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判断与学理依据

2023-01-23王永友

文化软实力 2022年4期
关键词:世纪现代化马克思主义

王永友,胡 義

[提 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做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判断。科学判定21世纪马克思主义,需要从理论主题、实践指向、价值取向三个维度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回应了21世纪中国如何真正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重大理论主题,正在成功运用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且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并将继续指导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与21世纪各国无产阶级建设社会主义和谋求人类解放的新实践,既明确了21世纪中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又指明了21世纪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要求,这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题、实践指向和价值取向具有内在统一性,因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理论判断是科学的、正确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8.这是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做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判断并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提出的新指示、新要求,对进一步明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方位和重要地位具有重要意义。科学认识和把握党的二十大的这一新指示、新要求,我们必须客观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对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方位、理论定位和时代地位。为此,迫切需要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框架进行综合分析,勾勒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画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判定进行对照分析,从而更好地阐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理论判断的科学性、真理性。

一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判定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实践品格和人类情怀,这既是马克思主义与其他一切人类思想成果的根本区别,也是科学判定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依据。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在坚持继承和发展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以21世纪如何继续推进实现全人类解放为理论主题、以推动21世纪无产阶级改造世界和谋求人类解放为实践指向、以推进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为价值取向,这就构成了判定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标准。

(一)判定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标准之一:是否以21世纪如何继续推进实现全人类解放为理论主题

21世纪如何继续推进实现全人类解放,这既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题,也是判定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标准。理论主题即理论成果本身所关涉和回应的主要问题,是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起点和动力源,不同的理论主题决定不同理论成果的本质内容、呈现形式和特殊价值。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2)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8.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用实际问题规定理论研究和发展的方向,确定理论研究主题,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理论问题”(3)梁树发,李德阳.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路径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3):37.,还始终坚持以如何实现全人类解放这一根本任务为理论主题,且在19世纪、20世纪和21世纪的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为不同的时代课题和现实问题,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科学魅力和强大活力。通过回应“人类社会应该向何处去”这一重大现实问题,19世纪产生的经典马克思主义为实现全人类解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通过回应“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为实现全人类解放明确了前进的道路。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更迭和演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继续关注如何实现全人类解放这一根本任务的基础上,通过回应“21世纪如何真正建成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现实问题,为实现全人类解放进一步坚定了举科学社会主义旗帜、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信念。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不仅面向21世纪继续以推进实现全人类解放这一根本任务为理论主题,以“如何真正建成社会主义”为问题导向和时代表征;也在对这一理论主题的正确回应及形成的科学理论成果中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以其形成的科学理论成果为主体形态和时代蕴涵。由此,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对如何实现全人类解放这一根本任务的理论主题的时代回答,是在正确回应“21世纪如何真正建成社会主义”的重大现实课题中形成和发展的科学理论。

(二)判定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标准之二:是否以21世纪继续推动无产阶级改造世界和谋求人类解放为实践指向

以21世纪继续推动无产阶级改造世界和谋求人类解放为实践指向,这既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判定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标准。马克思曾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0.致力于在实践层面改造世界和谋求人类解放是马克思主义始终追求的理想目标。“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5)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9.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和创新都离不开改造世界和谋求人类解放的实践,解释实践问题、总结实践规律、指引实践方向是马克思主义转化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的必经环节。马克思主义不仅产生于、形成于实践,也在实践中得以检验、发展和创新并实现其科学价值。实践性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也使马克思主义具有其独特的实践指向。因其实现全人类解放这一根本目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指向别的什么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6)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9.离开了无产阶级改造世界和谋求人类解放的实践,马克思主义便与空想的书斋学问别无二致,只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并最终逐渐丧失其发展力和生命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同21世纪世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内在诉求。”(7)刘绥.21世纪马克思主义:内涵、主题与方法论[J].探索,2019(6):22.随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不断发展,实践性不仅依然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也促使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与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特殊实际和发展需要的不断结合中,为21世纪无产阶级变革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提供强大精神力量,从而进一步有效推动21世纪无产阶级改造世界和谋求自身解放的实践。由此,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改造世界和谋求自身解放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在不断推动21世纪无产阶级变革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实践中得以践行、检验和发展的科学理论。

