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人而不致于人”视角下的汉末襄樊之战
2023-01-21史晓
史 晓
汉末襄樊之战发生在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也就是东汉灭亡、魏国建立的前一年。这场战役对当时正处历史交替时期的中国格局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它是魏、蜀、吴“三足鼎立”之势形成过程中的一次关键性战役。此次战役过后,关羽丢失荆州,刘备集团惨败;孙权集团占据了荆州大部分土地,收获最大战果;而曹操则守住了襄樊一线,巩固了其政权的南部边境线。这年汉中之战和襄樊之战相继结束,这两次战役使得曹、孙、刘三家的势力范围基本划定,也就是日后魏、蜀、吴三国的基本分界线。尽管刘备集团在两年后的夷陵之战中试图夺回荆州,但最终仍以失败告终。
对襄樊之战的研究,笔者认为,以《孙子兵法》中所提出的“致人而不致于人”思想作为主体思路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和深刻地分析襄樊之战各方的胜败因素。
“致人而不致于人”是《孙子兵法》中提出的一系列作战原则的核心,是孙武强调的重要的战争制胜之道。《孙子兵法》中讲到:“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1〕意思是指善于指挥作战的人,往往善于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能够牢牢把握战场主动权。这一观点历来被兵家所推崇,后世《李卫公问对》中便有言:“兵法千章万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于人而已。”《孙子兵法》中讲到想要实现“致人而不致于人”,需要遵循多条作战指导原则,其中以“先胜而后求战”“我专而敌分”“避实而击虚”“因敌而制胜”这几条尤为重要。本文将分别从这四个方面来分析襄樊之战各方的胜败因素。
一、先胜而后求战
“先胜而后求战”讲的是要做好充分的战争准备,是孙武强调的“备战”“慎战”思想的重要指导原则。这也是欲在战争中实现“致人而不致于人”首先要做到的一点。《孙子兵法》中讲道:“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2〕这一思想强调的是要确保战争能获胜或能获利,否则不能轻易发动战争。那我们就先来分析一下主动发起襄樊战役的刘备集团一方应不应该发动这场战争,有没有做好充分的战争准备。
首先,襄樊地区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襄樊地区指的是当时荆州北部的襄阳、樊城及附近区域。这里自古就是连接江汉平原和南阳盆地的交通要冲,多条水路旱路在此交汇,在地理位置上具有极高的军事战略价值。〔3〕赤壁之战后,襄樊地区一直在曹操集团的控制之下,但刘备和孙权集团也都一直想夺取这一地区,三家对襄樊地区的争夺非常激烈。荆州是汉末三国时期的兵争要地,从当时的战略格局来看,荆州正处在联合对抗曹操的孙、刘两家势力范围的中间位置,起到联络东西的重要作用。而荆州北部的襄樊地区由于处在南北方势力的边界地带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襄樊地区本身极有利于军事上的防御,襄阳城北邻汉水,与樊城隔江相对,又处鄂西山地之间,群山环绕,构成了抵御外敌的天然屏障。〔4〕如果南方势力占据了襄樊地区,就可以“御敌于国门之外”,有效保卫己方腹地;如果北方势力占据了襄樊地区,则可以占据进兵江汉平原的门户,对联系孙、刘两家的长江航道构成严重威胁,对孙、刘集团的腹地形成潜在威胁。〔5〕可以说当时中国的形势是“天下之争在荆州,而荆州之争在襄樊”。
有了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关羽主动出击襄阳和樊城是有必要的,也是应该的。但问题是应不应该在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这个时间出击襄樊。关羽有没有做好充分的战争准备?此次主动出击获胜的几率有多大?这些是问题的关键。
我们必须要谈到襄樊之战前夕的基本军事格局。先理清一下时间,至多在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两个月前,刘备与曹操刚刚结束了在汉中的激烈争夺。〔6〕刘备夺取汉中后,在当年七月自称“汉中王”,当月,关羽发动襄樊战役。这条时间线可以很清晰地告诉我们,关羽发动襄樊战役的时候刘备集团已经占据了益州的全部和荆州的三郡,〔7〕集团的势力范围达到鼎盛。但此时刘备集团在表面强大的背后其实存在着极大的隐患,那就是荆州地区面临着空前的军事压力,这种压力主要来自孙权一方,少部分来自曹操一方。
首先是孙权一方。孙权一直企图夺占荆州,不管他的理由是不是刘备“借荆州”,夺取荆州都是孙权集团发展道路上必须要完成的一步。建安二十年(215),刘备已经成功夺取西川、占据益州大部,这时的孙权就已经计划用武力夺取荆州,只是当时双方用和谈的方式暂时解决了争端(见前文注释7)。到了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夺得了汉中,这也就意味着益州的全部都落入刘备集团手中,这时的孙权更能感受到刘备集团对自己的威胁。因为刘备这时已经可以调动两州的力量,从水路和陆路威胁孙权的势力范围。尤其是刘备占据了长江中上游地区,可以顺江东下对孙权集团构成严重威胁。所以孙权集团一定是时刻紧盯着荆州的动向,随时都在等待机会夺占荆州。而关羽对襄樊地区的主动出击恰好给了孙权这个机会。其二,曹操集团刚在几个月前输掉了与刘备集团的汉中争夺战,此时不可能再轻易丢掉襄樊地区这一战略要地。虽然表面看去关羽在荆州的兵力明显优于曹仁在襄樊地区的兵力,但曹操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坚守此战略要地,关羽想要成功打下襄樊地区的难度是很大的,退一步讲即便是能打下来也大概率是难以速胜的。
