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
2023-01-23曹鑫莉
曹鑫莉
(云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云南 昆明 650500)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和实施以来,幼儿“学习品质”一词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也成为学前教育发展的潮流。华东师范大学的李季湄教授提出,学习品质是幼儿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体现出与学习密切相关的基本素质,包括好奇心、学习兴趣,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四川师范大学的鄢超云老师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幼儿学习品质的内容进行了解读,将幼儿的学习品质确定为9 个关键词,分别是好奇心、兴趣、主动性、坚持、专注、想象、创造、反思、解释。并进一步提出,幼儿的学习品质比幼儿的知识、技能学习有着更加长远的意义,它是幼儿知识技能学习的基础。《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更是提出“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也就是说,只帮助儿童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还不足以促进幼儿的发展,培养幼儿对学习的爱好和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认真专注,遇到困难不退缩,敢于挑战和探究,积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善于总结反思等良好学习品质才能保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质量。
一、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途径
当前,幼儿的“学习品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美国的27 个州都在发布的《早期儿童学习标准》中将“学习品质”作为单独的儿童发展领域呈现。可见学习品质是其儿童学习与发展中重要的一个领域。我国《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秉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学习内容的划分,从五大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并没有将学习品质与五大领域并列,使其成为另一个单独的领域。这是因为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品质并不能脱离于具体的学习领域,它是在幼儿园各领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是渗透于各领域之中的。学习品质渗透在幼儿的生活、游戏活动中,因此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也一定要融入幼儿实际的生活、游戏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在实施原则部分提出:要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可见,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并将其渗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
二、创设良好教育环境,培养幼儿学习品质
意大利著名学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在教育上,环境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吸取所有的东西,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可见,幼儿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能够帮助幼儿从环境中学习,在环境中获得发展,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
(一)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幼儿园环境创设观念,关注幼儿学习品质培养
幼儿教师具备不同的环境创设观念就会导致幼儿园创设出不同风格的教育环境。以往的环境创设较多关注的是成人眼中的环境,“为了美化而美化,为了创设而创设”,没有切实考虑孩子是否需要这样的环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要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环境创设理念,建立一个能保护和增进幼儿的身心健康,使幼儿免受伤害;能满足幼儿的各种生理和心理需求;能促进幼儿动作技能的发展;能提供幼儿丰富的智力刺激和文化经验;能提供幼儿发展社会交往能力的机会;能有助幼儿发展良好的自我意识的环境。幼儿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水平建立科学、合理的一日生活制度和班级管理常规,在一日生活中要时刻关注幼儿,根据幼儿好奇心与兴趣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关注孩子发展的差异性和个别性,注重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了解并支持幼儿合理的需要与想法,鼓励孩子大胆表达,采取恰当的方式与幼儿进行平等沟通,帮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在一日生活中始终关注该如何通过环境创设培养对幼儿终身学习与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学习品质。
(二)准备丰富的活动材料,创设有选择性的活动环境,支持幼儿的探索
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丰富的环境资源是幼儿思维的工具、想象的源泉。由于幼儿年幼、知识经验缺乏,幼儿由于自身的发展需要而产生对周围客观世界的探索欲望,这种产生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意识。幼儿的探究活动往往也由好奇心和兴趣引起的,而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通常与环境创设和材料的提供密切相关。材料是幼儿与环境互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伙伴”,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工具。幼儿与环境的互动需要材料支持,材料不仅可以丰富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内容与形式,而且能够激发并满足幼儿探索的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因此教师需要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准备丰富的材料供孩子选择,创设多样化、有选择性的活动环境,支持幼儿的探索。不同类型、不同来源、不同功能的材料在投放时应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富有层次、循序渐进的发展顺序,做到同一区域多种材料,同类区域不同材料的科学投放,合理更换。在具体活动中可根据幼儿的操作情况,一物多玩或者及时补充新材料,以便幼儿有足够的自主选择余地,满足其不同层次的操作需求。材料的适时更换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操作欲望,而且能够便于教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使幼儿获得提升。另外,抓住契机,借助材料的回收、整理与保存加强对幼儿游戏规则与秩序建立的意识,引导幼儿养成做事有序、有始有终的习惯。
(三)深化环境创设中的师幼互动与合作,让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
