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逻辑
——基于新发展理念的视域
2023-01-21张朝乐门金怀周其其格
张朝乐门 金怀周 其其格
(1. 呼伦贝尔学院,内蒙古·海拉尔021008;2. 厦门大学 教育研究院 福建·厦门361005;3. 青海民族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青海·西宁810007;4.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学前教育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我国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要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优质发展,事关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按时推进与高效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包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相融合、引领适应社会发展三个内容[1]。上述三个使命的实现需要由明确的实践逻辑路径来支撑。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逻辑是指“高质量发展应然的理想样态与实然的高等教育发展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何种行动选择达到此种理想样态”[1]。探究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优质发展的具体路径,具有极高的实践意义。
本文在阐述结构上将参考王振权在其发展教育学理论中提出的发展、教育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三维共振”模式。这一分析框架是针对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的路径而提出的[2]。新发展理念视域下民族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命题体现了这一三维互动考察结构。
一、新发展理念:民族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外部需求
高等教育需要与其外部社会环境积极互动,满足社会需要。新发展理念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构成了发展教育学“三维共振”模式的第一维,即“发展”的维度。
(一) 取长补短:新发展理念下民族地区的总体发展格局
党的十九大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绿色发展,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经济社会建设的顶层设计对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意义极为深远。相比于中东部地区,西部民族地区的区域发展相对更加滞后,生态环境呈现多样性特征并相对脆弱,区域创新能力更显不足。但是在新发展理念格局下看来,民族地区也有很多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所没有的优势与资源。民族地区的这些优势特征对我国长远发展而言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
一方面,民族地区的自然生态资源丰富,绿色经济优势显著,乡村振兴空间广阔,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所达到的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也为民族地区发挥自身优势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在新发展理念的格局下,民族地区的发展就是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空前水平的基础之上,最大限度地挖掘民族地区的独特区域优势,使其更加充分参与到国内大循环总体格局,全面融入到国际大循环链条中,形成积极的要素互惠互补态势,实现经济社会系统的最优化发展。
(二) 彰显特色:新发展理念下民族地区的战略发展规划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作出立足自身实际,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指示。民族地区各省区在自己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极为注重彰显自身区域优势,做出了富有特色的战略发展规划。西藏、广西与云南以开放为牵引,注重创新与绿色发展。其中西藏提出强化与祖国内地联通为方向,注重开放的突出意义;广西要建设“一带一路”的开放合作高地;云南作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与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间战略纽带的规划。宁夏、青海、贵州与内蒙古以绿色生态发展为重点,注重创新发展,其具体战略规划内容包括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乡村振兴与大数据、绿色发展等方面。新疆突出改革创新的动力作用。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建设正以新发展理念为遵循,更加精准地实施制度与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经济,追求经济与社会各领域的综合协调发展;正在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取长补短,以更大的开放格局参与到国内与国际大循环中;正在加强各个领域内发展成果的共享,更加全面充分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二、功能优化:民族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部改革
新发展理念下民族地区的发展规划为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外部环境需求,环境需求与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内部需要形成相互作用。这也构成了发展教育学“三维共振”模式的第二维,即“发展与教育”的维度。
(一) 贯彻始终:制定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的原则
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各级管理部门与相应行动者需要加强各自层次上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并依据规划,积极优化自身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功能发挥。制定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规划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紧密衔接的原则