(三)判定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标准之三:是否以21世纪继续推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为价值取向

以继续推进21世纪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为价值取向,这既是对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也是判定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标准。从问题域来看,马克思主义关注的核心问题域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对物质世界、思维世界规律的探索,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如何实现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如何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从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最核心的内容是关于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8)刘建军.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深层解读[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9.,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探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明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论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提供科学依据,最终都落脚于如何实现共产主义这一最终目标。“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9)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0.马克思主义高尚的人类情怀决定了其不是某个阶级或某个国家的“私有财产”,而是整个人类的“公有财产”,实现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始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价值追求。“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10)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66.这个“历史时代”不仅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方位,也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并存和激烈竞争的时代,其“本质和发展趋势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1)本刊记者.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姜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1):16.。那么,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继续以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为远大理想和价值目标的基础上,必然致力于推进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由此,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推动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精神指引,是以推进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推进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为根本目标和价值追求的科学理论。

进入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命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习近平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础上,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大理论成果,既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又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既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各领域的标志性、引领性新观点,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历史性飞跃。要阐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理论判断的科学性、真理性,需要立足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判定标准及其主要特征,从理论主题、实践指向、价值取向三个维度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立体分析和整体把握。

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如何在21世纪的中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理论主题

从理论主题来看,立足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通过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的深邃思考和科学回答,对“要建成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如何真正建成社会主义”这一世纪性问题的深刻把握和创新思考,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是就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而言的,建成社会主义是这一建设过程的最终结果。“按照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1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2.,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要求”。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来看,中国不仅走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前列,还正走在真正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上。由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立足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和时代实际,以21世纪的中国如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时代问题为理论主题;也立足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历史运动和发展规律,以在世界范围内如何真正建成社会主义这一世纪性课题为问题导向。

在辩证考察新时代中国发展实际与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客观分析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力量对比新形势的基础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科学回应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世界社会主义以及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不仅深化了对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思想认识,把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经验”上升到解决世界性问题的“中国方案”,为解决21世纪如何推进实现全人类解放的世纪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21世纪马克思主义需要在回答‘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现在在哪里’这两个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我们将到哪里去’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不可能有现成的方案,这正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独特性所在,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突破之处;正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实践过程中,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才逐渐构建起来。”(13)唐鑫.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四个基本议题探讨[J].探索,2020(3):2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通过回答21世纪中国和世界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的基本问题,彰显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独特的问题导向。

立足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的时代定位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先进性优势、世界性意义的科学认识,为科学把握21世纪在世界范围内如何真正建成社会主义的世纪性问题奠定了重要前提,进一步为21世纪推进实现全人类解放明确了举科学社会主义旗帜、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立足回应当代中国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的历史方位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回答了“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明确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实质是推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的新征程,深化了对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问题的科学认识,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也“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1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立足回应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明确必须坚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始终“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15)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1).,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系统领导、整体领导不动摇,要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把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作为主线任务,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并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等,从而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1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2.。立足回应当今世界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以及当代资本主义要向何处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力地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要构建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怎样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共同治理这个世界”等世界性难题,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基础上,深刻剖析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世界发展形势,为回应和解决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等全球性难题提供了明确的思路,从而为推进21世纪实现全人类解放作出了伟大思想贡献。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以“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理论主题,亦对解决“建成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如何建成社会主义”这一世纪性问题给出了中国答案,使其在理论上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形态。

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推动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和各国无产阶级谋求解放为实践指向

