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旱荒漠区沙生蔬菜斧形沙芥温室栽培关键技术※

2023-01-21戚福俊李昌龙马玉莲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2年11期
关键词:温室叶片种子

●戚福俊 李昌龙 ※※ 马玉莲 赵 鹏

(1.甘肃省民勤治沙站荒漠植物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 甘肃 武威 733000;2.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甘肃 武威 733000;3.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甘肃 兰州 730070)

斧 形 沙 芥(Puionium dolabratumMaxim.)是 十字 花科(Brassicaceae Burnett.)沙 芥 属(Pugionium Gaertn.)2年生野生植物,是亚洲中部蒙古高原沙地的特有种,具有药食保健、防风固沙的功能,1992年被列为濒危物种[1-3]。斧形沙芥是干旱荒漠区一种优质的沙生蔬菜,富含蛋白质、糖类、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斧形沙芥是荒漠地区的特色野生蔬菜,其总黄酮提取量为叶14.58 mg/g、茎8.01 mg/g、根7.57 mg/g[4],富含蛋白质和糖类,其中粗蛋白含量(24.78%)和可溶性糖含量(21.13 mg/g)最高[5],并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其中钙、钾含量高达5.50 g/kg和3.10 g/kg,检测到17种氨基酸,总量为232.99 mg/g,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总量的42.24%[6]。幼苗茎叶和成株嫩叶可作蔬菜食用,可炒制、凉拌、腌制或干制,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野生蔬菜[7]。目前,关于斧形沙芥的研究主要在基因功能解析[8-10]、物理解剖学特征[11-14]、种子萌发规律[15-18]、化学成分特性[19,20]等方面,而冬季温室反季节种植技术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另外,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野生绿色蔬菜的需求也日益增加[21-23],且斧形沙芥具备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14,24,25],因此,斧形沙芥有着极为广阔的推广前景。本文通过冬季温室斧形沙芥反季节种植过程中的土地平整、土壤消毒杀菌、苗床整理、选种、种子处理、播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等环节进行技术总结,并进一步凝练和提升,旨在为斧形沙芥人工栽培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 试验区概况

试验区位于甘肃省民勤治沙站荒漠植物 国 家 林 木 种 质 资 源 库(38°35'07.35"N,102°58'31.04"E),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风大沙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热量丰富,年平均日照时间2832.1 h,年平均气温7.6℃,极端低温-30.8℃,极端高温40.0℃,无霜期175 d;年均降雨量113.2 mm,且大多集中在7~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3%,年均蒸发量2604.3 mm,干燥度5.1,空气相对湿度年平均47%;≥10℃的活动积温3036.4℃;冬季盛行西北风,全年扬沙天59 d,其中沙尘暴27 d,多集中在2~5月,年平均风速2.5 m/s,最大风速为23.0 m/s;潜水埋深16 m以下,pH为8.3。土壤为灰棕漠土,是地带性土壤,盐土、草甸土、风沙土为隐域性土壤。

2 温室栽培关键技术

2.1 温室规格和设施配置

根据当地日照及风向,选择南北朝向、光照充足、地势平坦且灌溉方便的日光温室。三墙一面,东、西、北三向为土墙,可起到挡风保温的作用;南面及顶部覆塑料透明棚膜,在保证光照充足的情况下还可保温保湿。温室东西长50 m、南北跨度8 m、高3.65 m左右。棚膜上选装卷帘机,便于后期控制温度;还需配置草帘和棉帘,用以遮光和冬季夜间保温;在顶部预留活动出风口,根据实际温湿度,灵活调整风口大小;在温室内部均匀设置3~5个温湿度计,方便掌握温室内温湿度情况。

2.2 土壤选择

斧形沙芥是典型的流沙先锋物种,对土壤孔隙度有极高的要求,但对土壤养分和水分要求不高。在民勤地区温室种植以砂壤土为宜,砂壤土具有较高的空气通透性,适合斧形沙芥根系拓展和植株的健康发育,土壤结构切忌过于紧密,否则容易导致根系呼吸困难,发生根系腐烂而死亡。

2.3 土壤施肥

为保证斧形沙芥高产量和高质量生产的要求,种植前需施足基肥,以有机肥(充分腐熟的人畜粪)为主,每667 m2地施500~700 kg。种植前15 d结合土地深耕进行施肥,使土壤与有机肥混合均匀,并浇灌一次,之后耙耱整平保墒。

2.4 土壤消毒杀菌

土壤自身所携带的致病微生物和害虫会影响斧形沙芥生长,可用多菌灵和辛硫磷对土壤进行处理,每667 m2地用多菌灵2.5 kg、辛硫磷4 kg,使其与表层砂壤土均匀混合后,闷棚2~3 d,之后打开风口消散药味。

2.5 苗床整理

起垄前平整土地,之后起垄覆膜。垄高20 cm,宽50 cm,垄间距30 cm,垄沟覆黑色地膜,可抑制杂草生长,便于小水侧渗灌溉并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垄上留20 cm的裸地不铺地膜,以便松土除草。

2.6 种子处理

因斧形沙芥种子外果皮呈麻质网格状,影响种子与土壤密切接触和吸水发芽,因此,种植前应人工去除果皮。选取色泽好、纯度高、饱满、大小均匀的健康种子。种植前对种子进行浸水处理24 h,以保障种子充分吸收水分打破休眠,缩短出苗期和提高种子萌发率;对种子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100%磷酸钠溶液处理20 min,清水漂洗1 h。

