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武术课程思政建设探究
2023-01-21曹庆华
曹庆华
新疆师范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1 新时代高校武术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1.1 高校教育中武术本土文化日渐凋零
中华武术是我国本土文化的符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传承价值不可小觑。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武术也正受到各种外来文化的威胁,致使关注武术的人越来越少,关注武术中文化底蕴的人寥寥无几,已经发展到岌岌可危的地步。想要避免武术走向消亡之路,就要结合当前时代特点,及时推出可行的传承措施,而高校推出武术课程思政建设这一举措便是解决文化消亡危机,将武术这类本土文化挽救于水火,继续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所进行努力的外在表现,有进一步实践的必要性。
1.2 高校武术教育道德界限模糊
虽然作为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武术有了高校课程这一传承途径,但是当前的高校武术教育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成果,主要是因为武术课程教学更突出其在技能和理论知识上的价值,并未将武术教育扩大范畴并让学生懂得武术的真正价值、武术文化的重要传承意义,甚至有些学生在武术文化认同、信仰方向迷失自我,也有些学生难以在武术学习中把握道德尺度,这些现象都与教育方针、教育理念相违背,为此,新时期需要思政教育对武术课程进行加持,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对武术的认知,并规范言行、强化道德,是武术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1.3 课程思政建设可以加强武术课程育人效率
武术教育和思政教育都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属于对学生成长有益的教育内容,两者的结合可以达到“1+1>2”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武术教育和思政教育的结合可视为学生身体锻炼和心理指导的结合,可确保输出的教育更完整、更系统,由此奠定了武术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可行性,加上育人效果显著,也使得武术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必要性。
2 高校武术课程思政建设对学生的有益作用
其一,培养爱国情怀,提高民族意识。武术最早现于战争,“止戈为武”,透露出来的是保家卫国、抵抗侵略者的思想和职责,在相关思政内容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更真切地感受武德思想,进而萌生爱国情怀。另外,武术属于我国整个民族的共同财产,值得守护和拥戴,同时也与各民族以往的抗战历史密切相关,近些年更成为国人向世界证明本土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由此可以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切实让教育更综合化,武术教育也便脱离单一教授技能和知识的范畴。其二,规范行为,陶冶情操。武术的发展历史较为悠久,武术本身也融入了较多礼仪文化,如抱拳礼、鞠躬礼等等,同时也会在竞赛、表演等场合有相应礼仪,也强调内在的武德,旨在让学生虚心请教、尊师重道,蕴含一些做人、做事道理,将武术课程思政建设推上日程,可确保武德讲述、理解得更透彻和更全面,便可让学生更好地传承武术、发扬武术,也可以将学生塑造成德才兼备之人。其三,塑造健康人格,磨炼意志。一来,学习武术本身就是一件难事,若没有坚强的意志、坚定的决心,很容易半途而废,与此同时,武术教学也是磨炼学生意志的重要途径;二是思政教育可以更好地调节学生内心并确保学生心理趋于健康。由此可见,高校武术课程思政建设非常有必要,既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也可磨炼学生意志,为此,需要相关教师强烈关注、不懈努力。其四,尊师重道,遵纪守法。武术强调和突出尊师重道的理念,十分看重师承,流传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语,但即使尊重师长、遵从教师教诲,也要恪守正确的行为准则,不可以为了所谓的尊师重道而走弯路、走错路,甚至是触犯法律,这便是武术中德行的边界线。思政内容在武术课程中的补充可让学生清晰界定礼仪与规则间的界限,如此才可以更好传承和发扬武术,由此奠定了高校武术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3 新时代高校武术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策略
3.1 加强武术教材中的思政建设
加强武术教材中的思政建设,可视为高校武术课程思政建设初期开展工作的切入点,因为武术课程的开展是以教材为核心的,教材内容间接决定着学生眼界、教师引导方向,对于学生的影响力较为直接,所以,加强教材中的思政建设非常必要且关键。建议在武术教材思政建设中,大致按照以下两种思路来开展具体行动:一方面,要及时成立编纂教科书团队,这个团队中的成员要包括武术课程教师,同时也要包括思想政治课程教师,负责人则由经验丰富的编纂人员担任。编纂初期,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发掘当前武术课程中所用教材的不足和问题,在每个教材单元补充相应思政内容,为学生深刻领悟武术、发掘和认知武术背后的做人做事准则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也进一步明确教师全方位育人的目标,为教师全方位教学和育人提供相应支持。另一方面,制定或完善高校教师自编教材的管理与激励制度、教材建设评价制度,一是调动校内教师编制教材的热情、主动性,切实推进武术教材的思政建设工作;二是通过评价制度规范教材编制机制,确保武术教材思政建设一直按照正确的轨迹向前发展,如此一来,武术教材思政建设才可万无一失。
