中的雄激素浓度从而发挥促生发作用。海娜花促生发作用优于米诺地尔。
4.6 抑制炎症反应 王月莹[39]等研究发现当归多糖可显著缩短 C57BL /6 小鼠脱毛区毛发从静止期进入生长期的时间,可显著提高大鼠脾淋巴细胞的转化能力、NK细胞杀伤能力和血清IL-2含量。实验结果说明适宜剂量当归多糖可以增强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脱毛区毛囊数目增多,促进小鼠毛发生长加快。
5 结语
近年来,众多医家以各自的临床经验针对该病的临床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应用中医药治疗SA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充分体现了中医药在治疗SA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存在巨大的潜力和前景,尤其配合外治疗法效果更优,与传统西药治疗对比,可较大程度地减轻患者临床表现、改善临床指标,效果持久且副作用较小。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1)许多医家治疗SA都有自己的看法,致SA辨证繁多,难以形成客观统一的辨证标准;(2)中医药针对SA的名医经验较多,临床试验较少且局限于小样本、单中心,代表性不够突出,部分实验研究设计不够严谨,没有标注随机化和盲法,且患者疗效评价受主观判断影响较大,缺乏客观规范的量化指标;(3)SA动物模型一定程度上可以模拟患者脱发的发生、发展、转归机制,但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所以进一步阐明该病发病机制,制定规范量化指标,开发新的动物模型,加大科研力度投入,逐步提高临床研究的质量以期达到缩短疗程,保证疗效仍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