2.7 播种

温室播种时间以11月中下旬为宜。单垄双行种植,株行距20 cm×30 cm,每穴3~4粒种子,播种深度控制在2~3 cm,并覆一层沙土,踩压紧实。种植完成后小水侧渗灌溉一次,严禁大水漫灌,切忌灌溉水淹没垄面。

3 后期管理

3.1 灌溉

斧形沙芥是一种耐旱性野生蔬菜,对土壤水分需求不是很高,土壤水分过多反而不利于其生长。严格控制灌水量,切忌大水漫灌,宜小畦小水侧渗,并且水不能渗湿垄面。

3.2 松土除草

人工去除床面和四周杂草,严禁使用药物除草剂。每次灌水后及时清除垄面杂草,并松土一次。

3.3 施肥

斧形沙芥耐瘠薄,人工种植时只要基肥足够,一般不需要额外施肥。可实时监测斧形沙芥生长情况,若生长状态不理想,可在灌水前追加适量磷酸二铵,将磷酸二铵置于覆膜的垄沟,随小水侧渗即可。

3.4 病虫害防治

斧形沙芥温室种植以后,若遇高温高湿,或灌水、施肥等措施不得当,易遭受病虫危害。斧形沙芥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如下。

3.4.1 白粉病一般发生在成株中下部老的枝茎和叶片上,初期叶背出现圆形白粉状小霉斑,随后扩大连片,严重时布满叶背,叶面与病斑对应处可见淡黄褐斑,后期白色霉斑中出现黄色小颗粒物,逐渐由黄变褐,最后变为黑色小粒点。发现病情后可用40%苯醚甲环唑或44%三唑酮稀释1000~1200倍喷施植株,连喷2次,间隔10~15 d,傍晚喷施。

3.4.2 灰霉病相对湿度在90%以上或幼苗表面有水膜时易发此病,表现为苗色变浅,叶片、叶柄呈灰白色,水渍状,组织软化至腐烂。幼茎多在叶柄基部出现不规则水浸斑,且很快变软腐烂,缢缩或折倒,最后病苗腐烂枯萎病死。防治方法是白天保持温室内干燥通风,并结合使用生物药剂,用50%异菌脲1000~1500倍液在傍晚喷施,5 d喷1次,连续2次,7 d左右即可控制病情。

3.4.3 小菜蛾幼虫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在叶片上形成一个个透明的斑,3~4龄幼虫可将叶片啃食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在留种植株上,危害嫩茎、幼荚和种子。一般用2.5%鱼藤素乳油稀释500倍喷施,1~2次可见效。

3.4.4 蚜虫蚜虫的口针能刺穿植物的表皮层,吸取植物汁液,不仅阻碍植物生长,形成虫瘿,传布病毒,而且会造成植株花、叶、芽畸形。可用70%吡虫啉稀释2000~3000倍喷施,用药1~2次,间隔5~10 d。

3.4.5 斑潜蝇成虫飞翔把植物叶片刺伤,进行取食和产卵;幼虫潜入叶片和叶柄为害,产生不规则蛇形白色虫道,破坏植株叶绿素,影响光合作用。受害植株叶片脱落,造成花芽、果实被灼伤,严重的造成毁苗。一般使用10%灭蝇胺悬浮剂300~400倍液喷雾,从初见虫道时于傍晚开始喷药,7~10 d喷1次,连喷2次。

3.4.6 金针虫其幼虫长期生活于土壤中,能咬食刚播下的种子,食害胚乳使其不能发芽,如已出苗可为害须根、主根和茎的地下部分,使幼苗枯死。由于金针虫生长于地下,可用化学药剂通过土壤处理、药剂拌种、撒施毒土、根部灌药、植株喷粉、地面施药、毒土(饵)、涂抹茎干等方式进行防治灭杀。一般选用50%辛硫磷稀释1000倍灌根的方式灭杀金针虫。

3.4.7 红蜘蛛在叶片背面主脉两侧为害,从若干个小群逐渐遍布整个叶片。发生量大时,在植株表面拉丝爬行,借风传播,常使全株叶片枯黄泛白。发现时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稀释1000~1500倍均匀喷施即可见效。

4 采收

成株达到30 cm左右或具10~15片叶时即可采摘嫩叶,一般10~15 d可采收一次。采收时需注意不能损伤叶心,基部留足2~3 cm的叶柄,以防病菌感染影响斧形沙芥再生长。采摘的嫩叶需及时用保鲜袋封装,避免水分流失过多,影响其品质和口感。

5 建议

5.1 加大科学投入

进一步完善斧形沙芥各项生理生化特性和功能研究,形成科学依据,广泛宣传斧形沙芥作为沙生蔬菜的各项优点,凸显其食用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斧形沙芥,使其价值得以充分利用和体现。

5.2 规范各项技术

规范和优化斧形沙芥种植流程和各项技术,与最新前沿技术相结合,进一步形成斧形沙芥科学种植技术体系,凝练出一套低投入、高产出的斧形沙芥温室种植规程,便于农户操作,提高斧形沙芥种植效率和产出质量,既可满足市场需求,又可实现农民增收。

5.3 加快创新进度

加快斧形沙芥衍生产品创新进度,丰富产品种类,形成斧形沙芥种植、销售、餐饮一体化模式,促进斧形沙芥产业化发展,进而推动沙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温室叶片种子
月季叶片“雕刻师”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两种喷涂方法在TRT叶片上的对比应用及研究
桃种子
可以避免一个温室化的地球吗?
幸运的小种子
可怜的种子
基于CFD/CSD耦合的叶轮机叶片失速颤振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