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作品中歌唱音色的运用技巧
——以舒伯特《菩提树》为例
2023-01-24黄斌
黄斌
(泉州师范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一、引言
歌唱是一门听觉艺术。声乐作品依赖美妙的音色展现魅力、赢得听众。如果声乐作品缺乏好的音色支持,势必索然无味。俄国作曲家谢洛夫说:“音乐中,特别是声乐中,表现力优秀的歌唱家可以在乐曲中运用极为丰富的音色来表现作品。”可见,歌唱音色在声乐演唱中占据重要地位。音色是丰富多彩的,我国第一部声乐论著《唱论》就对歌唱音色作了细致的分析,诸如唱得“散散、急急、乾乾、洌洌、哑哑、嘎嘎、尖尖、低低、雌雌、雄雄、浊浊”等[1]74。歌唱音色是歌唱者所发出的声音能够让人感受并分辨的主要根源。每个歌唱家拥有独特的歌唱音色,每首声乐作品都有特定的表现风格。歌唱音色对声乐作品表演非常重要,歌唱音色把握准确与否是声乐作品演唱成败的关键。歌唱家演唱时,需要通过音色的变化拨动听众的心弦,以激起他们的共鸣。男中音歌唱家皮埃罗·卡普契利强调:“演唱威尔第,男中音不仅需要一些嗓音特质,还需要大量丰富的音色,且同一色彩里还要有不同的明暗变化,以反映威尔第歌剧角色在不同情境里的情绪和戏剧性变化。”[2]可见,歌唱家演唱任何作品,必须在声音上做足文章,在音色变化上下足功夫,要善于运用多变有效的音色表现技巧,精准把握声乐作品的演唱风格,以揭示出声乐作品的内涵。基于此,本研究拟以舒伯特的《菩提树》为例,从歌唱音色与内心听觉、角色、作品风格的关系入手,探究根据声乐作品风格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歌唱音色问题。
二、歌唱音色与内心听觉、角色定位、情感表达、作品风格的关系
(一)内心听觉与歌唱音色
音乐的听觉有两种:一种是外听觉,一种是内听觉。内听觉是对声音的一种想象,是歌唱的心理音色。这种想象来自内心听觉对歌唱音色的直接感受和对音乐的理解。王福增认为,“必须在发出每一个声音之前,把要发的声音形象想好,然后再演唱”[3]238。这表明一个优秀的演唱者,平时不仅要积累正确丰富的音色表演技巧,还需要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只有这样,演唱者才能在演唱前预设声音形象和以什么样的音色来表达不同的乐句和乐段,然后通过心理音色的暗示,及时调整歌唱器官,最终用恰如其分的音色诠释出作品的内涵。林立君教授指出,在听觉上先确立声音形象,声音确立的正与误,直接影响着歌唱的其他方面。内心听觉是每个人将要发声前的“指引者”,能“指挥”歌唱器官的运作,掌握声音的明、暗、强、弱的尺度,是歌唱器官中的“引路人”“决策人”[4]。
(二)角色定位与歌唱音色
歌唱过程如同讲述一个故事。音乐响起前,演唱者必须找准角色定位,明白自己的舞台角色,才能根据角色的情感自如地运用音色塑造人物形象。对此,19世纪苏格兰女高音歌唱家玛利-伽登说:“我所演唱的每一个角色都有她本身独特的风格。在演唱每一个人物时,我都使用不相同的声音。”比如,歌剧《白毛女》选段中杨白劳这一父亲形象的塑造,选用低沉、宽厚的男中低音演唱最合适,它可以父亲高大、沧桑、稳重、慈祥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当然,歌唱时,同一声部也力求音色的不断变化以适应作品中角色不断转换的需要。如舒伯特的《魔王》中,同一个人用4种音色分别代表叙述者、父亲、孩子和魔王讲述故事,歌唱者必须通过不断变化音色去表达作品中4个不同角色的个性,这就要求歌唱者必须具备良好的音色控制力和丰富的音色表达力,同时还应具备高超的演唱技巧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三)情感表达与歌唱音色
歌唱是一门完美融合声音、音乐、情感的艺术。《乐记》曰:“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放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5]7意思是说,歌者通过灵活掌控自己的人声乐器,运用多变的音色来表达思想感情,不同的情感用不同的音色表达:悲痛万分的情感,音色深沉暗淡;欣喜若狂的情感,音色明亮轻快;悲伤愤慨的情感,音色粗犷严厉;诚挚厚重的情感,温暖柔和。“音色变化是歌曲表现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包容爱、恨、喜、怒、天真、快乐、忧伤、抑郁、开朗、激动等不同的情感类型”[6]173。音色随着情感的转移不断变化,层次分明、虚实相间、刚柔相济。
(四)作品风格与歌唱音色
