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省深化四地两体系建设:理念界定、价值阐释与现实进路
——基于地域资本形成视角的考察

2023-01-23陈文烈郭云冬

青藏高原论坛 2022年2期
关键词:青海省高质量体系

陈文烈 郭云冬 何 旭

(青海民族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7)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体现本地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①,即四地两体系建设,为青海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找到了着力点。四地两体系建设是深化对青海省优势和资源禀赋认识基础上,贯彻生态文明战略和创新发展驱动战略的重要举措,是青海省夯实地域资本,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进路,阐明了青海省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产业链创新范式、产业结构特色范式和现代服务国际范式。四地两体系建设有着深厚的内涵和外延,一方面青海省四地两体系建设必须依托生态这个最大优势,不能脱离生态文明来发展经济;另一方面在生态文明的前提下,青海省要尽可能发展经济,扭转经济发展落后的窘境。

随着四地两体系建设的推进,学界关于四地两体系建设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发现,当前学界关于该课题的研究,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四地两体系建设的意义和内涵研究,主要是四地两体系建设对于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意义,以及四地建设对于青藏高原产业结构升级,发展动能转换的重要作用;二是关于“产业四地”建设的研究,分别以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国家清洁能源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和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和发展抓手,致力于要素资源开发、产业链提升、消费市场优化、现代服务业转型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三是关于“两体系”的研究,主要以“产业四地”建设为背景,围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建设、打造民族特色产业等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现有研究对青海省深化四地两体系建设,转型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指导意义,但是过多立足于宏观理念思路和微观产业发展,对“产业四地”分析多但忽略了“产业四地”建设的系统性,尝试性的构建了“两体系”相关路径,但是在研究方法上局限于传统西方经济学研究范式,注重经济要素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而对青海省民族地区、生态脆弱地区的特殊性和个性突出不够,对新发展理念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深化还不够。青海省深化四地两体系建设,不仅需要明确基础、过程和目标,既生态文明、区域协调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价值理念,还要从实践层面认清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挑战。从地域资本的视角出发,探讨其与四地两体系建设连接的丰富价值意蕴,进而提出四地两体系建设涵育地域资本的现实进路,不但实现了在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也为青海省深化四地两体系建设,夯实地域资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

一、理念界定:四地两体系建设的三个特性

(一)生态文明的基础面向

青海省位于我国西部青藏高原,高原湿地、高寒草原、森林灌丛等生态系统在此分布广阔,是我国重要生态廊道和生态屏障,生态地位无可替代,对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日渐凸显,保护好三江源,守护好“中华水塔”,是青海省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同时,区域内洁净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和丰富的生物资源等决定了生态在青海省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是其后发优势得以形成的关键。

青海省“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因此,四地两体系建设必须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既要实现生态文明又要做足“两山”文章,以辩证的方式实现二者协调统一。一方面要扛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政治责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以原真性和完整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为重点,推动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污染治理,实行生态保护、生态治理和生态建设多措并举,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确保“一江青水向东流”,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稳固;另一方面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青海省生态资源优势突出,要积极探索生态资源价值转化渠道,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互生互促。这既是国家生态安全在青海省的战略定位,也是青海省四地两体系建设的现实基础。

(二)区域协调发展的价值过程

历史发展不充分是青海省四地两体系建设的现实困境,而这一困境中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最难协调的问题,这是由资源禀赋和经济转型力度等多种因素所决定的。就经济发展情况来看,青海省202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50741元,与全国72000元的平均水平差距较大,而省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高的海西州为132381元,与最低的玉树州14951元更是相差近10倍,不管是与全国相比还是就省内各市州而言,青海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都十分突出,尤以省内差距更为显著。因此,青海省四地两体系建设必然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价值过程。

青海省推动四地两体系建设,不仅要认清与东部省份之间的差距,更要着眼内部发展差距,合理识别地区间和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一方面要以大区域视野来谋划四地两体系建设,继续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承接,积极融入国内大市场,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支持机制,在发展差距方面逐步缩小与东部地区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另一方面要着力推动省内经济发展机会均等化,促进地区间的要素流动,减少经济合作阻碍,实施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制度,构建以地方特色产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链和创新链,不断激发地区经济发展活力,提升先发区域、培育后发区域,促进省域协调发展。

