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勤练、常赛”的生成背景、基本内涵与实践审思
2023-01-21李军刘世磊
李军,刘世磊
(1.韩山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广东 潮州 521041;2.温州大学 体育与健康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继《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两办《意见》”)之后,教育部又出台《<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使“教会、勤练、常赛”真正进入公众视野,在学校体育领域引起广泛反响与关注。“教会、勤练、常赛”对实现《“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的青少年普遍掌握1~2项运动技能、体育活动更加广泛深入、体育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取得新进展[1]等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指导纲要》对“教会、勤练、常赛”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解读,学者也撰文进行论述[2],但在其基本内涵、有效落实等方面仍有讨论空间。基于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教会、勤练、常赛”,以期完善其基本内涵、促进其有效落实,助推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目标和“青少年体育发展进入新阶段”目标的实现。
1 “教会、勤练、常赛”的生成背景
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和长期以来学校体育发展的不尽人意是“教会、勤练、常赛”的生成背景。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关于学校体育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3]。于是“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成了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的目标[4]。长期以来学校体育发展的不尽人意,尤其是“学生上了12年体育课什么运动技能都没有熟练掌握”[5],这样的学校体育发展现状以及由此导致的学校体育育人功能难以充分发挥的窘境。如何发挥学校体育“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功能进而实现“四位一体”目标?如何实现让学生通过体育教育真正掌握1~2项运动技能进而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育人价值?以上问题引起了学界及业界的关注与思考。王登峰[4]以熟练掌握运动技能为突破口,以实现“四位一体”目标和培养时代新人为落脚点,提出学校体育要以“教会、勤练、常赛”为基本模式进行体育教育教学。
“教会、勤练、常赛”提出的直接目的是使学生真正掌握1~2项运动技能,间接目的是实现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目标,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会、勤练、常赛”遵循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和学校体育教育的育人规律。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是由泛化→分化→固化→自动化。“教会、勤练”就是完成运动技能从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的变化过程。通过“教会、勤练”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的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育的育人规律主要是通过运动技能的应用来进行“育体”和“育心”。“常赛”就是运动技能的应用。通过“常赛”不仅能够进一步巩固、提高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健全人格的人、培养意志坚毅的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 “教会、勤练、常赛”的基本内涵
“教会、勤练、常赛”的理念既可以理解为学校体育工作的行动指南,也可以认为是学校体育的一种发展模式。其基本内涵包括:(1)“教会、勤练、常赛”是针对学校体育教育体系而提出。学校体育教育体系包括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锻炼、课外体育竞赛。(2)“教会、勤练、常赛”对应的主要场域为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课外体育竞赛。此外,由于体育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和比赛对运动技能要求的综合性,体育课上也可以适时安排比赛,但多以单个技术动作或组合技术动作为主。(3)“教会、勤练、常赛”中“教”的内容为运动技能(基本运动技能与专项运动技能)、体能、体育与健康知识等;“练”的内容为体育课上教师所教、学生所学的运动技能(基本运动技能与专项运动技能)、体能、体育与健康知识等;“赛”的内容为教师教、学生学与练的内容,即运动技能(基本运动技能与专项运动技能)、体能、体育与健康知识等。