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研究

2023-01-24张增艳

中小学电教 2022年12期
关键词:教材信息技术课程

张增艳

(南京市晓庄第二小学,江苏 南京 210000)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严格遵从素质教育要求,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看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小学教育阶段,学校开始为学生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期望能够锻炼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使小学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获取更多的教育信息,快速融入社会环境。而小学生开始接触信息技术,对于其后续深入学习这门技术,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有很大帮助。但是,很多小学设置的信息技术课程在整个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占比较低,学生平均一周仅能接受一次或两次信息技术教育。为确保小学生能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需要寻找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式方法。鉴于该种情况,构建信息技术课程的高效课堂成为教师们的首要选择,教师按照实际教学情况以及小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水平,设计分层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如此,小学生乐于探索信息技术知识,能够积极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信息技术学习任务。

一、高效课堂建设的作用

课堂是否高效源于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合理,也源于教师所设定的教学内容是否与学生的特点一致。新课改要求教师遵从学生的自主性,认为教师需要在课堂中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权限,转变自身角色,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辅助者。此时教师需要深度研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的具体内涵,如此才能保障自身所开展的课程教学均出于精心设计[1]。教师按照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设计教学计划,将教学材料中的辅助内容提炼出来,对于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能够尽快解决疑问。如此,教师才能在短短的课堂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站在教师的角度,要想构建高效课堂,需要做好三点准备工作:首先,教师本身能够严格遵从课程教学标准,对自身与学生均提出严格要求,在了解学生实际水平的情况下,构建课堂上的教学目标。因为,如果教师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水平脱节,即便是教师在课堂上再花费力气,学生也会感觉到学习吃力,无法理解教师所教导的内容。而如果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实际水平对教学目标做出调整,那么课堂教学必然事半功倍[2]。其次,学生作为课堂主体,需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当中。该情况意味着学生需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为学生预留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展示自己,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促使学生更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研究教学内容。最后,教师所开展的教学工作并不是课堂上一段时间的教学,而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动态跟进,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生的疑问及时解答,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如此,教师所设定的三维教学目标也将具有更好的完成度[3]。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高效课堂建设现状

小学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是近年来才开始的,很多学校将诸多教学资源投向于文化课程教学,并没有花费过多的资金来置办信息技术课程需要的设备。但是,新课程改革中已经要求学校为学生安排信息技术课程,为了符合该项要求,不少小学都开始相互合作,定期派遣学生到一些具备信息课程设备的学校中学习。也是因为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要想构建高效课堂,还存在诸多不足:

首先,尽管教育改革工作已经不断深入,但依然有诸多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并未对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展开深入研究[4]。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无法准确掌握不同学段教学目标,在课前也并没有做好教学设计,只是依托参考教案来完成教学工作,最终呈现出的教学效果也并不理想。

其次,一些教师对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采取观望态度,依然循规蹈矩、故步自封,或者是“穿新鞋走老路”,形式上采取高效课堂模式,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仍然是课堂主角,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主动探究的意识不浓,教师包办课堂的情况时有发生。教学内容注重知识传授,对方法和能力的形成重视不够,当堂训练和当堂检测时间偏少,课堂无实质性改变。

最后,一些学校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缺少能够在校内发挥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教师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帮助,积极参与公开教学等教研活动的氛围不浓,缺少专业成长的竞争激烈状态[5]。许多教师缺少专业成长的激情和动力,工作安于现状,教学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

三、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精心准备教案,做好上课准备

课前准备工作是保障课堂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师要想在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构建高效课堂,率先要做好教案准备。准备教案时主要注意下述三个方面内容:

第一,教材准备。教材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主要载体,教师要想做好课堂教学设计,需要先正确理解教材中的内容。在通晓新课程标准的情况下,通过熟读、深钻等方式把握教材中要求的课程目标,了解自身需要掌握的信息技术基础信息,将教材中各个章节的重点教学内容联系起来,明确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例如,在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材中,第一课时是《认识logo》,教师需要明确该课时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认识logo 语言,并且提升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此时教师需要对教材中的表述进行删减和丰富,将一些比较滞后的内容删减去除,丰富一些符合学生需要的内容,通过对教材的开发与创新,促使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内容更加鲜活。教师将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知识内容整合起来,融入信息技术的课堂当中,做到真正意义上使用教材而不是教导教材。

第二,学生准备。此处的学生准备并不是要求学生怎样做,而是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教学准备。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的教学工作遵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学生的综合发展作为教学参考,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好充足准备。因此,信息技术的课程设计不管是具体开展教学工作还是后续的教学评价,都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准备是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角度,将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课程准备的首要依据,在分辨学生当前的信息技术认知结构情况下,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调整教学内容,对教学方法进行加工与改善,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教学活动。例如,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材中,第二课时是《画楼梯》,主要是要教会学生利用计算机绘制简单的logo,以成功绘制楼梯这样的logo 为准。此时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思考怎样在课堂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怎样设定教学方法才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奠基作用。教师还需要思考该设置怎样的学习任务和学习问题,促使学生进入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的状态当中。

