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级跳远运动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研究

2023-01-21闫之朴孙泊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33期
关键词:跨步速度运动员

闫之朴 孙泊

(聊城大学体育学院 山东聊城 252059)

三级跳远运动历史悠久,现代三级跳远的完整技术是人体经过快速助跑后,由单脚跳、跨步跳和跳跃所组成的连续3 次腾跃水平距离的运动项目[1]。从肌肉工作性质分析,三级跳远属于在跳跃过程中快速爆发性用力项目[2]。三级跳远技术复杂,对人体的运动能力要求较高。经常练习,能够有效发展速度、腿部力量和身体的协调性,是一项能够有效增强身体素质的运动项目。该文阐述了三级跳远运动的起源与发展,并对该项目今后的发展趋势作系统的研究探讨,以供读者参考和借鉴。

1 三级跳远运动的起源

从历史上看,最早的三级跳远起源于18 世纪中期的爱尔兰和苏格兰[3]。当时的三级跳远跳法是不同的,爱尔兰采用的是单足跳、跨步跳和跳跃的方式,而苏格兰采用的是单足跳、单足跳和跳跃的方式。后来又出现了跨步跳、跨步跳和跳跃的跳法,即所谓的希腊式跳法。1826年,苏格兰地区首次举行运动会,比蒂助跑后连续采用三种不同形式的跳跃,第一跳为单足跳,用起跳腿落地;第二跳为跨步跳,用摆动腿落地;第三跳为跳跃,双脚同时落进沙坑。他采用此种跳跃方式创造了第一个三级跳远纪录,成绩为12.95m,这是可以追溯到的最早三级跳远纪录。19 世纪后期,苏格兰式这种单足跳、跨步跳和跳跃的跳法逐步稳定下来,于1908 年被正式确认,并写入国际田联制定的三级跳远比赛规则中。

2 三级跳远的发展

三级跳远从正式被列入国际田联比赛项目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是随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兴盛而发展起来的。尽管三跳的运动形式没有产生变化,但是它的技术风格、训练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此带来了成绩的巨大飞跃。

2.1 三级跳远运动的发展初期

此阶段时间范围大致在1896—1930年。这一时期技术状况较差,助跑速度低,三跳技术不连贯,如单足跳重心过高,跨步跳距离过短。比赛成绩主要靠运动员先天的优势,如身高腿长、速度和力量等,此阶段对三级跳远的技术认识不足,还没有形成正确的技术概念。该时期,美国运动员丹·艾亥尔尼于1911年创造了第一个世界纪录15.52m。1924 年,澳大利亚运动员奥索尼·温特在第八届巴黎夏季奥运会上以15.53m 的成绩获得冠军。

2.2 三级跳远运动的探索阶段

此阶段时间范围大致在1936—1960 年。20 世纪30 年代,人们对三级跳远的技术概念较以前有了清楚的认识。该时期,日本运动员凭借着地和起跳的积极性以及强调第一跳远度的技术风格占据了三级跳远运动的统治地位,其中代表性人物田岛直人凭借其单足跳远型的技术风格取得了奥运会冠军。20 世纪40 年代,原苏联运动员克列耶尔采用打击式技术跳出了16.71m 的好成绩,该技术单足跳距离远,打击式放腿,着地更积极,第二条和第三跳双臂同时摆动。

2.3 三级跳远运动的提高阶段

此阶段时间范围大致在1960—1980年。随着人们对三级跳远技术概念不断了解,在训练方法方面不断改进,运动成绩得到了逐步提高。该时期出现了扒地式、跑步式两种技术方式。扒地式技术助跑积极,起跳时扒地动作充分,采用该技术的运动员有较强的力量,特别是腿部力量较强,原苏联运动员撒涅耶夫获得三届三级跳远奥运会冠军,他就是该技术的杰出代表。跑步式技术特点是助跑速度较快,前两跳重心起伏较低,水平速度损失较少,第三跳的远度比例较高[4]。波兰运动员施密特是跑步式技术的创始人,他采用此技术2 次取得该项目的奥运会冠军,并以17.03m 的成绩成为首次突破17m大关的运动员。

2.4 三级跳远运动的日臻完善阶段

此阶段时间范围在1980年至今。该时期更借助于科研服务运动训练,使得运动训练更加科学、规范和系统,人们对三级跳远运动的技术概念和内在规律也越来越清晰。另外,科技的进步使得运动场地更有利于成绩的发挥,致使一大批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上以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1985 年,美国运动员班克斯凭借其助跑速度快、起跳能力强的特点以17.97m 的成绩打破了世界纪录[5]。最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运动员迈克·康利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凭借其助跑较快、起跳积极以及三跳重心起伏较低的技术优势,以18.17米的成绩摘得该项目的桂冠,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位突破18m 大关的运动员。1995 年,英国运动员爱德华兹在瑞典哥德堡世锦赛上,连续刷新该项目世界纪录,跳出了18.29m的最好成绩,该纪录一直保持至今。

