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依族非物质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路径探幽
——以黄腊乡抵杠运动为个案

2023-01-21龚显美洪邦辉付朝龙吴亚亚邓威威

武术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布依族民族运动

龚显美 洪邦辉 付朝龙 吴亚亚 邓威威

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国家体育总局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坚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促进群众身心健康”的宗旨,结合实施全民健身的“六个身边”工程,推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等。其次,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及《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可以看出,国家对传承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视。抵杠运动是布依族独特的民族体育文化特色,是布依族历史较为悠久的传统体育项目。该项运动是在两个同心的圆圈内,竞赛双方手持一根长1.6米左右的杠子夹在腋窝下蹲于圆内进行比赛,抵杠者通过“摆、挑、压”及腾挪步子等方法将对方摆出大圆即为获胜。黄腊乡作为“抵杠之乡”,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1 布依族抵杠运动的文化概况

1.1 发展历程

通过文献资料及考察得出抵抗运动是在生活中自发形成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传说,当地老人去世后,年轻在料理后事的过程中,有个力量较大并擅长竞技的人拿了一根碗口粗一米长的木棍说道:“化悲痛为力量,谁能与我比试乎”,这时有人拿起了另一端相互推抵,一决胜负。便产生了抵杠运动项目,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在清朝末年时期,黄腊乡布依族的柏登扬中了武状元,他英勇善战。柏登扬作为布依族当地的首领,为了人们更好地适应当时艰苦的生存环境,增强族人体质,提升士兵的作战能力。他根据挑枪弄棍等特点以及本族人抖杠的方法,在军队中开展了抵杠竞技运动。随后,回到村里,把这项运动传授给本族的年轻人,深受当地年轻人的喜爱。而且,由于当时自然环境的恶劣,抵杠运动的获胜者能够得到人们的敬仰,获得姑娘青睐的机会,符合年轻人的心理需求。是抵杠运动起源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因此,抵杠运动得到了进一步推广。抵杠运动得到推广后,在黄腊乡一带逐渐兴起。成为布依族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首先,抵杠运动与布依族人民的婚丧嫁娶及宗教信仰等方面有着密切联系。其次,布依族一年一度的“正月十五”“六月六”“三月三”等节日活动上,抵杠运动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及认同,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发展。最后,伴随着抵杠运动的弘扬,黄腊乡族人逐渐形成了抵杠竞技运动的队伍,代表家乡参加少数民族运动会,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促进了低杠运动的传承与发展。

1.2 抵杠运动的文化特征

1.2.1 地域性

布依族居住的特点是枕山臂江,多位于溪河的两岸,气候温和,良好的地理位置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地理环境在与自然界的发展斗争中,形成不同的民族文化。早期,布依族人们面对艰苦的生存环境,衍生出抵杠运动,对此,抵杠运动充分反映出地理环境对民族体育文化个性的影响。地域性是在特定的范围内,人们处在共同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而形成某种特定的文化,这种文化在某一区域内传承发展。布依族的抵杠运动主要集中在贵州省安顺市黄腊乡一带的传承发展较好。

1.2.2 交融性

布依族的特色之一是体育活动与文娱活动融为一体。抵杠运动在比赛之前,要进行祭祀,祈求保佑族人平安,铜锣响起正式比赛。随着经济的发展,民族体育运动会分为竞赛项目和比赛项目,而抵杠运动在参加民族体育运动会的过程中,体现了民族体育文化的交融性特征。

1.2.3 象征性

在各民族生存发展的区域内,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各民族在土地资源等问题容易产生矛盾,为了争夺生存资源,维护族群平安,必须拥有强壮的身体。因为,族人的强健体魄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保证。鉴于此,结合宗教、地理、价值观念等,布依族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抵杠运动,抵杠运动表现出了布依族的独特的个性特征与独立的发展脉络,具有民族力量的象征性,是布依族体育文化的代表之一。

1.2.4 传承性

布依族抵杠运动项目是本族人民社会行为的历史沉淀,是本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锤炼,优化与升华,传承与发展。自此,形成了形式、内容及规则等都相对稳定的传统体育项目,该项目源远流长,始终与布依族的婚丧嫁娶及宗教信仰等紧密联系,世代相传,抵杠运动文化具有明显的传承性。

1.3 抵杠运动的价值定位

1.3.1 民族文化价值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象征、血脉和族人的精神支柱。布依族抵杠运动文化是本民族长期共同生活的产物,在发展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的壮大、成熟。它具有维系民族文化的纽带作用,在世代相传中继承与再生。同时,布依族抵杠运动文化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历史延续性及时代特征等,与之相结合起来成为布依族重要的体育文化元素,体育文化与民族文化是不可分离的。对此,抵杠运动通过与本族文化不断融合发展,创造出极大的民族文化价值,对传承民族文化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动力。

