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筝独奏曲《晓雾》的艺术特征及演奏要领

2023-01-24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音调古筝演奏者

冯 曦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艺术系,安徽 滁州 239000)

古筝现代作品自20世纪90年代进入创作发展的关键期,众多作曲家对当代音乐、传统古筝音乐进行了融合,推出了全新的古筝作品。古筝作品不仅包括独奏曲,还包括古筝与电子乐、钢琴协奏曲等多种类型,古筝表演艺术形式非常多样化。古筝独奏曲《晓雾》主要描述了清晨雾气中充满朝气的北京,呈现出云雾缭绕中北京人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该古筝独奏作品建立在传统文化与大都市现代文明碰撞的基础之上,同时拥有京剧气息和现代抽象风格,凸显了特色古筝曲目的艺术精髓。

一、古筝独奏曲《晓雾》创作介绍

古筝独奏曲《晓雾》的作者为王中山,身为著名的作曲家、古筝大师,有着深厚的音乐修养,在古筝表演方面拥有过人的创造性技法,最知名的为多摇指、双手轮弹、义甲弹奏等,体现出饱满的古筝音乐表现力和音色。王中山结合京剧、民间鼓的音乐元素和西方作曲手法,将京剧艺术有效地融入创作作品,推出了众多全新的古筝作品,如《夜深沉》《晓雾》[1]等。王中山被誉为“后现代古筝艺术大师”,其拥有扎实的古筝专业能力和作曲创作能力,在音乐作品创作方面,拥有独到的见解,他对古筝历史文化进行深入的探究,将民族文化、传统古筝艺术整合到作品;其还将传统演奏技法与现代演奏技法进行了充分融合,研究出全新的古筝作曲、弹奏技法,促进了现代艺术风格、传统古筝的有效融合,为指导现代筝乐创作、演奏提供了重要参考[2]。《晓雾》音乐灵动性较强,能够让观众感受到特定节奏中所呈现的自由音乐,不会产生约束感,凭借作曲家王中山熟练的技巧和超高的创作能力,该筝曲展现出细腻化的听觉效果,将具有深刻内涵的筝曲艺术作品带给观众,营造出良好的艺术氛围。

二、古筝独奏曲《晓雾》的艺术特征

(一)古筝独奏曲《晓雾》艺术造诣

古筝独奏曲《晓雾》蕴含着传统京剧表演的基本功,将传统戏曲唱腔技艺表现得非常明显,包括无眼板、三眼板及一眼板等,唱腔快慢节奏抑扬顿挫,呈现出灵动性较强的戏曲韵律。慢板、散板分别体现出了戏曲中的“念”“唱”,二者彼此交融、补充。快板、慢板更是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传统戏曲的“打”和“做”,演奏技巧的难度较大,脱离表面形式,更注重深刻内涵,强调内心体验。我国传统音乐节奏就是“板”“眼”,《晓雾》古筝独奏曲很好地掌握了戏曲韵律和速度。《晓雾》中的场景描述运用了非常流畅和温婉的曲调,使整个作品充满了一种温柔的气息[3];在传统古筝曲调的基础上,作品中还渗透了顿挫有致的京腔,呈现了北京都市忙碌且宁静的景象。古筝独奏曲《晓雾》不仅结构特殊且新颖,摆脱了传统曲目创作模式的约束,重新设置了乐曲的比例分配,更加凸显出音乐张力,使整个古筝曲目具有较大的感染力。

(二)《晓雾》的曲式结构特征

《晓雾》的乐曲结构较为特殊,是经过变奏发展的多段联曲体,同京剧主体音调进行整合,包括四个不同段落、尾声。该乐曲包括五大段落,涵盖的小节共计301个。第一段指的是1到27节的引子;第二段指的是28到45节的慢板,46到52节是慢板连接中板部分;第三段指的是52到115节的中板,其中104到116节为华彩乐段,117到146节为快板与中板连接部分;第四段指的是147到281节的快板;第五段指的是282到301节的引子再现部分。在了解《晓雾》乐曲的结构之后,可以发现该作品的乐曲主题音调和引子、a-a1-a2-插段、a3-a4-插段、a5-插段、尾声,这五个段落对传统音乐的渐变规则进行了整合,即散、慢、中、快、慢、散。《晓雾》古筝曲目为定弦筝曲,涵盖的民族调式共计四个,依次是清乐音阶(B宫系统)、雅乐音阶(F宫系统)、清乐音阶(G宫系统)和五声调式音阶(D宫系统)[4]。西皮调式宫调式特征在《晓雾》乐曲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其中引子是D宫调式,慢板于D徵与A徵间进行游移,乐句停在G徵调式,最终在该调式持续。

