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媒体融合时代报纸新闻采写的转型策略
2023-01-23李文奇
◎李文奇
(新乡日报社,河南 新乡 453003)
在互联网和新媒体行业兴起之前,传统的报纸新闻媒体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有着非常重要的信息传播作用。报纸新闻产业作为我国传统媒体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最早的媒体产业在不断发展中,已经形成自己独有的获取新闻资源的渠道和采写模式,报纸新闻作为实体传播方式,需要经过采写、排版、印刷等过程,所以并不能及时地将刚发生的新闻事件报道给受众[1]。报纸新闻行业经过不断的发展、成熟,有了一套成熟的运作方式,新闻的获取、采编、成稿、发行都有着严格的工作流程,为了确保其新闻的真实性,新闻事件从采编到印刷发行,有着必要的时间延迟,因而不能及时将发生的新闻事件信息传递给受众。而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媒体行业的兴起,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五花八门,新闻信息的时效性得到了有效保障,报纸新闻的信息延迟,已经很难满足受众的需求。因此,为了促进报纸新闻行业的发展,需要从新闻采写方面加快转型,提高报纸新闻的质量,给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阅读信息。
一、媒体融合时代报纸新闻采写转型的困境
在媒体融合时代,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更加丰富,可以从各种手机软件上获取信息,不仅方便而且快捷,并且媒体融合时代下传播主体也在日益增多,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如自媒体、网络平台等,这些都是传统媒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竞争对手,也让报纸新闻采写转型成为必然[2]。
(一)采写工作模式固化
人在新事物、新环境中待久了,熟悉以后,很容易形成定向思维,对工作也是如此。传统的报纸新闻采写人员虽然每天出去采编不同的新闻信息,接触不同的事件、人员、地点,但久而久之也会形成定向思维。采编人员在长期的新闻采编工作中,会渐渐积累丰富的采编经验和写作经验,也正是这种经验,容易让他们形成思维定式,在工作中会渐渐养成固定的工作习惯,面对不同的情景,有不同定向的工作流程以及固定的采访交流语。当工作形成固定的流程时,他们不会再愿意去打破这种习惯,因此许多报纸新闻采写人员的工作思维已经固化,并且难以被打破,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他们的工作发展,使他们很难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采写工作难以得到切实有效的转型。
(二)采写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不够
报纸新闻采写工作想要实现转型,首先要从采写工作人员上着手。因为报纸新闻采写工作主要是由采写人员落实的。因此,如果采写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不够,思维固化,工作态度不够端正,是很难实现采写工作转型的。报纸新闻采写人员的工作模式相较而言比较固定,虽然在工作中接触的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新闻事件发生地点会不断变化,但其工作流程和模式是比较固定的,这也就导致他们的思维模式固化,很多采写工作者不愿意做出改变,更倾向于在固定的工作流程中进行采写工作。即便是注意到了新媒体行业当前发展形势,觉察到媒体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他们也因为习惯于固化的传统工作模式而不愿意去改变,对于上级领导提出的转型策略只是敷衍了事,不愿意付诸实际行动,更不愿意转变自己的工作观念。抱有这种工作态度和观念,也就使得许多报纸新闻行业的采写转型工作难以切实有效地推进下去。许多报纸新闻采写工作者之所以抱着浑水摸鱼、敷衍了事的态度,也是因为思维的固化,认为传统报纸行业不会被轻易淘汰或取代,纸媒记者的岗位稳定性不会发生太大的波动。但这种观念是相对滞后,不可取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新媒体行业的发展已经很大程度地冲击了传统媒体行业,许多传统媒体行业都在为了谋求更长远的发展而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如果报纸新闻媒体行业的采写人员依然抱着传统滞后的观念,不愿接纳新时代的新观念和新思想,极有可能被社会淘汰的。
二、媒体融合时代报纸新闻采写工作转型的策略
媒体融合的大时代,对于身处传播最前沿的新闻从业者来说,必须快速转换思维方式,重新进行自我角色定位,成为真正的全媒体记者[3]。
(一)加快转变传统的采写观念
