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提升路径研究

2023-01-24张晓芳

关键词:理论课思政理论

张晓芳

(昌吉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昌吉 831100)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政课水平高不高、效果好不好、阵地牢不牢。[1]如何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是广大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终身研究课题,也是常思常新的课题。

1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瓶颈

1.1 高职学生的理论基础较弱,历史感不足,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消化和吸收

高职学生的录取分数线较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在理论知识的学习方面能力相对较弱,而他们在校集中学习时间一般只有两年左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近代史纲要”两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在高职院校开设,学生的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学等理论基础就要相对弱一些,这使得本就学习动力不足的高职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过程中会觉得吃力和难以理解,从而丧失学习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1.2 高职院校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选择上存在困惑

近年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升,但仍存在学生“抬头率”“点头率”低的问题。为了活跃课堂气氛,翻转课堂、项目化教学、沉浸式教学等等尝试轮番上台,课堂看似热闹,但也容易在授课过程中产生形式大于内容,实效性弱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要体现其思想性和理论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对着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要更加注重方式方法的选择,提升课堂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同时要把理论讲清讲透讲活,这样学生才能听得懂、真的信且内化为学生的实践方向和准则。

1.3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缺乏更加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培训

各高职院校按照教育部《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要求,正在配齐配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师用于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教学研究的时间更充足了一些。但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队伍仍然存在结构不合理、整体水平偏弱、教学改革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此外,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和对外交流的机会相对较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学情、教学困境较为复杂,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进程,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方法改革、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等方面需要更加针对性地指导和培训,这样才能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更好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求。

2 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路径

2.1 加强教学研究,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

2.1.1 开设“四史”选择性必修课程或学习广场

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在思政课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的通知》要求,有条件的高校要开设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思政课程。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中国共产党历史”专题网站、学习强国平台等,在高职院校开设“四史”教育选择性必修课程。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可以成立专门的教师建设团队,与超星泛雅平台等合作,开发线上学习资源平台,完成“四史”学习广场建设,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完成“四史”的长期学习,形成常态化的“四史”学习教育机制,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事实、理清历史脉络,在学“四史”中深化思想基础、升华感悟境界、厚植家国情怀。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高职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历史感不足的问题,对思政课程教学内容的吸收和理解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1.2 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不断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根本在于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课堂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通过专题讲座、课堂讲授、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教育引导学生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坚定“四个自信”,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

2.2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构建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实现资源最大化共享

2.2.1 构建线上线下教学模式

当前,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已成趋势。超星泛雅、中国慕课网、智慧树、雨课堂等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及应用已经渐趋成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教学中。在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文件中也明确要求,将网络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推动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我们的学生“00后”是在互联网环境下长大的一代,已经将新媒体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思想政治教育要正确把握“0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尊重他们的新媒体使用习惯与碎片化学习特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能力,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除了可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关的教案、课件、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料进行线上共享,还可以设置话题讨论区,将说教式转化为共同探讨式教育模式,从而对学生的思想困惑进行有针对性的答疑解惑,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收集素材,从而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实际。

2.2.2 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载体平台

大学生处于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可以获取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丰富的信息和知识,但是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未完全定型的年龄段,容易受互联网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不要拘泥于传统教学模式,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载体,使思想政治教育超越时间、地点的固定限制。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川老师的微信公众号南航徐川,以平等的身份谈自己、谈事实,如:我为什么要当老师、国庆节里谈爱国,这些文章娓娓道来,文字浅显易懂,却又不失幽默,细细想来却又引人思考,道理自在其中。再如可以利用校园电视台打造思政品牌节目,比如邀请学校创业明星、优秀校友、道德模范录制真人秀节目,通过同辈效应,榜样示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也可以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选取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采用类似于“红动中原,跨越时空的思政课”形式录制一批红色舞台剧,引导青年大学生对党史入脑入心,坚定理想信念,担当时代责任。还可以利用校园广播台,设置每日十分钟思想政治教育栏目,由思政教师选取合适的音频,如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市党建服务中心、阿基米德FM等单位联手打造的轻松诙谐、精辟有趣的系列音频《给90后讲讲马克思》,这样的教育更加隐性,更加符合现在大学生的个性特点。

2.3 加大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教学强化理论学习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要把教科书与新时代中国这本大书融为一体。在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将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并对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做了明确的学分要求。高职学生对于实践教学的兴趣度要明显高于纯理论性的学习,高职院校要不断结合自身区域资源、学校现有实践教学基地、教师自身开展实践教学的能力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基础、思想动态,选择合适的实践教学项目,加强实践教学设计,拓展实践教学形式,不断地提升实践教学效果,从而增强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中的获得感。

