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探究与讨论

2023-01-21

新农民 2022年35期
关键词:农作物大豆玉米

陈 俊

(四川省邻水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四川 广安 638500)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各个时期对农作物产量都高度重视。从农业产业发展的角度上来说,土地产出的提升对农业产业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玉米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油饲农产品,常年需求量大。玉米、大豆为同季旱粮作物,争地矛盾十分突出。靠大幅度增加耕地面积实现玉米、大豆自给是不可能的,玉米、大豆争地矛盾始终是困扰我国粮油安全的“卡脖子”难题。长期的高投入带来了高产出,同时也产生了严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高产出与可持续的冲突是我国作物生产面临的重大挑战。传统玉米、大豆间套作种植长期存在田间配置不合理、大豆倒伏严重、施肥技术不匹配和病虫害防控技术缺乏等瓶颈问题,导致产量低而不稳、机具通过性差、轮作困难,不能融入现代农业。为满足粮食产量要求,就需要通过对先进技术的合理应用,促进产量水平的提升。本文以下就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与推广问题展开分析,仅供参考。

1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优势

1.1  可促进农田利用率的提升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在传统间套作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的,采用两行小株距密植玉米带与2~6行大豆带间作套种,充分利用边行优势,年际间交替轮作,作物间和谐共生的一季双收种植模式。该种植方式实现了对农田资源最大限度地应用,农田利用率较常规种植模式下大大提升,对当地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水平的提升也有促进作用。同时,玉米生长过程中能够发挥对大豆的遮盖作用,避免大豆受各类虫害影响,大幅度促进大豆产量的提升,在生长模式以及生长节奏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同时,两种农作物复合种植,形成独特的带状结构,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巨大潜力,对农业发展也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1.2  土壤营养充足

我国作为大豆原产地,大豆产量丰富。作为典型的生物固氮作物。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可以尝试对这一特性进行应用,让土壤中的氮元素被大豆根茎充分吸收,以此种方式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不但能够为大豆农作物的生长提供重要的氮元支持,同时还能为玉米的生长提供养分支持。玉米在生长过程当中其根茎所分泌的酸性物质能够对土壤结构中的部分矿物质进行分解,使大豆对土壤中的养分进行充分吸收,实现大豆与玉米的同步健康生长。

1.3  可持续性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通过对作物秸秆还田以及大豆根瘤固氮等相关技术的合理应用,显著增强了部分地力,明显降低了在化肥方面的投入,减少了因化肥施作对土壤质量产生的破坏性影响,对农业生产可持续性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同时,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应用能够有效避免土壤流失问题的产生,促进土壤有机物水平的提高,增加土壤结构内部含氮总量以及氮肥利用率,同时对大豆根瘤固氮量的提升也有积极作用。在此过程当中,通过对生物多样性优势的发挥预防玉米大豆农作物受病虫侵害,减少农药使用,在控制种植成本的同时保障了农作物的生产质量安全水平。

1.4  抗风险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将高秆的禾本科与矮秆的豆科组合在一起,互补功能对抵御自然风险具有独特的作用,特别是在耐旱、耐瘠薄、抗风灾上显示出突出效果。相对单作玉米、或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后根系构型发生重塑,既增强了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又增强植株的耐旱能力;行向与风向一致,宽的大豆带有利于风的流动,玉米倒伏降低;有效弥补了单一玉米或单一大豆种植因其价格波动带来的增产不增收问题。

2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实施要点

2.1  选配良种

在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实施品种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必须尽可能确保两种农作物有相近的生育期,以满足同期播种以及同期收获的要求。结合本地为长江上游的平坝丘陵地区实际情况,对玉米农作物品种的选择应当以荣玉1210这种紧凑株型品种为主。大豆农作物品种的选择则建议以南豆25为主,以发挥其耐阴性以及抗倒性优势,确保种植效果达到理想状态。

2.2  适时早播

此项措施对农作物整体收益的提升有重要影响。在播种前对种子的选择应当确保质量与形态达到理想标准,通过在阳光下晾晒3~4h的方式,促进选配良种发芽率的提升。在对大豆进行晒种以及玉米移栽处理前,必须对农作物进行适当的药剂处理,以确保幼苗发芽、生长达到理想状态。一般情况下,需要在3月底~4月初的时间范围内对玉米农作物进行集中管理,减少种子用量,提高成活率。4月底则可以通过对双粒穴播种方式的合理应用,对大豆种子进行播种,以促进后期农作物整体收益水平的提升。

2.3  扩行缩株,带状种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指由2行玉米带与2~6行大豆带相间进行复合种植,一个玉米带、一个大豆带构成复合种植生产单元,全田由多个这样的生产单元组成,单元的宽带是玉米带、大豆带和两个间距之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实施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即扩行缩株,带状种植。在将玉米农作物与大豆农作物进行组合的过程中,可促进种植田间高矮空间布局优势的充分发挥,对玉米生长边际效应的发挥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能够最大限度保障大豆农作物在横长期间对光照数值的相关要求,实现对种植区域光照资源以及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应用。同时,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应用期间,需要采取分带种植的方案,在对种植区域进行扩行缩株处理前,必须对其自然情况进行充分考量,通过应用宽窄行种植技术的方式,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效用充分发挥出来,保障玉米、大豆农作物的发芽率达到理想状态。本地区通常以春玉米-夏大豆带状套作技术模式种植:一般生产单元宽度2.0~2.4m;此距离内种2行玉米2~3行大豆,玉米行距0.4m 、株距12~15cm、穴留1株植4000 粒/667m2;大豆行距0.3~0.4m、株距9~10cm、穴留2株植9000 粒/667m2;玉米大豆间距 0.60~0.70m。