(4)“教会、勤练、常赛”中的“会”“勤”“常”的度是比较模糊的。根据体育课堂教学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体育教育育人规律,“教会”中的“会”应该为“初步掌握”或“基本掌握”,“勤练”中的“勤”有“反复”“大量”之意,应该为每天不少于1小时练习,最好为2小时(校内外各1小时)。“常赛”中的“常”有“经常”“常常”之意,应该为课外体育竞赛(完整比赛)每周不少于1次,单个技术动作或组合技术动作不宜在技术动作形成的泛化阶段安排比赛,应在分化阶段后期安排教学性比赛。(5)从学生学的角度而言,学、练、赛要一体化。学生运用其所学实际参与体育运动和健康实践,以练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健、学用结合、学以致用[6]。(6)熟练掌握运动技能是手段,培养人是最终目的。
“教会”“勤练”“常赛”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依存。“教会”是“勤练”的前提,“勤练”是“常赛”的基础,“常赛”是以体育人的主要方式。从掌握运动技能的角度而言,不以“会”为前提的“练”是徒劳,练的越多可能离真正掌握运动技能就越远。没有“练”作保障的“会”仅是“初步掌握”“基本掌握”层面上的“会”。因此,只有在“教会”的前提下通过“勤练”才能实现运动技能从量变到质变,才是真正意义上掌握运动技能,即熟练掌握。从应用、提高运动技能的角度而言,“勤练”为“常赛”创造了条件,“常赛”是“勤练”结果的外在表现形式。从体育的育人方式而言,“常赛”是应用运动技能和培养人的有效平台,是学校体育的主要育人方式。只有通过“常赛”,才能更好帮助学生实现“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一理念主要体现在:为学生创设学习、练习、比赛(展示)有机结合的体育与健康活动,将学、练、赛(用)贯穿于学校体育教育之中,将课内所学应用于课外体育健康活动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体验运动的魅力、体验健康的美好;创造性地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经常性的、参与性的体育比赛(展示)活动,营造不论学生的运动天赋、体质健康水平如何,都能平等地、有尊严地、成功地参与到比赛环境与氛围中[6]。
3 “教会、勤练、常赛”落实中的问题审视
“教会、勤练、常赛”是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对实现学校体育的“四位一体”目标和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育人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但在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学校体育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利于体育教育教学的问题。
3.1 体育教学、体育课堂教学概念理解的片面性
正确理解体育教学、体育课堂教学(体育课)概念的内涵及其辩证关系对有效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调研发现,广大一线体育教师和部分体育教研员对“体育教学”“体育课堂教学”概念内涵的理解缺乏全面性与深刻性,导致他们在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过程中误认为体育教学就是指体育课堂教学(体育课),严重阻碍了体育课堂教学(体育课)任务的实现,降低了体育课堂教学(体育课)的效率。如有的体育课在单元课的分解技术动作新授课中就进行比赛,由于学生获胜心切,致使还处于泛化或分化初期阶段的技术动作发生变形,一旦这种变形的错误动作形成了动力定型,对后续学习与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极其不利。此外,《指导纲要》也未对此予以明确。《指导纲要》在“指导思想”中指出“通过深化体育教学改革、转变教学观念,全面把握‘教会、勤练、常赛’的内涵与要求,使其成为常态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教学组织模式”[7]。在“师资保障”中指出“通过培训准确把握改革方向,深刻理解和实施‘教会、勤练、常赛’的具体要求,更加合理有效地组织体育课堂教学”[7]。由于《指导纲要》的主题词是“教学改革”,加之文本中多次强调“教学组织模式”“课程教学新模式”“体育课堂教学”,致使广大一线体育教师认为这里的教学是课堂教学,于是便将“教会、勤练、常赛”教条地落实于每节体育课。这种做法显然是对“体育教学”“体育课堂教学”概念内涵的理解不够透彻,尚未厘清二者的辩证关系,放大了体育课的功能,扩大了体育课的主要任务,额外增加了体育课的负担,进而严重影响体育课堂的效率、效果和效益。
3.2 “教会、勤练、常赛”实施场域的片面性