3 三级跳远运动的发展趋势

3.1 三级跳远的三种技术类型

自三级跳远被国际田联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以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从美国运动员丹·艾亥尔尼于1911 年创造了第一个正式世界纪录15.52m,到当今英国运动员爱德华兹创造的世界纪录18.29m,成绩出现了巨大飞跃。这和运动技术的改进和提高是密不可分的,在此期间,三级跳远的技术大致经过了三种技术类型,即高跳型、平跳型和速度型。高跳型技术风格出现于20 世纪50 年代,以前苏联运动员为代表,技术特点是第一跳跳得远且高,重心起伏较大,该类运动员属于力量型运动员(见表1、图1)。

图1 高跳型世界高水平运动员三跳远度

表1 高跳型世界高水平运动员三跳远度和比例

平跳型技术风格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该技术特点是第一跳重心起伏较低,抛物线较平,注重保持水平速度。与高跳型相比,平跳型跳法在三跳比例上相对缩短了第一跳的远度,减少了水平速度的损失,从而加大了第三跳的远度,使第一跳和第三跳远度较为接近(见表2、图2)。有学者认为,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加大第三跳的距离[7]。

表2 平跳型世界高水平运动员三跳远度和比例

图2 平跳型世界高水平运动员三跳远度

速度型技术吸取和继承了平跳型的技术优点,不但助跑快,而且三跳节奏也快,在技术上则更加注重保持和发挥水平速度,从而使第三跳的远度明显加大,成为三跳远度比例最大的一跳。整个技术突出一个快字。速度型的运动员更加注重速度训练,不但注重平跑速度的训练,更加强调三跳节奏快以及各技术环节衔接快(见表3、图3)。

图3 速度型世界高水平运动员三跳远度

表3 速度型世界高水平运动员三跳远度和比例

3.2 三级跳远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百多年以来,三级跳远技术从最初的高跳型发展到平跳型,再由平跳型发展到当今的速度型技术,每次技术的改进和提高都带来成绩的稳步提升,从当初美国运动员巴鲁兹在1896年希腊雅典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以13.71m 的成绩获得金牌,到当代英国运动员爱德华兹以18.29m 打破世界纪录的那惊鸿一跳,这期间无不充斥着人们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运动员经过助跑获得的水平速度在三次跳跃的过程中逐渐减少,特别是经过第二跳和第三跳之后,水平速度损失越来越大,这是影响三级跳远成绩的重要原因[8]。毋庸置疑,速度型技术是当前最先进的技术。当然在保证速度的前提下,在三级跳远技术中,安排好第一跳、第二跳及第三跳的长度比例是一个很关键的技术环节[9]。今后,三级跳远技术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接近或突破个人极限,或者说三级跳远技术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向前发展。

(1)以速度为核心,注重发展平跑速度,从而提高助跑速度,使三跳都处于较高的水平速度状态。国内有学者也对此进行了研究,认为助跑速度和三级跳远成绩高度相关[10]。

(2)加快三跳节奏,脚着地环节注重快速用力,三跳各个技术环节做到快速衔接,减少水平速度的损失。

(3)更加重视弱势腿的快速力量和起跳技术,从而让弱势腿不弱,优势腿更强。

3.3 三级跳远训练的发展方向

(1)为适应助跑和三跳的快节奏,运动员平时技术训练应以全程助跑完整技术为主,增强比赛感和临场感。

(2)重视运动员心理训练。因为在竞技赛场上不仅是速度、力量和技术水平的比拼,更是心理素质的较量,特别是运动员运动水平旗鼓相当时心理素质尤为重要。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曾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进行研究,一致认为心理训练会对运动成绩产生较大影响。我国学者研究认为,情绪调节与运动成绩的高低存在密切联系,通过心理训练能提高情绪调节能力[11]。

(3)高水平运动员在训练时要致力于将个人运动素质和技术特点紧密结合,培养适合运动员自身特点的技术风格,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

4 结语

纵观三级跳远运动二百年的历史发展,每次技术的改进和训练方法的提高都带来了成绩的稳步提升,充分体现了体育人对该项目孜孜以求、奋斗不止的体育精神。该项目技术的改进和发展曾经历高跳型、平跳型和速度型的技术风格和特点,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三级跳远技术的发展方向将继续朝着以速度为核心,三跳节奏快的方向发展。而训练方面将以全程助跑完整技术训练为主,突出并重视以赛代练的特点和要求,并且在训练和比赛中更加强调将个人运动素质和技术特点紧密结合,培养适合运动员自身特点的技术风格,并更加注重心理训练。

猜你喜欢

跨步速度运动员
行驶速度
速度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顺应网络时代发展 向化解网购纠纷跨步
篮球运动员行进间投篮跨步起跳能力的测量与分析
比速度更速度——“光脑”来了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
秒速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