新发展理念通过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等理念,打通了经济与社会民生的各个领域,进而为民族地区高校各学科与各类组织服务社会需要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新发展理念的这种“融合创新”特征为高校各类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民族八省区也在各自省级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对其高等教育的发展制定了规划。青海省提出优先新增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学位授权点,推动校企共建实验室和产业化基地;云南省提出促进高校科学定位、差异化发展,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应当深入理解上述规划的内涵,主动挖掘自身学科与办学资源的优势,创造积极条件,满足所在地区的发展规划需要,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紧密衔接。
2. 主动激发自身服务可能的原则
新发展理念需求下,高等教育组织中的行动者需要积极挖掘组织内部的技术资源,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规划同新发展理念下的社会需求积极结合。这种结合不能停留在被动地满足社会部门或组织的具体需求层面,应该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与知识创新领域内的前瞻性优势,主动地开展技术工作,向外部社会积极输出人才、知识等资源,引领新发展理念下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体措施包括通过广泛的社会调查,了解本地区急需的特定专门人才,设置相应专业或培养方向;主动接触本地区企事业单位,发现其面临的技术阻碍或困境,开展校企合作科研项目,主动解决限制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升生产活动效率,为本地区发展注入创造性活力。
3. 规划措施要综合指向新发展理念的原则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格局与规律上看,五个新发展理念之间也必然的需要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因此,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在服务本地区发展过程中,需要在整体层面上理解五种新发展理念并加以综合运用。高校制定的某个规划措施尽量要在新发展理念的多个内涵上承载综合性的意义,而不仅仅指向某个单一的新发展理念。
这一规划原则要求高校相关行动者在极高的层次上综合理解新发展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某一规划措施的促进新发展功能,做到人力与财力的最佳搭配运用。例如“创新”的新发展理念往往成为“绿色”与“共享”发展理念的实现载体,实现综合性地新发展。民族地区高校中的行动者需要在创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提升生产效率或发现低污染的原材料,实现管理与技术革新,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需要创造性地建构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机制,实现经济社会的共享发展。
(二) 新发展理念与高校功能的耦合
新发展理念格局下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功能发挥赋予新时代的独特使命。
1. 人才培养功能的耦合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内涵丰富,改变了各学科、专业领域的人才需求与培养格局。首先,新的人才需求格局,为传统专业注入了活力。例如绿色发展理念,扩大了社会对园林类专业、环境科学类专业、能源类专业、旅游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协调发展、开放发展与共享发展理念,提高了社会对管理类专业、社会服务类专业、交通物流类专业、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其次,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与质量也需要更加符合新发展理念下区域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就创新发展理念的要求而言,一方面,高校各专业所培养的人才需要更具有创新能力,进而在相应行业岗位上能够做出创造性的服务;另一方面,高校需要创造性地设置专业,培养满足社会新需求的专业人才。最后,民族地区高校可以深入研究自己所在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具有区域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例如以开放发展为战略特色的省区高校,在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融入开放目标区域的要素,培养相应专业技术与跨文化沟通能力;以绿色发展为战略特色的省区高校可培养学生绿色经济、生态经济所需要的能力素养,开设特色化的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活动,实施能力导向的评价考核制度。
2. 科学研究功能的耦合
科学研究功能是指高校通过知识创新与输出来服务社会的功能。民族地区高校是区域社会内主要的知识创新组织,高校应该发挥自身的科学研究优势,积极服务民族地区的创新发展。八省区的十四五规划中都阐述了其在各个领域内的发展战略与设想,高校可以组织自身学科科研团队与研究人员积极发挥专长,从相关社会领域的具体规划中生成研究课题,积极服务于新发展理念下的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新发展理念的内涵本身也极大地开拓了民族地区高校的研究课题领域。管理类学科可以探究区域协调发展、产业结构协调发展、乡村发展等主题,促进社会均衡发展,提升城乡人民生活满意度;基础学科、工科类学科、环境科学类学科可以在降低能耗、资源循环利用、国土资源利用规划、生态产业发展、共享产业等诸多方面开展研究,促进地方社会绿色发展;广西、云南等实施开放战略为特色省区的高校可以大力发展开放目的地的相关研究,从经济、语言、教育、文化、社会与历史等多学科角度为本地区与开放目的地间的合作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 社会服务功能的耦合
社会服务功能指的是高等教育内部教学与科研人员直接参与到社会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满足社会需要的功能。新发展理念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拓展了民族地区高校服务地方社会的途径。民族地区高校可以积极参与政府智库建设,促进高校科研组织与人员的科学技术转化,提供各领域咨询服务。例如青海的保护好“中华水塔”、高水平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战略、贵州的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都需要大量的知识创新支撑与技术应用。青海大学水利电力学院完成的大数据驱动下水情预报技术为中华水塔保护工程提供了支持;宁夏大学设立的各类高级别实验室均以绿色经济与生态保护为研究特色,体现了民族地区高校科研发展方向的针对性理念。
三、综合提升:民族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过程
