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州林果害虫苹果蠹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2023-01-21胡本洁曹文秋伊犁师范大学新疆伊犁835000
●胡本洁 曹文秋(伊犁师范大学 新疆 伊犁 835000)
林果业在新疆各产业中优势突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随着林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品种不断趋同,林果虫害的危害程度也在不断加大,虫害成为制约伊犁州现代林果业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在以往的普查中发现,目前伊犁州危害较大的林果害虫主要为苹果蠹蛾。本文对苹果蠹蛾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等进行了总结,以期对新疆伊犁州林果种植从业者有所借鉴。
1 研究背景
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是一种杂食性钻蛀害虫,寄主植物主要有苹果、海棠、杏、梨、巴旦木、桃、石榴等林果。该虫幼虫蛀果,不仅影响果品的品质和质量,还会造成大量落果,使广大果农遭受经济方面的损失[1]。该虫幼虫还有转果为害的习性,1只幼虫可蛀食3~4个果实,常常造成毁灭性危害,故苹果蠹蛾被列入我国《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和《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中[2]。
2 苹果蠹蛾的分布
2.1 国内分布
1953年,苹果蠹蛾在我国新疆库尔勒首次被发现,之后在新疆塔城地区、伊犁地区、阿克苏地区和巴州轮台县也有发现。1957年,我国首次对苹果蠹蛾进行报道,当时苹果蠹蛾仅在新疆分布[2-3]。20世纪80年代,苹果蠹蛾已遍布全疆,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新疆与外省的往来也日益密切,苹果蠹蛾也经由果品传入甘肃敦煌境内,并由敦煌逐渐向东扩散,随后扩散速度逐渐加快[4-6]。1991—2005年的15年间,苹果蠹蛾陆续在玉门、酒泉、金塔、肃南、高台、民乐、张掖等地出现。2006—2011年,在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宁夏、辽宁也发现了苹果蠹蛾的身影,对西北黄土高原和渤海湾两大苹果主产区产生了影响。至今,苹果蠹蛾疫情在新疆、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宁夏、吉林、天津仍有发生[2,7]。尹传林等[8]通过分析中国及欧洲各国的苹果蠹蛾种群遗传多样性,提出我国新疆和黑龙江的苹果蠹蛾种群与欧洲苹果蠹蛾种群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为我国苹果蠹蛾的来源提供了线索。
2.2 国外分布
据1996年林伟等[9]对生态因子在苹果蠹蛾地理分布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并指出,欧亚大陆作为苹果蠹蛾的起源地,由于寄主等因素的限制,最初没有扩散传播,但随着各地种植苹果面积的逐渐扩大,苹果蠹蛾的危害面积也逐步扩大。截至1996年,除东亚部分国家外,苹果蠹蛾已经扩散传播至世界各地。据李淳等[10]关于探究苹果蠹蛾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的报道可知:苹果蠹蛾凭借其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陆续扩散至全世界70多个国家。
3 发生规律与危害
3.1 发生规律
