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2023-01-23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师范大学 贺 蕾
21世纪以来,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多边主义和单边主义何去何从的关键选择。置身于大变局的洪流之中,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呼吁全世界人民树立起合作、开放、包容、公平、共赢等价值观,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目前,随着世界经济局势的不断变化,加之地球生态环境不断遭受破坏,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的时代意义更加凸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思想,是一种全球价值观的体现,其根本用处是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其思想内核是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人类命运相互关联,只有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思想观念,才能构建和平、和谐、公正、安全的世界环境,只有全人类关注地球生态环境,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培养,仍然存在着教育力度不高、教学方法有限及大学生思想观念多样化等问题特点。因此,本研究从全新视角出发,提出对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培养策略,最终促进大学生思想素质发展。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在北京胜利召开,面对目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等国际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正式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核是一种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究其根本,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人去推动、执行、倡导。因此,大学生作为祖国栋梁,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与建设者,应需要牢牢树立起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二、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学生思想素质要求
(一)社会责任感、民族担当感
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全世界人民应深刻认识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同处一个世界,应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力所能及建设和谐、美丽、和平、公正的世界环境。当然,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接班人,自然承担着建设美丽中国、和谐社会,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文明交流、文化往来、经济合作等责任,更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因此,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对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就需要教师关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民族担当感的养成,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责任、使命,为祖国发展、民族复兴、世界和平作出自己的贡献,展现中国大学生群体的力量。
(二)生态文明观、全球视野观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内容就是可持续发展观,呼吁全人类关心地球生态环境,倡导世界各国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减少人类开发与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一直以来,我国也在致力于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实施,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可持续发展观的直接体现。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关注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形成,要让大学生关心地球生态环境、爱护自然、保护生态资源,树立起全球视野观,关心地球,发挥出个人的专业能力,参与到祖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为世界环境建设贡献自己的才智,守护地球。
(三)民族认同感,文化自信心
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涵盖着政治、文化、经济等要素,正所谓,文化是民族之根,文化是民族之魂。对大学生实施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培养,仍需关注学生民族认同感、文化自信心。一方面,教师要通过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强化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主动继承与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出去,为祖国争光,彰显民族使命感;另一方面,目前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外国文化不断涌入中国,在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发展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弱化着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文化自信心。这就需要教师关注到这一点,对大学生实施文化观念的培养,使大学生面对着全球局势,仍然不忘初心、不忘民族使命,展现青年大学生的作为、原则、担当,为中国文化发展作出贡献。
三、实施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的难处
(一)大学生思想观念受外界环境影响
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们通过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能接受到多元化的信息。互联网在为大学生提供交流、学习平台同时,网上的不良信息也在侵蚀大学生的思想,导致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崇洋媚外”的现象,弱化了大学生对民族、中华文化的认同。而且,各种不良信息不断影响着他们,导致部分大学生存在着自私自利、不关心社会、缺乏责任担当的问题。目前,高校思政教育大多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理论化现象严重,概念性知识无法走进学生心中,甚至让学生产生排斥、反感现象。
(二)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与思想践行
当前,许多高校对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培养,大多是通过课堂知识传授来实现,相对而言,缺乏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大学生缺少思想践行,往往存在着口头上民族大义、爱国担当,实际上却无法用行动证明的情况。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单一,缺少实践活动设计、实践平台搭建;另一方面,是缺乏对大学生学习兴趣与倾向关注,导致创建的实践活动无法引起学生兴趣,流于形式。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对策
(一)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
对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培养,要紧跟现代教育信息化趋势,掌握大学生信息接收的特点与规律,通过互联网平台去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不足,向大学生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容,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他们正确思想观、价值观的形成。例如,高校可开展大学生互联网或新媒体使用倾向的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生活中常用的互联网设备与新媒体平台,通过调查取证,在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知乎、学校官网等平台上开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的宣传门户网站,定期制作一些关于“一带一路”经济政策的内容,让大学生关心时事,了解我国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贸易合作时所作出的贡献,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命感;定期发送一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法治社会构建等新闻信息、纪录片,引导学生关注祖国事业、关心社会、关心人民,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关心国际形势的习惯,使其树立起全球观、民族使命感;通过互联网平台,宣传一些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他们了解到中国优秀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使他们形成一种网络信息辨别能力,意识到自己是炎黄子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人与发扬者。了解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未来世界发展、人类生存之道。
(二)创新设计社会实践活动
上述研究提到,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全球视野观及社会责任感、民族担当感等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创新设计社会实践活动,提供给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例如,定期开展一些“城市环保公益活动”“生态保护宣传活动”“生态环境建设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捡垃圾、清理城市脏物、植树造林、搞环保公益演讲或宣传等项目,以实践活动推动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形成。教师借助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21世纪人类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自然家园的破坏和精神家园的迷失。自然家园的破坏已经到了关乎人类生死存亡的地步,主要表现为大气、水体和固体物的污染;滥伐森林,植被减少;土壤遭受侵蚀,荒漠化、沙漠化严重;粮食、能源和其他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生物灭绝加剧等生态危机问题。进而激发大学生生态保护的意识与决心,增强大学生生态危机感,使大学生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已经迫在眉睫,需要从日常生活、从点点滴滴入手,去保护地球资源、生态环境,共同建设蓝天碧水的美好家园。
(三)思想教育融入学生生活
对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培养,除了做好上述提到的课堂教学外,也需要让思想教育内容融入学生生活,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去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体现出中国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展现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与作为,持续推动他们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形成。例如,教师可利用校园公众号平台,给学生推送一些能体现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感染事迹、真实案例。如推送一些在新冠疫情下中国人民的团结、合作、担当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到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在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团结一致、集中力量办大事,共同抗击疫情,从而向世界证明了中国抗疫速度、力度、效果,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同时,推送一些新冠疫情下我国援助世界各国的案例,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追求合作、公平、共赢、团结的国家,中国一直在推行与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思想内涵的认识与深刻理解。又如,鼓励学生绿色衣饰、绿色出行、绿色生活,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筷子,倡导选择自行车、步行、地铁等绿色出行方式,同时在生活中自律,养成节约水资源、电力资源的好习惯等。通过生活中践行生态文明观,保证人类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展现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促进他们良好思想品格、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形成。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发展、国家发展、人类进步的指明灯,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贯穿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新时期我国对大学生思想素质的要求,牢牢树立起社会责任感、民族担当感、生态文明观、全球视野观、民族认同感,文化自信心,是实现祖国发展、民族复兴、人类进步的基本前提,更是体现出大学生先锋性、创造性作用的根本诉求。因此,通过上述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解析,在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下,以搭建多元化思想教育平台、创新设计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教育融入学生生活的方法,解决目前大学生思想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助推建设美丽中国、和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