2.3.1 实践教学内容要更好地服务于理论教学

高职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相对薄弱,理论基础较差,因此,教师单纯地进行理论讲授,学生学习会有些吃力,从而对这门课产生厌学的情绪或者丧失学习的信心,很难达到理论内化于心的教学效果。因此,高职院校应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努力开展实践教学,要使其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能够有参与课堂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实践教学的内容成为理论教学的导引或者佐证,感受其中蕴含的理论内容,并让实践教学成为一颗钉子一样打碎理论教学中的瓶颈点,让它为理论教学所服务,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讲授发扬中国革命道德这一内容时,从理论层面讲学生很难体会和把握,因此,我们采用情景教学法,开展模拟“超时空对话”,开展“重温革命先辈家信中的初心”诵读活动,如陈觉、赵云霄伉俪情深“诀别书”、左权浴血疆场“念妻书”等,感受革命先辈们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而奋斗的精神,录制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背景的情景史剧演绎活动,如《第一书记》《最美逆行者》,让学生感受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实践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自我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我积累的过程,是学生解决困惑和思考的过程。通过这些活动,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学生的兴趣度、代入感、参与感明显增强,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2.3.2 构建“看、听、讲、赛、宣”五步螺旋上升的实践教学模式

学生的认识是一个不断递进,逐渐积累,螺旋上升的过程,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也要遵守这一规律,构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实践教学体系,遵循实践教学为理论教学服务的原则。下面如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进行介绍,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平台,构建“看、听、讲、赛、宣”五步实践教学模式。

第一,看。观看视频,帮助学生从视频资料中了解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让学生加深对书本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弥补学生历史感不足及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的问题,让学生逐渐学会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待事物、分析问题。充分利用线上平台无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优势进行视频推荐,如“建军大业”“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百炼成钢”“厉害了,我的国”“我和我的祖国”“中国人你要自信”等,设计专门的实践教学课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某一影片、某一片段的观看感受,通过学生的交流让大家更加了解新中国峥嵘发展的岁月和那些感人肺腑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第二,听。1.设定专题,让学生收集资料,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如“中共一大”“十送红军”“支部建在连上”“湘江无字碑”“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等。2.学生收集家乡当地的革命故事、大城小事,用美文、小视频、讲故事的方式与其他人分享,让学生加强自我学习。3.邀请当地的老红军在学校进行专题报告会,通过钉钉直播、校园电视台等渠道让全体师生聆听。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屈不挠、艰苦奋斗、舍生忘死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接受革命的洗礼,增强家国情怀,明白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第三,讲。学生论坛开讲。结合两会热点、百年党史、七一讲话、《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等热点,结合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脱贫攻坚中的人物故事、抗疫战役生动事例等主题,通过大学生讲思政课,可以让我们了解学生眼中的思政课,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和理解,也让教师对思政课教学语言的转化和表达更贴近学生,更有感染力,实现双向教育,实现了“育人”和“育己”相结合,以讲促学,达到内化与外化的统一。

第四,赛。四史知识竞赛。《关于在思政课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中开展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高职学生的历史感不足,通过比赛的形式更加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加牢固掌握理论知识,并逐步内化,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用、以赛促行,更加坚定四个自信。

第五,宣。结合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社学生社团、专业分院第二课堂、学生宣讲比赛等活动遴选一支学生宣讲队伍,并申请专项经费录制一批优秀的学生思政微课,通过主题班会、团党支部活动、入学教育等途径拓宽思政课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保持学理论、讲理论、用理论的热情,以实际行动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真学习者、积极宣传者和忠实践行者。

2.4 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建设

2.4.1 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

各高职院校应严格按照2020年1月印发的《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要求,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解决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效果因教师数量不足而导致的教学任务重、大班授课教学难以互动、课堂组织管理压力大的问题。除选派教师参与中宣部、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和实践研修培训外,各省也要建立专家宣讲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定期培训,加强不同水平、不同层次学校的校际交流,严格执行“新任思政课专职教师不培训不上岗,思政课教师每年至少参加1次实践研修”的要求,为思政课教师了解理论前沿和政策动态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渠道。

2.4.2 提升培训的针对性,不断提升教师队伍能力和素质

针对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和授课对象要求,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内容处理、课堂组织设计、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活动开展等方面需要有更多的探索和实践,因此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需要更加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培训,在保证思政教师不断提升理论水平的同时,积累一些好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既保证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又能够保证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相统一,这样才能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发挥其立德树人的作用。

3 结语

要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就要找准自身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在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有的放矢,守正创新,才能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育人作用。

猜你喜欢

理论课思政理论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坚持理论创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神秘的混沌理论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