因此从当时整体的军事战略格局来看,关羽出击襄樊并不是一个稳妥的选项,而是带有极大的军事冒险性质。当然,有的学者在这里提出过一种观点,那就是关羽在荆州的军事行动是为了配合刘备在汉中的军事行动。这种观点的论据主要出自于诸葛亮的《隆中对》。诸葛亮曾经在《隆中对》中讲到“若跨有荆、益,保其险阻……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8〕仔细看其实不难发现这里面的问题,一是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时不具备《隆中对》所言“天下有变”的条件。二是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时间离汉中之战不远不近,这个“不远不近”是个很大的问题。正常来讲,适合发动襄樊之战的时间有两种选择:要么就与汉中之战同时发动,让曹操首尾不能相顾;要么就等刘备集团的主力回到荆州,全力出击。可是关羽偏偏选在了汉中之战结束后两个月,这时刘备集团的主力部队尚在益州,而曹操却将主力慢慢调回腹地。关羽在荆州的兵力十分有限,且从益州到荆州路途遥远,刘备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对关羽形成有效的策应和支援,当关羽在荆州的部队独自面对曹操和孙权两方势力的时候压力会非常大。
我们分析下来不难发现,关羽发动襄樊战役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军事冒险,他没有准确地判断出当时的战争形势,没有做好充分的战争准备,没有做到“先胜而后求战”,不应该在这个时候主动发起这样一场大规模的战役。
二、我专而敌分
“我专而敌分”是孙武强调集中兵力的重要原则。孙武深刻认识到兵力优势是取得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他主张作战时要集中兵力,并设法尽量分散敌人的兵力。《孙子兵法》强调“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9〕使“我专为一,敌分为十”〔10〕,以便在兵力对比上,达成“以镒称铢”“以碫投卵”〔11〕的优势,从而达到“以众击寡”的目的。襄樊之战中的曹操一方和孙权一方各自都是集中兵力对付一个方向的敌人,而关羽则处在了被迫分兵的状态,需要同时面对两个方向的敌人。
严格意义上讲,我们所指的襄樊之战的战场并不局限于襄阳和樊城地区,应该包括了当时荆州地区的整个北部和东中部地区。关羽的兵力在整体上被分散在了两个主要方向,一个是襄阳、樊城一线,一个是荆州后方(指南郡、零陵、武陵三郡,主要是南郡)。结合许多学者的分析,笔者认为,襄樊之战时关羽在荆州地区所拥有的兵力大概是三万余人。这一结论有一处有力的佐证,就是在前文提到的建安二十年(215),孙权、刘备双方为争夺荆州而剑拔弩张之时,刘备曾派关羽率三万军队进驻益阳。〔12〕考虑到荆州地区在汉末军阀混战之中受到的波及较小、征兵的基础较好,所以判断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时手里能动用的兵力大概是稍多于三万人的。但问题是关羽在战争前期只是将其荆州部队的一部分投入到襄樊战场的前线,留下了相当一部分兵力在后方防备孙权。直到孙权这边的吕蒙装病返回建业,关羽才放心把留下防备孙权的兵力悉数调往襄樊前线。〔13〕可见关羽从一开始就清楚自己面临着两线作战的风险,这导致其无法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集中兵力于一个方向,作战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更何况关羽此次面对的敌人都动用了相当强的力量来对付他。我们前文已经强调过孙权是一直觊觎荆州地区的,但凡有一点机会他一定不会放过,更不用说是这种对方大规模用兵所带来的机会。事实上吕蒙、陆逊、朱然、潘璋等重要将领都被孙权派出参加这次夺取荆州的军事行动,这也证明孙权这次是动用了其东吴军队的主力出击荆州。曹操这边也投入了相当强的兵力来救援襄樊地区。首先是于禁的军队,数量至少有三万。〔14〕之后是徐晃的援军,这支部队虽然新兵多、战斗力有限,但数量应当是非常可观的。因为曹操曾经多次向徐晃的部队派去援军,并命令他要等各路兵马到齐之后再向关羽发动进攻。〔15〕
由于兵力的分散导致关羽进攻襄樊的力量十分有限,他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拿下襄阳和樊城。虽然有过全歼于禁军队的巨大战果,但他无法彻底实现夺取襄樊地区的战略目标。而当关羽把防备孙权的兵力调往襄樊前线的时候,曹操派出的援军也一波接一波的投入了襄樊战场,关羽不但仍然拿不下襄阳和樊城,反而在后方遭遇了孙权的偷袭,最后全盘皆输。关羽迫于形势做不到“我专而敌分”,而对于曹操和孙权来讲,这两方则都是在自己的作战方向上集中使用兵力,做到了“我专而敌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襄樊之战的结局。
三、避实而击虚