通过调研广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模拟教学和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发现,“常赛”多为单个技术动作的比赛,如篮球的胸前传接球,偶有体能比赛,鲜有完整比赛,如篮球的三人赛或全场赛。呈现于每节体育课,即每节体育课堂都安排不同形式比赛。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对“体育教学”“体育课堂教学”理解的片面性,二是《指导纲要》在“创新教学过程”中对“常赛”的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根据体育教学内容合理组织每堂课上的教学比赛”[7]。体育课堂上不是不可以有比赛,比赛法在课堂上的恰当运用反而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每节体育课上都安排比赛,尤其是在单个技术动作的初学阶段,不但其科学性有待进一步论证,而且也不是“常赛”的本意。王登峰[8]指出,要做到勤练,学校要建立完整的课余训练体系和课外体育作业制度;体育课上完之后进行竞赛,就相当于体育考试,是为了在实战中检查知识掌握情况。显然“常赛”指的不是体育课堂上的竞赛,而是课外体育竞赛。此外,“勤练”也不是仅指体育课堂上的练习。因为每一节体育课都会有练习,只要是教授与学习运动技能、体能以及体育知识,就少不了练习。换言之,每节体育课都有练习,那就没有勤与不勤之分,当然也就无需强调“勤练”,否则就是画蛇添足。虽然体育课上有技术动作、体育知识等的学练,也可以适时地安排教学性比赛,但“勤练、常赛”的主要实施场域却不只是体育课堂。现实中将“勤练”与“常赛”置于每节体育课的做法是对“教会、勤练、常赛”实施场域的片面理解,造成的结果便是挤占了本属于体育课的技术动作、体能练习的学练时间,弱化了体育课的主要功能,降低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在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实践中要避免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与行为。尊重教育教学规律,谁的事谁来做,既不强加于人,又不推卸责任,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就目前学校体育发展来看,体育课的任务应侧重“教会”,教会学生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以及体能练习方法。课外体育锻炼的任务应侧重“勤练”,练习体育课上所学的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和体能。课外体育竞赛的任务应侧重“常赛”,通过“常赛”实现巩固、提高、应用运动技能和“四位一体”目标。
3.3 “教会、勤练、常赛”中的“会”“勤”“常”度的把握缺乏精准性
达到何种程度是“教会”?怎么样练习是“勤练”?达到何种频率是“常赛”?《指导纲要》指出,“教会”的程度为最终达到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或比赛场景中灵活自如地运用;“常赛”的频率为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组织每堂课上的教学比赛,结合课堂教学组建班队,周周打比赛,周六周日可组织全校体育比赛[7]。对以上表述分析如下:体育课上传授的健康知识与运动技能要达到灵活自如地运用;每堂课上都要有教学比赛,班队每周至少要打1次比赛。根据“教会、勤练、常赛”的基本内涵,结合体育课堂教学实践,要想通过体育课堂教学使学生达到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每堂课上都进行教学比赛也是对“常赛”的曲解。首先,对“教会”中“会”的把握不精准。灵活自如地运用是知识与技能掌握的最高程度,也是对学生的最高要求。课堂教学时间是极其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完成对健康知识与运动技能的初步掌握或基本掌握已是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要想达到熟练掌握甚至灵活自如地运用,还需经过勤练、常赛、日常生活实践等环节。其次,对“勤练”中的“勤”把握不精准。由上可知,“勤练”主要是指课外体育锻炼,至于怎样的课外体育锻炼才能称得上是“勤练”?每周练多少次算是“勤练”?3次、4次还是每天都要练习?还有每次练习多久?或者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达到多少小时?这些都未予以明确。再次,对“常赛”中的“常”把握不精准。由分析可知,“常赛”主要是指课外体育竞赛,并非《指导纲要》中所说组织每堂课上的教学比赛。那么达到何种频率的比赛才称得上是“常赛”?每周都要安排至少1次比赛还是多次?以上对“教会、勤练、常赛”中的“会”“勤”“常”的模糊界定在很大程度上给一线体育教师带来了操作层面上的困难与困惑。有的教师因无法达到“灵活自如地运用”的“教会”而否定自己的课堂教学,有的教师为寻找科学合理的“勤练”而绞尽脑汁,还有的教师在每节体育课上为了比赛而安排比赛。可见,这些有违教学规律和教育规律的行为严重阻碍学校体育功能的充分发挥。
4 对有效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思考
有效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实现学校体育的“四位一体”目标,必须尊重教学规律和教育规律,准确理解其基本内涵。落实中除了“勤练”的内容主要是体育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常赛”是全员参与的体育竞赛[7]之外,还应以修订《指导纲要》、培训解读等形式来明晰体育教学与体育课堂教学间的关系,明确“教会、勤练、常赛”的实施场域,精准把握“会”“勤”“常”的度,构建“家-校-社-政”协同联动的课外体育模式。
4.1 明晰体育教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内涵及其关系
