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痛风病诊断与防治

2023-01-21陆贞

畜牧兽医科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痛风尿酸传染性

陆贞

(江苏省新沂市瓦窑畜牧兽医站,江苏 徐州 221400)

0 引言

鸡痛风病大多数是因为投喂高蛋白质的饲料所致,近年发现饲料中的钙元素含量较高,也是造成鸡痛风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当前随着规模化养殖产业的显著发展,很多养殖户将疫病的防控重点放置在了禽流感、传染性法氏囊、新城疫等重大传染性疾病的免疫接种,忽视普通疾病尤其是营养代谢性疾病的针对性,预防造成其痛风病在养殖领域呈现逐渐上升的态势。再加上鸡痛风病和其他传染性疾病,例如禽霍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症状十分相似,临床诊治过程中易出现混淆造成误诊。如果诊断不科学,诊断不及时会加重患病鸡的营养代谢,症状引发鸡身体抵抗能力下降,给其他细菌性传染性疾病,病毒性传染性疾病的进侵染提供条件,最终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需要引起养殖户的高度重视。

1 病例探讨

江苏省新沂市一个规模化肉鸡养殖场养殖8 000只鸡,该养殖户对鸡进行严格的疫苗免疫接种,每年春秋两季进行重大传染性疾病免疫接种,并结合养殖场和周边地区的疫病流行特点,进行二类、三类疫病的动物防控,鸡的饲养一直很稳定除出现常见的感冒症状外,没有发生过重大传染性疾病。但在2020年5月下旬养殖户更换饲料配方,增加蛋白质添加后,突然出现精神状态不良、不能正常行走、关节肿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1]。出现该种症状后,养殖户立即提高重视程度,将患病鸡单独隔离,认为是某些病原引发的传染性疾病,随后进行针对性药物治疗,但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病情反而呈现加重的态势,患病鸡的数量逐渐增多。调查发现发病鸡主要以59日龄的雏鸡为主,大多数发病鸡的体重超标,个体肥胖。随后对患病鸡进行临床诊治和病理解剖,发现各个脏器组织都存在尿酸盐沉积,并对饲料配方做出针对性的调查,发现植物性蛋白饲料添加过多,钙磷比添加不合理,钙元素添加过量。结合实验室诊断和鉴别诊断,最终判定为鸡痛风症,然后采取针对性措施对患病鸡进行治疗,短时间内控制了病情,避免损失进一步增大。

2 临床症状

患病鸡的采食和饮水欲望正常,但大多数患病鸡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身体逐渐消瘦,羽毛杂乱,双翅下垂,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现象,排出的粪便呈现灰白色糊状,并且能发现粪便中存在过量的尿酸盐。大多数患病鸡的运动出现障碍,各个关节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现象,严重的病例在没有出现任何症状的情况下突然死亡[2]。

3 病理变化

对病死病例进行解剖,发现大多数鸡因为腹泻、身体逐渐消瘦、严重脱水,病变位置大多集中在各个脏器组织,尤其是肝脏、肾脏、肠系膜等器官,表面会附着一层灰白色或者白色的尿酸盐沉积物,用手触摸能感觉到沙沙的质感。肾脏显著肿大,外观呈苍白色,表面存在花白色的条纹。患病鸡的输尿管中存在大量的尿酸盐沉积,其他脏器器官没有出现实质性的病变。

4 科学诊断

4.1 实验室诊断

采集患病鸡的病变脏器组织常规方法进行涂片染色镜检,没有发现任何细菌,同时将其接受到几种常见的培养基上,也没有发现细菌生长。然后采集患病鸡的病变组织进行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性关节炎的病原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3]。轻轻的刮去病死鸡肝脏、输尿管中的白色物质,放置在载玻片上进行压片处理后,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尿酸盐结晶存在。通过对饲料配方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测,能发现粗蛋白、钙元素的含量超出养殖标准。

4.2 鉴别诊断

结合实验室诊断,对病情作出有效诊治,判定为鸡痛风病,但是在临床诊治过程中,还需要畜牧兽医人员做好禽霍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性关节炎的有效鉴别。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型传染性疾病,发生流行不存在典型的季节性发病过程较快,一旦出现临床症状,病情会快速传播,具有极高的死亡率,对鸡养殖产业造成的威胁较大。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目前广泛流行的一类急性高度接触性的病毒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以咳嗽、打喷嚏、关节肿胀、生产能力显著下降,肾脏出现病变,腺胃肿大出血为主要特征。该类疾病属于病毒性传染性疾病的范畴,目前没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妥善有效的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该种疾病的最有效措施。鸡病毒性关节炎是由禽呼肠弧病毒感染引起。临床上患病鸡主要表现为关节肿胀炎症病变,不能正常行走,行走时一瘸一拐,饲料利用率显著下降是增重放缓,目前该种疾病也没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只能开展针对治疗,应用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

