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伦理治理的特征和功能
2023-01-21曲红梅
曲红梅
国内学术界近年来对伦理治理和道德治理问题非常关注,相关会议和学术成果颇多。学者们就伦理治理和道德治理的含义、合法性、途径、历史渊源等展开了细致的研究。我们研究伦理治理和道德治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希望作为关注人类实践的伦理学在社会现实生活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总结和分析中国共产党伦理治理的特征和功能不仅使我们关于伦理治理和道德治理的研究落到实处,而且能够加深我们对党的核心价值和基本信条的理解。
伦理治理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之日起,就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与中国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这种结合一方面体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气质,另一方面体现为中国共产党发展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实践。上述两个方面都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根本原则和价值基础上的先进性和优越性。中国共产党一直是有理想、有信念的“道德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道德建设一次次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展现自我牺牲和奉献精神、惩治腐败和不正之风,在德性和品格上严格要求自己,成就中国人民伟大的解放和发展事业。
一、中国共产党伦理治理的独特性
中国共产党伦理治理的核心原则和基本理念是在其思想建设和道德建设中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创造了历史,也在伦理治理方面为世界提供了范例和经验。中国共产党的伦理治理具有其独特价值和效用。我们首先要从学理上对中国共产党的伦理治理加以分析,更加清晰地彰显中国共产党伦理治理的独特性。
对中国共产党伦理治理的内涵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需要从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中国传统伦理理论等多维视角探索中国共产党伦理治理的学理机制,指出其中蕴含的思想逻辑,概括中国共产党伦理治理的总体特征。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思想、中国传统伦理对美好品格的塑造、中国共产党的先驱者和领导人对于共产主义道德的阐释都为我们研究中国共产党伦理治理的学理机制提供了资源和佐证。分析道德治理与伦理治理的区别和联系,总结伦理治理对人类社会和人类个体的影响,反思个体道德与社会伦理的关系,对于总结和概括中国共产党伦理治理的内在逻辑和核心价值具有基础性作用。
首先涉及的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讨论的是中国共产党的伦理治理而不是中国共产党的道德治理。这涉及如何理解伦理治理和道德治理的区别和联系。一般来说,伦理治理和道德治理的表述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根据西奥多·丹尼斯(Theodore Denise)、谢尔顿·彼得弗洛恩德(Sheldon Peterfreund)和尼古拉斯·怀特(Nicholas White)的看法,“伦理的”和“道德的”作为形容词是可以在同等意义上使用的[1](5)。我们也确实看到人们对上述两词不加区别使用的诸多案例,比如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反复提到的“伦理德性”也被译作“道德德性”。但是,如果从中西方文化传统、价值规范和概念设定的差异来看,我们需要把西方文化中以个体主义为出发点、以不偏不倚为基本价值原则的道德治理与我们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理解的伦理治理区分开来。伦理治理比道德治理更适于体现中国社会的发展特征和现实状况,伦理治理的表述比道德治理更契合我们对中国共产党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理解。一方面,伦理治理更好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理想信念和价值原则上对全体党员的要求和激励。既然这是对一个群体的规范,使用伦理治理的表述更能展现外在的行为准则对特定人群的整体性影响。另一方面,伦理治理更好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政党在伦理气质上的先进性和对社会风尚的引领。伦理治理比道德治理更强调对社会道德风尚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使用“伦理治理”的表述更合适。
其次涉及的问题,是如何理解伦理治理的功能和作用。现代意义上的西方治理概念主要是指“对范围广泛的组织或活动进行有效安排”[2](105)。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这种治理理念是后果主义的,甚至是功利主义的,人们期望通过治理这一手段,“在众多不同利益共同发挥作用的领域建立一致或取得认同,以便实施某项计划”[2](105)。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西方治理体系中的道德治理是作为与政治治理、文化治理、法律治理等并行的一个部门性的治理手段而存在的,是“社会多元主体(包括政府而不仅限于政府)运用其影响力量对社会诸多领域当中出现的道德问题进行柔性治理的过程”[3](101-102),旨在获得最优的效果。中国共产党的伦理治理与西方的道德治理不同。中国共产党是以内在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基础为依托,面对不同形势和不同情况,在全党、全社会提升个体道德认知,实现社会美好风尚。这种伦理治理不只是以实现最大化的非道德价值为目标,也不仅仅是以非强制的手段促使人们柔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的伦理治理不仅以关切人民的富裕生活为指向,也以提升人民的精神生活为目标。这样的伦理治理是一个根本性的治理:一方面,这种治理本身蕴含着内在的伦理价值,因而治理的规范性与个体的自律性是一致的;另一方面,这种治理本身就追求更高的道德理想,因而会促进道德的完善和发展。