“歌唱艺术风格总是通过特定的音色体现的”[7]。一名优秀的演唱者必须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根据不同的作品风格随时调控自己嗓音状态和音色。“针对演唱不同的作品,要忠于作品。作曲家是怎么写的,弄明白是颂歌、情歌还是悲歌……要用不同的色彩来表现作品”。声音要调色,色彩要多变,有变化才动听。每个人都要根据音乐的需要来调整自己的音色。如果每首歌在演唱时不加分析,都用一种音色,听众会觉得索然无味。因此,让音色变化更好地服务于歌曲,在歌曲演唱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歌曲的内容、情感、风格,采用相应色彩的变化,让歌唱艺术的情感表达更加生动、感人[8]。
总之,歌唱音色与内心听觉、角色定位、情感表达、作品风格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歌曲演唱离不开对歌唱音色的恰当运用。歌唱音色变化是歌曲表现的重要手段,歌唱音色把握准确与否,是声乐作品演唱成败的关键。
三、舒伯特《菩提树》歌唱音色的运用技巧
(一)舒伯特和《菩提树》
弗朗茨·舒伯特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一生创作600多首艺术歌曲,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生活在19世纪初的封建复辟时代。此时,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已悄然逝去。文化上的专制、政治上的高压引发人们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1818年,舒伯特前往维也纳,受当地出版商的盘剥,加上社会地位的低下与爱情的不幸,舒伯特精神倍感苦闷与孤独,他的生活罩上了浓厚的悲剧色彩[9]197。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和《冬之旅》均刻画一个流浪他乡落魄的游子形象,正是作者的生活写照。
19世纪初,在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欧洲文学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抒情诗歌,这为作曲家提供丰富的创作资源。舒伯特的《冬之旅》声乐套曲就是根据诗人威·缪勒的诗歌创编的,共24首。《菩提树》是《冬之旅》的第5首歌曲。《菩提树》讲述了作曲家在异乡流浪时,看到熟悉富有家乡味道的菩提树,引发对过去恋人的思念和哀伤之情。整部曲子主基调为悲伤,因此音色比较暗沉,采用灰色调描述。同时,歌曲中夹杂着主人公回忆与恋人生活的情景,则用明亮的音色表达。
(二)《菩提树》演唱的音色运用
1.演唱的内心听觉 《菩提树》抒写的是主人公受人抛弃、背井离乡的故事。旅途中,主人公看到路边的摇琴人、邮车、菩提树、旅店……勾起对家乡幸福时光的思念。此时,《菩提树》刻画了一个理想的梦幻情境。游子矛盾地生活在梦幻世界里,对过去和未来都充满了幻想,患得患失,情绪起伏不定。为了将这种情绪表达出来,演唱者在发声之前,需要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表达意象和音色的选用,做到心中有丰富的视觉景象,然后听从内心听觉,用丰富的想象力和音色表达技巧,将这些景象刻画出来。
2.演唱角色的音色定位 找准角色定位,是成功演唱歌曲的第一步。《菩提树》描写的是一个颇具悲剧色彩的故事。由于男中音的音色适合表现“幻想性情节和悲剧性特质”[10]290,该曲宜选用男中音的音色。歌曲的色调必须用带有悲剧性色彩的音色, 带上忧郁黯淡的音色,让听众欣赏歌曲前奏时,眼前仿佛一幅黑白颜色冬季图画,远处则显示出灰色和暗色,让声音充满无限的哀思。
3.演唱情绪的音色变化 《菩提树》侧重表达个人的内心情感。虽然该曲篇幅小、音域不宽,但情感细腻,富有诗意。这就要求演唱者要有极强的声音控制能力,通过音色的变化控制来抒发情感。《菩提树》可采用同主音大小调之间的转调来表现歌曲情绪的变化。第一段引子,回忆故乡菩提树的美好画面,“门前有棵菩提树生长在古井边,我做过无数美梦在它的绿荫间”。演唱用说话般的语气,用温暖柔和的音色讲述对家乡菩提树的美好追忆。第二段,从“今天像往日一样我流浪”到“深夜到北风吹落头上帽子”。歌词描写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主人公回到残酷的现实,情绪一下子从幸福的巅峰跌到失落的谷底,形成明显的心里落差。可采用与第一段对比的方式,歌唱音色暗淡沉重,渲染主人公流落他乡的悲凉心境。最后一段是第一段情绪的再现,经历过种种挫折磨难后又仿佛看到一丝丝光明与希望,内心充满着对家乡的向往和憧憬,“如今我远离故乡,转眼有许多年,但我仍常听见呼唤,到这里寻找平安”。这一段,主人公的情绪特别复杂,正如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中交织着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一样,既要有明亮又有暗淡的音色。总之,根据《菩提树》演唱情绪的变化,通过音色的对比达到烘托艺术歌曲的意境,既表达出主人公复杂的情感,又彰显出不屈不饶的个性。
