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驱动下广播创作类课程创新改革探析

2023-01-24刘诗慧

武汉广播影视 2022年12期
关键词:产教音频广播电视

刘诗慧

随着产教融合理念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推动产教融合从概念改革进入转型升级的行动实施阶段,处于文化创意产业核心位置的影视传媒专业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在传统的新闻传播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中,学校将学生送往电视台、报社和传媒公司等专业机构,通过实习的方式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从而达到实训的目的,这并不是产教融合的真正含义。产教融合意味着高校需要制订符合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真正做到产业和专业、新闻生产和新闻教学的融合。在产教融合理念的驱动下,探寻新闻学专业全新的实训模式是广播创作类课程创新改革的迫切任务。

一、产教融合概述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将高校产教融合转型发展提到新高度,指出当今形势下提高教学质量、扩大就业范围、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便是深化产教融合。这为地方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产教融合可以促进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生产制造、创新创业四大链条的有序衔接,满足当前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创新力,并为学生工读结合、优势就业创造条件。

在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学活动中,受硬件设施和媒体发展落后等因素的限制,行业对于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和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着脱节的现象。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向应用型转型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而言是新的挑战,高校需要从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入手,进一步将课程改革作为产教融合的重要切入点,培养出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现实需要的,具有比较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比较系统的新闻传播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以及创业就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针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高校不仅需要和更多的专业媒体机构合作,通过“走出去”培养“双师型”教师,通过“引进来”将媒体一线从业者请进课堂,完成进一步的产教融合,同时,还需要开发产教融合示范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其中包含掌握新闻的采录、编播业务知识和后期制作等基本技能。尤其是通过专业必修课培养学生对各种类型媒体的认知和兴趣,搭建起高校和一线媒体或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校内实践平台的同时,推荐优秀人才去往签约的产教融合基地进一步学习和实践,确保学生能够从事媒体的相关工作。

二、产教融合驱动下广播电视行业人才需求

如今,媒体已经进入“内容为王、网络为霸、终端为重、技术为先、受众为主”的时代。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三个打造”(即: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新型媒体集团、现代传播体系),核心问题是人才问题。新闻传播学科与传统的文史哲学科不同,它的重要特色就是媒介的变革伴随着媒介技术的更新而发展,教学的内容需要随时随地根据媒介形态的变化同步做出调整。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视行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从之前的利用摄像机和工作站等专业设备进行的单一媒介平台的节目制作,到如今互联网技术加持下利用手机、云台和单反等便携设备,在多媒体多平台多终端下进行的节目制作和发布,传统媒体已向高校提出了新的人才需求。

(一)拥有媒介素养的复合型广播电视人才

在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不再是人们获取信息的单一渠道,新媒体特别是自媒体逐渐成为重要的传播媒介。新媒体以其速度优势成为受众的第一选择,但却充斥着大量的虚假新闻,反映了某些从业者新闻素养的缺失。对于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培养,须注重新闻专业人才媒介素养的提升,才能推动广播电视事业以及媒介融合下的全媒体事业健康发展。从目前的就业市场来看,无论是广播电视台还是传媒公司,对于人才的需求都是专业技能多样化的复合型人才。对于新闻行业而言,采写编评摄已经成为最基本的技能,还需精通新设备的使用,学习新平台的播发,了解新媒体变革过程中的新趋势。

(二)具备实践能力的创新型广播电视人才

在传统的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学中,课程内容着重理论知识,教师本身的实践能力欠缺,使得课程改革效果不佳。在产教融合理念的推进下,高校和地方媒体深度融合,通过校企合作、校媒联合等方式,请媒体从业人员进课堂传授一线实践经验,培养拥有实践能力的广播电视人才。广播电视媒体在融媒体时代转型的背景下,不断接受新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其从业人员也需要积极投身到新媒体产品的开发中,以提升广电媒体的竞争力,因此,创新是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的能力之一。在广播创作类课程的教学中,要将创新意识的培养作为广播创作的重要基础,不断满足各种媒介平台对于音频新闻内容的创作需求,培养出适应广播电视发展的创新型广播电视人才。

(三)具有强烈责任心的全媒体人才

广播电视媒体作为传统主流媒体,其从业人员所承担的责任是探究新闻真相和展现正确的价值观,所需人才不仅要专业知识扎实,将真实的新闻及时传递给受众,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唯有敬畏这份职业,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记使命,把握传媒行业的特殊性,广播电视从业人员才能够真正做到播报人民群众所需要的新闻事实。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的电视媒体已经无法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他们需要进行自身的转型升级。广播电视从业人员需要驾驭便捷式视频录制装备,熟练运用全媒体采编平台。例如,直播兴起后,广播电视从业人员需尽快适应这种新的传播行态所带来的一系列变革。广电媒体需要的全媒体人才,要具备策划、编排、组织、拍摄和制作等相关能力,熟悉新媒体的整个流程。