5 防治措施

确诊为痛风症后,应停止使用原有的饲料,向鸡投喂全价的饲料,避免使用庆大霉素磺胺类药物,否则会影响鸡的肾脏功能,要保证整个养殖环境清洁健康通风良好。缓解尿酸盐沉积应该增加鸡的饮用水供给,可以选择使用肾立可100 g混合于100 kg饮水中,连续饮水5 d,能有效清除肾脏肝脏中的尿酸盐,恢复肝肾脏功能,缓解痛风症状。对于症状较为严重的患病鸡可以使用补液盐、复合维生素B溶液,饲料中添加鱼肝油,按照维A含量进行计算,按照5 000~10 000 IU/kg饲料添加,促进新陈代谢,恢复肾脏的上皮细胞功能。严格控制饲料中的钙元素添加量,15周龄前,钙的含量不能超过5%。生长阶段钙磷比调控到2∶1,产蛋阶段干冷比调控到4∶1或者6∶1。防控鸡痛风症应严格控制好养殖密度,加强饮用水的针对性管理,确保饮用水供给充足,保证圈舍通风良好,缓解各种不良的应激刺激。最重要的是应科学搭配治疗,满足鸡生长发育所需的同时,严格控制钙磷的添加,避免使用高剂量的蛋白质饲料。

6 发病原因

鸡痛风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体内尿酸代谢出现障碍,血液中的尿酸盐含量显著升高,超出肾脏的代谢能力,大量尿酸盐堆积在肾脏组织中,造成肾脏损伤,肾脏功能逐渐减退,进一步影响其他物质和药物的代谢,表现出全身中毒的一种临床症状,该种疾病被划归为代谢性疾病,所有能造成积血液中尿酸盐含量升高的疾病都可以划分到痛风的范畴。由于鸡痛风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十分复杂,在开展临床诊治中,对引起该种疾病的原因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和分析,帮助养殖户不断总结养殖管理经验从而降低该种疾病的发生流行率,将病情控制在萌芽阶段。鸡痛风的常见发病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6.1 疾病原因

鸡养殖管理过程中,所以有能造成肾脏功能出现下降或者严重损伤的疾病,都可造成痛风的出现。常见的疾病主要包括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沙门氏菌病、肾炎病毒等,这些病原都会对肾脏细胞具有较强的侵蚀性或者产生的毒素,对肾脏产生直接的损伤和毒素作用,表现为肾脏机能逐渐减退,对尿酸的排泄代谢能力逐渐变差,造成体内有大量的尿酸盐沉积,出现痛风症状。对这些病死鸡进行针对性的解剖处理,能发现肾脏显著肿大,表面发白,好像花斑状,泄殖腔中蓄积很多具有沙沙感的尿酸盐。

6.2 药物原因

当前很多养殖户在发展鸡养殖产业期间,为保证鸡能健康生长发育,减少各类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流行率,势必会在饲料和饮用水中添加大量的药物。很多化学药物往往是由多种分子构成对于机体是一种异源性的外来物质,进入机体后必然会通过代谢的方式将其排出体外。肾脏是机体排泄的重要器官,很多药物对肾脏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例如磺胺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解热镇痛类药物、第1代第2代头孢类药物,如果过量使用、大剂量使用、多种类使用或者长期使用,都会对鸡的肾脏代谢产生较大的影响,使鸡的肾脏代谢功能逐渐下降。尤其是磺胺类药物在酸性条件下易形成不溶于水的固体颗粒物,这些颗粒物长时间在肾小管中沉积就会造成肾脏严重肿大,严重的可引发尿酸盐沉积。有些养殖户缺乏正确的用药知识,鸡一旦出现传染性疾病,就多种类的使用抗生素,总觉得药物使用剂量越大越好,最后造成药物严重超标,机体存在严重的药物残留,病原产生严重的耐药性,同时对动物的肾脏造成严重损伤,肾脏的代谢功能逐渐下降,尿酸盐排泄出现障碍,痛风出现。

6.3 营养性因素

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过高,维生素A等诸多维生素添加不足,钙的含量过高也会造成痛风的出现。蛋白质是鸡生长发育阶段不可或缺的重要营养物质,是由氨基酸单位组成,而氨基酸中含有大量的氮元素,进入机体后,经过脱氨基酸作用会转变成尿酸。饲料中过多的加入动物类蛋白质便会造成整体蛋白质含量偏高,过多的蛋白,经过嘌呤核苷酸合成与分解后,形成大量的尿酸,造成血液中的尿酸含量显著升高。而维生素A对保护黏膜具有很好的作用,它能加速黏膜的修复,缺乏时会造成肾小管集合管,以及输尿管出现角质化与鳞状上皮生化,黏液分泌能力逐渐变差,黏膜的保护功能逐渐变差,尿酸盐排出受阻会形成栓塞物,最终造成尿酸盐结石堵塞管腔,引发痛风症状。

7 结束语

鸡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应充分掌握不同阶段基础的生长发育特征,应结合其生长发育的不同,选择营养均衡的配合饲料,要保证饲料中的蛋白质添加合理,品质较高,钙磷比添加恰当,不能盲目的添加动植物蛋白质饲料和钙饲料。还应注重加强各类传染性疾病的针对性,预防控制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流行,坚持自繁自愈封闭化的养殖管理模式,防范外来疫病的传入。当出现痛风症状后,应该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诊断,并加强与其他传染性疾病的有效鉴别,避免出现误诊,保证诊疗方案的针对性、合理性。

猜你喜欢

痛风尿酸传染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被痛风症“缠上”,如何科学进食
喝茶能降尿酸吗?
尿酸值越低越好吗?
西北美食浆水或可降尿酸
痛风的治疗
芒果苷元对尿酸性肾病大鼠尿酸排泄指标的影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痛风:改善生活方式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