(三)《晓雾》的旋律特征

《晓雾》乐曲的音乐材料相对集中化,主要包括引子音乐、主题音调、插段音乐三大部分材料,其中引子部分可以引导观众感受乐曲的主题音调。作曲家将京剧西皮过门的音乐特点整合到该古筝独奏曲中,使音乐结构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延伸。同时还将京剧快速流水板融入插段音乐材料中,重复在后面的筝曲段落中出现。《晓雾》以京剧曲牌《小开门》作为参考,在京腔音乐的基础之上,对其旋律进行二度模仿,明确了该筝曲的主题音调,二者的音程关系相一致。[5]在变奏发展过程中,《晓雾》筝曲不但明确了最终的主题音调,而且还在整个曲目中表达了十三次,实现了现代音乐、传统音乐京腔的完美整合。

三、古筝独奏曲《晓雾》的演奏要领

(一)《晓雾》的演奏技巧

轮指、摇指是《晓雾》筝曲演奏中的主要演奏技巧。在古筝演奏中,轮指技巧主要参考的是琵琶弹奏轮指变化,运用了琵琶轮指弹奏方式。演奏《晓雾》筝曲时,主要应用的是三轮指,在引子慢板部分需要轮指持续交替演奏,在第一变奏时要尽量表现出上下二度环绕的旋律线,递进式地不断深入和扩展,在良好的烘托之下逐步融合传统曲调,达到相辅相成的良好效果。运用古筝轮指演奏技巧表演《晓雾》筝曲的过程中,要求表演者要运用前三根或者是前四根手指,按照从外到里的顺序对琴弦进行弹奏,乐曲弹奏要做到快速、流畅、细腻,力度均衡,要呈现出圆润、清晰的音色,呈现出从点至线的表达效果。演奏者需要掌握好下面两大特征:首先是对于十六分音符,可以在有限时间内提升弹奏难度,跳跃化地处理单一旋律;其次是要运用重复的琶音、装饰音,增强筝乐的活力,使整个乐曲旋律更具流畅性,更好地衔接之前愉悦的演奏形式。

古筝弹奏中另一个重要的弹奏技巧是摇指,演奏者通过该技巧能够将单音有效地连接起来,使音响效果得到延长,有助于突出表现筝曲的内涵。[6]《晓雾》筝曲中的摇指位于主题音调第二次变奏之后,借助加长音调的方式,变奏为完整的主题乐句,要求演奏者左手要弹奏十六分音符的琶音,呈现出悠远并宽阔的音调。对此,演奏者应掌握摇指技巧,将右手小指抵在古筝前梁的底部位置,即琴弦弦孔、上方音弦孔间,同时食指指尖侧面要将大拇指指甲胶布位置捏住,放低手腕,保证手腕与指尖处在同一直线上。另外,要在自然状态下弯曲胳膊,弯曲角度指的是右手拇指指甲同琴弦接触面间的夹角。演奏者应按照劈、托的顺序进行弹奏,古筝弹奏位置要与前梁保持一寸的间距。《晓雾》古筝独奏曲的弹奏技巧关键就在于摇指,三对二的双手对位弹奏技艺有着较高的难度,即要求右手对线条式音符进行悠扬婉转的演奏,同时左手要掌控好节奏,并在此用右手对十六分音符进行演奏。演奏者在表演过程中要严格地控制力度、节奏和旋律,适当前催速度节奏,从而表现出饱满的音乐情感。

(二)《晓雾》的演奏设计

从谱面上来看,结合情感发展顺序能够将古筝独奏曲《晓雾》划分为不同的板块,在不同板块和段落中,所运用的演奏技巧有所不同,在有效的衔接下共同构成了旋律婉转、流畅的古筝独奏曲。

京剧西皮过门的“京腔”是《晓雾》古筝独奏曲的主题音调,创作者基于这一短小音乐片段主题,经过不断变奏,在各调域内表达京剧的特性音调,最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筝曲调式。就筝曲的乐曲曲式结构、音乐材料进行分析,《晓雾》具有如下特征:首先,该古筝独奏曲进行了多次变奏,通过持续变化引申明确了乐曲主体音调,与传统变奏曲式存在明显的不同,其将较为完整的音乐主题表达了出来[7]。其次,该筝曲还将差异化的插段融入变奏中,有序、自然地衔接各个段落,插段起到了一定的延展、对照作用。