“避实而击虚”是《孙子兵法》中关于正确选择作战方向和打击目标的重要原则。“虚”的表现主要有“怯、弱、乱、饥、劳、寡、惰归、无备”等,“实”的表现则主要有“勇、强、治、饱、佚、众、锐气、有备”等。“避实而击虚”的核心就是要避开敌人的强项,打击敌人的弱点。“避实而击虚”与“我专而敌分”有着同样的战略目标,就是实现“以镒称铢”“以碫投卵”的效果,形成对己方最大的战争优势。“避实而击虚”强调要敏锐捕捉稍纵即逝的战机,做到“敌人开阖,必亟入之”〔16〕。孙权集团在襄樊之战中充分遵循了“避实而击虚”这一作战原则。
首先,此次孙权对荆州采取的军事行动是名副其实的以强攻弱。我们前文提到,孙权一直觊觎吞并荆州,但苦于一直未找到合适的机会。孙权做决策一向非常谨慎,即便是关羽已经率主力前去围攻襄阳和樊城,他也没有立即行动,而是等到关羽把留在公安、江陵的部队都调到襄樊前线的时候才派遣吕蒙、陆逊等人开始行动。〔17〕吕蒙在对孙权的上疏中明确写到了他们的计划:“羽讨樊而多留备兵……蒙乞分示众还建业,以治疾为名,羽闻之,必撤备兵,尽赴襄阳。大军浮上,昼夜驰上,袭其空虚,则南郡可下,而羽可擒也。”〔18〕当孙权和吕蒙行动的时候,他们所面对的关羽留下的守备力量已经相当薄弱了。关羽守军力量的薄弱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力被调走导致兵力太少;二是留守的两个主将糜芳和傅士仁也都与关羽有着不小的矛盾,〔19〕这更加降低了其守军的战斗力。
其次,吕蒙的“白衣渡江”是典型的“以有备攻无备”。吕蒙率领的精兵统一身着白衣、打扮成商人模样昼夜兼行,快速控制了关羽的岗哨,致使关羽的荆州守军完全没有意识到东吴的军队已至。〔20〕《孙子兵法》讲“攻其无备,出其不意”〔21〕为兵家先胜之道。吕蒙的这次突袭可谓效果极佳,糜芳和傅士仁的投降,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局势的变化完全出乎了他们的预料,实在是来不及组织有效的防御。〔22〕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很容易发现,“避实而击虚”是孙权一方在此次襄樊之战中收获巨大战果的重要原因。
四、因敌而制胜
“因敌而制胜”是《孙子兵法》强调战争指导灵活性的重要原则。孙武强调灵活运用兵力和战术变化的问题,他认为“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23〕。孙武主张指挥作战必须做到“践墨随敌,以决战事”〔24〕,这样才能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
孙武在提出“因敌而制胜”原则的同时,还提出了许多运用该原则的策略和战法,如:“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动之,亲而离之。”〔25〕孙权一方在襄樊之战中可谓将“因敌而制胜”这一原则运用到了极致。
对敌方指挥官的研究是做到“因敌而制胜”的先决条件之一,正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26〕。孙权一方对关羽的用兵特点和性格特点做了充分的分析,针对其弱点专门制定了偷袭荆州的一整套计划。
东吴方面清楚,关羽异常骁勇,且一直有吞并东吴所控制的荆州地盘的心思,所以必然会对他们可能的行动有所部署。为了让关羽放松对东吴的戒备,吕蒙特意装病返回建业。事实上关羽当时主要担心的确实是吕蒙会在荆州有所动作,所以不敢放手调兵围攻襄樊,而是留下了不少数量的守军防备东吴。而当他得知吕蒙因病返回建业后,果然就开始把原本用来防备东吴的军队一波一波调往襄樊前线。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这期间陆逊针对关羽性格特点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对关羽决策的改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首先,陆逊被选择接替装病的吕蒙,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未有远名,非羽所忌”〔27〕,而陆逊接替吕蒙后也一直在关羽面前表现得“不为羽所忌”。陆逊到达与关羽防区接壤的陆口之后,立即给关羽写信,信中表达的核心思想有三条:一是表示愿意继续巩固双方的同盟关系,二是极力夸赞关羽的功绩,三是“好意”提醒关羽注意提防曹操的下一步动作。三条信息条条切中要害。第一条让关羽感觉东吴仍然把曹操当做最大的敌人,不会轻易破坏与刘备集团的同盟关系;第二条让关羽感觉陆逊非常恭敬谦虚,不敢在他面前有什么动作;第三条则是企图把关羽的注意力更多地移到曹操那里去,从而放松对陆逊这边的警惕。事实证明陆逊这封信的效果极佳,《三国志》记载:“羽览逊书,有谦下自托之意,意大安,无复所嫌。”〔28〕一向为人骄傲的关羽听了陆逊的话非常开心,果然上当,不再对东吴这边有任何防备之心,放心地把留守的部队大规模调往了襄樊前线。得知关羽调兵消息的陆逊立即报告孙权,孙权立即行动,派吕蒙和陆逊成功夺取了刘备集团在荆州的地盘。关羽被孙权集团研究得极为透彻,其弱点被充分利用,成为左右襄樊之战最终结局的关键因素。笔者个人认为,充分研究关羽,做到“因敌而制胜”,是孙权集团在襄樊战役中能够收获巨大战果的最重要原因。
结语
“致人而不致于人”、牢牢掌握战争主动权,这是孙武所提出的一系列作战原则的核心。想要实现“致人而不致于人”,就需要遵循“先胜而后求战”“我专而敌分”“避实而击虚”“因敌而制胜”等基本作战原则。汉末襄樊之战中的各方在这些方面表现各不相同,尤其是在刘备集团和孙权集团两方之间展现出了巨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正可以很好地解释这场战争双方的胜败因素。“致人而不致于人”思想作为《孙子兵法》的思想精华之一,对当今的战场军事指挥仍然具有极高的现实指导意义,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究。
