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3-01-24陈小波
郭 鹏, 陈小波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中外合作办学是指我国境内以我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由外国和我国教育机构合作举办的教育模式。自20 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中外合作办学已经逐渐成为全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2021年10月,教育部批准或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共计2447个,其中本科及以上的项目和机构1295个,高等教育所占比达到90%左右[1]。中外合作办学旨在推动境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同时注重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通过融汇国内外的办学优势培育人才。2021年12月,第十二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见 https://cfcrsorg.xmu.edu.cn/ info/1092/2501.htm)指出,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时代新人。”
许多学者对地方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展开了研究。郭强和周同基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要求,指出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内涵要素包括人才培养规格、教育资源和办学发展路径三个方面的国际化,认为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中外合作办学亟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标准等[2]。张焱从学校支持、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办学方式和合作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地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认为地方高校的发展资源比较欠缺、专业课程设置和教材的国际接轨力度薄弱、与外国院校合作的深度和长效性凸显不足[3]。杜鹏举从发动社会力量、强化监督运行机制、完善项目的自我评估体系、建立学生学习动态的反馈机制和保障措施等方面探究了地方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4]。刘长平等用应用分析企业内部优劣势和外部机会威胁的科学方法SWOT 分析,发现地方本科院校发展中外合作办学中存在着复杂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不同策略[5]。谢冰等从教学管理的视角分析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在学生、师资、运行管理和项目监督等方面的教学管理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规划招生、建设师资队伍、构建项目管理机制和设置多级监督等解决方案[6]。朱芮和董一歌提出地方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改革,认为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质和核心,并且从这一角度对现有的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地方高校引进和使用的国外教育资源存在质量较低、重复率高和使用具有局限性等问题[7]。
应用型人才是高端技术型人才,区别于高端人才和高职型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践行“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地方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聚焦应用型人才,创新培养模式,为培育人才的特色和核心竞争力提供可能性和可行性。
一、地方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定位
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结合中外合作办学的特色,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可以界定为“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具体内容如下:
(一)地方性
地方本科院校是由当地政府部门划拨教育经费支持发展、培养本科层次人才的高等院校。其生源结构,尤其是在新建地方高校里,会呈现出以当地或周边地区学生为主的特点。从供给侧的结构特点分析,其培养的本科层次人才的主要服务面向也集中在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坚持“地方性”,培养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有助于推进地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的有的放矢,可以有效地解决人才培养上的同质性和与实际脱节的问题,并且有利于构建地方高校生源与地方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
(二)应用型
其是指地方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应坚持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办学定位,专注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学术型人才不同,应用型人才是以实践操作能力为主,能够较快地适应职业和行业,综合能力较强,并且在应对地方经济新变化时,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其与技能型人才不同,应用型人才更擅长于理论联系实践,将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为此,对其在协作能力和心理素质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地方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要注重专业技能、综合素养、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国际化
其为地方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特色定位,是实现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上,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被诠释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时代新人”。结合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国际化主要指熟悉国际业务的发展规律与趋势,初步掌握国际主流技术及标准,以及能够实际操作等技能和综合素养。
二、地方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特色不突出
培养目标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是影响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因素。地方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多数选择的是自己的优势或特色专业,但是培养目标的设置过于强调“国际化”,因而趋于简单,增加了同质化程度。另一方面,生源结构与学业繁重的矛盾也使得培养目标特色难以凸显。当前,地方本科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招生分数线处于高考本科二批次,一般低于本校其他专业的分数线。尽管在英语高考成绩上提出了限制条件,但在语言技能、专业学习的双重学业压力下,学生多表现出了对学业兴趣不足、学习投入不够,甚至难以完成学业的现象。在这种现实背景下,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无法聚焦“地方性”和“应用型”,而只是简单地引进国外教育资源[8]。
(二)人才培养方案缺乏融通
加强与外国优质教育资源的融通,是发挥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势,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关键。地方本科院校在努力加强对外国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和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融通层面的问题。一是与外国课程的对接存在着融通问题。一般情况下,国内外的课程体系由于设置原则的本质性区别,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因此,专业在办学过程中常出现与外国课程有类似和重复开设的情况,造成教育资源和学生学习时间被占用的双重浪费。二是语言技能与人才应用型特色的培养存在融通问题。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取得较好的雅思成绩。所以,地方本科院校会安排更多的英语课程,在无法删减必要的专业课的情况下,该专业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学习任务会比同专业非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高出20%左右,这直接影响了人才应用型特色的培养。
