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个性化学习研究

2023-01-24赵敏

中小学电教 2022年12期
关键词:助力个性化互联网+

赵敏

(东海县实验小学,江苏 连云港 222300)

“互联网+”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词,它不仅仅是一项先进的技术,更是一种开阔的思维模式。随着教育的不断信息化,互联网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中,同时,也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各类因素的影响,在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上都会存在着一些差异,而个性化学习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教师更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制订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营造更加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更好地助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佳的个性化发展,也能为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本文将着重探讨在“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开展个性化学习的有效策略。

一、基于“互联网+”创设教学情境,助力个性化学习

情境教学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教学环境等客观因素影响,教师很难真正实现情境的完整呈现。而“互联网+”技术则能很好地帮助教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利用虚拟化形式来创建相应的教学情境,并在遵从学生个性化基础上,依据相应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情境,更好地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象化,让学生更加轻松地理解数学知识点。比如,要想提升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可以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经验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化能力;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引领下开展自主探究,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简单的加减乘除》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按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来创建相应的情境。比如,教师想要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掌握运用加减乘除法的技能,就可以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情境。首先,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利用互联网搜集一些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物品,并赋予其一定的价格,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购物清单,并在课堂上利用互联网展示虚拟的购物场景。比如,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创设一个超市的购物场景,拟定一个购物情境:“周末,小红和小兰要到超市去购物,问题一:小红一共带了30 元,买了8 元苹果和6 元橘子,请问小红还剩下多少钱?问题二:小兰买了7 瓶可乐花了12 元,5 瓶雪碧花了24 元,请问平均每瓶饮料要多少钱?问题三:小红买了6个苹果和5 个橘子,苹果的单价是3 元,橘子的单价是2元,而小兰一共买了15 瓶饮料,平均每瓶饮料的单价是2 元,小兰和小红一共带了100 元钱,请问两人一共还能找回多少钱?”对于加减能力较强而乘除能力较弱的学生,就可以选择更侧重于加减法的问题一,加减能力较弱乘除能力较强的学生,就可以选择更侧重于乘除法的问题二,各项能力都很强的学生,就可以选择更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三,学生在生活化情境的引导下,很快就回答出了教师的问题。教师正是利用了“互联网+”技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虚拟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更好地进行个性化学习,获得个性化发展,养成更加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数学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基于“互联网+”掌握真实学情,助力个性化学习

个性化学习也需要制定相应的导学策略,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学情,以及学生间的差异性和个性化。而“互联网+”技术可以更加及时、广泛地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学情。比如,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设置一个“共享文件夹”,将学习任务放入其中,让学生自己打开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样一来,不仅更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完成情况,分析学生的真实学情,也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深度思考,从而更好地助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这一课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互联网将“如何探究梯形面积的问题”放在共享文件夹中,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思考,学生们在接到任务后自然就会充分调动自己的全部知识储备和经验。比如借助已学的“推导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经验来开展自主探究,有的学生在深度思考后,利用剪拼法将梯形转换成长方形来进行面积计算,还有学生同样利用剪拼法将梯形转变成平行四边形来进行面积计算等。教师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就会对学生的具体学情有更加详细的了解,这样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重点引导学生将自己探究到的推导方法展示出来,让全班学生都可以在交流中获得经验学习和差异互补。随后,教师就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多边形面积的推导方法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向学生更加直观地演示“如何将梯形变成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各类图形”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三角形可以看成是上底为0 的梯形”“平行四边形可以看成上下底相等的梯形”等概念。这样一来就能将学生学习过的各类多边形面积公式进行一个完整的整合,帮助学生形成更加系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教师正是通过“互联网+”技术更好地掌握了学生的学情,并通过对每位学生的学情分析,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深度思考,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基于“互联网+”设计实践活动,助力个性化学习