鉴于落实“教会、勤练、常赛”中对体育教学、体育课堂教学(体育课)理解的片面性,以及由此导致的操作偏误,明晰体育教学、体育课堂教学(体育课)的内涵及其二者间关系对有效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具有不可忽视的实践意义。教学是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10];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10];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11]。广义的教学是指教的人以一定内容为中介指导学的人所进行的学习活动;狭义的教学是指学校教学,是教师以课程内容为中介,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教和学相统一的活动[12]。体育教学是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增进身心健康,提高身体活动能力、强化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个性发展的过程。教学与课堂教学(上课)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课堂教学(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和主要方式。同理,体育教学与体育课堂教学(体育课)亦是上述逻辑关系。因此,无论是从广义的教学上来讲,还是从狭义上而言,体育教学都不仅仅是指体育课堂教学,其范畴包括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课外体育竞赛[13]。为了避免广大一线体育教师和教研员混淆体育教学和体育课堂教学(体育课),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应联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展对《指导纲要》的解读工作,对体育教研员、一线体育教师进行专门培训,尤其要重点解析对有效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起重要作用的体育教学、体育课堂教学(体育课)这类关键词。厘清体育教学与体育课堂教学(体育课)的关系,明晰体育教学不等于体育课堂教学(体育课)。除此之外,还包括课外体育锻炼和课外体育竞赛的区别,使一线实践者走出误区,从而确保“教会、勤练、常赛”能够有序、有效落实。
4.2 明确“教会、勤练、常赛”的实施场域
明确“教会、勤练、常赛”的实施场域,对教什么、如何教、练什么、如何练、赛什么、如何赛,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明确“教会”的主场域为体育课堂,“勤练”的主场域为课外体育锻炼,“常赛”的主场域为课外体育竞赛,这是由各场域的特点及地位决定的。体育课堂是实现“教会”的主要场域。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养成健全人格为主要目标的课。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校体育的主阵地,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任务的主渠道。体育课的时间安排少,小学每周4(或3)节,初中每周3节,高中每周2节;每节课时间40(或45)分钟。但体育课堂如同其他学科课堂教学一样,是最正式、最规范的教学,对体育教师和学生均有严格要求与规定,是教师传授健康知识、体育运动技能的最好场域和最佳时间。体育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发展体能,同时进行育人。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将健康知识、体能知识、运动技能讲清楚且说明白,尤其是要将技术动作要领、重难点讲清楚并指导学生练习。课外体育锻炼是指体育课堂教学以外的体育锻炼,包括学校内的课外体育锻炼和学校外的课外体育锻炼。课外体育锻炼是体育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延伸,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任务的重要途径,在学校体育乃至学校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鉴于课外体育锻炼的规定性(大课间和班级体育锻炼)、课余性(体育课以外)等特点,从时间维度而言,课外体育锻炼在充分利用的情况下时间远多于体育课堂,这为“勤练”提供了时间保障。课外体育竞赛是指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以争取优胜为目的,以运动项目、游戏活动、身体练习为内容,根据正规的、简化的或自定的规则所进行的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艺、智力和心理的相互比赛[14]。课外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和全面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的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运动会、对抗赛、友谊赛、选拔赛、表演赛、体育联赛、周期赛等校内竞赛,和全国学生体育比赛、省市学生体育比赛、县区学生体育比赛等校外竞赛,是“常赛”的主要场域。在课堂中以逐步“教会”为主要工作目标;在早锻炼(早操)、大课间或课间锻炼(课间操)、活动课中以“勤练”课堂中的学习内容为主要目标;在放学后以“常赛”已掌握的技能为主要目标[15]。
4.3 精准把握“教会、勤练、常赛”中的“会”“勤”“常”