徐婧等[7]对新疆、甘肃、内蒙古多个果园内苹果蠹蛾成虫消长规律的调查发现:在伊犁州,苹果蠹蛾绝大多数每年发生2.5个世代,即目前在伊犁州大多数苹果蠹蛾只能发育完成2个完整世代与1个不完整的第三世代。
据相关资料表明,苹果蠹蛾以老熟幼虫结茧的方法度过冬天,至第二年4月中旬日平均气温达到9℃以上时,越冬幼虫进入蛹期。到苹果花期结束时,苹果蠹蛾成虫开始羽化,至5月上旬达到第一代越冬成虫羽化盛期,第一代越冬成虫的羽化期和产卵期可从5月初至6月底。第一代苹果蠹蛾为害期一般从5月中下旬持续到6月中下旬,第二代苹果蠹蛾为害期一般从7月中旬持续到9月上旬。第一代雌虫和第二代雌虫产卵期分别在7月中旬和9月中旬[11-12]。
3.2 危害
苹果蠹蛾雌虫大多将卵产于果实上和果实附近的叶片正面,对果树和果实产生直接伤害。苹果蠹蛾幼虫孵化后一般从果实蛀入。进入果实的幼虫会先在果皮下蛀食,随后向种室方向继续蛀食,使果实内形成弯弯曲曲的蛀道。在此过程中,被蛀食的苹果表面,蛀孔外会逐渐堆积褐色虫粪,以丝连成串挂在蛀孔下,严重时会导致落果。而被蛀食的梨则流出果胶并且堆积黑色虫粪。当苹果蠹蛾幼虫二次蜕皮进入3龄后,则开始蛀入种室并蛀食种子。随后苹果蠹蛾幼虫成功进行第三次蜕皮后,幼虫开始向果外造较直的蛀道而后脱果,并将转移为害附近另一果实[2,11-12]。
4 监测方法
4.1 性信息素诱捕监测
2004年开始,我国推广使用性信息素诱捕器对苹果蠹蛾进行统一的监测[13]。采用苹果蠹蛾性信息素诱捕器对阿克苏、伊犁和乌鲁木齐北郊地区的苹果蠹蛾监测效果进行比对研究,并进行报道[14-16]。杜军梅[17]使用性诱剂对甘肃武威市的苹果蠹蛾进行监测报道。根据近期研究报道指出,采用苹果蠹蛾性诱剂加高剂量梨小食心虫迷向剂监测技术既能有效监测苹果蠹蛾的发生动态,又提高了苹果蠹蛾性诱剂的专一性[18]。李兴龙等[19]研究认为,相较于白色性诱捕器来说,在苹果园悬挂绿色性诱捕器,苹果蠹蛾的监测效果更为显著。
4.2 蛀虫率监测
自当年落果后开始对实施迷向防治的区域果实受害情况进行调查,并填写蛀果情况调查表[17]。
4.3 景观格局监测
宋博文[20]研究发现,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成虫种群的发生受农田景观格局的影响,提出了非生物生境和小宗作物范围的扩大能抑制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大面积种植寄主性植物会加剧害虫发生的结论,表明大尺度下扩大非生物生境的面积与比例有利于防治苹果蠹蛾。景观格局对苹果蠹蛾的影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观测不同时期的景观格局对于更好地预测虫害发生的时间与程度具有积极作用。
5 综合治理方法
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皆围绕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所以对于林果虫害防治的目标就要立足于环境保护和促进伊犁州林果业可持续发展。既要做到保护环境,又要持续有效地对伊犁州苹果蠹蛾虫害进行有力的控制。要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同时使用化学、物理防治技术。
5.1 加强检疫
检疫措施需加强,细致落实检疫方法,即细致检查果品表面是否存在蛀孔和虫粪等。同时需要严格检查运输工具,检测是否携带苹果蠹蛾的蛀果或包装物等[2,21-22]。
5.2 人工防治
利用苹果蠹蛾幼虫脱果后潜入老树皮下结茧化蛹的习性,可人工制造越冬环境,以此诱集幼虫,定期检查杀死幼虫和蛹,并集中销毁。同时可将高浓度杀虫剂喷洒于干草和棉布上综合治理虫害,提高抗虫效果。随时收集落果,保持果园卫生,用于堆放落果的场所须进行彻底清洁。早春清除果树老树皮及枝干裂缝,减少虫源。对果实进行全面套袋。秋季果实采摘后,要仔细检查果实表面是否有蛀孔和虫粪等,防止苹果蠹蛾随蛀果进入果窖[23-24]。
5.3 物理防治
每年的4~9月,根据苹果蠹蛾成虫具有趋化性的特点,安装诱捕器诱杀雄性苹果蠹蛾成虫。气温与苹果蠹蛾雄虫的种群发生数量成正比例关系。同时根据苹果蠹蛾成虫具有趋光性,利用频振式杀虫灯对苹果蠹蛾成虫进行诱杀[23-25]。