从实践指向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成功运用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实践以及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实践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17)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1).,指引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事实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指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和中国人民共同奋斗已经取得的实践成效,也必然为21世纪中国继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实践指引,还将以推进21世纪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变革资本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谋求全人类解放以及各国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美好世界等为实践指向。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华民族正迎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取得重大突破,系统推进“四个伟大”取得全方位发展,尤其是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有力保证,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能力显著增强,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全方位改善和美好生活需要得到不断满足,进一步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取得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成果,在同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共克时艰中为全球抗疫贡献了中国力量。在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指导下,“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十二万八千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十年实现联合国二〇三〇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18)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1).,为解决摆脱贫困的世界难题创造了中国样本、为世界减贫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中国贡献。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一带一路”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和支持,亚投行、金砖银行、丝路基金等成为各国共同建设美好世界实践的生动体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取得的这一系列实践成效,不仅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实践发展,也为21世纪各国无产阶级共建美好世界和谋求人类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提供了重要经验,充分体现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独特的实践指向。

面向21世纪中国的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赓续奋斗提供了行动纲领,为世界各国人民共同进行全球治理的新实践指明了前进方向。根据对中国新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的准确研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明确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完整、准确、系统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强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在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的基础上,着力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实现,为21世纪中国达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愿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行动指南。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解决全球摆脱贫困难题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进一步推动21世纪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好世界、谋求全人类解放提供了实践遵循。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代中国发展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结晶,不仅为推动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国共产党实践、中国人民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科学指导,还将为21世纪各国无产阶级改造世界和谋求解放提供实践指引,充分彰显其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性。

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21世纪中国实现强国目标与共同富裕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为价值取向

从价值取向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理论主题的科学回应,为21世纪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整体规划和目标要求,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上,为21世纪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明确了价值取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个明确”的科学内容,着眼于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及其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从整体上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作出战略部署,立足整个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明确了21世纪在世界范围内真正建成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坚持从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的宏观视角和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宏阔视野把握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追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回应“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理论主题,明确了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价值目标和根本任务,进一步明确了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安排。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方面,不仅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19)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4.,还明确了“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20)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4.的不同阶段的基本目标。同时,从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2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22-23.、基本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等方面,进一步指明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明确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意味着“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9.,不仅为21世纪中国真正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出了目标要求,还从世界范围内要建成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如何真正建成社会主义这一理论主题出发,为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明确了基本要求,推动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始终朝着真正建成社会主义、逐步朝着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远大目标前进。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21世纪中叶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迈向更高阶段,必将有力地推进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前进步伐、推进21世纪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进程,进而在世界范围内推进整个人类社会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发展进程。通过回应“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共同治理这个世界”的世界性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23)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J].求是,2021(1):7.,“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2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8-59.,从如何共建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世纪性课题出发,为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明确了方向遵循和阶段性目标,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为推进21世纪各国共同建设美好世界指明了基本要求,从而为推动21世纪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科学理论指引。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为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提出了基本要求和价值追求,还为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光明前景,必将有力推进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五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判断的科学性

根据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判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题、实践指向与价值取向具有统一性,不仅正确回应了“21世纪中国如何真正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理论主题,且正在成功运用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已经取得显著成效,还将继续指导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接续实践,以及21世纪各国无产阶级变革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谋求人类解放的新实践,既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更高阶段中促进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又将为21世纪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重大贡献。因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并在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继承发展的基础上科学构建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形态。“绕开中国样本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空洞的,缺乏世界向度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狭隘的。”(25)陈曙光.中国样本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11):9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中国立场与世界视野的统一中,丰富和创新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内涵、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事实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不仅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纵观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国别性与国际性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26)易佳乐.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意蕴及世界意义[J].湖南社会科学,2019(1):2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辩证统一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科学理论。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彰显了这一科学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历史方位和时代价值,因而呈现为民族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彰显了这一科学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和重大价值,因而呈现为世纪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立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统一,科学、全面、系统地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方位、理论定位和价值地位。

猜你喜欢

世纪现代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世纪赞歌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1999,世纪大阅兵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My School Life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