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开听证既解“法结”又解“心结”

2023-01-24

人民监督 2022年6期
关键词:听证会人民检察院办案

最高检党组提出“应听证尽听证”的更高要求:听证不仅要在所有业务条线、所有层级检察机关“全覆盖”,还要融入业务办案的全流程

检察工作是政治性极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业务性极强的政治工作,每一次检察办案都是厚植党执政基础的实践。“一纸判决,或许能够给当事人正义,却不一定能解开当事人的‘心结’,‘心结’没有解开,案件也就没有真正了结。”

最高人民检察院深刻领悟、切实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对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要求开展检察听证改革,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检察听证的发展路径

检察听证会源自20多年前的检察办案公开审查改革。20世纪90年代,有些社会矛盾以诉讼形式进入司法渠道,一些案件穷尽了司法程序,但当事人仍然不满意,周而复始地上访、申诉,矛盾较为集中地体现在刑事申诉领域,刑事申诉案件“三难”产生——难办理、难结案、难息诉。难则思变。在这种情况下,检察机关开始进行刑事申诉案件办理方式改革——把当事人“邀请”到检察办案中来,通过类似行政听证的公开审查,增强检察办案的说理性。

1999年5月,最高检出台《人民检察院办理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公开审查程序试行规则》。2000年5月,又印发《人民检察院刑事申诉案件公开审查程序规定(试行)》,确立了刑事申诉公开审查主要以听证会形式。

此后的十多年实践证明,听证是一种有效推动信访矛盾及时化解的群众工作方法。基于此,2012年1月11日,最高检正式发布《人民检察院刑事申诉案件公开审查程序规定》,明确了公开审查的案件类型、遵循的原则、公开审查的形式和案件范围,进一步丰富了公开审查的内容,规范了公开审查程序。

伴随着实践的深入,检察听证日益凸显“案结事了人和”的积极作用。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全国检察机关共举办6388起信访案件公开听证会,有效息诉率78.2%,化解了一大批久诉不息的信访积案。

对标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要求,检察听证要“更上一层楼”,制度上的“小缝小补”已经无法适应。为此,2019年,最高检修订出台《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2021年修订《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人民检察院行政诉讼监督规则》,制定《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规则》《人民检察院羁押听证办法》,从不同层面对检察听证工作进行制度设计与衔接。

2020年10月20日,最高检发布《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听证工作规定》,对检察听证进行了界定,规定了听证案件范围、听证会类型、听证会参加人、听证会程序、听证员意见效力和听证经费等。

声音

孙斌(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孙斌鸿源农业开发集团总经理)

检察听证制度使办案过程更加透明,也能让群众更全面了解检察工作。希望检察机关继续推动检察听证工作规范化、常态化,进一步提高对行政检察监督案件公开听证工作的认知程度,重视和完善专门听证室建设;同时注重调动公开听证中听证各方参与听证的积极性,借助“外脑”实现精准监督,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加强对办案的监督制约。

沈昌健(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临澧县四新岗镇白云村油菜种植户、临澧县油菜研究协会会长)

检察听证是检察机关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又一举措,充分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听证改变了以往书面审查、就案办案的传统办案模式,听证员独立发表的客观、中立的听证意见,有利于检察机关依法公正地处理案件;听证以“看得见、听得到”的形式,赢得了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消除了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及社会公众对司法办案的疑虑,促进了案结事了。

“既然检察听证能够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有助于从源头消除那些因沟通不畅、答复不及时、处理不到位而导致的社会戾气,为什么不积极适用?”2019年全国两会后不久,张军检察长在最高检第十检察厅调研工作时的讲话,明确了控告申诉检察工作的思路,从那时起,检察听证就成了厅里的一项重要工作。

2020年1月,在全国检察长会议上,最高检党组提出“应听证尽听证”的更高要求:听证不仅要在所有业务条线、所有层级检察机关“全覆盖”,还要融入业务办案的全流程。至此,检察听证作为一种群众工作方法,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扎实落实部署

有了部署,如何推进抓好落实成了关键。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头雁效应”,要求领导干部带头主持公开听证。

在“应听证尽听证”贯彻落实的初期,张军检察长等最高检院领导在各地陆续主持召开检察听证会。安徽、重庆、吉林、浙江等省级检察院检察长也先后主持了检察听证。

各省、市、县级检察院检察长也主持了多起案件公开听证工作。据统计,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全国检察机关控申检察部门办理的公开听证案件中,由检察长主持的有1564件,占总数的40.4%。公开听证后当事人明确表示息诉罢访的有1096件,息诉罢访率为70.1%,较其他公开听证案件的息诉罢访率提高了7.1个百分点。

在地方,自2021年以来,四川省各级检察院“一把手”主持听证507件,有的检察长多次主持检察听证。一些地方的检察院还组织检察官现场观摩,通过领导“打样”带动工作。

最高检第十检察厅检察官主持一场简易公开听证。

不只“头雁引领”,检察机关还通过制发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进行指导推动。自2020年6月全国检察机关新时代检察宣传周活动开展以来,最高检都以新闻发布会形式通报过去一年来检察听证工作开展情况,并制发检察听证典型案例回应社会关切。