5.4 生物防治
5.4.1 天敌昆虫防治在林果业害虫防治工作中,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是害虫生物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寄生性天敌昆虫对防治害虫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国内外用来进行生物防治的寄生性天敌昆虫主要为寄生蜂[26]。近年来,对于运用寄生蜂对苹果蠹蛾进行防治的研究一直是热点话题。冯弘祖等[27]在以苹果蠹蛾卵为寄主的前提下,利用两个不同种群的松毛虫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研究其对苹果蠹蛾卵功能反应以及自身的干扰反应。为进一步明确赤眼蜂对苹果蠹蛾的防治作用和效果,筛选出能有效防治苹果蠹蛾的赤眼蜂种,许建军等人在新疆南部的荒漠绿洲生态区果园进行实验研究。随后提出,经过高温驯化的耐旱松毛虫赤眼蜂对苹果蠹蛾的寄生效果较好[28]。
5.4.2 迷向法防治苹果蠹蛾成虫在交尾前会释放一种信息素,悬挂迷向丝可长时间干扰苹果蠹蛾雌虫与雄虫的联系,阻碍其交配与产卵,最终达到防治效果。李兴龙等[29]运用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混合迷向丝诱捕调查石河子垦区果树食心虫种类及种群发生动态,得出了悬挂迷向丝作为防治手段效果显著的结论。
5.4.3 白僵菌防治据近期报道可知,运用不同浓度的白僵菌侵染苹果蠹蛾,害虫出现活动能力降低、虫体逐渐肿胀、颜色逐渐变为深色、身体弯曲、死亡后虫体完全蜷缩等症状。并且提出选择1.5×105孢子/mL为防治苹果蠹蛾最经济有效的浓度[30]。
5.4.4 苹果蠹蛾颗粒病毒(ydia pomonella granulovirus,CpGV)针对苹果蠹蛾幼虫蛀果,还有转果为害的习性,高效地对未孵化的苹果蠹蛾幼虫进行治理非常关键。根据近期报道可知,在苹果蠹蛾卵孵化期喷洒CpGV,苹果蠹蛾初孵幼虫摄食CpGV之后的3~7 d会发生死亡,虫尸颜色为乳白色,表皮极易破碎[31]。
5.5 化学防治
5.5.1 农药防治林萍[30]运用阿维菌素、四氯虫酰胺、高效氯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4种农药对苹果蠹蛾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研究发现苹果蠹蛾对四氯虫酰胺最敏感,因此可选择四氯虫酰胺防治苹果蠹蛾。
5.5.2 抗生素防治采用抗生素处理苹果蠹蛾,使苹果蠹蛾肠道菌群的优势度、丰富度和多样性降低,肠道细菌类型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苹果蠹蛾的生长和繁殖,对苹果蠹蛾的防治具有积极作用[30]。
6 讨论与展望
苹果蠹蛾对我国林果业危害巨大,近年来国内外各地都在对苹果蠹蛾的防治方法进行研究与改进。近期研究报道提出新的苹果蠹蛾监测方法,农田景观格局对苹果园中苹果蠹蛾种群发生存在明显的调控作用,未来生产实践中合理设计农田景观格局或可长期有效地控制苹果蠹蛾的发生;将高剂量梨小食心虫迷向剂加入苹果蠹蛾性信息素诱捕器中,提高苹果蠹蛾监测精确度。完善伊犁州苹果蠹蛾监测体系或可采用以上方法。对于苹果蠹蛾的信息监测技术还在不断地更新换代,只有采用适合伊犁州特点的科学监测防治策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治理效果。国外广泛运用CpGV生物杀虫剂治理果园苹果小卷蛾虫害,我国本土CpGV杀虫剂同样在不断改良,未来或可运用于伊犁州蛀果害虫苹果小卷蛾防治工作中。目前伊犁州苹果蠹蛾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应采用长期监测,生物、人工、物理等技术为主,化学技术为辅的综合防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