于十六分音符下均衡流动的《晓雾》古筝音乐,在引子阶段内包含了上下二度环绕的旋律线,并逐步融入京剧主题音调。对引子部分进行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要充分掌握节奏和旋律音色,保证弹奏效果。因此,演奏者在处理《晓雾》节奏时,无需根据十六分音符时值来严格约束,可以适当地进行改动,允许自由地延伸及拓展,将虚无缥缈、虚实相融的音乐意境有效地呈现出来。筝曲的整体音色要遵循从暗到明、不断清晰化和明亮化的变化规律。对于引子部分,要求弹奏者左手和右手同时对三个声部旋律线条进行演奏,使各声部能够呈现出立体音响的效果。这就要求古筝演奏者一方面要对横向单线条旋律有着熟练的处理技巧,另一方面还要掌握多声部纵向演奏手法,利用单手在连贯、流动的织体中将不同层次的旋律灵动、清晰地表现出来。

在《晓雾》第二乐段中,因为涉及主题音乐第一次变奏和自由延伸,所以演奏者需要弹性处理节奏,结合旋律线条的改变,科学设计弹奏力度。在对高音区进行演奏时,应尽量体现出颗粒感,力度应相对明快。[8]而对于中低音区,演奏者则可以对古琴演奏进行参考,保护旋律力度的内敛和深沉,音乐色彩的鲜明性,强调重音,体现顿挫有序的表达效果。该乐段的音乐节奏弹性较强,对此要把控好音乐节奏,设计好乐句间的断奏,尽可能将该乐段的乐句流动层次、主题旋律架构呈现出来。

《晓雾》第三乐段为存在于两次变奏主体音调中的插段。两个小节内的单声部旋律运用的是“捋弦”演奏方式,这种独特音色是对鸟叫、大自然原声的一种模仿。而在第二次主体音调演奏、延展过程中,所运用的关键演奏技巧为:演奏者左、右手不规则地对位演奏,右手要将摇指、轮指作为主要旋律,而左手则弹奏均匀流动的五连音作为衬托。在这一阶段,要借助古筝音乐旋律将清晨阳光缓慢洒落北京城的情境呈现给观众,同之前乐段相比,要表达出层次化的情绪,呈现一种逐次递进的效果。其中,京剧元素体现非常明显的一段为61到103节,演奏者在演奏时要借助轮指技巧,将轻快的音乐情绪展露出来,左手需要对点滑音进行演奏,精准地管控点滑音的音高、时值,这样才能够充分展现出京剧韵味。[9]《晓雾》主体音调的第三次变奏位于104到116节,需要演奏者用右手进行连续长摇,同左手大跨度十六分音符琶音进行彼此配合,从而对清晨北京宽广湖面场景进行勾勒。

《晓雾》主体音调的第四次和第五次变奏、插段交替出现的复二式结构,主要位于147到281节,即第四乐段。首先,演奏者需要进行音高扫弦弹奏,运用拍击琴盒、琴盒侧面的技法,这样可以使古筝表现力扩大,将击打乐的节奏进行展现,演奏出生动的音乐。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应注意左手对止音间隔点的把握,既要保证音乐具有一定的前进动力,又要让音乐拥有一定的跳动感;其次,在对148到205小节这一连接段进行弹奏时,要在快速的连续的十六分音符的基础上进行变奏,演奏出饱满的音质,强调重音,同时左手伴奏也应对止音技巧进行融入,凸显出筝曲的节奏性,发挥好连接段的功能;最后阶段即为演奏的高潮,演奏者要将娴熟、超高的演奏技能展现出来,借助双手对位技巧、复调协作方式,实现左右手声部的有效配合,表达出鲜明的主旋律。在这个过程中,演奏者右手要借助摇指技巧对长线条旋律进行弹奏,同时左手则应对右手声部十六分音符进行连续、重复性的弹奏,确保最终的古筝音乐具有紧拉慢唱的特征[10]。此外,演奏者还要控制好适度节奏,提前催动音乐节奏,从而更加充分地调动起音乐情绪。最后的筝曲变奏则要借助左手进行扫弦,这样能够更好地对表演氛围进行衬托,加上右手高难度的快速指序技巧,能够持续带动较高的情绪,推动音乐高潮的到来。

《晓雾》尾声部分主要是对引起部分的进一步升华、重现,选用的主题音调是泛音技巧,营造出缥缈、轻盈的意境氛围,通过十六分音符、低音声部以及隐伏旋律线条的彼此交织,将细腻、梦幻的清晨城市雾景生动化地呈现给观众。

四、音乐审美下的现代筝曲《晓雾》

作为人类情感的重要表达方式,审美建立在实际生活的基础之上,但是又远远高于现实生活。审美是人类主观情感、感性认知的融合体,在音乐美学领域也不例外。音乐艺术重塑了现实生活,表达的是感性的世界。音乐艺术的发展既要建立在规则的前提下,也要尽可能地摆脱传统思维的约束,要拥有创新思维,要不断加深对音乐艺术的认知,进而创作出具有生动、灵活特性的音乐艺术。音乐艺术与人类的审美追求相吻合,古筝独奏曲《晓雾》的十六音符婉转悠扬,仿佛低声在观众耳边倾诉古筝音乐文化的百年传承发展历史,将良好的听觉体验带给广大观众,提升了观众的艺术美学意识。《晓雾》古筝独奏曲对京剧音调表演、钢琴表演进行了引入、借鉴,构建出特定的意境,实现了现代印象派、传统艺术的交融碰撞。其借助优雅的演奏、舞蹈姿态,将老北京城在朦胧晨雾中古老而又庄严,神秘而又充满朝气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出来[11]。艺术作曲家、创作者都应在持续探索和钻研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艺术,对古筝音乐进行研究,创新古筝创作技巧和演奏技巧。

