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译:中国民俗文化翻译叙事交流与竞争路径
2023-01-24姚丽文
姚丽文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1 引言
后经典叙事学关注读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和作品的接受效果,弥补了经典叙事学作品与读者、社会、历史文化等语境关联脱节之不足。这种“泛叙事观”给中国民俗文化翻译带来了新的启示。结构主义语言学家认为叙事是一种交流行为,旨在向读者传递故事及其意义[1]。与日常语言交际一样,中国民俗文化翻译是一种对外交流传播,是跨国家、跨语言、跨文化的再叙事,是用外语向其他国家讲述中国文化故事,需要考虑读者与叙事接受。与此同时,中国民俗文化翻译在实现交流功能的同时,还需要体现中国文化价值观,凸显中国文化特色。
2 叙事交流与竞争——中国民俗文化翻译的叙事困境
中国民俗文化翻译的目的是向海外读者有效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而要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让读者能顺利接受中国文化叙事,需要在叙事交流与叙事竞争两方面着力。一方面,在语言文字的文本内层面,译者需要充分考虑读者的心理、阅读兴趣与接受能力,采取恰当的翻译方法消除文化障碍,让原文所表达的叙事能够被目的语读者理解,激发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顺利接受中国民俗文化叙事。然而,由于中、外民俗文化事象差异和语系差异所造成的文化负载意义差异甚大,仅通过语言形式上的转码无法让译语读者得到与原语读者相同的文化联想而产生叙事交流,更谈不上译语读者对中国文化的叙事接受。另一方面,在意识形态的文本外层面,译者必须尊重自身民族文化立场,运用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来彰显本国文化自信,从信念和价值层面上积极开展“自我确认”的表述[2],与目的语展开叙事竞争,争夺本国话语权。“全球化时代需要翻译通过能动性干预助推本国文化向世界文化舞台中心迈进,拥有翻译话语者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更具主导性。”[3]如果译者一味迎合读者阅读喜好,牺牲我国特有的民俗文化叙事形式,比如将可以运用汉语拼音方式构建我国特色文化叙事的异化策略换成归化策略,则无法改变译语为主导地位的强势文化局面,不利于中方话语建构的翻译叙事,这是与中国文化传播宗旨背道而驰的,且如果译文读者不能从译本中吸取到我国特色文化精髓与文化价值观亦不能认为其成功地接受了我方叙事。既要实现叙事交流又要尽可能强调叙事竞争,无疑增加了叙事接受的难度。因此,译者在叙事选材上需要选择正向的、能在国际语境中彰显中国价值观的主流民俗文化素材,那种特定时期体现于风俗惯制上的陋俗要摒弃不译。更为重要的是,在译法上需要量体裁衣,不能盲目追求译语在文化内容与形式上与原语极似的全译之理想主义,给民俗文化翻译叙事“加框”。在当前国家对外宣传的总方针下,要想既能让译文读者正确理解中国文化叙事,又利于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需要用好翻译战略这个推进器,以中国传统的文化故事为切入点,探讨提升中国文化价值观国际话语权和文化感召力的传播战略[4]。
3 变译——中国民俗文化翻译的叙事策略
如前所述,中国民俗文化翻译既要叙事交流又要叙事竞争。笔者认为,变译是中国民俗文化翻译叙事达此目标的可能路径。理由如下:第一,从理论指导意义上来看,变译比全译更具操作性。在选材上,全译关注文本内层面,对翻译的内容不做选择,而变译立足于文化全局,关注文本外行为,可以选择哪些文本可译,哪些文本不译。在译法上,全译强调译文从内容到形式均严格忠实于原文,易产生“死板”译文,而“变译旨在摄取信息,抽汲内容,改造形式,摄取的策略是变通 +(全译),精髓在‘变’,以‘变’求得译文满足读者的最大需求”[5]。第二,从叙事角度来看,变译更强调关注读者。全译的着眼点在原作,因此翻译策略和相关技法的选择也立足于原作,而变译受接受理论的启示,立足于读者,原作的价值不断被发掘,强调译者心中必须有潜在的读者,注重译作的社会效果。“文化传播的读者是自在之物,单一的读者是翻译的理想读者,在强调以人为主、以人为本的社会,人的个性得到了尊重,读者需求差异的存在,又成了变译和变译理论产生的人文基石。”[6]47第三,从叙事接受来看,变译更符合读者的阅读期待与习惯。民俗属于民众文化,译本应浅显易懂、符合大众接受水平,但中国民俗包括衣食住行和文化理念等诸多方面,专有名词多,描述细致,逐词逐句全译势必造成理解困难,使读者兴趣荡然无存。变译可在原作的内容和形式上作变通,用增、删、并、改等手段处理语篇,节时高效,简洁的文字更符合读者阅读与鉴赏需求。第四,从传播效度来看,目前文化传播利用短视频、影视等新媒体介质的情况越来越多,除文字外,读者还可从画面、声音等渠道获得关键信息,并不需要通篇全译。当然,变译是大方向,是宏观上的策略指导,在具体的翻译中如何操作,则需要微观上的变通手段。