4.演唱的风格 要唱好德国艺术歌曲,还必须在德文的发音吐字上下功夫。“德语发音注重音量的艺术控制和音色的多层次变化 ”。《菩提树》虽然和其他歌剧一样,用美声演唱,但它的演唱风格却略有不同,相对于歌剧,《菩提树》的歌唱音色表现更具抒情性。因此,《菩提树》的音色表现:不象歌剧演员那样,强调与整个交响乐队配合,演唱时声音要有极强的穿透力,音色刚劲有力;它要求用半声演唱,控制表现出音色的多层次变化,用含蓄的声音来刻画细腻的情感和朦胧的诗意。
(三)《菩提树》曲式结构中的音色变化
《菩提树》为 “A-B-A ”的三段式曲式结构[11]。该曲的引子是对整首乐曲音色进行总体构思,让人们体会到主人公的情绪和了解整首乐曲的色调。引子描写的是菩提树树叶在凛冽的寒风中摇曳飘落,树叶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呈现出一片凄凉的景象。因此,乐曲采用十六分音符三连音的不稳定节奏、伴奏速度为中速来表达。根据乐曲情绪的变化和作品的要求,将乐曲的色调定位为灰色调和暗色调,用宽厚深沉的音色来演唱。但考虑到整首作品的明朗基调,因此又强调音色的明亮度,可用富有穿透力的高位置声音和带半声状态来演唱。这样才能把听众带到《菩提树》所要渲染的歌曲意境中,用轻声状态,柔和的音色营造一种宁静、浪漫、诗意的气氛。
从第七小节到第八小节,速度从pp到ppp,钢琴伴奏越来越弱,仿佛从遥远的地方传来声声呼唤,呼唤回到故乡寻找心灵的港湾,表达主人公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这时歌者的音色要表现出轻柔和虚无缥缈的状态。
从第八小节开始,乐曲进入A段。A段以弱拍方式呈现,所有乐句的基本走向下行。下行的乐句本身带有哭泣性,但A段又是表达主人公对故乡的甜美回忆。由于身处他乡,处处不得意,因此在表达对故乡回忆的同时略带伤感。男中音的音色当中原本就带有厚重的色彩,这时演唱应多向男高声部靠拢,避免太多的喉部声音,可用一种稍明亮的音色来刻画主人公回忆的甜蜜。
乐曲的9至16小节讲诉主人公对家乡菩提树的美好追忆,宜用温暖柔和略带暗淡的音色和近似说话的音调来演唱。其中,12~16小节是对前4小节的原样反复,加强主人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演唱时,音色应相对前两句更明亮些,要体现出诗人忧郁情绪中的淡淡喜悦。
17~24小节是前面部分情感的延伸和递进。该曲旋律上行,在“刻下”和“常在”两处的音色处理上有一个推进,让共鸣腔往前靠,不断地往外述说,在“常在”处达到A段情绪的最高点,用靠前透明的音色直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B段从梦幻的故乡回到黑暗现实。调性、情绪和角色都发生转变,乐曲从E大调转为同主音e小调,音色上宜在胸声加强的基础上变暗、变宽,与A段形成对比。
29~44小节表达主人公在黑暗中艰难行走,心中充满忧郁感伤。值得注意的是,B段开始的4个乐句是A段前4个乐句的再现。同样的乐句用截然不同的音色来表现情绪上的反差。这里特别强调用不太强的音量来演唱,音色在沉重中带着苍凉无力,虚弱的声音表达遭受爱情的挫折和黑暗现实所带来的苦痛。
37~44小节起,乐曲又转为E大调,与29~36小节的e小调音色形成对比。在暗淡音色的基础上让声音稍明亮,表达主人公经历过种种挫折磨难后仿佛看到一丝丝光明与希望。
45~53小节,乐曲又转为e小调。这时演唱音色需要变暗,声音靠后。特别是在演唱“把头上帽子吹落,我仍坚定向前”时,音色除了追求统一外,还要加强胸腔声音的力度,继而在“我仍坚定向前”乐句上让音色稍加明亮和坚实有力,唱出主人公的呐喊与坚强。
59~76小节,乐曲再次转至E大调,是A段的再现。虽然旋律相同,但钢琴伴奏的织体发生了变化,要求演唱音色更加明亮、抒情、温暖来升华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77小节之后是尾声,与引子形成首尾呼应。
总之,歌唱音色是多变的,歌唱者在演唱时必须根据作品的需要进行调整。《菩提树》描写的是一个颇具悲剧色彩的故事,演唱宜用带有悲剧性色彩的歌唱音色演唱,表现歌曲中人物情绪的变化,可通过音色的对比烘托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