(三)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导向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时代使命,高质量发展是为完成该使命提出的战略,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的体现。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不再是单纯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而是在一定经济增长速度基础上实现经济结构优化,这就说明经济高质量发展不能只追求速度,要将速度与质量并重,青海省四地两体系建设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这不仅结合了现实特色,而且与高质量发展内涵保持了一致。

青海省四地两体系建设,要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水平提升,有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一方面要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持续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扩大清洁能源占比,加速产业集聚发展和科技创新,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创新国际生态旅游发展机制,推动生态旅游新布局构建,坚持质量提升、数量增长,唱响“生态青海、绿色农牧”品牌,实现推进产业结构现代化、经济发展方式绿色化、现代服务业高级化和农牧业现代化。另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洁净的水、新鲜的空气、安全的食物和优美的环境的需求将越来越高,只有扎扎实实做好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才能筑牢高品质生活的生态环境基础和物质保障。

二、实践考察:青海省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及社会民生事业的大幅改善[1],为青海省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但长期发展形成的高耗能、高污染传统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高度化,使得青海省在转型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

(一)挑战之一:生态环境承载力不足与传统发展的冲突

青海省生态类型多样,生物资源丰富,在全国乃至全球生态体系当中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功能,但由于区域特殊的自然环境,生态系统自修复能力弱,以及相应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不到位,导致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不足。大河大山大川广泛分布是青海省的典型地理特征,形成了极为复杂的地理形态和地理样貌,平原面积为19.7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28.3%;山地面积为34.1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48.9%;丘陵面积为10.2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14.6%;台地面积为5.7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8.2%。全省湿地面积8143.6千公顷,其中自然湿地8001.0千公顷,人工湿地142.6千公顷,湿地面积占全省面积比重为11.27%。全省土地贫瘠,且后备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干旱、霜冻、冰雹、大风和雪灾等自然灾害时常发生,水土流失、土地石漠化、沙化等现象严重,自然条件恶劣。

青海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产业结构重工业化特征明显,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高排放的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偏高,且越是资源丰富的地区生态环境也越脆弱,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高强度开发不仅加大了青海省的生态环境风险,也加剧了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由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导致教育、医疗、购物、文化等基础配套服务能力的欠缺,以及空间拓展与服务配套的不匹配。比如,2020年西宁和海东两市常住人口合计已占到青海省的64.59%,经济发展水平却滞后于人口集聚进程,经济与人口集聚并不同步。高质量发展强调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的协调统一,不考虑生态环境,只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强调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传统发展模式显然已不符合要求,青海省生态环境承载力不足与传统发展的冲突日益凸显。

(二)挑战之二: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复杂性

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是当前实现高质量发展研究不能回避的两个问题,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最关键的两个问题。资源要素的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的产业发展过程是产业生态化的本质,这一过程是实现生态系统物质、能源交换过程的总和。产业生态化立足产业发展过程,思考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对自然资源的消耗等,为保证生态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使产业系统各组成部分功能得以优化,建立消耗低、污染少、效率高的产业生态系统过程,倡导在不同产业之间构建产业生态链,提高产业发展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效益,降低废弃物排放比率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建立基于自然生态有机循环原理的新发展模式,提高经济发展规模与质量,寻求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的均衡点,达到二者的平衡。产业生态化的目标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体系,即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产业发展要求,在特定区域自然承载力范围内,对产业进行优化,协调产业系统、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达到资源充分利用、排放不断减少、生态环境破坏降低的目标,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生态产业化指依托自然生态条件,通过发展与生态资源相关的产业,实现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过程。按照与区域生态资源相适应的产业化规律进行开发,走生态产品和服务市场化经营道路,推动生态要素、生态财富向生产要素和物质财富的转变,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其实质是根据特定的资源禀赋、自然环境、地理文化等条件,通过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二者良性循环机制的构建,实现生态资源的价值转化及增值,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而实现产业的生态化和生态的产业化是一项复合发展基础和理念、产业结构和空间格局、生产生活方式等为一体的系统性工程,极具复杂性。青海省深化四地两体系建设,转型高质量发展要不断加深对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研究,探索两者的实现路径。

