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融媒体语境下新闻创新途径
2023-01-23饶延平
◎饶延平
(光泽县融媒体中心,福建 南平 354100)
加拿大知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曾提出过“媒介即讯息”的观点,即每个时代推动社会前行的,并不是这个时代所传播的内容,而是内容所搭乘的媒介。从这个视角去看,融媒体时代最重要的并非所传播的内容,而是融媒体作为媒介技术的本身。在融媒体语境下,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应当积极树立融媒体新发展理念,顺应时代潮流,打破旧有框架束缚,不断在已有基础上实现创新发展。而对于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创新一直以来都是传媒业所关注的重点,也是传媒业能实现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但仍旧有一些新闻采编工作人员没有树立良好的融媒体发展理念,依然采用过去的老办法进行新闻产品的采编。综上,在当今融媒体语境下,有必要对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进行探讨,并总结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推动传媒业整体的良性发展。
一、融媒体简述
在研究融媒体语境下新闻采编的创新途径之前,有必要对融媒体的概念及发展意义进行简述。融媒体从字面意思来看,是媒体的融合,且这样的融合并非简单相加,而是将各媒体平台的技术、理念、内涵等都深度融合起来,从而诞生出的一种新的媒体生态。融媒体可以将各媒体的优势结合起来,并将优势放至最大化,打破了以往单一媒体垄断传媒业市场的僵局,推进了媒体的共同发展、协同发力,从而为受众提供更多元、更有内涵、更新颖的新闻产品。总的来说,融媒体作为一种整合式的媒体生态,能够带给传媒业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新的方法,整合了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类媒体的优势,从而帮助传媒业取得进一步的发展。而在融媒体语境下,新闻采编工作人员也要秉持融媒体发展思维,在原有的工作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各类内容以及形式进行整合打包,从而打造出一系列精品内容。
二、融媒体语境下新闻采编创新的必要性
(一)帮助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实现转型
融媒体语境下新闻采编的创新,能够帮助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实现相应的转型。在各类新媒体平台以及内容“百花齐放”的今天,整个传媒业都处于空前的竞争环境中。并且伴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在传媒业内出现了很多的网红视频主及网络意见领袖,他们不但能够在某些场合主导舆论风向,同时也对传统媒体的主体性地位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我们都知道,新闻采编的工作流程可以说是新闻媒体运作的核心,而为了应对自媒体的不断崛起与冲击,新闻采编人员必须要在创新上下功夫,不断突破自我、实现转型,方能迎合时代发展潮流,在传媒市场竞争的环境中增强核心竞争力。
(二)是媒体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融媒体语境下,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早已司空见惯,并日益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在这个前提下,广播、报刊、电视等都已基本实现集成化,能够更好地完成对多元化内容的打造。为顺应融媒体时代发展的潮流,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应当积极转型,以受众的需求为导向,推动媒体创新发展。因此,新闻采编的创新是媒体发展的必然要求,媒体只有在新闻采编方面实现创新,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内容,以满足新时代的受众所需。
三、融媒体语境下新闻采编创新遇到的难题
(一)传统媒体采编模式效率低
在传统媒体时代,信息的承载平台主要集中在报纸、电视以及广播上,这些平台经过长期的发展,在受众的心目中已具有极高的权威性。然而,在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所传播的内容,相较新媒体来说存在缺乏效率、节奏拖沓的问题,无法满足受众对于快节奏内容消费的需求。举个例子,以往传统媒体时期的采编人员,其所采集以及编辑的内容需严格按照相关的指标进行,并还需通过严格的把关审核,且这个过程往往需要多个部门进行过滤,方能实现最终新闻产品的呈现,这样的低效率的平台运作模式与当今融媒体时代的快餐化、高效化严重背离。而反观新媒体平台,对于信息的采集、编辑在实现一体化的前提下,新闻产品的生产与发布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样不但能满足融媒体语境下的受众需求,而且还能帮助自家媒体在新时代取得更好的发展。
