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家点评

2023-01-22本刊整理

杂技与魔术 2022年6期
关键词:家协会评奖杂技

文|本刊整理

2022 年11 月13 日晚,第五届中国杂技艺术节暨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杂技比赛顺利落下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26 部精品杂技作品,经过激烈角逐产生了10 个金菊奖获奖节目。这些节目作为近年来中国杂技最优秀的成果,吸引着整个杂技界的注意力,也激励着所有杂技工作者与时代同行、为人民抒怀,追求卓越,勇攀艺术高峰。以下为部分专家评委对此次参赛作品的点评。

■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杂技比赛评奖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常委、河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边发吉

本届参赛作品创作根植于中华历史文化传统的审美方式,是对“中华美学精神”内涵和外延进行的杂技的时代性艺术化表达。在今后的创作和表演中,杂技工作者既要懂得各自欣赏自己创造的美,还要包容地欣赏别人创造的美,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丰富杂技艺术形态,共同推动杂技艺术美的创造和繁荣发展。

■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杂技比赛评奖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杂技团艺术指导俞亦纲

本次金菊奖跟五年前相比,新的亮点增加很多,充分体现了近几年杂技艺术在节目创作、艺术创作上的进步以及广大杂技工作者的文化自觉、自信和昂扬向上的团队精神。我也欣喜地看到新时代杂技演员在舞台上的技巧表演和整体综合艺术素质在逐年提升,已经从过去简单的技巧展示者向舞台表演者转变。借着此次比赛为契机,中国杂技界也要树立一个更高的目标要求,这样我们今后的方向发展才会走得更扎实。

■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杂技比赛评奖委员会评委、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杂技家协会主席、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总经理兼艺术总监吴正丹

第十一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杂技比赛中的一些节目让我惊艳,它们有效地实现了杂技艺术的守正创新,这种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违和、不牵强,能够给这个比赛舞台增添色彩,让观众融入其中。未来,也希望我们所有杂技艺术工作者能够肩负起时代使命,推动杂技艺术向高峰迈进。

■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杂技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赵双午

欣喜地看到如此多的优秀杂技作品在本次比赛中精彩亮相,我作为中国杂技大家庭的一员,备感温暖和幸福。这些优质的杂技节目无论是技巧还是编排都体现了很高水准。未来,我们的节目创作要善于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既要服务于节目主题,更要让高难度的技巧表演得到恰到好处的表达,获得观众认同。

■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杂技比赛评奖委员会评委,中国文联全委,重庆市文联副主席,重庆市杂协主席,重庆杂技艺术团、重庆国际马戏城总经理陈涛

中国杂技金菊奖作为经中央批准设立的全国性杂技艺术专业奖项,以其专业性和权威性代表着中国杂技界的最高水准。本次金菊奖全国杂技比赛有效地推动了我们的杂技队伍建设,无论是技术方面、原创方面还是其他各个方面,都将以此次比赛为起点,向着更高峰迈进。

■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杂技比赛评奖委员会评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杂技家协会理论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大连市文化艺术研究所编剧尹力

本次中国杂技金菊奖的赛场上,涌现出来了大量优秀、创新的杂技作品,整体的艺术性也是更加丰富多彩。我认为,通过这个赛场,能引导更多杂技工作者专注于创新创作,能吸引更多观众关注杂技艺术。未来,我们的杂技工作者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为中国杂技事业向高峰迈进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杂技比赛评奖委员会评委,中国杂技家协会顾问、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杂技团创意总监孙力力

比赛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各个节目在本体、道具、表演形式、表演内容方面的创新,而正是因为这诸多的新、奇、美,才让这次比赛大放异彩,我相信杂技未来发展会更加光鲜亮丽。

■原战旗杂技团团长、著名编剧、导演李西宁

本届金菊奖比赛的每个参评节目都体现了杂技工作者坚定的文化自信和高度的文化自强。其中有传统节目的创新发展,也有杂技的技巧与韵白;有灵感迸发的非遗文化,也有登高问天的不屈民族精神;有水墨画意、青石篆刻、春秋笔法的杂技化表达,还有诗词衔接、古今穿越的艺术展现,整体来看,获奖作品意蕴悠长、精彩非凡、实至名归。

■“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杂技艺术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著名杂技、滑稽表演艺术家覃鸿植

比赛的每个节目都深深打动了我的心灵。终评作品特色鲜明,主题突出,让人感动。创新是我这两天观赛最大的感触,不论技术技巧,还是节目形式、舞蹈道具设计等诸多方面,这些创新都充分展现了中国杂技的精神内涵。

猜你喜欢

家协会评奖杂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美术作品展
第三届“日知世界史奖”评奖公告
第二届“重宇杯”世界华文闪小说大赛评奖揭晓
中国杂技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专题、特稿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特稿
中国杂技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团第七次会议在京召开
老鼠演杂技
取消“热闹的评奖”是文化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