(三)人才培养方法比较传统
地方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在课程教学方法、考核管理以及学生学习激励方面还存在着比较单一、偏传统的问题[9]。课程教学主要以讲授为主,考核方式也以期末考试为主,缺乏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学习投入激励的有效办法。这一问题导致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学生,尤其是双校园模式下,无法快速融入外国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对外国学校课堂上注重实际、强调动手能力的要求,以讨论、小组活动为主,辅之以多形式的课业作业等学习方式难以适应,这直接影响了外国学校的教学效果。而外国学校教师来到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多是4 周的集中授课,学生因语言能力或很少接触以问题为导向的授课模式,无法与教师产生多频次、深入的互动,这也导致外国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课堂体验和满意度都比较低。
(四)师资配备难以满足需要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障,也是引进和使用外国优质教育资源的基本条件。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在财政投入、生源层次、文化底蕴、办学实力等方面都与重点大学有着比较大的差距,优秀的师资储备也有欠缺。因此,在面对国家教育部所提出的中外合作办学的4个“三分之一”,即所引进的外国院校课程和外国院校师资所授课程课时比重的要求时,多数地方本科院校会派遣教师赴外国学校进修,然后回国后可以辅助或承担外国院校的课程教学。然而,由于师资派遣受到派遣数量和时间的限制,或者课程教学工作量过大等问题,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配备难以满足中外合作办学需要的现象比较突出。
三、地方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乔淑英和黄学彬通过研究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中奥”项目,提出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围绕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突出职业技能、综合素养以及国际视野,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在坚持职业实践引领的人才培养理念的同时,中外合作办学可以通过提供国外的专业实习机会,丰富人才培养方式,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综合素养[10]。孙方坦和毕常颖从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课程体系和学生管理等角度进行了研究,认为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协同育人,将企业及社会需求融入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目标。而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和培养综合素养的学生社区的创建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11]。米启超等根据“三全育人”的理念,构建了地方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模式,指出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地方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内涵为驱动是中外合作办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12]。
通过梳理学术界关于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相关成果,结合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层次和发展定位,本研究认为构建“内涵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内涵要素为动力和资源进行人才培养,有利于地方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实现“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一)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理念,明确人才培养特色
地方本科院校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应该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发展理念。一方面,地方高校要深入理解教育部提出的“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要求,以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基本标准,多维度、多层次地分解“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动态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另一方面,地方高校要努力克服由于生源层次、经费投入、师资储备等方面问题所带来的消极影响,避免将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简单地办成为学校盈利的项目,或仅仅停留在引进外国教育资源的阶段,应该认真研究中外合作办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在发展规律,通过内涵式的发展路径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二)构建具有内在活力的“内涵式”人才培养生态系统,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教育领域里生态系统的概念最初由MIT(麻省理工学院)提出,我国引进后,许多学者将其融入了内涵式的发展模式。地方本科院校建立中外合作办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关键是明确其生态系统中的基本要素。根据系统里的角色定位可以分为:(1)学校层面,主要指地方本科院校和外国合作院校。学校层面主要承担资源整合、发展定位和管理决策等职能。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可以建立与外国合作院校互访、互通、互补的长效深入的合作机制,聚焦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共同体。(2)教师层面,主要是指合作双方院校的教师。中外合作办学的过程,主要是以课程为载体实现外国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和人才的培养。教师是主要的行为主体。一方面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要注重自身的成长,以接触、学习外国课程教学为契机,将自身发展与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融合形成内在动力,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创造条件,例如安排中方助教等,加快外国教师在中国教学的适应,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3)学生层面,主要是指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学生,以及能够在引入外国优质教育资源过程中受益的其他专业的学生。学生作为教育的承载者和受益者,是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决定因素。因此,地方本科院校需要从生源层次、入学教育、学业指导以及学生社团发展等方面挖掘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内在机制,鼓励学生努力提高英语技能和思辨能力,并且通过学生社团等路径加强与外国教师的交流和互动。
(三)发展校企合作机制下的“内涵式”人才培养扶持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条件
校企合作是深化和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地方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在内构建人才培养的生态系统,在外也需要积极寻求来自政府和企业的支持,不断发展“内涵式”人才培养的扶持体系,夯实人才培养的基础,完善师资配置等人才培养的条件。一是政府的推动和引领。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需要政府宏观层面上的引导和控制,宣传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价值,有利于提高生源层次和社会关注度。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应该积极寻求政府在政策、法律保障、资金等方面的扶持。二是企业积极响应。地方本科院校应该主动建立双赢机制,采取共享校友会资源等策略,最大限度地吸引企业参与、投入,在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教材、师资、实训等方面发挥作用,实现合作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