基于上述对中国共产党伦理治理内涵和功能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到,在党的道德建设和治理体系中,伦理治理特指那些对党的发展和党员自身的完善起到决定性意义的举措和途径,并且这些举措和途径背后彰显着中国共产党长久以来形成的核心价值和精神气质(其中包含着对道德领域问题的专项治理)。更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道德型”政党,其伦理治理的外在强制性和党员对自身严格要求的道德自治性并不矛盾。每一个党员之所以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因为他们发自内心地信服并自愿践行党的宗旨和纲领。即便在现实中,有的人因受到诱惑而犯错误,有的人因面对困难而退缩,这也并不代表党的纲领和要求与党员的内在修养和完善是脱节的,反而表现出中国共产党伦理治理的独特性和必要性。因此,中国共产党的伦理治理并不是将道德作为工具,仅仅关注其效用和产生的结果,而是在治理过程中展现中国共产党的伦理本质和内在价值,展现党员不断自我完善的能动性,是在道德实践中将道德之“本”与“末”,即道德的规范形式与内在精神、功利原则与道义原则统一起来[4](5-8)。
二、中国共产党伦理治理的历史阶段
注重思想建设和道德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长盛不衰的法宝,其核心要义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走出一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路。我们可以通过系统分析和整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推行的思想道德建设举措来探究中国共产党的伦理治理思想和实践。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伦理思想道德建设可以大体划分为四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创立初期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传统伦理精神影响和感染党员和革命进步分子,为中国革命的成功提供了精神信念上的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通过确立共产主义道德、宣传大公无私的集体主义思想,提升全社会的道德水平,破除旧社会对人性在伦理道德上的扭曲;“文革”后确定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主要内容,为发展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奠定基础;新时期以反腐倡廉为主要途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载体,形成党员干部和全体人民在伦理治理上的合力。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时就十分重视道德观念和道德建设。李大钊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先驱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传播和应用马克思主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指出:马克思的思想并不全然排斥个体性的道德愿望,并且互助、博爱的社会主义伦理观念在真正的共产主义尚未到来之前仍在发挥着作用[5](193-194)。由此可见,道德建设也是社会改造的一部分,在从阶级对立的社会向作为“真正的历史”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瞿秋白则以翻译和注解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方式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他力图说明人的道德情操和革命理想如何能动地改变由生产力决定的物质世界,因此他在唯物史观的层面对道德的作用作出了哲学论证,认为人可以通过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来发挥人类实践的能动性。在瞿秋白看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论并没有否认道德及其理想的价值,它“不但能解释过去和现在的道德之发生和发展,并且能指出我们自己的道德之深切的原因;我们无产阶级的道德,实是将来人类道德胚胎”[6](444-445)。可见,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非常关注伦理道德在推动社会变革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他们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道德理想,为革命斗争注入了精神动力。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现实的革命斗争相结合,产生了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道德建设理论和实践。毛泽东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道德评价的根本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实斗争相结合的重大成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取向,又是道德建设所始终坚持的基本伦理原则。