1.3.2 竞技体育价值

与大众体育相比,竞技体育更具有竞技性、目的性、斗争性等,因为竞技体育以夺取优异的运动成绩和名次为主。而不是简单的身体练习,对此,竞技体育比大众体育更具有顽强的毅力及拼搏精神,是竞技体育独特的精神风貌。同时,竞技体育的技击精神是抵杠运动的内生动力,从抵杠运动的发源开始,其搏击与斗争性便开始悄然萌芽,并经过不同时期的演进逐渐规则化、体系化,最终形成抵杠运动项目。通过抵杠运动展示了布依族人民的体育精神及智慧,反映出布依族竞技体育价值及文化观念。自此,抵杠运动的竞技性较受人们的欢迎,利于向社会推广普及,能够增强人们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能培养人们积极向上、勇敢拼搏的竞技体育精神,对布依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1.3.3 娱乐、观赏价值

各民族传统体育的竞技性及表演性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了它的娱乐价值、观赏价值。随着时代的变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逐渐被人们珍视,其中,娱乐价值与观赏价值在民族文化发展的各个时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就布依族的抵杠运动而言,在每年的节日活动及婚丧嫁娶等,作为其娱乐及观赏活动,是布依族传统的社会交流方式。具有非富的娱乐、观赏价值。

1.3.4 助力乡村振兴价值

民族文化的根源在乡村,传统体育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和精神动力,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对于布依族来言,传统体育文化是布依族的血脉及纽带。布依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的结合民族精神和体育精神,顺应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焕发出独特的体育文化魅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和载体。在黄腊乡开展抵杠运动,既能促进抵杠运动的传承,又能有效的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抵杠运动作为非遗物质文化遗产及传统体育竞技项目,能够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以及游客到乡村考察学习与观赏,带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有效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及文化的传承。

2 布依族抵杠运动的竞赛规则

(1) 场地。在平坦的硬地上画两个同心圆,直径分别为3.2米和6.4米。(2)器械。硬质原木一根,长约1.6米,直径约6厘米。(3)竞赛人数及其装备。人数:每支队伍的参赛队员是3-5人,每轮每支队上场抵杠队员为1人。装备:队员可着运动装、护膝、护肘。(4)竞赛方法及胜负判断。竞赛方法:两名竞赛者将木棍用两手握住并夹于右边腋下,右手肘抵至于右边大腿内侧,两脚一前一后,平蹲于内圆中,以腰部的力量为主,通过抵、摆、压、挑、推及腾挪步子等,相互低,内圆起着警示作用,抵出大圆获胜。胜负判断:裁判吹响口哨后,一人敲响铜锣,竞赛双方发力抵对方,使对方的头、肩、背、手、臀及体侧触地得分,把对方抵、摆、挑出大圆后为胜利。三局两胜。(5) 规则。细则:竞赛双方不得故意放开木棍、站着抵、把木棍往后拉以及木棍不能离开右侧腋下。木棍只能往自己的右侧摆。为例者记犯规,犯规三次,本场为负。无违规情况下,通过得分判罚。得分判罚:总分为10分,先获10分者获胜。竞赛双方使对方的双肩和臀部着地得3分,双膝、双手、双手着地得2分,单膝、单手、单肩着地得1分,在大圆内臀部触地得1分,一方脚踩大圆线或被抵出圈外,负一场。

3 黄腊乡布依族抵抗运动文化传承发展的机遇

3.1 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2009年,《布依族抵杠运动》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再一次以崭新面貌进入公众视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在人类社会历史中创造及沉淀出来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与布依族人民风俗习惯、宗教仪式等紧密相连,具有民族性、传承性等特征。实施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对于抵杠运动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性传承发展机遇。能够引起党和政府部门的重视,更加关注抵杠运动传承与发展趋势。同时,提升了民族的文化自信,加强了社会对抵杠运动文化的认同,被更多人接纳,利于对该运动不断的挖掘、保护和传承。

3.2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体系的建立

在2011年6月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要求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注重其文化的真实性和传承性。并尊重其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得损害合法权益。提升非物质文化的认同,提高其文化的保护传承意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其次,于2013年3月贵州人大常委会颁布的《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中指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以保护、传承为主,合理利用。党和政府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科学制定保护传承的发展规划,并具体实施,培养非物质文化传承主体以及对其文化的研究人才给予扶持。鉴于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法律法规的实施,为非物质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和,提供了法律保障。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弘扬。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抵杠运动传承发展指明了方向,使黄腊乡布依族抵杠运动传承发展从中得到了巨大支撑以及前所未有的促进作用,增强布依族人民的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塑造传承主体,有效促进抵杠竞技运动项目的传承。再一次为低杠运动的传承与发展赢来了机遇。