【注释】
〔1〕《孙子兵法·火攻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41页。
〔2〕《孙子兵法·火攻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41页。
〔3〕宋杰:《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中华书局,2019年版,第402页。
〔4〕宋杰:《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中华书局,2019年版,第403页。
〔5〕宋杰:《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中华书局,2019年版,第405-406页。
〔6〕汉中之战在建安二十四年五月结束,关羽于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发动襄樊战役。
〔7〕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刘备与孙权商议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荆州东部的江夏、长沙、贵阳归孙权,荆州西部的南郡、零陵、武陵归刘备。具体可参见《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27页。
〔8〕《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44页。
〔9〕《孙子兵法·虚实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61页。
〔10〕《孙子兵法·虚实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61页。
〔11〕《孙子兵法·形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42页。
〔12〕《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664页。
〔13〕《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757页。
〔14〕《三国志》载“羽以舟兵尽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可见于禁前去救援的军队至少有三万人。具体可参见《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664页。
〔15〕据《三国志》载:“太祖复还,遣将军徐商、吕建等诣晃”,“太祖前后遣殷署、朱盖等凡十二营诣晃”。可见徐晃率领的这支救援部队是由多路人马集合而成的,数量比较可观,至少在一万人以上(一营大约为一千人)。具体可参见《三国志·吴书·张乐于张徐传》,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17-318页。
〔16〕《孙子兵法·九地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34页。
〔17〕《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757页。
〔18〕《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757页。
〔19〕据《三国志》载,糜芳和傅士仁一直都嫌怨关羽轻视他们,关羽出兵时也多次责备糜芳和傅士仁粮草供应不利,还威胁要惩治他们,因此留此二人防备孙权确实存在很大的隐患。事实上糜芳和傅士仁也在孙权的部队进攻时选择了投降。具体参见《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61页。
〔20〕《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757页。
〔21〕《孙子兵法·计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22〕关于糜芳投降东吴的原因有多种解释,本文在此处不做分析
〔23〕《孙子兵法·虚实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68页。
〔24〕《孙子兵法·九地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34页。
〔25〕《孙子兵法·计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页。
〔26〕《孙子兵法·谋攻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27〕《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796页。
〔28〕《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7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