三、广播创作类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

首先,在传统的“广播创作类”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的设计为全理论课程,主要实现了全面完整地将音频制作理论详细讲解的目标,但是缺乏实训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难与实际结合理解相关理论知识。随着传播媒介的变化,广播的制作手段、方法和播放的平台都发生了改变。但是,在音频新闻相关专业课程的设计中还无法与时俱进,课程内容和讲授的软件都较为陈旧,无法与广播电视台同步,这大大降低了学生对于音频相关工作的兴趣,影响了学生对于广播电视行业的认知,也导致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同行业脱节,学生的专业技能储备无法适应电视台的发展需求。

其次,在与行业和企业用人单位走访调研中,用人单位在新闻实践型人才这一块存在巨大缺口,但是新入职的大学生很难独立完成广播新闻的采写编评工作,在工作中无法运用理论指导新闻实践。由于传统理论课程的教学都以讲授理论知识为重点,因此课程缺乏实训环节的设计,导致学生没有动手动脑的机会,无法根据学到的理论知识来制作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音频作品,学生的理论分析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难以培养出复合型人才,在工作中也无法体现音频相关课程的优势。

(二)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现如今,一名广播电视台的音频媒体从业者不仅需要具备音频制作的能力,还需了解广播电视新闻生产的整个流程。除此之外,还要具备适应媒体转型的新技能,例如:大型活动的新闻直播、微信公众号的制作、商业广播平台的使用等。但是,广播制作类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还是一纸试卷,考查的内容仍然是传统的历史发展和音频制作的理论知识。对于这种单一的考评方式,无疑忽略了广播电视行业人才的本质需求,脱离广播制作流程中的实践技能。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完成播出级别作品的积累,到达就业岗位往往无法独立完成广播制作的工作。

四、产教融合背景下广播创作类课程创新改革措施

(一)强化实践育人,构建并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产教融合驱动下广播创作类课程改革,围绕创新型、应用型、全能型的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设计教学方案,规划实践教学各个环节,构建广播制作类课程“3+3+6”实践教学体系,即围绕学生应用能力提升的目标,搭建产教融合广播语录间、校内实践平台和校外实践基地3级作品展播平台,设置广播新闻制作、广播剧制作和广播直播3个层次实训项目,通过课堂实训、项目制作、专业见习、中期实习、专业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6个环节的实践,构建由课堂向课外、由校园向校外拓展的多层次、多平台、开放性实践教学体系,由浅入深、由单项到综合循序渐进展开,以不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在“内容为王”的媒介新时代,在广播创作类产教融合示范课程中,通过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扎实的广播新闻理论知识和广播新闻实务技能,为地方广播媒介提供音频制作能力见长的专业新闻人才。将两个学年的广播制作类课程贯穿于专业中期实习之中,使学生完成音频新闻采写编评的理论知识学习,了解当今广播媒体专业实践的发展趋势,养成新闻采集、新闻传播音响化的广播意识,并能够在已有广播新闻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较为熟练地使用专业音响采录、合成设备,完成广播节目的制作。

(二)实施校媒联动,建立立体化实训平台

在教育部、中宣部实施的高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千人计划”项目支持下,高校选派教师前往媒体挂职锻炼,通过在广播电视台的挂职学习来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产教融合项目建设,建立校媒合作平台,邀请广播电视台知名从业者在学校开讲座。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策略,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建立“产教融合广播语录间+校内实践平台+校外实践基地”立体化实训平台模式,搭建“班级、校园、互联网”三级项目展播平台,为学生提供全过程广播音频创作技能专项训练平台。

(三)建立以应用为核心的项目成果评价体系

音频创作类课程教学以《广播新闻学》《音频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新闻采制实训专题》课程群为主,旨在使学生系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广播的采录、编播和后期制作等基本技能。

同时,针对广播创作类课程的主要特点,展开课程评价方式和考核的创新改革。本次改革引入成果为驱动的项目式实训教学,模拟广播电视台工作情境,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项目。将项目成果作为考核的内容,在“班级、校园、互联网”三级平台进行展播,并通过作品的播放量、点赞量来计算项目最终获得的成绩。同时,推荐学生的作品参加校级和省级相关比赛,例如: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同时可根据学生获奖的名次予以项目赋分。

结语

综上所述,地方高校需要积极转变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在产教融合的项目要求下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广播创作类课程作为新闻学教学中的实践课程,应充分发挥产教融合项目优势,深度落实校媒合作,发挥媒体平台优势,为学生提供符合行业需要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创新改革,进一步帮助学生提升实践技能,培养出市场需要的复合型广播人才。

猜你喜欢

产教音频广播电视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必须了解的音频基础知识 家庭影院入门攻略:音频认证与推荐标准篇
基于Daubechies(dbN)的飞行器音频特征提取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音频分析仪中低失真音频信号的发生方法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