2021年2月,最高检发布3件行政检察公开听证典型案例,为各级检察机关行政检察部门加强公开听证工作、规范办案提供指引。

2022年8月,最高检以刑事申诉公开听证为主题印发第三十九批指导性案例,其中两件是由最高检领导主持的听证案件。

各地检察机关还充分发挥检察人员考核的“风向标”“指挥棒”作用,对于采用听证方式审查案件的,设定分值予以鼓励。在持续不断的督促落实、业务数据通报、典型案例宣讲中,近两年来检察听证各项数据大幅上升。仅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检察院2021年听证案件数量就较上一年度增长了3倍多,听证案件类型由上一年度的4种类型拓展至7种类型。

检察听证迎来全面发展

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能不能再快捷一些、再高效一些?最高检第十检察厅盘活检察服务大厅里的值班律师、人民监督员、退休检察官等资源,一同参与信访案件办理和矛盾化解工作,检察听证的“简版”——简易听证便应运而生。

简易听证更加简便易行:对于不服最高检办结的申诉案件以及拟作出维持下级院审查意见的案件,申诉人上午提交资料,检察官下午就可以组织听证。除了听证主持人、承办检察官外,还有值班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人参加。这种就地、及时的简易公开听证,推动了信访矛盾及时化解,为司法办案画上了句号。

2022年,最高检制定下发《控告申诉案件简易公开听证工作办法》,在全国检察机关全面推开。截至2022年10月,全国检察机关控申检察部门共开展简易公开听证19340件,占控申检察部门公开听证案件总数28733件的67.3%;听证后当事人表示息诉息访的15173件,信访矛盾有效化解率为78.5%。

如果说简易听证是检察听证的“升级”版本,那么在刑事申诉条线之外的检察听证则带来“扩容”的实践效果。

检察听证直接听取各方当事人意见主张,增强亲历性,提升了民事诉讼监督的精准性。

2021年3月29日,一场现场直播的检察听证会在最高检举行。最高检副检察长张雪樵作为主办检察官担任主持人,就广东深圳某公司董事履行勤勉义务与公司利益受损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公司董事过错的认定等争议焦点,组织双方当事人发表意见。听证会持续了近4个小时,围绕备受司法实务界关注的“挂名股东”责任范围,双方当事人各自充分陈述了事实和理由,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此次是最高检首次通过中国检察听证网进行直播的听证会,引起广泛关注。

2021年12月,最高检第六检察厅在《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听证工作规定》的基础上,制发《民事检察部门诉讼监督案件听证工作指引(试行)》,并发布了一批民事检察公开听证典型案例,指导各地检察机关加强公开听证工作。2018年1月以来,全国检察机关民事检察部门共对22878件案件举行公开听证,其中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案件10475件,民事执行监督案件2256件,民事审判监督案件822件,支持起诉案件9325件。

行政检察方面,2021年9月1日正式施行的《人民检察院行政诉讼监督规则》,在与《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听证工作规定》保持一致的基础上,在第四章“审查”一章中单设一节,以9个条文专门规定听证程序,结合行政诉讼监督案件特点,对听证程序作了更为具体明确的规定。

目前,公开听证已逐步成为北京检察机关办理涉部委行政检察案件的新常态,为涉部委行政检察案件的当事人搭建了公平公开、高效畅通的“面对面”对话平台,充分尊重和保障其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通过“晒出”办案过程以及听证员的专业支持,以“看得见”“听得到”的法治形式,赢得当事人的高度认可。

在公益保护方面,检察听证也在贡献着智慧与力量。

2021年4月8日,最高检决定对南四湖流域生态环境受损问题直接启动公益诉讼检察立案程序。南四湖流域污染成因复杂、治理难度极大,“南四湖专案”被媒体称为“自检察公益诉讼建立以来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社情最为复杂的一场公益诉讼治污攻坚战”。

2022年2月,最高检在山东济南召开南四湖流域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检察听证会,邀请5名与该案无利害关系的全国人大代表和专家学者担任听证员,同时还邀请了相关行政机关、企业代表以及南四湖流域渔民代表等参加听证。听证员分别围绕废水污染治理标准不统一、船舶污染处理标准不统一和农业养殖污染治理标准不统一等根源性问题发表意见。

“检察听证,让方方面面利益相关者充分参与进来表达诉求,展现了检察机关客观公正立场,同时提高办案质效,节约司法资源。”参与此次听证的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二级教授秦天宝表示。

最高检通过全网直播公开听证检验治理成效,1270.6万人在线“围观”。视频直播总观看量及“今日说法”央视频账号、最高检视频号、抖音号3个平台(账号)观看量创历史新高。

“检察听证打通了检察工作的‘最后一公里’,让司法的温度可感可知,这是新时代对检察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贞会表示,定位于案结事了人和的检察听证,必将把新时代人民检察官的为民品格锻造得更加闪亮。

猜你喜欢

听证会人民检察院办案
河北省人民检察院传达学习省两会精神
茶文化的“办案经”
女法官“马虎”办案,怎么办?
晋州市人民检察院 落实“一号检察建议”纪实
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检察院的告诉权探究
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职权设定的演进与更新
充分尊重民意,就是成功的听证会
抢钱的破绽
被诬陷的偷瓜贼
醒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