(三)挑战之三:国家战略的长期性与地方发展的冲动性矛盾

高质量发展是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深刻变化的选择,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是保持质量效率和发展效率的适度增长,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高质量,更是经济众多系统功能协调推进的过程[2]。从经济角度来看,经济系统的功能转换和优化调节是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经济系统功能的转变是优化和提升特定单一脆弱经济系统的功能,最终目标是促进众多经济系统的功能耦合和协调。经济系统功能优化将促进人地系统演化,推动经济发展由无序向有序、由低级向高级演进,最终形成空间均衡和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格局。从动态过程来看,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至关重要,四地两体系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要求高度一致,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能转换和质量提高的要求高度一致。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都是动态的、与时俱进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四地两体系建设并非是一场速决战,而是积时累日的持久战。总之,“十四五”时期及未来更长的一段时期,青海省都要将四地两体系建设作为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指导方针。

长期以来,科学的社会核算体系在我国始终没有建立,国家和地方发展的成就主要由GDP及其增长率来衡量,评价指标过于片面,缺乏全面评价的指标体系,同样,地方政府和官员政绩也主要依赖于GDP及其增长速度。这种过分注重经济核算,只顾本地或本行业发展和GDP的增长,而忽略了社会核算,不顾对国家发展全局的负面影响和经济增长的效益、效率和质量的核算方式极大地助长了地方政府发展冲动,也不利于正确政绩观的形成。新发展阶段,以GDP增长为主要导向的地方政绩观以及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体系的缺失,导致“收益内化,成本外化”的发展取向与高质量发展这一长期持续的动态演进过程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这需要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来解决。

(四)挑战之四:发展要素的集聚与发展基础的支撑性矛盾

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动力,一方面来源于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来源于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例如技术进步、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制度创新和规模经济等,而全要素生产率被视为要素投入水平之外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指标,也是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关键[3]。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发展要素实现更高水平的集聚。从资源要素结构来看,要提升新发展要素市场占比,通过科技创新和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新旧动能的转换;从发展要素配置效率来看,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破除体制机制对要素流动造成的障碍,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价格市场决定要素、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

青海省过去围绕资源优势构建起的能源、化工等传统经济发展框架具有典型的资源型特征,长期以来各类发展要素的集聚以及培育都是以资源为中心,所以导致发展要素构成比较单一,特别是人才要素,因为资源型经济科技创新比较缓慢,生产工具及生产模式都较为落后,很难带来专业性人才集聚效应。近年来,传统产业投资回报率不断下降,劳动力红利逐渐减少,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的承载力日趋饱和,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不断增强,以及空间拓展与服务配套的不匹配,传统产业发展瓶颈因素增多。而这种长期传统发展模式所造成的经济惯性,给经济发展转型带来了较大挑战,要打破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路径依赖,可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价值阐释:四地两体系建设连接地域资本的内在意蕴

地域资本是特定区域所拥有并可利用的构成区域经济发展动力和潜力的各类有形和无形资产的集合,其包含促进区域发展的传统要素和非传统要素、有形要素和无形要素[4]。四地两体系建设将实现青海省经济发展要素的转换,激发经济发展潜力,与青海省地域资本形成了有效连接,这不但拓展了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范畴和边界,而且有助于更好地挖掘发展内生动力和解释发展差距的形成和演变。

(一)高质量发展本质与国家战略介入

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一种发展方式,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将高质量发展描述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也就是说,高质量发展是指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涉及到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能等诸多方面的系统性重大变革,需要把提高经济体系质量作为主要发力点,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5]。

青海省四地两体系建设在整体构想上就是要通过产业结构优化等一系列体制改革为目标来实现青海省经济社会转型高质量发展。即通过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的集聚发展,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形成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产业品牌;通过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持续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扩大清洁能源占比,推动能源领域提质增效,完善清洁能源全产业链,建设国家储能发展先行示范区,构建清洁能源规模化高质量发展格局;通过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打造培育青藏高原国际生态旅游品牌,创新国际生态旅游发展机制,推动生态旅游新布局构建;通过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打造,实现农畜产品质量提升、数量增长,强化高原特色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推进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因此,四地两体系建设不仅在内涵上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内容上也与高质量发展保持了高度一致,从本质上来讲四地两体系建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也是青海省介入国家战略的重要着力点。