(二)传统媒体采编模式单调
在融媒体语境下,新闻信息的传播平台越发多样化。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受众对于信息的获取已不拘泥于传统的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1],而是更多地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的软件与移动端APP等获取新闻信息内容。此外,这些传播平台不但能够满足融媒体时代受众对于信息传播时效性的需求,同时受众对于内容的选择性也会极大增强,通过多样化的移动端APP,实现对内容的选择与切换。比如,不同媒体的移动端APP为了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都向不同的领域垂直发展,比如今日头条APP的内容主打多元化,澎湃新闻、红星新闻APP以深度见长。因此,受众就可以选择不同的APP平台,以满足自身的多元化需求。
(三)融媒体传播的信息鱼龙混杂
在传统媒体时代,电视、报刊、广播作为信息的唯一源头,在信息的传播方面虽然存在单一化问题,但由于始终坚持客观性以及权威性原则,其信息的传播相对来说更为真实和权威。而在融媒体语境下,人人都有麦克风,都可以实现对内容的传播,这不但使信息朝着海量性的方向发展,而且导致各类信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这也给媒体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造成了阻碍,无法第一时间对信息内容的真伪、好坏做出甄别,进一步导致创新发展滞后。具体来看,新闻媒体本身肩负着努力引导舆论、传递积极信息的职责,如果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不顾信息的真伪、好坏,再加上受众本身缺乏相应的媒介素养,对信息的甄别能力偏低,极有可能导致传播环境的混乱,这不仅与要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背道而驰,而且对融媒体语境下新闻信息传播的创新发展也形成了阻碍。
(四)传统媒体的交互性不强
在传统媒体时代,由于信息传播的单向性与封闭性,以及技术的落后,致使受众与媒体的交互性不强,这不但会降低受众与节目的黏性,同时也会因反馈的缺乏,而导致内容的创新发展陷入窘境。虽然很多传统媒体在过去也都尝试与受众加强联系,但这种联系往往都是通过书信、电话的形式实现的,其局限性较大,并且在时效、反馈等方面都得不到保证。在融媒体时代,新闻采编工作者与受众的联系更为紧密,受众能够通过实时评论的形式与媒体进行互动,进一步增强了受众黏性。因此,新闻采编人员在融媒体语境下,要积极利用融媒体平台技术所具有的交互性优势,从而提升受众对于媒体内容的黏性。但反观当下,部分媒体的新闻采编人员还没有从传统媒体发展的理念中转换过来,对于受众互动的重要性认知不足,出现了一些诸如与受众的互动不及时、对受众的态度不端正等问题。
四、融媒体语境下新闻采编的创新途径探析
(一)增强新闻的敏感性,促进采编创新发展
较高的新闻敏感性,能够帮助新闻采编人员在第一时间完成优质信息素材的采集,同时也是考量新闻采编人员是否具有较高媒介素养的重要标准。为了实现新闻采编的创新,首先,采编人员要积极融入融媒体的发展进程,不断学习新思想、掌握新技术,始终顺应融媒体发展节奏。其次,为提升自己,还要积极参加单位以及社会开展的传媒工作人员培训活动,在培训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同时单位、组织也要为新闻采编人员经常性地开展相关培训活动。例如,可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训,帮助采编人员世界观、价值观塑造方面更为全面[2]。使得采编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观察得更为全面、多元,并实现以人民群众为导向、以服务人民为宗旨,采取全新的角度完成新闻产品的打造。长此以往,能够对采编人员的敏感性发展给予积极支持。再者,为增强采编人员的新闻敏感性,还需要对其相关的新技术使用能力进行培训,让采编人员学会掌握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把握群众所需,进一步打造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多元化新闻产品。最后,采编人员的发展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多与同事以及业内的知名人士进行交流学习。扎实的传媒专业基础以及专业素养,能够帮助采编人员在新闻敏感性方面获得极大提升。
(二)搭乘融媒体技术“快车”,实现采编的创新