2021 年9 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儿童与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领域,在这份文件中,对于儿童的发展与环境共提出10条目标12 条举措。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持续改善儿童生存和发展环境,尊重并鼓励儿童积极参与。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创设是为了引发和支持幼儿的互动与探索,这就要求教师在环境创设中不能一手操办,限制和制约幼儿主体性的发挥,教师必须由“我想怎样设计,我想怎样布置,我想怎样摆放”向“我怎样启发才能引导幼儿参与,我能提供怎样的支持”转变。只有实现这样的转变,才是真正意义上促进幼儿发展的环境创设。教师需在环境创设中给予幼儿充分的参与权,引导幼儿大胆交流与讨论,让幼儿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以“小主人”的身份参与到环境创设中去,让环境创设的过程成为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并创造生活的过程,从而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幼儿的自主性、主动性,锻炼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通过直接感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在环境创设中的体现,会加深对班级、同伴、幼儿园和教师的热爱,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感,最终促进良好班级精神教育环境的形成。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营造温暖、和谐的精神环境
“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体验到幼儿园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唤起幼儿的注意力和学习动机,并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反之,充满讽刺、挖苦、嘲笑的师幼互动会使幼儿产生倦怠、烦躁、失落之感,久而久之,导致幼儿出现厌学情绪,由此可见,宽松、和谐的氛围是幼儿不断学习和探索的前提。因此教师需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师幼关系,从入园对幼儿热情接待开始。一日活动安排要适合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年龄特征,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对幼儿的各项探索和行为采取民主的态度,敏感地察觉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时机,提供给孩子及时和有针对性的引导,唤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幼儿的选择,并对所有幼儿的行为和表现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此外,教师也应重视幼儿同伴之间交往的价值和重要性,为幼儿创设同伴之间交往的条件,比如提供宽敞的活动场地、提供丰富多样的玩教具和活动材料,建立适宜的班级常规和规则,在生活中利用榜样示范、情景教育、专门的交往活动等教给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技巧。这样可以帮助幼儿树立集体意识,给予幼儿归属感,让幼儿在温暖、和谐的幼儿园环境中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五)构筑开放、生态的教育环境,拓展幼儿生活空间
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创建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提出,儿童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周围的生态环境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儿童的成长产生影响的,幼儿生活的生态环境是由若干个镶嵌在一起的系统组成的。就幼儿来说,家庭、社区环境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幼儿园教师在实践中需要充分挖掘家庭和社区资源,为幼儿的成长构筑一个开放的、生态的环境,拓展幼儿的生活空间,这样开放的生活空间可以丰富幼儿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此外,团结协作的家园氛围、家长与教师间的融洽关系、成人之间文明礼貌的言行举止也可以直接成为幼儿效仿的榜样。同时社区作为一个社会实体,有着整套的社会制度维护着社区的秩序,幼儿在这样的制度约束下,可以逐渐养成互相谦让、互相帮助、尊老爱幼、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以及文明的言行举止。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都对幼儿的终身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六)幼儿园环境创设应回归儿童立场,真正考虑儿童的需要和发展
幼儿园是孩子和幼儿教师共同生活的地方。所谓“共同生活”,意味着孩子和幼儿教师不仅在空间上共同在场,心理上也精神相同。这也就是说,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不仅需要教师在环境的创意、环境的设计、环境的布置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也需要听从儿童的想法和意见。但是,目前很多幼儿园在创设教育环境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教师在户外环境、室内公共环境、班级环境等方面以自己的认知逻辑、情感特点、审美偏好为主导进行环境创设的“教师中心倾向”,没有从儿童的立场创设环境。回归儿童立场创设的幼儿园环境,应该强调的是,无论儿童几岁,年长还是年幼,儿童都有权利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游戏环境和学习空间提出自己的设想。这就意味着,儿童立场的环境创设应该是在户外孩子能自由地玩耍,尽情地奔跑,自主选择游戏的材料和方式,不用时时处处受教师限制,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在室内公共区域,儿童参与公共环境的创设,做室内公共环境的主人,培养儿童的责任心和担当意识;班级是儿童在园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儿童立场的环境创设就是要改变以往在班级公约中的管理者本位和控制取向,采用引导、激励的方式,变“不能在活动室奔跑”为“在活动室奔跑容易摔伤自己和撞伤别人,慢慢地走就不会”;变“禁止大声喧哗”为“大家都喜欢轻轻说话的小朋友”,引导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和制定班级公约,帮助幼儿养成文明的礼仪习惯。
三、总结
幼儿园是幼儿一生中进入的第一个正式的社会组织,也是幼儿获得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在幼儿园的学习经历能帮助幼儿获得个性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通过与环境和人的互动实现的。“学习品质”作为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领域,其培养需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要通过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的“学习品质”也是幼儿终身学习的基础,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对幼儿的学习品质的培养。具体在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中应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观念,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自由自主选择,引导幼儿主动地学习和探索;深化环境创设中的师幼互动与合作,让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营造温暖、和谐的精神环境;构筑开放、生态的教育环境,拓展幼儿生活空间;幼儿园环境创设应回归儿童立场,真正考虑儿童的需要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