(二)生态文明战略实践与国家行为机制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新的文明形态,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总和,在这里生态文明建设已不单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而是要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马克思自然生产力理论认为人的实践活动虽然可以使自然力发生的条件和形式产生变化,但却无法再造和难以抗拒自然力,深度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的核心内涵,即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生态、顺应自然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青海省四地两体系建设是基于“三个最大”省情,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之举,以生态文明为前提,推动省内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建设,探索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要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高级化来实现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求,青海省从盐湖、清洁能源、生态旅游和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为出发点的四地两体系建设,恰是青海省立足生态文明,实现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也是构建青海省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体系的动态过程。因此,四地两体系建设是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在青海的实践,是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国家行为机制。

(三)城乡协调发展与共同富裕基础

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实现充分、均衡的发展,以经济发展质量和经济发展效益的提高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城乡协调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复杂的历史原因长期造成我国“重工业轻农业”的局面,城市越来越繁荣,乡村越来越衰落,乡村的发展质量和效益跟不上城市的步伐,城乡之间的矛盾、差距都在逐步扩大,最终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意味着各种资源要素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配置、自由流动,乡村消费结构更加合理、消费水平进一步提升。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实现共同富裕,而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宏伟目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共聚发展动力,共享发展成果,要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就必须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将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做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基础。也就是说,共同富裕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应有之义,而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和途径。

青海省四地两体系建设把城乡协调发展放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变化格局中去衡量、把握和审视,以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和国际旅游目的地为抓手,鼓励城乡之间更大范围、更大规模的要素流动破题,从而打破传统二元城乡体制下乡村向城市的单向要素流动格局,实现城乡之间要素的双向流动。尤其是运用各种制度和政策创新鼓励城市要素向乡村的流动,同时运用制度创新促进农村的要素流动和要素有效配置,从而达到高质量发展要求,实现共同富裕。在这样的思路下,青海省四地两体系建设本身就成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四、发展重建:四地两体系建设涵育地域资本的现实进路

地域资本是由区域的内生资本、社会资本以及无形资本等构成,主要包括地理位置、生产要素禀赋、习俗、非正式规则、制度、生产者、研究人员和决策者等内容。青海省深化四地两体系建设要以地域资本三要素为中心内容,通过巩固国家战略、融合生态文明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构建四地两体系建设涵育地域资本现实进路。

(一)巩固国家战略,拓展社会资本

区域间非贸易性的相互依赖关系是社会资本的主要内容,主要体现为地域间相同的认知,合作选择的默契等,青海省四地两体系建设涵育地域资本要不断巩固国家战略,拓展社会资本。

第一,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确立,是新发展阶段沿黄区域重大发展机遇,青海省作为黄河流域的源头省份,推动四地两体系建设必须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探索融入黄河流域协调发展大联动机制,实现生态保护、生态修复补偿、自然资源开发和沿黄文旅产业等融合发展,不断提升黄河流域内经济、技术、人才和管理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参与度,畅通青海省与黄河沿线和周边省份的联系,使省域各城市之间和流域内城市之间的生产要素实现自由流通和重新组合。充分发挥要素成本低、资源丰富和市场潜力大的优势,加大流域内产业转移承接力度,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产业集中布局,提升配套服务水平,在承接中发展,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实现与黄河流域其他城市的良性互动,逐步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沿黄经济带产业体系。