在传统媒体时代,由于技术的限制,采编人员要想进行信息的采集,必须要深入实地,与目标对象零距离进行采集。这样的采集方式虽然在客观性方面能得到一定的保证,但由于气候、场景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采集效率以及完整性都难以得到保证,从而影响了编辑工作。而在融媒体语境下,新闻采编人员便可积极顺应融媒体发展节奏,选取一些更为高效、灵活的手段完成对信息内容的采编。一方面,采编人员可以利用融媒体技术所带来的优势,积极学习并使用直播、VR等技术并将它们应用至自身的工作中。当下的新闻采编的资源早已不像以往那样集中在几家媒体中,而是分布在以融媒体为基础的各媒体平台上。那么作为媒体采编人员,就应当认清局势,多去尝试学习,打破以往资源优势背景下的工作模式,使用新技术在融媒体时代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实现突围。举个例子,采编人员能够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完成对信息的采集,并从这些信息中提取并甄别出正确、客观且有价值的素材内容来进行二次编辑。另一方面,对于新闻采编技术的革新及应用,也能够帮助新闻采编工作实现创新发展。比如,新闻采编人员能够利用无人机拍摄,去采集一些全景,或是人员难以涉及区域的信息。再者,也能利用直播技术,对内容进行实时性的播报,让新闻内容沉浸式呈现,以更好地吸引群众的眼球。
(三)增强新闻采编创新意识,推进新闻采编创新
如今有部分采编人员,受以往传统媒体时代的工作思维影响较深,在融媒体语境下无法及时地做出调整,而这样较为陈旧的工作思维,势必会阻碍媒体的创新发展进程。在融媒体语境的今天,为顺应时代所需,采编人员要开拓自身的创新思维,以推进媒体整体的创新发展。具体有以下几点建议。第一,新闻采编人员要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调整自身的工作思路。要具备危机意识,懂得现如今融媒体竞争激烈,随时有可能被淘汰的危险性,从这一点出发,要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并借鉴业内成功案例,甚至是要勇于俯下身去向优秀的自媒体讨教。只有不断学习,方能够开拓新闻采编的创新思维,进一步推进媒体的创新发展。第二,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因此新闻采编工作也要建立在真实性的基础上。具体来看,在采编工作进行的过程中,要充分考察、探究内容的真实与客观性,不能单纯地为了吸引群众注意力而忽略内容的客观性。因此,融媒体语境下,新闻采编要想实现创新,新闻采编人员就必须要秉持创新思维,以推进媒体的整体发展。
(四)加强与群众的联系,满足群众需求
以往传统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呈现单向性、封闭性的特征,新闻采编人员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很难对群众的需求进行了解。那么为扭转这样的局面,新闻采编人员就必须重视与群众的互动,以推进新闻采编的创新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实现。首先,采编人员可以通过开通社交媒体平台账号,比如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抖音视频号等,去发布内容以及接收群众的实时评论并进行及时回复,这不但能够第一时间掌握群众所需,同时也能将舆论的引导力辐射至融媒体平台[3]。另外,在建立起一定的群众基础后,也能够通过开通粉丝群组的方式,全天实时性地与群众进行沟通,多采纳群众意见,对于有价值、有内涵的建议要积极听取并实践,对于没有价值的也不能敷衍对待,从而树立自身负责任的媒体人的形象。其次,当今社会是强调开放、共享的,作为媒体采编人员,不但要积极听取群众的建议,同时还要带动群众一起加入到内容的采编运作过程,可以通过群众投稿,以及共享新闻实验室等形式,调动群众一同来参与新闻产品的制作过程,这不但能够提升群众的媒介素养,同时也能推动新闻采编的创新发展。
(五)加大媒体深度报道力度,为采编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融媒体语境下的信息传播是多元化的,群众作为个体,早已不再只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受众已也迈入了信息多元化发布的时代。而媒体要想在这个环境下还能保持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要发挥好自身的优势,即增强自身内容的深度性,并以此为基础,推动采编工作的创新发展。具体来看,采编工作要立足于实际,以群众为基础,在内容的打磨上实现深刻化、客观化,为人民群众打造出一批有深度、有内涵、有温度的作品,只有这样才能迎合时代发展,进一步实现新闻采编的创新。
五、结语
在融媒体语境下,新闻采编工作也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及难题,比如传统媒体采编模式的低效率、传统媒体采编模式单调、融媒体传播的信息鱼龙混杂,以及传统媒体的交互性不强等。为解决这些难题,推进新闻采编的创新,就要从增强新闻的敏感性、搭乘融媒体技术“快车”、增强新闻采编创新意识、加强与群众的联系,以及加大媒体深度报道力度方面出发,推进新时代新闻采编的创新发展,进一步增强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媒体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