第三,教师准备。教师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建设者,需要重视教学结构的设定,通过对信息技术的知识重构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课程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好自我反思,通过对课程的评价结果形成更加客观的教学认知,如此教师才能不断提升教学素养。例如,在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材中,第三课时是《画虚线》,要求学生掌握提笔、落笔、复位以及擦除等命令,通过不同的方法绘制出虚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自身的教学缺陷,在完成该课时的教学工作以后,要及时总结教学成果,通过学生的学习状态判断教学效果。教师虽然要形成突出的教学风格,却并不能一直保持教学风格不变,在不断地优化自身教学方案情况下,教师也能让自身的教学工作成长为教学艺术。

(二)创新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

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要想构建高效课堂,需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师不能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要秉承创新思想,开发出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该种情况下,学生的兴趣能够逐渐被激发,也自然会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此次研究结合诸多教师的教学经验,筛选学者们的研究观点,总结出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的诸多教学方法。例如,在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师想要教导学生们编辑图片,此时可以选择小组教学法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教师可以按照班级内学生的人数,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小组内学生的学习水平按照梯次标准。教师要求学生先自主研究图片编辑的基础方法,并且动手参与图片编辑。教师的该种方式一定要遵从学生的意愿,学生处于小组内也可以相互沟通,经过相互之间展示学习成果的方式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此时学生具备更扎实的知识功底,教师也能按照学生的自主学习状态来进行知识汇总。再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练习鼠标的运用时,要是单纯要求学生来回拖动鼠标,学生必然会感受到枯燥。而如果教师借助游戏法开展教学工作,引导学生之间相互比赛,不仅让教学过程具有明显的乐趣,更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玩电脑中的扫雷游戏或者是打地鼠游戏,学生在这些游戏中掌握点动鼠标和移动鼠标的技巧,也明确鼠标在运用过程中的各种作用。课堂当中的教学氛围已经构建,学生们进入学习状态的效率也会更高,此时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也会因此而提升。

(三)加强学生兴趣引导,构建高效课堂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性格比较跳脱,在课堂上很难长时间保持专注,更多时候喜欢溜神。为了改善学生的该种状态,教师需要探索让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方法,通过趣味性教学内容来帮助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学习兴趣。首先,教师需要调整自身思想状态,充分意识到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在制定教学目标以及设定教学环节时均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延伸。例如,在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材中教师教导学生“画星星”的相关知识时,需要先遵从学生的意愿,避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情况。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讲解“画星星”的知识点,以引导的方式锻炼学生绘画星星的能力,促使学生对于线条的掌握准确。再例如,教师在教导学生使用输入法时,五笔并不是学生常规认知的打字方法,教师不能直接要求学生背诵与五笔打字相关的知识点,而是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五笔打字的原理。此时学生按照自己掌握的字体笔画完成五笔打字的练习。

除上述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外,也可以采用语言技巧来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借助鼓励性或者是趣味性的语言来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氛围的愉悦性。例如,在为学生讲解计算机构成时,教师可以以比喻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于计算机的了解。将计算机的主板位置比喻为人的身体,将CPU 比喻为人的大脑,将显卡比喻为人的眼睛,将硬盘比喻为人的肚子,将电源比喻为人的血液。此时,原本比较枯燥的信息技术知识已经成为学生们所熟知的内容,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记忆计算机不同部位及不同的作用。

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家长展开合作,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家长也会或多或少地接触到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打字聊天或者是打游戏。此时学生需要支持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并且认可信息技术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通过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对学生形成指导作用。教师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教育,而家长则在家庭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逐渐形成学习信息技术的习惯,在信息技术课堂当中的表现也会更好。

(四)对学生进行差异化培养,构建高效课堂

开展信息技术教学需要考虑到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实际水平。不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信息技术的频率不同,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认知也不同。在该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接受程度也会不同。教师需要意识到学生们之间的差异,并且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来构建高效课堂。教师需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以及爱好乐趣,掌握学生具备的信息技术基础,划分不同的学习小组,为学生设定有针对性的学习目标。对于那些原本就对信息技术不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从兴趣引导的角度来制定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对于已经掌握不少信息技术技巧的学生,教师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进行自主深化学习,通过拔高知识学习程度的方式来达到高效教学。教师采用辩证态度看待学生,不要对信息技术学困生产生偏见,自然也能够有效处理不同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方面遭遇的问题,为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打造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情感需要,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实践、大胆创新,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从学习中获得的乐趣,从而更主动积极地参与信息技术的学习。另外,信息技术教师也要注意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信息技术的技能和知识,从而为适应信息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还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作品的评价一定要客观合理,这样才会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还要不断探索创新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打造高效的教学课堂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教材信息技术课程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教材精读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教材精读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