精准把握“教会、勤练、常赛”中的“会”“勤”“常”是有效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关键。由于“教会”的主场域是体育课堂,根据体育课堂时间的有限性和运动技能形成规律,“教会”中“会”的程度应该为“初步掌握”或“基本掌握”,“会”的内容为体育课堂上教师教的体育与健康知识、运动技能、体能。“勤练”的主场域是课外体育锻炼,评价“勤”的指标常用每周参与锻炼的次数。为了更好反映练习频次和每次练习时间,国际上常用每周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含体育课)进行衡量。基于《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的规定,借鉴美国每周课外体育锻炼长达20小时的经验[16],“勤练”中“勤”的程度应规定为每周7~20小时,且练的内容主要是在体育课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用每周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来界定“勤练”中的“勤”,既符合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制度(大课间体育活动、班级体育活动、家庭体育锻炼、社区体育锻炼等),又确保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频次及时间,为学生复习、巩固、提高体育课上所学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提供时间保障。“常赛”的主场域是课外体育竞赛,主要有校内竞赛与校外竞赛两种类型。除了根据体育教学内容适时组织课堂上的教学比赛外,还应重视课外全员参与的体育竞赛组织与安排。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实现运动技能灵活自如的运用和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学校体育目标。“常赛”中“常”的频率要根据学生运动技能掌握情况予以安排,多以班级小组比赛、年级内的班与班比赛等形式开展,小学和初中频率应低于高中,低年级应低于高年级,但课外体育竞赛最好每周不少于1次。做到课堂教学比赛适时有,课外体育竞赛常常在,周周、月月、季季、年年有比赛。
4.4 构建“家-校-社-政”协同联动的课外体育模式
基于“教会、勤练、常赛”的实施对象为学校体育教育体系,结合“教、练、赛”在运动技能掌握和体育育人中的重要意义,构建有助于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巩固、提高的课外体育运行模式,是有效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关键。习近平[17]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鉴于课外体育(课外体育锻炼和课外体育竞赛)在学校体育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我国课外体育开展不尽人意的现实境况,构建“家-校-社-政”协同联动的课外体育模式是保证儿童和青少年每天锻炼1小时,有效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和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当务之急。“家-校-社-政”协同联动的课外体育模式是一种家庭、学校、社会或社区、政府体育资源共享共用,形成合力致力于儿童和青少年学生体育参与的方式。基于家庭、学校、社会或社区、政府对课外体育的贡献,“家-校-社-政”协同联动的课外体育锻炼模式是以学校为中心、家庭为基础、社会或社区为依托、政府为推手。学校是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主场域,是“家-校-社-政”协同联动模式的中心,起着统筹其他角色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根据体育课程目标及进度负责校内课外体育组织与校外体育作业布置。家庭是学生体育行为转变和习惯养成的重要场所,其主要任务为配合学校完成校内外课外体育任务,家长应提高认识、重视体育、支持孩子参与体育、陪伴孩子锻炼、指导孩子锻炼、与孩子一起锻炼等,尤其要重视“家长榜样”的作用。社会或社区是学生体育行为得以巩固的场所,其主要任务为提供课外体育锻炼和比赛所必需的场地器材设施、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含体育的社区教育、体育教育人员(教练员、体育指导员)等。政府是实现课外体育社会化和促进学校体育与社会或社区体育资源有效交换的重要推手,其主要任务为购买社会力量进入课外体育,打通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通道,主要有体育俱乐部或体育社团形式、社区体育教育形式、“高参+”形式等。
实现“四位一体”目标是新时代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运动技能的熟练掌握与运用是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中介与桥梁。作为学校体育发展新理念和新思路的“教会、勤练、常赛”,是对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学校体育育人规律的根本遵循。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还存在对其内涵理解偏差、生搬硬套等问题。因此,有效落实“教会、勤练、常赛”需要正确理解其内涵,精准把握“会”“勤”“常”,构建“家-校-社-政”协同联动的课外体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