4 变通——中国民俗文化翻译的叙事手段
《易·系辞下》曰:“变通者,趣时者也”,意为趋时,通融。用于翻译,即为对原作的改动、创作。黄忠廉先生认为“变通是一种寻求双方和多方都能接受的妥协方案和折中办法”[6]106。中国民俗文化翻译的叙事交流与竞争需要变通。交流需要照顾译语读者的感受,而竞争需要译者为强调本国叙事而作出努力,主要在于“度”的把握,求得“和而不同”,最终为叙事接受服务。以下结合实例阐述几种变通手段。
4.1 增补
“增补”指在原作的基础上增加信息,体现在增义和补形两方面。比如中国菜肴讲究原料和制作,菜名内涵丰富,但翻译时首先要让外国客人了解菜的原料和烹饪方法。例如叫花鸡beggar's chicken是将鸡带毛涂泥放入柴火堆中煨烤而成,应补译出baked mud-coated chicken。当然,如希望读者深入了解文化背景,可进一步补充其得名由来。药膳名,不但应译出原料及烹饪方法,还应解释药理功效,供外国食客选择。如“天麻炖山鸡”译为stewed pheasant with gastrodia(with the function of preventing dizziness and curing headache)”括号增补出药用功效:防头晕治头痛。此外,用“with”补形,一来说明由山鸡与天麻两种食材烹制,二来表明山鸡为主天麻为辅。通过增义补形,菜肴的叙事功能得到了强化。另外,许多已经约定俗成的中国民俗文化习惯,介绍时往往轻施动主体,多使用无主句,而英语注重主谓一致,翻译时通常需增补主语,如:“中国的农历的九月初九是传统的重九节,又叫重阳节。”其后半句译文需增补出“it”,译为hence it gets the name of Double Ninth Festival才符合英文语体规范。另一种方法是“拼音增义”,主要运用于民俗文化空缺词的翻译,一为正确传递文化,二为强化叙事竞争。具体方法是先用汉语拼音翻译建构我方叙事,后增义解释。“在遇到词汇空缺现象时,译者应在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灵活采用功能对等词、释义等翻译补偿策略。”[7]比如易经卜卦中的“四象”,指春、夏、秋、冬四时,挂爻则指“少阴、少阳、老阴、老阳”,这些在西方均没有对应文化意象,应译为“Sixiang”,如译为“Four Elephants”则与原意相去甚远。但因其是专门词汇,为便于理解,可进一步解释。另有增补语境意义的情况。如“师父与师傅”同音可译为“Shifu”,虽两者最基本的意义都指传授知识或技艺的人,但语境意义有别。“师傅”一词古时为太子或皇家专用的老师,现代也可指对行业、职业的尊称。而“师父”一词更趋向感情因素,“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因此采用拼音译法时,应根据应用语境增补相应意义。
4.2 减并
包括减与并,“减”即删除多余信息,仅保留核心内容,追求简洁的译文。“并”即合并源文本中有逻辑关联或相同属性的部分,使译文更具条理,突出重要信息。民俗文化表达中经常出现信息重叠、动词复用或双动现象(多个动词重复使用或两个不同动词代表同一意义),翻译时应力求合并,删减冗余表述,取同义翻译即可。比如京剧脸谱的描绘:“红色代表忠诚和正直,紫色代表勇气和果断,黑色代表坚韧和直率,金色和银色则表示神秘的人物等。”原文为了清楚地传递意义,几次出现“代表”一词,最后一个动词“表示”与“代表”是双动现象,而译文“Red stands for loyalty and uprightness;purple,courage and resolution;black,toughness and straightforwardness;gold and silver,mythical figures.”仅用一个“stands for”作为全句的谓语,其余一概合并删减,只提取核心信息,简洁流畅,叙事模式符合受众阅读习惯。
4.3 改编
