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教育在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实践中融合的路径分析

2023-01-21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美育思政

王 玮

(苏州科技大学 音乐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公共艺术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通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求,因此,采取文教结合方式,创新培育路径,把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建设中,实现美育“立德树人”尤为重要。

1 文教结合、以美育德的时代内涵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从国家层面指明了美育教育改革的指导方向,在各省陆续出台的有关美育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中也不断出现“文教结合”的概念。经过多年发展,“文教结合”的内涵从文化和教育领域的非制度化融合应用,丰富为普及型文化艺术传承和专业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因此,在“文教结合”战略背景下,坚持“以美育德”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重要环节,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更具时代意义。

1.1 文教结合、以美育德具有政治引领性

大学思政课其实就是落实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立德树人”是其首要任务。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能在艺术审美过程中激发学生潜在的理想信仰目标。通过对美的感知,大学生产生追求美的渴望,思想道德境界变得更加高远。在这一过程中,对大学生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体现出鲜明的政治引领性。当下,在公共艺术课堂上,道德与美育并行,知识与能力共建,素质与审美共提,精神与信念同在的现象悄然发生[2]。例如: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中有影视、绘画作品的欣赏内容,可结合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向学生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正确性的信仰,这样就能使思政元素与美育教育无缝衔接,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在审美教育中文教结合、润物无声的作用。

1.2 文教结合、以美育德具有学科共建性

从育人层面来看,德育是人格教育,是改变学生政治意识和道德观念的理性教育,而美育是审美教育,是引导学生向美向善和陶冶情操的感性教育。两者教育目的的一致性和教育内容的融合性,集中体现在思想政治课程和艺术课程的实践中。思想政治课程可以用艺术形式为载体,用更富有美感的表现形式讲述政治理论、探讨意识形态;公共艺术课程可以加入时评热点,用抽象化的道德观念分析艺术作品本身的创作意图、加深教化印象。两个学科教学都需要综合运用美学资源和思政元素,围绕课程目标搭建知识体系,引导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意志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等三观教育。由此可见,德育美育具有学科共建性。例如《中国诗词大会》就不仅为青少年喜闻乐见,而且还将其鲜明的时代特征融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中,既温故了古典诗词的文化知识,又潜移默化地教化了当代青年,具有陶冶情操、欣赏古典美的思政性。这也是学科共建,随风潜入夜的教育成效。

1.3 文教结合、以美育德具有艺术审美性

历史上美育曾被认为是对审美“无利害性”的应用,并被视为对德育教育的工具化,但实际上这种“自律论”“工具论”美育观都放弃了对美育功能全方位的挖掘,忽略了美育理论超越现实的价值导向。开放的美育观侧重于加强审美教育中的艺术性和与其他教育的亲和性,具体而言就是培养审美情感从而将外在社会标准转化为内在道德需要,让学生理解“美的要求奠定道德的美”。这种积极的美育观应用在公共艺术课程授课中,就是教学时自觉把文化育人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自觉把艺术鉴赏与培养意志品质教育有机结合,自觉把艺术评论与善恶扬弃有机结合,积极传递坚定的理想信念、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激发学生的中华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等[3]。

2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思政教育现状

2.1 高校缺乏对公共艺术课程设置的重视度

许多高校对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存在价值取向问题,即对公共艺术课程与思政教育理念结合不重视。受传统模式影响,许多学校对公共艺术课程仍保持更关注课程本身理论教育内容,对于课程形式和课程思想的外延性和创新性都没有一定的认识和引导,在课程设置上也多是更关注专业课程发展、忽视公共课程效果,甚至部分高校存在公共艺术课程教育目标模糊、教学内容陈旧的情况,即使在关注结合思政教育的大背景下也相对忽视公共艺术课程的思政教育,缺乏相应的课程体系改革,缺少思政教育融合效果监督机制和整体的长效工作机制,难以保证公共艺术课程的人文教育效果和思政影响力[4]。

2.2 教师思政教学素养不足

在当前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师资队伍中,普遍存在教师思政素养不足、思政教学能力欠缺的问题,这种情况将会直接影响公共艺术课程的思政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还有许多教师存在由于自身思政教学理念不足,思想意识不高,以及对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重视不到位的情况,致使其在实际教学中没有积极结合思政教育内容,发挥思想引导作用。还有部分教师虽积极尝试在公共艺术课程中发挥思政教育作用,但由于思政教学水平、教学方式的影响,或是没有相应的教学体系指导导致实际教学情况不佳,出现思政教育效果差或教学内容不合理,影响课程本身教育效果的情况。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缺乏系统、切实、贴合实际需求的课程体系改革,许多公共艺术课程的思政教育也呈现出内容不符合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需求有距离甚至割裂的情况,且受教师水平影响,许多教师自己收集整理的思政教学内容在公共艺术课程内容融合导入时生硬突兀,甚至与公共艺术课程内容本身无关,教学切入角度和教学语言也老套教条,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起到教育作用。