第二,巩固兰西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兰西城市群是青海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空间动力源,青海省推动四地两体系建设必须发挥兰西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区域发展合作、协同水平,围绕兰州、西宁双城打造黄河上游生态文化城市群。建设“西宁—海东”现代都市圈,将西宁和海东建设成为高原现代化美丽幸福“大西宁”和城乡一体“新海东”,推进河湟新区高水平建设,推动生态宜居、交通便利、产城融合的城市新组团,打造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文明共同体。西宁市要增强省会城市的经济辐射和服务扩散效应,加快西宁—海东都市圈的建设,围绕海南、海北等城市群节点城市支撑体系建设打造兰西城市群城镇发展带,构建“一带双圈多节点”格局。海东市要进一步明确兰西城市群角色定位,肩负起城市群中部崛起的责任使命,充分发挥城市群中部地域优势,努力建设国家重要战略新兴产业基地、省级次中心城市、兰西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和山水田园现代新城。

第三,进一步深化引领对外开放。青海省深化四地两体系建设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既要把经济发展的立足点放在国内,又要加强国际经济交往,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走好开放合作之路。加强与国内大市场的对接力度,完善政策体系,促进内需市场的扩大,形成以需求牵引和供给创造为主体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推动产业链和供应链更高水平的循环。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建立与国内国外市场联动发展机制,充分利用国内国外市场和资源,促进内外需均衡,进出口平衡,引资投资协调,全面扩大合作交流,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商业贸易合作。强化物流枢纽支撑作用,打造青藏高原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中心,形成枢纽支撑、通道引领、辐射带动的现代化综合物流体系。

(二)融合生态文明,繁荣内生资本

区域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和气候等自然资源要素是地域内生资本的主要内容,这些要素一起构成了地区经济发展的网络结构,青海省四地两体系建设涵育地域资本要不断融合生态文明,繁荣内生资本。

第一,加快推进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经济后发优势明显是青海省高质量发展的巨大优势,近年来,青海省凭借丰富的水电、光照、风力和荒漠化土地资源,基地式规模化大力开发新能源,集中式光伏装机居全国首位,清洁能源占比达到了88%,清洁能源发展引领全国,青海省深化推动四地两体系建设必须立足资源禀赋,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以光热和分布式发电等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为重点,争取在新能源行业的主导地位,实现清洁能源产业规模的稳步扩大,并通过多能互补推动清洁发展,促进更多实现就地就近消纳转化。以太阳能发电为主导,不断加强新兴产业上下游合作,有效整合新型产业研发、制造、运营、质检等环节资源整合。推动储能产业发展,贯通新能源装备制造全产业链,积极推动页岩气、地热能、干热岩等非常规能源产业发展。

第二,加强绿色有机品牌建设。品牌建设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青海省深化四地两体系建设,要不断加强绿色有机品牌建设,做足生态文章。着力发展藏羊、牦牛、油菜、青稞、马铃薯、沙棘、枸杞、高原藜麦等农牧业特色优势产业,打造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四区一带”布局,推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在产业规划、布局、发展等方面发挥统筹谋划作用,抓好农畜产品标准化、绿色化生产,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转变思想观念,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减少使用农业投入品,从源头上保障农畜产品质量。通过打造突出青海省绿色有机特色的区域公共品牌,将符合标准的各类产品纳入绿色有机区域公共品牌,依靠提升当地各类生态产品数量、质量和影响力等手段,加强青海省区域公共品牌的培育和保护,达到生态产品价值增值的目的[6]。

第三,开展国家公园省建设。国家公园已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安排,以自然保护区为主的各类保护区体系将逐步向国家公园体系转型[7],青海省深化四地两体系建设,要积极开展国家公园省建设,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在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构建新型人地关系,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等方面持续发力,建立统一分级管理新体制,创新在国家公园所在县域开展自然资源经营管理活动、自然保护地现代化社区建设试点[8]。进一步完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健全国家公园管理机构与地方行政机关权责明确、分工合理、相互支持的长效工作机制,依托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把青海省打造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家公园省,发挥区域生态多样性、人文独特性和景观原生性等优势,使青海省成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示范区。

(三)推动高质量发展,夯实无形资本

区域制度体系以与生产者、研究人员和决策者共同作用创造出的有利于创新和创造的环境是地域无形资本的主要内容,决定了地区发展能力高低,青海省四地两体系建设涵育地域资本要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夯实无形资本。