2.4  对水肥进行科学管理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实施背景下,通过高效管理水肥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满足玉米以及大豆的在生长发育区间对营养的实际要求。尤其对于玉米而言,在拔节期~抽雄期过程中需水较多,当土壤含水量低于60%时应立即浇水,宜浇小水,不要大水漫灌。如遇强降水,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若出现缺肥症状,应及时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来补充营养,延缓叶片衰老,提高产量。同时对杂株进行及时去除,以免造成水肥浪费的问题。

2.5  病虫草害防治

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实施过程中,加强病虫监测预警,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在防控关键时期喷施高效低毒低风险农药,提高防效,控制危害。玉米大豆苗期必须高度重视对病虫草害的防治问题,常见病虫草害包括牛筋草,灰灰菜,黏虫以及地老虎等。玉米植株以及籽粒营养价值极高,后期要对蚜虫、玉米螟、金龟子等害虫的侵害进行重点防范。而大豆则需要对食心虫、卷叶螟等害虫等进行防范,并对灰霉病、霜霉病等病害进行防治。只有加大力度防范病虫害,才能对玉米和大豆等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供充足的保障。

2.6  适时收获

玉米以及大豆在种植过程当中必须对采摘时机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因采摘时间过早或过晚对产量以及农作物食用品质产生不良影响。当玉米植株的中、下部叶片变黄,基部叶片干枯,果穗黄叶呈黄白色而松散,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变硬,并呈现出本品种固有的色泽时,一般情况下,按玉米生育期延长10d左右进行收获为宜。大豆收获的最佳时间是荚果变黄,叶片黄落时候。

3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策略

3.1  加强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宣传力度

当前,我国农作物生产的科技化发展水平是非常显著的,通过对一系列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够促进农作物产量以及品质的显著提升,备受大众的喜爱与认同。作为一种全新的种植技术方案,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在一块田地中同时对这两种农作物的种植,将两者的优势充分利用起来,在控制种植成本的同时,实现对产量的合理提升。农产品宣传部门必须将这一优势作为宣传的重点内容,掌握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这一全新的种植技术,认识到其特殊性能,并积极利用该技术展开玉米、大豆农作物的农业生产活动。同时,基于对各个地区气候条件以及土壤环境的充分考量,有针对性地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进行推广,以促进广大农民经济收益的提升,提高他们的种植热情。

3.2  合理设置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试验田

为了能够在民间田地实现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合理应用,除了重视宣传方面的工作以外,还需要促进广大农民在种植操作期间安全意识与水平的提升。相关部门可以尝试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下乡村,深入田间面向农民讲解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技术原理,告知在种植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提高广大农民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认识度。同时,还需要重视创新工作的开展,尝试对农业生产模式进行优化创新,通过设置试验田的方式,对比传统种植技术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种植效果方面的差异,让农民进行对比参照,更为直观与直接地得到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应用优势,以促进本技术的推广应用。

3.3  对资源进行科学配置

传统种植技术方案下玉米与大豆的种植效果较为单一,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能干扰种植效果。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对玉米与大豆农作物品种进行合理选择,同时选择最佳种植方案展开实践。尤其我国当前科技水平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机,农业机械化生产正在不断普及开来。尝试将现代机械化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更好完成有重要意义。农民需要熟练掌握此项技术的实施要点,遵循相关标准展开农作物种植,对农业生产管理进行合理优化,以确保玉米、大豆农作物的双丰收,促进广大农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手段,为农业产业的整体发展与进步提供促进作用。

3.4  加快相关配套技术推广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实现了对玉米种植以及大豆种植全面的覆盖,为促进整套技术的推广与发展,就需要实现玉米以及大豆种植相关配套技术的发展与成熟。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涵盖了绿色防控、化控抗倒以及减量、一体化施肥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减量一体化施肥是指结合玉米、大豆实际种植情况对氮肥进行合理施作,发挥缓释肥优势,以优化施肥方式以及施肥量。与单独种植玉米、大豆的方案相比,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方案下促进了氮肥利用率的显著提升,并达到了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目的,使种植方案符合绿色化、环保化特点。化控抗倒则是针对玉米以及大豆在种植过程中苗期倒伏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其配套技术中明确指出了大豆的耐荫抗倒指数在0.8~0.9范围内,为促进该指数的提升,可以尝试在大豆玉米带间距0.6~0.7m的情况下进行喷洒烯效唑的处理方案,以解决低位大豆农作物易倒伏的问题。绿色防控则强调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田地杂草的集中处理。通过上述措施的综合应用,推广配套技术,促进技术发展成熟,能够帮助农户摸清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实施方法与路径。

4   结语

实践证实,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能够实现对单位面积内光、热以及土地等相关资源的合理应用,确保玉米、大豆农作物的绿色高产以及高效生产。在此项技术的应用过程当中,通过对技术要点的掌握以及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能够在不影响玉米农作物产量的前提条件下,尽可能促进大豆种植面积的提升,保障大豆产量,对单位面积综合效益的提升有重要意义。该技术的成功应用还有助于农作物种植的机械化生产,运用范围相当广泛,对于家庭农场、合作社以及农户个体有良好的适用性。从这一角度上来说,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能够促进农作物产量的持续提升,对现代农业产业的可持续性、高速发展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与意义。

猜你喜欢

农作物大豆玉米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收玉米啦!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我的玉米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