2.3 学生缺乏主动学习意识

现阶段的一些大学生存在思想意识不坚定,价值观、世界观较为模糊的情况。转变这种情况,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观念也是公共艺术课程需融合思政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要发挥公共艺术课程的思政教育效果,需要学生有相应的学习接纳意识和具备一定水平的价值认同能力。但受多元社会观念影响,许多学生不关注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内容,甚至忽视公共艺术课程本身。部分学生只以考试内容为学习目标,存在学习功利化的心理;还有部分学生对学习呈现消极态度,不愿接收和参与课程教学内容,甚至有些学生缺失个人信仰和思想,存在低级趣味或错误思想。这都会影响公共艺术课程的思政教育效果,进而影响学生自身后续发展。

3 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

艺术作品所展现出来的美,作为一种观念形态,传递着艺术家自身的审美标准、审美实践以及审美理想。在艺术课程教学中,充分挖掘艺术作品潜藏的思政元素,优化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配置、改革创新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结构,实现“按美的规律创造”,可采取以下有效途径。

3.1 “三个坚持”: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内容服从思政教育本质要求

素质教育首要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这也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办好思政课要做到“三个坚持”。公共艺术课程内容思政化一要坚持“以史铸魂”,在课程内容中强化思想引领的作用。公共艺术课程内容选择要包含关于革命先烈忠诚于党、具有坚定政治信仰和优良革命传统的思政教育素材,通过学生感官体验引起心理“美感”的共鸣,继而与学生自身集体荣誉感、道德感、责任感等融会贯通,达到以德自律、滋养心灵的良好思政效果。公共艺术课程内容思政化二要坚持“以情寓理”,在课程内容中强化榜样的力量。在公共艺术课程内容上要坚持选择体现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思政教育,引导大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践行者[5]。公共艺术课程内容思政化三要坚持“优势互补”,在课程内容中强化资源共享的作用。公共艺术课程美育教育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自由化,追求“善”;思政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教育,造就完美的人格,追求“真”。二者强强联手,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具有高尚的人格品质。

3.2 “三个层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遵循思政教学内在规律

无论是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还是任意性选修课程,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都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6]。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充分考虑教学层次,让学生在获得艺术美的体验的同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深厚的民族情感。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来设置:第一是国家层次,注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公共艺术课程中的具体体现。比如,在让学生学习艺术知识的同时,了解这些艺术作品的历史及其蕴藏的悠久文化,结合当下的国情教育,让学生在学习到美学知识的同时,深刻体会到艺术作品背后蕴含的复杂思想情感。第二是社会层次,注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在公共艺术课程中的具体体现。比如在绘画课程中,加入到革命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等写生训练,让学生自觉把与爱国主义精神有关的事迹材料作为素材,从而自觉铭记先烈,更加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第三是个体层次,注重价值观念、社会公德在公共艺术课程中的具体体现。比如组织制作公共艺术海报、公共艺术短视频等活动,能发挥大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培养动手能力,让大学生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提升艺术品位的同时,得到综合素养的提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3 “两主体双向融合”:公共艺术课程管理渗透思政教学思想性特质

公共艺术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课程管理中要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的渗透。首先,强化公共艺术课程教师的主导地位,建设一支政治信仰坚定、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具备丰富美育教学经验、善于创新、结构合理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师资队伍,落实思政教育。其次,发挥大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其积极融入公共艺术课程的全方位教学过程中。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思政实践设计,让艺术作品“说话”,通过主题戏剧表演等鲜活、生动的形式,让大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围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增设思政内容,让大学生在公共艺术课堂教学中“学思践悟”,赓续红色基因[7]。充分发掘歌舞、书法、绘画、雕塑等公共艺术课堂教学中的思政元素,设计短剧、人物模拟等情境式教学,在文教结合中对大学生全面开展感恩、诚信、法制、安全、成长、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提高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再次,公共艺术课程管理还要重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例如,将艺术作品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制成短视频、微课、慕课等,提高“点击率”,发挥公共艺术课在网络教学中的思政功能。

3.4 “四项机制”: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评估落实“三全育人”目标

构建覆盖全员的公共艺术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评估思政课在公共艺术课程中的成效,更好落实公共艺术课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目标。一是努力做到推行一岗两责,落实全员育人责任,建立学科“双带头人”制度,明确公共艺术课程教师思政教育与艺术技能培养双重职责,引导他们自觉做到以德育人、德技并修。二是完善公共艺术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落实全程育人机制。具体到在教材编写、课程研发、教学改革、实践创新、情感培养等方面,融入思政教育内容,使公共艺术课堂更具人文化、艺术性。三是大力推进公共艺术课程思政资源建设,形成全方位育人格局。研发成立公共艺术课程思政案例库、公共艺术课程思政活动库、公共艺术课程思政辩论库,提供公共艺术课程思政微课堂、微视频、慕课等资源,实现公共艺术课思政资源平台的共享,实现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共育。四是要监督完善激励机制。将思政教育纳入公共艺术课程教师的年度工作任务,进行定量考核。通过借助各种新媒体技术,让静止的艺术形象鲜活起来,让严肃的思政教育生动起来,大力宣传在公共艺术课堂教学中涌现出的思政教育先进典型事迹,营造浓厚的思政教育氛围。

4 结语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不但承担着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任务,而且关系到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以及理想信念的教育,多途径实行文教结合,以美育德,将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审美能力、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美育思政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论公民美育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思政课“需求侧”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