第一,突出人才要素支撑。要素集聚对经济发展作用明显,没有要素的集聚区域经济发展就无从谈起,青海省深化四地两体系建设必须强化要素集聚功能,尤其是人才要素的集聚。坚持“人才第一”的原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培养本土人才,引进外部人才,用好现有人才;完善人才多层次、多渠道培养体系,培养经营管理人才,促进高端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实施知识更新工程和技能提升行动,加强艰苦边远地区急需人才的培养;完善人才关怀机制,探索建立重点领域人才推荐机制,完善科技人才分类评价体系,疏通跨所有制人才流动渠道,鼓励引导人才向困难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

第二,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青海省深化四地两体系建设必须不断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强化行政职能,保障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推进情况作为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全力保证各项政策制度精准落实,为青海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坚实基础;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机制,通过构建统一标准、规范准确、动态调整的核算评估体系和标准,逐步与全国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规范接轨,推进青海省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标准化;出台生态保护补偿的指导政策和激励措施,在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协调全省生态领域的转移支付资金,通过市场化的产业发展资金、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项目等手段,建立纵向补偿基金利用评估机制,推进当地单项补偿向综合性补偿方式转变;同时,加大设立生态公益岗位力度,对农牧民实施高标准的生态补偿,不断提升生态补偿力度。

第三,强化科技创新驱动能效。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是新发展阶段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决定性因素,青海省深化四地两体系建设必须强化科技创新驱动能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要素配置能力和配置效率,推动创新主体合作平台建设实现产学研一体融合发展,注重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创新知识产权收益分配机制,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和分享力度[9]。搭建科技创新服务新模式,并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开展风险投资机构与科技保险融合发展试点项目,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施基础研究投入税收优惠政策,探索建立科技研发准备金制度。加快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加快科技创新要素集聚,提升科技创新综合实力。

结 语

青海省深化四地两体系建设既是基于发展基础的考量,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既是国家战略的实践,也是区域发展的选择,既是理论的阐释,也是路径的提供。从地域资本视角来审视青海省四地两体系建设,我们不难发现,四地两体系是以生态文明为基础,以区域协调发展为过程,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价值过程,有着连接地域资本的丰富内在意蕴。因此,推动四地两体系建设是青海省基于现实考察,夯实地域资本的现实进路,要坚持生态文明导向和高质量发展要求,通过国家战略介入不断巩固地域内生资本、社会资本和无形资本,实现青海省高质量发展社会资本框架的重构。

本研究主要从深化四地两体系建设出发,侧重分析了两者连接的内在意蕴,从涵育地域资本的视角给出了青海省深化四地两体系建设的现实进路。主要目的是进一步丰富四地两体系建设相关理论体系,推动四地两体系建设的深化。具体结论如下:

一是夯实地域资本是青海省深化四地两体系建设,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方案。转型高质量发展是青海省当前发展语境下的当务之急,而传统发展的环境制约、资源依赖以及传统发展的惯性给青海省的转型发展之路带来了重重挑战。对四地两体系建设而言,补短板、强弱项,更好地发挥青海省区位、生态、资源等优势意义重大,将地域资本紧紧的与生态文明、共同富裕等国家战略相衔接,以地域资本的视角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的多维连接机制是破除青海省基础发展制约、央地发展矛盾、保护与发展冲突的有效方法,将有效促进青海省经济结构的调整,加速生态文明实现。

二是四地两体系建设是涵育青海省地域资本的现实路径。四地两体系建设从面上来看是青海省产业发展以及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具体关系到盐湖、能源、农业、旅游等高原特色产业。事实上,四地两体系建设关乎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链价值提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经济发展的深层机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产业四地”建设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和共同价值,四地不能独立开来,应该一体推进,而“两体系建设”则构成了“产业四地”建设的基本遵循,即立足实际走绿色发展之路。因此,四地两体系建设构建了青海省高质量发展的一体结构框架,实现了青海省基础优势、生态优势和国家战略优势的有机结合,将内生资本、社会资本以及无形资本进行了有机统合,为夯实地域资本提供了着力点。

注释:

①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2021年3月7日。

猜你喜欢

青海省高质量体系
青海省高速公路集中监控运营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人物志
图说:2019 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
青海省海南州诗歌作品小辑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