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报纸新闻的采写转型,首先要转变新闻采写的观念[4]。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行业发展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新旧媒体也在不断融合。报纸新闻行业想要在媒体融合的新时代背景下获得更加稳定长远的发展,需要采写人员加快转变传统的工作观念,打破固有的采写工作模式。具体而言,相关采写人员需要积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以开放的思维来了解当下各种先进的新媒体和智能工具,并运用到工作中去。传统的采写工作中,采访会议一般采用手头记录方式,难免遗漏信息,因此为了增强采访会议记录的完整性,可以在采写工作中引用新媒体工具,录音、录视频等,通过完整保存采访记录来提高新闻信息挖掘的深度和广度。除了使用新工具之外,采写人员还要提高自身的采写工作觉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增强新闻敏感度,及时捕捉更有价值的社会新闻信息,了解民生需求,深入挖掘民生痛点,真正挖掘出人们热切关注的时事热点问题,让受众看到更多没有在新媒体中报道的新闻信息,为受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观点。
(二)创新报纸新闻采写内容
在媒体融合时代,报纸新闻采写转型要注意增强新闻采写内容的时效性,以及文字措辞的精炼性和准确性,让人们能够快速了解新闻事件的核心,而不会浪费人们太多的时间[5]。要加快报纸新闻采写的转型,要先稳抓新闻内容质量。新闻报道吸引人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标题,当前许多新媒体行业为了吸引流量往往会采用各种博眼球、博噱头的标题,但报道内容与标题完全不符。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但这一创意,可以持保留意见,只要保证标题和新闻内容能够连贯一致。报纸新闻采写要注重新闻标题的选择,保证标题能够吸引受众的眼球,让受众能够通过标题了解到具体的新闻内容,撰写报纸新闻稿件内容时,要确保稿件内容与标题一致,还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除了标题之外,还要注重新闻内容。在撰写新闻稿件时,要尽量避免使用各种专业生涩的术语,遣词造句尽量贴近生活,接地气,让受众能够更容易读懂新闻内容。在以往的报纸新闻报道中,稿件写作有着相应的固定格式,在语言表达方面也更加严谨,对新闻事件的阐述形式更为枯燥乏味,而当下人们接收的信息五花八门,内容形式也是各种各样,有图文、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简单的文字叙述本身难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如果文字内容过于枯燥,就很难吸引受众的关注。因此,报纸新闻采编人员需要注意创新内容表达形式,以更具趣味性的写作方式来阐述新闻事件。此外,报纸新闻的真实度是非常重要的。即便是面临转型阶段,报纸新闻采写工作人员也要重视新闻的真实性,不能为了博眼球而扭曲新闻事件的真实情况。
(三)增强报纸新闻报道的互动性与时效性
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传统纸媒的短板之一就在于其互动性不强。相关采写人员需要重视这一短板,并制定针对性的调整方案。因此,记者在采写工作中,要强化互动性思维,主动去设置具有理论性的议题,调动受众的讨论兴趣和评论热情。此外,新闻报道最重要的是其时效性。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随时随地更加便利地接收信息,因而对信息的时效性也有着更高的要求。传统报纸新闻的报道模式,受其制作发行过程的影响,新闻具有一定的延迟性,这也就导致其新闻报道难以满足大部分受众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因此,为了增强新闻的时效性,采写人员需要优化报纸新闻采写工作流程,提高文字的精练和准确度,让受众能够在较短的时间,更加快速地了解新闻信息,用“微新闻”的新闻采写概念来帮助采写人员加快报纸新闻采写的转型。还需要注意的是,报纸新闻采写工作对采写人员有着非常高的职业道德要求,新闻工作者作为信息的传播者,需要肩负起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能量的职责,确保报纸新闻内容积极阳光,内容真实,观点中正,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能刻意为了博噱头而引战。新闻内容的实效性实际就是要求提高采写工作的价值,通过简单的文字表达能够直抵受众的心灵深处,引发受众共鸣,将微新闻融入到报纸新闻采写中,转变采写形式,增强报纸新闻的时效性[6]。
(四)拓宽报纸新闻采写渠道