新发展理念为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种实践路径。民族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还需要从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标准出发来作整体考量。这也构成了发展教育学“三维共振”模式的第三维,即“教育发展”的维度。
(一) 人与社会:育人功能与服务社会功能的高质量整合
“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关键办学要素及其在交互作用中所形成的综合办学品质”[3]。通过与新发展理念视域下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来实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解决促进人的发展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两个功能的有机结合问题。新发展理念为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外部环境与要求。这是一种“社会本位”的高等教育发展价值。在这一实践逻辑内开展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规划过程中不可忽略高等教育的“人本位”价值立场,需要考虑规划措施的育人功能,体现高等教育的人文性特征,避免将高等教育定位为急功近利的社会服务工具。
五个新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具有核心地位。想象力与创造力是人类基本的能力。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激发人的超越本能,实现人的创造力。民族地区高等教育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促进学生的个性自由与完整人格发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而为新发展理念下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中的行动者们可以优化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计划,在学科理论课程教学中加大独立思考能力与想象力培养,开展多元的实践活动课程,用案例教学形式把新发展理念下区域社会需求融合到各类课程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换句话说,民族地区高等教育需要把培养富有更高超越能力的人与服务新发展理念措施二者有机融合为高校内部的一般功能结构,真正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目标。
(二) 基础与应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高质量发展
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服务新发展理念下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大量的应用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输送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基础学科研究是科学研究的根基,基础学科研究成果支撑着应用研究的拓展。为了提升自身应用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民族地区高等教育需要重视并发展基础学科研究,进而实现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相互促进,追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学科知识是一个严谨的概念体系。应用倾向知识与基础学科知识之间不存在泾渭分明的分野,而是呈现着渐进的量变形态。新发展理念下的社会需求为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战略性契机。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可以在加强应用类项目研究的同时,加大同上述课题最为密切的基础研究领域投入,培养相应研究人才队伍,拓展在基础学科研究领域内的知识创新。基础研究领域内的投入,将为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高端人才培养、应用研究创新与相应社会服务提供持久的强劲动力,进而实现自身新发展理念下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三) 量化与质化:民族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评估结构
量化管理是指通过目标分解与逐步达成来实现最终目的的管理模式。服务新发展理念下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结构、科学研究项目的立项与实施、社会服务项目与成果等需要通过量化管理来统筹规划与推进。民族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也首先体现在量化统计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民族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评估不可偏置于量化管理的错位中,不能用单一的量化标准来衡量所有民族地区高校的高质量发展进程。
针对民族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评估,需要引入一种秉持相对性的质化评估原则。不同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受到其区域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历史影响而呈现独特现状,因此在评估过程中需要有区别地审视不同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在评估某一民族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需要把这一区域社会的独特历史与文化现状作为阐释量化统计信息的重要背景与因素,实现量化信息的质化阐释。
在人才培养方面,能够培养更好地满足本区域社会发展需要的特定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现。不同民族地区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方面,更好地满足地方社会行业特定需求的知识与技术以及促进学科知识一般发展的成果都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现。量化统计与质化阐释相结合是综合性地评估特定民族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则。同时,应该注重评价结果的合理反馈,因为“质量评估与反馈过程如车之两轮”[4]。某一阶段的评估信息需要及时的反馈给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相关行动者,为其后续决策与实施提供参考。
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可以通过深入研究新发展理念下区域社会发展的独特需求,激发自身蕴含的诸种互动可能性,提高高校组织与外部社会的交互交融程度,优化民族地区高校组织的传统功能,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