3.3 少数民族运动会的发展契 机

少数民族运动会的开展,为布依族抵杠竞技运动项目传承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平台。首先,加快了抵杠运动标准化的发展速度,促进抵杠运动的传统技术动作与现代竞技体系的融合,提升抵杠竞技运动的规则的规范化、公平化以及公众的参与度。抵杠运动的影响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其次,提高人们对抵杠运动的认识。抵杠由过去节日活动、婚丧嫁娶的娱乐活动,转化为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竞技运动项目。通过少数民族运动会,参与者及观赏者认知程度都会进一步升华,利于其运动的传承发展。最后,推动抵杠运动的快速发展。抵杠运动的竞技性、观赏性等通过民运会赛事得到了良好的宣传,进一步的推动抵杠运动走向社会,促进与全民健身计划的有机结合,吸引更多传承人才,完善抵杠运动竞赛规则及制度。同时,促进其运动与其它民族体育运动的融合,增强民族体育文化实力。少数民族运动会给抵杠运动又一次提供了传承的机遇。

4 布依族抵杠运动文化传承现状

4.1 教育层面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民族体育文化得以传承的基本方式和保障。抵杠运动在黄腊乡一带盛行,并具有“抵杠之乡”的称号。它是集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等为一体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深受布依族人民的喜爱。黄腊乡为了其运动的有效传承,将抵杠运动引进了黄腊乡民族中学的学校体育。使得低杠运动的技术动作得以有效传承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体质,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增强他们的民族文化自信、自觉。其次,黄腊乡的人民政府组织传承者柏明通、班锦平到其中学对学生进行抵杠培训。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抵杠运动的了解。但是,黄腊乡民族中学在体育教学中缺乏对当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校本教材的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理论知识的了解来自于口头传授,限制了学生理论知识的积累。再次,其学校体育传承范围有限,集中在黄腊乡一带,间接的减少了传承主体,阻碍了抵杠运动的传承与弘扬。

4.2 生活层面

抵杠运动深受黄腊乡布依族人民群众的喜爱,每年的“正月十五厂”“六月六”“三月三”等节日活动以及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布依族人民都会组织开展抵杠运动。同时,在闲暇的时间里族人也会自发组织抵杠运动来丰富充实生活。在黄腊乡一带是布依族人民参与最多的一项体育活动。其次,贵州省体育总局、及人民政府等为了传统体育文化更好的走向社会,融入群众生活。以“全民健身日”为契机,表演了抵杠运动等传统体育项目,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增强身体素质,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促进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兴运动项目易受村民所接纳,加上经济刺激,乡村人口流动大,留在家乡的年轻人较少,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发组织的体育活动为数不多。只有在节日活动期间才会开展,对此开展的机会不多。以及受体育全球化的影响,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逐渐被弱化,趋向于西方体育活动项目,导致抵杠运动的传承发展步履维艰。

4.3 竞赛层面

竞赛传承是布依族抵杠运动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在参赛的过程中,运动员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实践当中,既能在传承与推广的同时,也能以优异的竞赛的运动成绩来提高社会主体对抵杠运动的关注,吸引更多人参与到抵杠运动的传承和弘扬中。竞赛以少数民族运动会为主,屡屡获佳绩,荣获过贵州第四届民运会“第一名”、全国第六届民运会“第二名”、在第七届民运会上获“金奖”等优异名次,并且抵杠运动在中央3台《欢乐中国行》中被评为特色文化节目。通过竞赛加速了抵杠运动的传承与发展,提高了抵杠运动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但近些年,受新冠病毒疫情蔓延的影响,许多赛事被暂时搁置,抵杠运动传承发展再一次停留在黄腊乡一带,全面引入社会的进程减缓。自此,由于传承路径的单一,制约了布依族抵杠运动的继承与发扬。

社会环境变迁,传承价值观念和传承主体缺失;西方体育文化的渗透,民族文化认同感弱化 ;传承路径单一,传承步履维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意识淡化;民族体育文化重构是现代民族文化的大势所需。

5 布依族抵抗运动文化发展的路径探幽

5.1 自觉与续存——开发教材与高校体育专业融合

随着社会的转型更替,经济、文化等背景不断变化。布依族抵杠运动的自然地理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此,无意识的传承已无法适应如今社会发展趋势,难以抵挡现代体育的冲击,其传承的路径变窄。鉴于此,不得不由原来的“无意识”传承向“有意识”的传承的转变。故,将抵杠运动融入到高校体育专业教学当中。为进一步提高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自觉性,在高校体育的教育中,应结合各民族体育文化特色,开发校本教材,帮助学生构造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体系,加强学生对民族体育文化的了解,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的自觉意识。其次,利用高校传承,不仅能够充分发挥高校人力资源及场地设施等教育优势,而且能为中小学及社会提供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教师、社会指导员等,进一步塑造了抵杠运动的传承主体,丰富了高校体育内容的同时,扩宽了抵杠运动传承的路径。