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报纸新闻采写的转型其实有着较多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设备的支撑。采写人员要积极主动地在新闻采写上拓宽渠道,打破传统采写模式的束缚。为了拓宽采写渠道,采写人员要积极关注网络新闻动态。许多网络新闻不仅内容质量好,而且发行速度快,标题精准新颖,能够吸引较多的受众。采写人员要多浏览这类网络新闻报道,学习当下网络媒体新闻报道中先进的、新颖的、可取的部分,在新闻采写工作中,融合新媒体的技术,丰富报纸新闻工作中的采写方式和采写设备,利用设备的先进性来优化采写工作,提高采写效率和质量,从而在保证新闻质量的基础上,增强报纸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此外,由于现代社会网络发达,网络信息共享程度高,采写人员可以从网络上搜集各种有效的资料和信息,远程进行采访。比如,所搜集的新闻信息事件在其他地区,采写人员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获取当事人的联系方式,通过电话、视频、微信聊天等方式来进行远程采访,从而打破采写工作的空间地域限制。只有拓宽报纸新闻采写渠道,才能在整体上有效提高采写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了拓宽采写渠道,相关采写人员还可以打破传统意义上的采访模式,以年轻人更能接受的各种形式来进行采访,提高采访效率。当代年轻人大多有一个通病,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容易紧张、拘束,被采访时难以真正表露内心想法,而在网络上与他人交流时,却能应付自如,流露真情。因此,采写人员可以利用这一特性,通过网络聊天平台来采访年轻的新闻事件涉事者,让他们在更加舒适安心的环境中与采写人员沟通交流,从而提高沟通效率,帮助采写人员挖掘出更多更具价值的信息,提高采访工作质量,拓宽采写渠道。除了传统模式中的采访,采写人员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平台来实现现场直播报道,通过直播来完成新闻采写工作,不仅能够丰富采写渠道,而且还能增强新闻的时效性,加强与受众的互动[7]。
(五)增强报纸新闻采写内容的趣味性
随着现代新媒体行业的崛起,越来越多的自媒体在网络上成立,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受众定位越来越模糊,许多人为了博噱头,会特意针对趣味性来做一些新闻报道,专门筛选各种有趣、娱乐性高的新闻进行报道。受众能够接收的娱乐新闻越来越多,对新闻的趣味性要求也因此越来越高。因此,报纸新闻采写内容想要吸引受众,需要迎合受众喜好,加快转型,在采写内容中添加一定的趣味性。这要求相关采写人员要从采写理念上进行转变,注重创新,了解当前受众的新闻浏览习惯和特点,准确掌握受众的喜好。此外,还要了解各种新媒体的动向,避免出现同质化问题。这要求相关采写人员要具备敏锐的新闻洞察力,增强新闻采写的趣味性,在深入挖掘新闻信息的价值,提高新闻内容质量的基础上,优化表达形式,采取更活泼、更具趣味性的方式来表达,增强新闻的可读性。此外,报纸新闻采写人员要直面媒体融合下报纸新闻行业发展困境,保持工作初心,以开放的心态来面对当前的形势。有部分报纸新闻采写人员对网络上各种娱乐趣味性的新闻报道抱有偏见,认为娱乐性新闻在撰写上、内容质量上专业性都不够,难以与权威的报纸新闻相比较。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娱乐性、趣味性的新闻报道更容易吸引受众的视线和注意力。因此,为了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加快报纸新闻采写的转型,相关采写人员要具备开放的思维,直面当下报纸新闻发展困境,端正态度,加快转型步伐。
(六)增强报纸新闻采写的真实性
与新兴网络媒体相比,新闻信息的质量、真实性和权威性是传统报纸新闻媒体行业的优势所在。因此,相关人员要将这一优势不断强化,增强报纸新闻采写的真实性,保证新闻内容观点不偏不倚,公平公正,从而增强报纸新闻的权威性。这要求采写新闻记者必须秉持专业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公平公正的观点来阐述社会敏感新闻话题,发表专业、正确、公正的看法,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对于网络上各种虚假新闻,如果影响严重,报纸新闻采写人员可以对这一事件进行跟踪,调查清楚真正的前因后果,针对这一情况做出澄清报道,从而增强报纸新闻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在新闻事件报道中,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乱带节奏。为了保证报纸新闻报道的质量,加快采写工作的转型,相关人员还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切入报道新闻,让新闻事件以更真实的面貌呈现在受众面前[8]。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行业的兴起确实给传统媒体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但媒体的融合也给传统媒体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报纸媒体采写工作想要加快转型,采写人员就要抓住新的机遇和发展机会,加快转变采写观念,以开放的思维来接纳新媒体技术和理念,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不断进行创新发展,探索报纸新闻发展新路径,让传统的报纸新闻行业在媒体融合时代背景下实现更稳定、长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