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7](1094-1095)毛泽东也非常强调思想建党原则,重视提升党员的道德修养以加强党风建设。从思想上建党就是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和社会理想,使全体共产党员达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境界。因此,共产党员的身份就代表着一种道德要求,正如毛泽东在《反对自由主义》中所指出的:“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襟怀坦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关心党和群众比关心个人为重,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8](36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关心人民利益,尊重人性和人格的发展,这集中表现为党切实捍卫广大人民群众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营造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现代化建设不仅是物质产品的丰富,而且是精神文明的提升。后者主要包括“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9](367)。2001 年,中共中央通知认真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2006 年,胡锦涛发表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性、根本性、系统性地回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问题,为道德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导。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将全面从严治党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中伦理治理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的建设,首要任务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关键是教育管理好党员、干部。”[10](172)打铁必须自身硬。在党领导人民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更需要加强自身的道德建设,坚定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加强党的道德建设,还体现为严肃党的纪律和党的规矩,以制度规范全体党员的行为,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从严治党是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有机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加强道德建设、保持生命力和先进性的宝贵经验,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11](114)。可见,中国共产党的伦理治理是马克思主义伦理观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现实实际密切结合的产物,在伦理体系和价值观建设上对全体党员乃至社会全体成员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中国共产党伦理治理的当代实践
在新时期廉政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推行的伦理治理在路径和内容上都比较典型地体现了党的根本原则,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伦理治理的特征和功能。我们可以用伦理学的核心术语“责任、效用和德性”对应廉政建设中坚持的“干部清正、政府清廉和政治清明”,形成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伦理治理的具体理解,从而集中展现中国共产党的伦理治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更好地彰显反腐和倡廉双重把关所产生的良好效果。
我们可以从反腐倡廉的辩证关系入手分析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伦理治理的核心任务。反腐和倡廉是从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形成廉政建设的合力。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这种本性不加克制地体现在实践行动中就是私欲和贪念。如果内在和外在的道德强制力不能够使人克制自己的私欲和贪念,而这个人手里又掌握着寻常人没有的权力,腐败必然会产生。反腐是从否定的方面表明行政行为的价值目标必须是廉洁无私,是对人的私欲扩张的必要规制,重在预防和遏制。人同时还有追求“善生”的本能。居官为政者的向善追求具体表现在为官清廉、为人正直。倡廉是从积极的方面肯定道德治理的作用,重在引导和提倡。我们需要认识到,以倡廉为基础进行伦理治理,具有更加积极和重要的价值。以反腐为目标进行的伦理治理则可以直接起到更加实际和有效的效果。反腐是对人的膨胀的私欲加以约束和限制,伦理治理在反腐过程中表现为道德强制性,即道德法则协同法律制度对贪腐进行防堵,使人感到羞愧和自责,进而使其更加有效地反省和改过。倡廉是从人心向善、大公无私等正向方面进行引导和治理,更能发挥伦理道德对人所具有的主观法的约束作用。相比于反腐,针对倡廉的伦理治理更具基础性,因为倡廉做得好,就可以防患于未然。
与上述两个方面相关的伦理治理是从善恶两个方面阐明廉政建设中的“应该”与“不应该”,使其配合法律建设和制度建设,形成内在自律和外在规范的合力作用,为保证党和政府的长治久安打下良好的伦理道德基础。我们的目标是寻求反腐和倡廉相结合的价值原则和信念基础,并从根基处揭示廉政建设的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形成内在统一的廉政伦理体系。具体来说,以责任、效用和德性分别对应中国共产党执政过程中坚持的“干部清正、政府清廉和政治清明”,可以更为鲜明地体现中国共产党伦理治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的特色。