“改编”包括改与编,指内容与形式均被改变,以满足译语读者的需要。中国的民间习语善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翻译时采取“改编”之术可使文化叙事意义准确,符合不同层次受众需要。如成语“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本指女子的绝色美貌,翻译时如不作恰当形意上的改编,极易偏离原文。现试析几则译文:Something makes the fish sinks and wild geese falls.She is a dish.a feast for the eyes(这不是句子,无需大写,亦不需要句号。)dazzling beauty/striking beauty/breath-taking beauty(这不是句子,无需大写,亦不需要句号。)the face that launched at housand ships(这不是句子,无需大写,亦不需要句号。)显然,译文改变了形式,保留了大部分内容,但却传递了错误意思,让读者以为是某种具有杀伤力的东西把鱼和大雁击落,跟漂亮完全不沾边。译文的形式和内容均发生了改变,但表达的意义或蕴含的文化内涵程度不一,传播的效果存在差异。译文她秀色可餐。从内容上译出了美貌,但有调侃的成分。译文视觉盛宴。一般指养眼的事物,搭配不当。译文惊人的美丽/极美/美得让人无法呼吸。这四则译文都传递出了原文的意思,从程度上来说,breath-taking beauty感觉最为强烈,且通俗,易为大众接受。译文一张能启动千艘战船的脸。此则译文借用了希腊神话中Helen由于其倾国倾城的美貌而引发特洛伊战争的典故,适应文化层次较高的受众。习语翻译,由于受众层次不一,如不根据其接受水平作出权衡与选择,最终只是“对牛弹琴”,达不到叙事交流目的。
4.4 译述
“译述”指对原文进行转述或复述,原作形式被完全打破,只求传递意义。旅游民俗文本多描绘我国的名山秀水,渲染气氛的“务虚”型词句较多,而西方语言重理性与逻辑,不注重感性表达,较“务实”。翻译时如刻意要在英文中体现“诗情画意”,反而是一种华而不实的卖弄,不利于叙事接受。如对黄河的描述多次出现四字词:“她奔腾不息,勇往直前,忽而惊涛裂岸,势不可挡;忽而安如处子。”译文“It tears and boils along turbulently through the mountains and at some places,flows on quietly with a sedate appearance and glistening ripples.”中原文形式已不复存在,“奔腾不息”等四字词被几个动词代替,忽而.....忽而.....排比句用一个“and”并列句取代,整个句子紧凑洗练,一气呵成,体现了英文行文之精妙,符合读者的阅读期待。此外,中国独特的民俗文化艺术——楹联(对联),讲究上下联的对仗工整与平仄搭配,翻译时也需要“改头换面”。试比较以下这则对联的两种翻译:
原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译联:Water Water Hill Hill Place Place Bright Bright Beautiful Beautiful;/Fine Fine Rain Rain Moment Moment Pleasant Pleasant Wonderful Wonderful.With water and hills,every place looks bright and beautiful;/Rain or shine,every moment appears pleasant and wonderful.
译文内容形式均无改动,但不知所云,达不到叙事交流目的。译文改变了原文形式,上、下联采用平行句,且下联中的“or”没有机械照搬上联的“and”,紧贴原联的意思“时晴时雨”;用“shine”取代“sunshine”突显明媚的景色,实现了音美、形美、意美,堪称绝妙。此外,如读此联时断句为“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则意义已变,译文形式亦应酌情变动。试译为:With water and hills,every place looks bright,so beautiful!/Rain or shine,every moment appears pleasant,how wonderful!上、下联中的“so”和“how”词性一致,语气更强烈,强化了意义的传递,译文读来顺畅上口,易于接受。
5 结语
中国民俗文化翻译的叙事难点在于其既要完成叙事交流又需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叙事竞争。通过分析可知,“增补、减并、改编与译述”几种变通手段可以强化中国民俗文化翻译的叙事交流,其中“增补”手段中的“拼音增义”有利于叙事竞争。需指出的是,无论怎样变通,都要以译本最终能为读者顺利接受为准则,译者需要把握好变通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