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融资渠道分析
2023-01-21隋晓辉青岛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隋晓辉 青岛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引言
国有企业作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为促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现代化市场,保障国企经营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具备稳定的资金支持。资金作为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不仅关乎着企业经营管理,同时也影响着企业未来发展,但当前国有企业融资渠道相对狭窄,对于银行贷款等融资形式过度依赖,给企业财务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因此,加强对于国有企业融资渠道的分析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国有企业融资渠道发展的问题
(一)内部融资渠道较少
融资活动需要企业结合自身生产、经营以及管理的实际需求,合理选择合适的方式和渠道,实现资金筹措。内源融资是国有企业进行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就当前国企实际经营管理情况来看,其内源融资渠道不足问题十分明显,极大地限制了企业资金的积累。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国企经营管理过程中,缺乏良好的内源融资意识,当前国企绩效考评与企业自身经营情况之间联系紧密,而内源融资会影响企业经营效果的体现,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国有企业主动忽略内源融资渠道。其二,相较于内源融资而言,外源融资能够帮助企业更快获得资金,与民营企业相比,国企在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借贷的过程中,信誉更高,融资也相对更为便利,因此,这种融资方式深受国企欢迎[1]。
(二)过度依赖银行贷款
由于国企在进行银行贷款的过程中,能够更好、更快地获取所需资金,因此,国企对于银行贷款的倾向程度更高,这也导致企业融资结构中,银行贷款占比较高,使得国企融资结构当中呈现出了不平衡状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企融资风险。如果企业长期处于以银行贷款缓解自身资金困境的状态下,就需要承担巨大的本息压力,进而对银行产生过度依赖,这也会使得企业在进行融资借贷的过程中,使得银行与企业缺乏对于风险的全面评估和考量,一旦出现融资风险,将会给企业带来极大压力,甚至影响到银行发展。
(三)证券市场利用不足
证券市场是当前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下的必然产物,也是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背景下的重要融资渠道之一,当前证券市场的成熟发展,以及监管体系繁荣日益完善,为国有企业融资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渠道。但在国有企业实际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对于证券市场的利用多表现为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方面,其中更以股权融资为主,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股权融资的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在此过程中,国有企业能够自主控制股利的发放比例,以此实现对于融资成本的有效控制,将更多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且融资交易过程中,产生的费用也相对较低。而债券融资也具有防范金融风险方面的优势,但基于成本方面的考量,国有企业当前对于债券融资的重视程度不足,也使得证券市场在企业融资方面的优势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二、影响国有企业融资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内部影响因素
1.融资渠道的选择
融资渠道的选择是影响企业融资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融资渠道主要包括债务性渠道和权益性渠道两种。其中前者会增加国企的负债,而且企业需要严格按照融资过程中相关条款的约定,以及日期还本付息,值得注意的是,债务性融资渠道的选择过程中,相应债权人并没有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权力。而权益性融资方式获取的资金,会成为企业自有资金,增加企业财富积累,而且不需要企业偿还资金,但同时企业需要出让部分生产经营决策权,并及时发放企业红利。当前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常用的融资渠道包括以下四种:第一,银行贷款,对于国有企业而言,银行贷款不仅获取资金更加便利快捷,而且渠道正规,风险较小,利率较低;第二,发行股票,通过发行股票获取资金具有长期性特点,而且无需承担本息压力,因此风险较小,也是企业转型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契机;第三,债券融资,从本质上来讲,债券融资也是企业与债权人形成债务关系,并按照预定要求,归还本息,与银行借贷有着相似之处,值得注意的是债权人不参与企业经营,而且若企业经营不善,进行清算时,应优先归还债权人的剩余财产;第四,融资租赁渠道,该渠道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促使融资租赁的金融和贸易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有限资金内,最大程度上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2]。
2.融资额度的选择
基于国有企业自身规模、特点,不同融资渠道下企业可融资额度各不相同,以股权融资渠道为例,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限制要求,新股发行募集的资金,应在企业前一年净资产的2 倍之内。此类融资额度的限制,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保障股民权益,监督企业行为,避免企业不合理融资侵占股民利益,也是为了能够督促企业选择更加适宜自身发展和实际需求的融资渠道,合理确定融资额度。对此,企业需要结合自身情况以及成本支出,合理确定融资额度,防止由于额度设定得不合理,给企业经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甚至造成财务风险。
(二)外部影响因素
1.政府行为
政府行为是影响国企融资渠道选择的主要因素之一。从宏观角度来看,国有企业筹集充足的资金,以供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能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财富的创造贡献自身力量,对于社会就业情况、行业发展以及国家财务状况都有着积极影响;从微观角度来看,政府行为对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融资渠道的选择。而且,国有企业在实际选择融资渠道的过程中,为保障融资的顺利性、有效性以及合理性,需要加强对于相关政策的研究,并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合理制定融资决策,因此,相关政策的制定对于国有企业融资行为影响较大。