从责任层面加强廉政建设的伦理治理有助于推动党员领导干部的官德修养,从而确保“干部清正”的大方向。党在廉政建设中反复重申“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具体到“干部清正”这一要求上,党在伦理治理过程中要求党员干部牢记“公共权力的代理性”,即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公仆为人民。党员干部在政治实践中需要牢记人民与人民公仆之间的代理关系,不能在利益和好处面前忘记自己是作为代理人在行使公权力,不能将公权力作为换取个人利益的手段。“干部清正”是中国共产党伦理治理的重要目标,是通过党员干部这一群体将党的根本原则和价值准则具体体现出来,接受人民的检验。在这个环节中,作为为公共利益和人民利益服务的人,党员干部不仅需要展现自己作为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更要承担代表党为人民谋幸福的特殊责任和使命。因此,中国共产党的伦理治理在官德建设上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方面是提高党员干部的道德品行、思想作风和政治素质;另一个方面是要求党员干部在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过程中必须遵守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12](102-106)。两者虽然在表现形式上存在内在自省和外在约束、追求完善和守住底线的差别,但并非两个截然分开的领域,而是以责任为纽带,形成党员干部在践行公务人员和共产党员双重身份时的和谐性和整体性。
“干部清正”是对领导干部官德建设的高度概括。“干部清正”首先要求干部在政治上意识清醒、识大体、顾大局。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合格的政治素质是党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党员干部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干部清正”要求他们在工作上公正廉洁、具有高度责任感。不贪污、不腐败、不渎职,不仅是守住党员干部的底线,而且是确立一个党员对自身要求的高线。在这个方面,党员干部不应该把重点放在掂量自己犯何种程度的错误不会被惩罚,而是时刻告诫自己不能跨越犯错误的界限。一旦跨越了界限,就是不归路。“干部清正”还要求干部在人格上要一身正气、心底无私。在这个方面,任何一个党员干部都要在更高的水准上,即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上要求自己,不能将自己的人生理想局限于个人和家庭的利益,而是主动承担起为全体人民谋幸福的责任。对官德的治理不仅为制度和法律在控制权力过程中有待完善的地方进行补充,也激发了党员干部自身的道德潜力,使其能够自动自觉地抑制自身的自私动机,积极主动地为公共利益服务。在反腐倡廉过程中,我们需要从多维视角分析探索官德建设的目标与途径,旨在促进行政主体的道德品格发展,为确立党员干部的基本伦理责任和道德使命做好准备。唯其如此,伦理治理的功能才能显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党员干部在履行职责使命过程中与国家和人民之间的伦理关系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发生着变化,他们发挥自己责任和功能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恒久不变的是党员干部对中国共产党根本原则和价值准则的坚守和实践,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维护和发展。
从效用方面加强廉政建设的伦理治理表现为不断推进公共服务伦理和公共交往伦理,从而实现“政府清廉”的大局面。如果说官德建设体现为以个体性为主、以公共性为辅的伦理治理,那么,公共服务伦理则是以公共性为主、以个体性为辅的伦理治理。我们在这里理解的公共性,不仅是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体现于公共活动中的公共性,而且还表现为具有理性的人们经过共同讨论和对话,形成对公共利益的追求和对公共价值的肯定。也就是说,公共性“是具有公共理性的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公共利益而对社会管理者及其管理活动提出的必然要求”[13](129)。
当代政治学界普遍认为,公共性是政府的合法性基础,也是当代廉政建设的内在要求。“政府清廉”是对公共服务伦理的高度概括。根据公共性的三大基本要素——公共活动、公共理性和公共价值(公共利益),我们可以看到,各级干部和公务员以及广大群众若能在伦理关系中处理好行使各自的权利和承担各自的义务之间的关系,将形成伦理治理上的合力。廉政建设的伦理治理效用正是表现在这种合力上。在公共生活领域中,廉政建设的伦理治理不仅表现为政府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工作伦理和职业伦理,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确保广大人民的基本权利得以实现,更表现为政府为干群关系的和谐发展提供充分的公共空间,严肃认真地接受人民的监督和批评,确保共同交流和讨论的渠道畅通。与此同时,我们通过公共交往伦理也可以保证党员干部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民,同等享有公民权利。也就是说,他们在交往中也应遵循基本的公民交往准则和道德原则,避免相互伤害和误解,达成相互理解和尊重。公共服务伦理的创建不仅要求各级干部和公务员保障人民群众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的各种权利,同时也通过加强公民道德教育,保障公务员作为普通公民的自身权利,建设良好的干群关系,培育高水准的公共理性。公共服务伦理和公共交往伦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公共价值的最大化,实现人民幸福和社会安定。