5.2 兼容与交汇——构建民族体育的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面对西方体育文化的强势冲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遭受文化认同的危机。人们盲目的崇拜西方体育文化,使得民族体育文化丧失自觉与自信,逐渐被弱化、冷落及无视。基于此,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发展,进一步促进中西方体育文化兼容与交汇。使中西方文化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和谐共生,借鉴与发展西方优秀体育文化,维持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进程中的主流地位。同时,学会汲取西方体育文化的精髓,不断完善与丰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及内容,激活民族体育文化价值的引擎作用,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时俱进,结合人民群众的需求,向现代化体育转型,满足人们对体育的需求,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民族体育文化的魅力,提升民族文化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充分利用西方体育文化的推动作用,实现中西体育文化的互融互通,彰显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自信与自觉。从而促使布依族抵杠运动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得以更好的传承与发扬。

5.3 弘扬与再生——以保护与创新为主,拓宽传承进路

非物质体育文化体现出国家和民族创造性、实践性,展示了各民族悠久的生活习俗,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民族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各民族文化的象征。自此,为了布依族抵杠运动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保护,充分调动社会的力量,加强对抵杠运动的长足保护,提升保护传承的水平。在其传承保护的过程中,注重抵杠运动内容、规则形式的创新,增加它的趣味性、简单性及娱乐性,满足人们群众的需求。同时,充分利用新媒体、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实施更好的传承发展路径,扩宽抵杠运动的传承渠道。通过新媒体、互联网技术的传承,不仅能将抵杠运动的发展进行记录及再现,还能促使抵杠运动与现代体育的融合,从而实现抵杠运动形式内容的创新。此外,还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吸收整合其它优秀的民族文化,促进布依族体育文化的革新,促使布依族体育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抵杠运动得以有效传承保护的同时,扩宽了发展的路径。

5.4 传承与保护——政府完善文脉赓续政策

民族体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础和根本,它承接着民族的过去与未来。优秀的民族体育文化不仅凸显出中华体育文化的魅力,而且是构建社会体育发展的源泉。对此,必须将布依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放在文化战略高位。其中,政府作为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保护的社会主体,要承担起总揽全局的重任,充分认识到保护布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性,有效履行政府的基本职能,科学的制定体育文化传承发展规划,将布依族抵杠运动的文化建设贯穿到民族文化的各项工作指标当中。根据黄腊乡布依族体育文化的特点,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执行一切传承保护工作以政策法规为基本依据,确保传承保护工作的有效性。同时,在黄腊乡设立分权责文化保护机构,促使体育文化传承保护工作得以高效专业的完成,相关保护机制能够顺利实施。其次,政府部门要做好布依族体育文化的宣传引导工作,帮助群众树立民族体育文化意识,激励群众参与到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去。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举办民族体育文化的展演活动,扩大宣传,提高全民的文化传承意识,提升人民民族体育文化认同,增强民族体育文化自信。促进抵杠运动的传承与发展。

5.5 转化与发展—体育与旅游的交融发展

从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来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适度的“扬弃”,打破单一的文化传统观念,对体育传统文化现象再认识,不断交流吸收,在传承保护中创新发展,融入现代体育文化发展之中。同时,以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为契机,促进布依族抵杠运动文化与旅游资源融合发展。体育文化与旅游的碰撞,是有效的活态传承,激发出体育文化的多维价值,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因此,体育与旅游融合不仅拓宽了抵杠运动传承发展的路径,而且推动了旅游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赋予了新的发展趋势,挖掘出文化旅游的商业价值,能为当地群众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满足群众生活需要,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促进体育与旅游互承双赢。自此,通过两者融合发展,推进了抵杠运动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增强了民族的文化自信与自觉,提升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力,凝聚社会的力量传承发展。

6 结论

传统体育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基本构成要素。传统体育文化是植根于地方民族文化之上,具有浓郁的区域特色,是多元体育文化重要构成部分。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为使有关文化得以继承与弘扬。本文以黄腊乡布依族的“抵杠运动”为个案,对其体育文化进行探索,为进一步促进“抵杠运动”这一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使人们充分的认识到传承与发展体育非物质文化的重要性,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结合民族体育文化开发教材与高校体育专业融合,塑造传承的主体,构建民族体育的文化认同,其传承的形式以保护与创新为主,拓宽传承进路,政府完善文脉赓续政策,促进其文化传承发展机制的实施,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契机,促进体育与旅游交融发展。以此来增强社会凝聚力,提升文化自觉与自信意识,促进体育非物质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布依族民族运动
我们的民族
贵州布依族民歌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以黔西南布依族《十二部古歌》为例
多元民族
不正经运动范
布依族古村落平寨
疯狂的运动
基于GIS的黔西南布依族自治州生态旅游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