3.2 加强武术课堂中的思政建设
武术课堂中的思政建设是高校武术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前提是要将武术作为一种必修课,进一步拓宽教育范畴,确保全部学生参与其中,这是高校重视武术课程思政建设采取的必要举措,接下来要重视课堂中的各项安排与设计,确保在有限时间内促成武术教学和思政教育的强强联合,可酌情参考以下内容:其一,构建课堂仪式,要确保礼仪贯穿教学始终,确保武术中的礼仪文化得以传承,也借助每一次的行礼增强师生间的情感,让礼仪成为凝聚情感和增强情感的纽带,让学生历经认知、共鸣、认同、实践的过程。期间,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尊师重道、尊从规则、遵守规章制度、认同武术文化、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等观念,切实将优良武风、学风展现。其二,引入综合性文化,包括武术文化和思政文化两个方面。重点强调武术文化中的君子品格、武德等内容,也以这些内容为契机,引申出思政教育中强调的爱国情怀、责任心、民族自豪感等内容,切实在系统性内容、综合性内容的熏陶和感染下,让学生可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将武术课程思政建设扎根课堂、深入教化性突出的文化中。其三,采用多样教学方法渗透道德思想,如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在多媒体设备的支持下,让学生通过武术动作教学视频的播放和武术相关历史资料的展示,进一步感受武术文化的博大精深,以此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怀等。亦或是采用任务驱动法,布置深挖武术底蕴、寻找武术和做人做事准则关联等学习任务,让学生可以在动手、动脑中全面认知武术精华和正确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多种优良品质的养成奠定坚实基础。
3.3 加强武术实践活动中的思政建设
在武术课程思政建设中,不能只看重学生做人、做事标准的树立和道德观念提升这些内在进步,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优良品质的落实、优良武风和学风的落实,将意识和观念转化成具体行动才是最为重要的,也是武术课程思政建设的终极目标,为达成该项目标,还需要在实践活动上下足苦心,为学生提供意识和观念的转化路径。秉持着加强武术实践活动的思政建设理念和决心,要切实将校内教育资源汇总起来,为学生设计和组织更为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带领学生参加表演,让学生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也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增强对武术的领悟、对文化的认可,激发其荣誉感、责任感、爱国感等多种情感;抑或是带领学生外出参观武术发源地、观看武术比赛等等,通过外出观览这一实际举动,扩宽视野、增长见识、培养民族精神,也借此机会学习武术人士身上的优良品质。诸如此类的活动还有很多,需要相关教师精心设计,切实达到武术教学、武术传承和全面育人等多项教学目标,切实让武术课程与思政教育结合更紧密、更巧妙。
3.4 加强武术师资力量上的思政建设
新时代高校武术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实施和目标的完成,都依赖高校武术教师,也就是说高校武术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关键人群,在该项目标完成中起到决定作用,为此,高校领导务必密切关注和大力支持武术师资力量中的思政建设,切实通过强化师资力量的举措为武术课程思政建设保驾护航。首先,武术教师本人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也就是说到做到,以自身的言行阐述武德、演示正确的做人做事规范,让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教师的一言一行提升道德标准、规范自身行为,切实完善学习武术所需要具备的一切优良品质;其次,学校要为武术教师提供学习机会,可定期组织培训活动,内容包括武术专业知识培训、武德培训、武术课程与思政教育联合能力培训等,切实提升武术教师的各项能力,确保武术教师轻松胜任武术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各项工作;再者,高校要定期组织武术教师进行讨论,借助讨论契机交流经验、积累经验,进一步提升武术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武术课程思政建设水准,这点非常有必要;最后,教育主管部门要发挥一定的组织动员能力,在合适的时间组织武术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坐到一起,通过相关指导强化两类课程教师的密切合作,只有让思政教师与武术课程教师间的交流和沟通保持顺畅,加强教师间的合作默契,才可以保障今后的育人工作取得成效。
4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武术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必须完成的任务,也是增强育人成效,促进武术教育与时俱进发展的关键,为此,高校要在武术课程思政建设中倾注较多心力和精力,更要为武术教师提供力所能及的协助和支持,切实做好一切保障工作以圆满达到武术课程思政建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