(一)从传统音乐的审美角度来看《晓雾》

《晓雾》这一筝曲可以让听众体会到儒家、道家哲学思想,其所塑造的曲风独具风格。该筝曲作品的艺术之美就在于可以让观众不断回味和斟酌,能够给观众带来余音绕梁的听觉体验。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思想也在该筝曲作品中有所体现,音乐之美就在于大音希声,而该作品正是建立在传统音乐的基础上,散、慢、中、快、慢、散的渐变规则成就了作品的音乐美学。所以该筝曲作品所呈现的美感独具韵味,让听众从中可以获得一种期望和寄托,使听众仿佛置身于老北京晨雾情境中,更容易产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体验。

(二)从现代音乐的审美角度来看《晓雾》

建立在老北京实际生活基础上的《晓雾》作品,融合了传统京剧表演艺术,在情调美学意境之外,也充满了一定的生活气息。可以将《晓雾》看作是北京城国粹文化京剧艺术、人文景观的有效融合,其曲风抑扬顿挫,营造的意境同时将都市繁忙和静谧展现了出来。借此,能够看出创作者对于北京城市的热爱之情,另外在创作过程中还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突破,这是现代筝乐的典型代表。

(三)《晓雾》对京剧艺术借鉴的音乐审美

京剧表演艺术中的“唱”主要指的是歌唱,这就需要用声音来传达情感信息,可以将文学形象生动化地描绘出来,让观众印象深刻。《晓雾》对京剧传统艺术文化进行了融入,散板即运用了“唱”,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体验古筝音乐之美,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古筝音乐的现代化发展,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弘扬京剧文化。京剧艺术中的另一个表现形式为“念”,可以借助声乐技巧对人物进行展现,通过歌唱更好地协调配合。[12]王中山在对《晓雾》创作的过程中,融入了京剧文化,结合音乐将作品中的艺术精髓展现了出来,进一步表达了筝曲的审美意蕴。

《晓雾》筝曲作品在61到103节中所运用的快速流水板,应用到快速半轮技巧、快速指序技巧,这与京剧中“做”相映衬,加之该筝曲的内容题材非常鲜明、充实,能表现出戏剧张力,所以最终表演的筝曲音乐非常动听,具有深远的韵味,体现了筝曲的艺术魅力和京剧较高的品位。此外,京剧文化中的“打”也在《晓雾》筝曲中的快板部分有着鲜明的体现,正因为《晓雾》对京剧传统文化进行了充分、合理的运用,从而既彰显出了王中山先生对传统文化审美的追求,也表达出了筝乐艺术审美具有一定的文化彰显力和艺术凝聚力。《晓雾》筝曲的曲调在前面部分相对比较舒缓,演奏者要拥有一定的心理素质,对气息进行合理的调控,发挥弹奏技巧的优势,才能对乐曲的意境、情感进行充分表达。《晓雾》将北京传统京剧的艺术魅力充分展现了出来,在古筝民族乐器内整合了传统艺术文化,借助形式创新、多样弹奏技巧使古筝乐的感染力、影响力大大提升,有效促进了筝曲的创作和发展。

综上所述,古筝作品创作是在继承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进步的,其音乐思想、演奏技巧、艺术特征都在不断地突破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现代音乐、传统音乐相整合的大发展趋势之下,古筝曲也必须要转变传统单一独奏形式,创新发展形式,呈现出更加丰富的音乐表演效果。古筝独奏曲《晓雾》是新时代创作理念、传统音乐文化相整合的典型作品,拥有非常特殊的演奏技法,运用了京剧艺术表现手法,在筝曲表演中充分展现了传统京剧艺术的魅力,提升了观众的精神追求,引发了观众情感上的共鸣。当前,对于《晓雾》筝曲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相信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古筝音乐创作一定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艺术进步和碰撞的过程中,古筝乐曲的发展会更具时代化特征。

猜你喜欢

音调古筝演奏者
手风琴作品的艺术表现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唢呐演奏中的呼吸技巧及其训练方式探讨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遇见古筝,置身竹海
论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
听力障碍幼儿音调异常矫治的实施建议
你可以相信电话那头的人吗?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第一次弹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