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一般分为课堂和课外两种类型,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无法更加充分地开展实践活动。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助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教师可以多多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并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出发来设计活动主题和内容,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活动参与积极性。此外,活动的内容也要充分联系“互联网+”技术,比如,让学生在实践活动开展之前利用网络来查询相关资料,并制订活动计划,在实践过程中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来进行学习沟通,最终再以视频的方式来进行活动总结等。通过互联网更好地助力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展现自我,获得个性化发展。例如,在教学“统计”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组织一些与互联网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统计”相关知识的理解,也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统计班上同学的兴趣爱好,如,同学们每天阅读的时间,或是一周内的运动时间、娱乐时间,等等,学生们在进行统计实践时需要利用互联网来进行记录和分析,并最终得出相应的结论。比如,学生甲、乙、丙,一个星期内的运动时间分别为5 小时、7 小时和9小时,那么,他们每人平均每天运动的时间为1 小时。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都表现得非常积极,并且在小组合作中分别扮演着不一样的角色,发挥着自己的优势,让学生们的个性化学习得到充分的发展,最终收获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更喜欢在实践中获得数学上的认知与能力,因为实践活动能拓展他们多方面的才能,能让他们的双手、大脑、眼睛等都得到锻炼。“互联网+”中的生活背景给学生的实践活动带来更多的便利,他们更容易收集信息,也更容易进行相关的分析。因此教师要借助“互联网+”的优势,给学生更多的亲身体验。本教学过程中教师正是通过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的实践活动,并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完成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更好地实现了个性化学习,获得了有效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

四、基于“互联网+”开展动态施教,助力个性化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整体印象往往是比较模糊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没有更加精准地定位和跟踪,这样就不利于教师开展个性化教学,也无法更好地促成学生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学习的核心就是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而利用“互联网+”技术,就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课堂表现以及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表现情况来建立大数据库,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个数据库准确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努力程度以及学习情况等,从而更好地实施有针对性的动态化教学,进一步助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让学生获得更加综合、高效的学习发展。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这一课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先利用互联网的教学平台向学生展示出两个不同的分数,然后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比较大小。有的学生会将分数转化成小数来比较,也有学生会直接地将两个分数进行通分来比较,还有学生甚至想到通过画线段图来进行比较等,学生思维的差异性就由此体现了。随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对“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个话题进行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探究算法的比较和优化。学生为了验证自己探究出来的方法的正确性和优越性,都会不断地举出各种分数比较的例子来证明,也由此延伸出了多种多样的比较方法,比如,学生会将分数和1 或1/2 来进行比较等。个性化学习是动态化的,教师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更加有效地助力学生的学习,让教学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自我学情的基础上获得个性化的成长。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为学生创建个性化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这个空间里,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把握自己的学习情况。而家长和教师则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陪伴者”,适时地给予学生一些学习的建议和帮助,助力学生更好地进行个性化学习,获得更好的自我成长。显然,教师要运用“互联网+”技术给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更多可能。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平均用力,没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侧重,这对学生的成长很不利。教师可运用“互联网+”技术让教学进一步精准化,借助信息技术更好地观察学生的表现,有利于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获得进步,健康成长。

五、基于“互联网+”开展小组合作,助力个性化学习

“互联网+”技术给小学数学的合作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学生不但可以在线下合作,还可以在线上合作。也就是说,“互联网+”背景下的小组合作教学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上的束缚,学生一个人在家学习也可以开展合作。显然,“互联网+”技术将合作带至一定的深度与广度,这对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都是好事。学生需要合作,合作能集中他们的思维,能拓展他们的思路。教师需要设置合作,这能让学生更多地展示自己。

以《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这一章教学为例,教师与学生组织了一次网上的预习,同时也让他们在网上开展合作,教师运用的网上平台是腾讯会议。首先教师提出,学校对即将举行的数学竞赛的第一名和第二名同学的奖品按3∶2 进行分配,大家对3∶2 是怎样理解的。学生尽管在不同的地方,他们还是按照教师确立的小组进行合作。教师打开对话功能,就能看到这个组学生讨论的情况。一个学生说,假如第一名分得3 份,第二名就应该分得2 份。另外一个学生提出,假如只有一样东西,那如何分配呢?别的学生补充道,他应该先说具体的事物,比如本子,假如第一名得30 本,那第二名应分得20本。教师补充了一句,假如第二名分得10 本,第一名此时应该分得多少本?教师的加入不但表明教师也在这个团队里一起学习,同时给学生进一步思考搭建了问题框架。在网上展开的合作就是借助“互联网+”展开,它真正实现了停课不停合作,它真正让合作时时刻刻地存在。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发挥“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尽可能地给学生合作的机会,让他们更全面地展现自己,也让他们在合作中促进自己的多元发展。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也有效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在教学时,更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设计多元化的个性化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个性化学习中,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延伸和完善自己的学习能力,最终实现最佳的个性化发展和数学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必须结合互联网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灵活运用互联网,构建互动课堂、增添课堂教学趣味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深化教学重难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加强课后辅导和反馈等,不断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助力个性化互联网+
助力成功七件事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为更适宜的阅读之地助力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同桌宝贝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