从美德层面加强廉政建设的伦理治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政风伦理和社会伦理体系,从而形成“政治清明”的大环境。从美德入手的治理方案是依据公共性理论建立一套廉政伦理规范体系,保证伦理道德与规则制度的协同合作,既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和公务员)通过自身有价值的行动在公共领域内展现出卓越的个体美德,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又要求由此而形成的良好社会环境可以培育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公共美德,提升整个社会的伦理风尚。一个健全的规范伦理体系既需要基本的伦理原则,也需要有具体的美德条目。前者可以为公共行为提供明确的行动准则,有效地进行针对公共行为的道德评价;后者则是为个体发展提供品格范型和道德榜样,让社会成员能够受典范的感染和鼓舞,主动地运用自己的道德反思指导行动,实现内容充实的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
美德要想在实践中通过反复的训练而得以形成,需要良好的社会氛围。我们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强调“政治清明”的重要性。“政治清明”是对政风伦理的高度概括。政风伦理不仅关系到政治公信力的维护和政权的稳固,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道德文明发展[14](75-78)。也就是说,政治风气是具有道德性质和价值倾向的。“政治清明”就是指政治生活风清气正,其中表达了政治风气好的判断标准,也体现了政治风气所内含的伦理维度。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从语言交流、舆论传播等方面理解政治风气,更应该从核心价值观践行和社会风尚建构方面理解政治风气。也就是说,政治风气直接影响到社会风气。每一个个体都不是独立的、单个的个体,而是与他人发生相互关联并生活于共同的社会规定之下的。自古以来,众多的文明形态都认为人是政治的动物,处于家国的紧密关联之中。政治清明必然带来社会安定,社会安定必然使生活于其中的每个个体乐于并志于追求卓越,形成美好品格。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政风伦理表现为个体性和公共性的有机统一。在共同的制度、理想、语言和文字等元素的凝聚作用下,每一个社会公民不断完善其自身,合力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诚然,良好的社会风尚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而是一个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长期过程。社会伦理体系建设不会像社会经济建设那般立竿见影。但我们已经看到,中国共产党从自身道德建设出发,激励和敦促每一个共产党员不断完善自己,形成持续有效的政风治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已经卓有成效,良好的社会风尚已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体系不是表现为一个单一的、固态的约束机制,而是要建立一种包容性强、影响力大并为社会公民所共享的核心价值。在这样的伦理价值体系中,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与包容性才可以得到保护和约束并保持平衡。这样的社会风尚是力量绵长的而非空洞的。社会风尚不仅自身具有价值,而且是人们进行选择的载体,是人们获得身份认同和归属感的背景。社会风尚在更具包容力的空间中为共同体的成员提供了确认自己、实现自己、进行道德选择的平台。由此出发,我们才可以发挥每个社会成员的力量,建构起自强、自信、自觉的伦理观念。
结论
从伦理治理的特征和功能层面理解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发展和伟大贡献,是一项新的工作,需要有更多学者的关注并产生更多、更丰富的学术成果。总结和分析中国共产党在伦理治理方面的主导思想和举措,对于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具有重要的价值。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汇聚了众多优秀分子的政党,在其发展过程中提升党员的道德素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高尚性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必然选择。回顾和总结中国共产党的伦理治理思想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对中国共产党的伦理治理思想进行学理上的探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特别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所推行的伦理治理,不仅在于完善党的自身建设和党员的道德品格,而且对提升中国人民的整体道德品性、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进而不断推进中国人的美好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阐发中国共产党伦理治理的价值原则、实践路径和成功经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展现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和理想信念的培育贯穿和渗透在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一方面有助于营造崇德向善的道德环境和道德氛围,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另一方面有助于凝聚全体人民的价值共识,增强民族自信,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