政府对于国企融资的影响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直接导向作用,政府部门借助宏观手段调节社会经济,改变经济形势,也会影响到融资渠道的发展,例如,降低税率,能够有效降低企业负税压力,增加企业借贷行为;第二,相关补贴政策,部分国有企业由于其本身为重点行业,并且属于行业当中的重点企业,因此,可能会受到一定金额的政策补助,与此同时,这种政策补助也会向经济市场释放金融信号,对此企业在进行融资的过程中,可借助杠杆作用,获得更多融资;第三,政府扶持,对于重点企业、经营困难企业以及具备发展潜力企业,政府会采取参股扶持的方式,帮助企业发展,降低企业融资压力;第四,监管体系的变化,近年来市场经济结构的发展和变化,使得市场监管需求以及职能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在此情况之下,国家监管体系不断更新调整,监管理念、规则也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对于银行业的监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企业融资选择;第五,去杠杆政策,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对于政府债务方面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加强对于违规担保行为的控制,以及风险防范相关工作,并出台了降低企业杠杆率相关文件,随着此类政策的不断深化加强,国企融资优势将会逐步减弱,这将会直接影响到国企融资决策[3]。
2.资本环境
资本环境主要包括利率因素和金融环境两个方面。从利率因素角度来看,贷款基准利率的改变和调整直接影响着企业融资成本,利率越高,融资成本越高,企业需要偿还的利息越多,这就会导致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的过程中,降低对于相应融资渠道的倾向程度,进而影响国有企业利用银行表外融资的方式。在金融环境方面,央行会根据国内外金融市场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维持市场平稳,在央行降准优化流动性结构的意图之下,将会保持稳健的中性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增速也会处于低位状态下,有利于降低银行融资成本,促使国有企业更加倾向于向银行贷款。
三、国有企业融资渠道拓展的策略
(一)拓展内源融资渠道
在新时期背景下,国有企业为降低自身财务风险,保障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应降低对于银行贷款融资方式的依赖,加强对于内源融资渠道的重视,以此在企业内部形成稳定现金流,确保企业资金安全。实际上,与外源融资渠道相比,内源融资所带来的财务风险以及所需的融资成本都相对更低,因此,拓展内源融资渠道对于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更加积极的作用。
对此,在实际拓展内源融资渠道的过程中,应加强对于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视:第一,合理优化调整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之间的占比,适当增加内源融资比例,以此提升企业融资结构的稳定性,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第二,加强对于企业所处行业状态、发展阶段,以及自身业务规模和风险承担、应对能力的分析和考量,合理拓展内源融资渠道,避免盲目拓展,给企业带来更大的财务压力;第三,国有企业在实际进行融资渠道拓展、融资结构优化调整的过程中,应加强对于增资减债方面的重视,避免企业长期处于高负债状态之下,影响企业归还银行贷款的能力,导致企业对银行贷款过度依赖,给企业造成融资困境,对此,企业应借助股票发行等多样化融资方式,不断强化资金积累,改善自身资本结构;第四,强化内部控制,结合当前企业发展实际情况以及融资渠道扩展需求,建立完善内控体系和财务制度,强化税务筹划管理,以此提升企业资金利用率,增加企业流动资金,为内源融资渠道的拓展提供良好的资金支持[4]。
(二)创新信贷融资模式
作为我国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信贷融资也是国企生产经营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在国企实际拓展融资渠道的过程中,也应实现对于信贷融资模式的有效创新,促使信贷融资的作用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在实际拓展融资渠道的过程中,国企应充分结合当前行业以及金融市场发展情况、特点以及趋势,在传统融资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融资来源和方式。为强化提升信贷融资模式创新能力,国有企业需要成立专门的融资管理部门,以此合理选择融资渠道,同时负责对于融资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积极探索信贷融资模式创新发展渠道和路径。
一方面,可结合企业自身情况,积极探索国际资金支持渠道,利用境外资本市场,借助外资银行丰富的融资管理经验、风险控制能力,以及还款方式、贷款期限较为灵活的优势,展开融资活动,以此帮助国企规避部分风险,提升企业长期发展能力,在此过程中,企业应加强与外资银行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及时获取先机优势,为企业融资提供良好支持。另一方面,还可积极与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合作,通过保险资金的方式,达到降低融资成本、延长融资期限的效果。除此之外,对于自身资产丰厚、信用等级较高的国有企业而言,还可通过债务融资模式,进一步拓宽自身融资渠道,当企业长期资金总额维持在一定范围内时,通过适当增加负债融资水平,能够提升财务杠杆效应,进而帮助企业获得更多效益,同时,还需要进行融资方式的组合,以此达到减少融资成本、降低企业风险的效果。
(三)加强证券市场利用
为强化企业负债控制,降低运营风险,实现对于企业融资结构的优化,在实际进行融资渠道拓展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应科学均衡不同融资方式的占比,合理利用证券市场融资方式。
首先,应合理优化股权融资策略。股权结构对于企业治理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若股权集中度较高,就会导致企业治理的过程中缺乏监督和有效制衡,但若股东持股数量相当,则会影响协同合作,难以保持决策的有效性以及一致性,降低决策效率。对此,国有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对股权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促使协同效应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加强对于专业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合作,借助相应政策,通过精细的计划安排,合理优化股权,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其次,加强对于债券融资的重视,采取股债并举策略。结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和当前金融环境情况,适当增加债券融资占比,强化控制债券融资与股权融资比例,同时避免股权流失过多,导致失去企业控制权,此外,也应借助股权融资渠道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融资。为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在此过程中,应结合实际经济环境,对二者进行动态调整,在经济环境以及企业经营情况都相对良好时,可增加债券融资占比;在经济下行,环境风险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应增加股权融资占比,以此降低企业融资风险。
最后,国有企业还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取房地产信托投资融资方式,并通过制度改革、结构优化等措施,实现对于企业流动资产的有效转换,将其转变为证券市场资源,以此达到盘活企业资产的效果,增加企业流动资金[5]。
四、结语
当前国有企业融资管理过程中,存在内部融资渠道较窄、对于银行贷款依赖较高的情况,为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增加融资能力,国有企业应充分结合当前国家政策、金融市场环境、行业发展情况以及自身特点,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增加内源融资占比,强化资金积累,同时还应积极创新信贷融资模式,借助境外资本市场、金融机构以及债务融资模式,帮助企业丰富融资渠道,同时增加自身经营收益,此外,还应加强对于债券融资的重视,优化股权融资,采取股债并举策略,或者开拓房地产信托投资等融资方式,不断丰富国有企业融资渠道,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