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物语言干巴巴,怎么办?

2023-01-20

作文周刊·小学四年级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午饭姐姐动作

琪姐姐:

您好!

我是秦瑞言。我和妈妈因为人物语言描写发生了激烈的讨论,妈妈说我写的人物对话干巴巴。我不服气,她就拿出我最喜欢的童话故事书,让我和其中的语言描写做对比。我发现自己的确写得很差。可我不知道怎么改,琪姐姐,你能告诉我一些语言描写小技巧吗?

秦瑞言

2022年12月10日

秦瑞言同学:

你好!

语言描写看起来很容易,只是把人物说的话写下来,但是要写好语言描写,真的需要一些技巧。写作文时,我们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明明可以加入语言描写,而我们却省略了,或者只是简单地写出“我说……”“妈妈说……”。这样写人物语言,不仅内容干巴巴,也显得没有文采。那怎样写出像童话书里那样生动有趣,又有画面感的语言呢?琪姐姐这就告诉你。

什么是“语言描写”

一看这个小标题,你是不是产生疑问了,语言描写不就是记录事件发生过程中人物说的话吗?这很简单呀。你的理解没错,但是我们要清楚语言描写是由“说的话”和“谁说的”两部分组成。

请看示意图:

明白了语言描写的组成部分,我们先从“谁说的”入手,让语言描写“变身”。

提示语变身法

“谁说的”也叫“提示语”,作用是提示读的人这句话是谁说的。我们平时把语言写得干巴巴,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提示语写得太简单了。

首先,我们让提示语变位置。提示语不仅可以在“说的话”前头,还可以在“说的话”后头:

“又该做午饭了,我们今天吃火锅吧!”妈妈说。

提示语还可以在“说的话”中间:

“又该做午饭了。”妈妈说,“我们今天吃火锅吧!”

提示语在前,强调这句话是谁说的;提示语在后,则强调说话的内容;提示语在中间,是为了突出前后说的话,也表示略有停顿的意思。变换提示语的位置,可以避免语言描写从头到尾都是“妈妈说……”“爸爸说……”,突出所强调的内容,也增加了语言结构的灵活度。

接下来,我们让提示语变内容。提示语告诉我们这句话是谁说的,我们还可以把“说”改成其他词语。比如“讲、喊、答、训、问、谈话、讲话、叙述、议论、商量……”我们来看看运用在句子中的样子:

“又该做午饭了。”妈妈提议,“我们今天吃火锅吧!”

把“说”改成“提议”,让句子表意更精准,也避免总用“说”造成语言重复。

好的语言描写,不仅能“听”到人物声音,还能“看”到人物的动作、表情,这样会让人物有立体感。瑞言,你平时说话,多少会有肢体动作,平时不注意,这些肢体动作就溜走了。来回忆一下,你说“不”的时候,是不是會摇摇头、摆摆手,或者眉头紧皱;说“是”时,是不是会点点头,做个手势;当我们赞扬别人时,会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当我们紧张时,会抠手指、拽衣服……我们来试试把人物动作加进句子中:

“又该做午饭了。”看看窗外下着小雨,妈妈一拍大腿,提议道,“我们今天吃火锅吧!”

你看这句话,体现出妈妈提议下雨天吃火锅的过程,不仅有人物的语言,还有动作,有画面,让人物形象充满立体感。

人物语言怎样写

我们谈了提示语的写法,琪姐姐还要强调一下人物说话的内容。你可能有疑问了,把人物说的话写出来就可以了,有什么难的呢?

“说的话”要简洁。我们在平时说话时,会用“然后”“那么”“你知道吗”来缓冲思考的过程,写作文时,我们要把这些词语省略。

“说的话”符合人物身份。老师、妈妈、爸爸、爷爷、奶奶……面对同样一件事,说话的口吻、角度一定不一样。能说会道的人和性格内向的人,粗鲁的人和斯文的人,说话内容也一定不同。我们在描写人物语言时,要确定描写自己经历的事,要确定所描写的人说过类似的话,忠于那个人说话的意思,自然就不会出现“人”“话”不符。

瑞言同学,我们一起学习了语言描写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了解了提示语的“变身”方法,也知道了如何调整说话内容。那接下来就靠我们平时的积累和运用了。琪姐姐建议你在阅读课外书时,把喜欢的语言描写摘抄下来,将你认为精彩的提示语,有意识地运用在自己的作文中。反复这样“刻意练习”,你一定会把“语言描写”写得生动,有趣,极具画面感!

瑞言同学,琪姐姐期待你的作文投稿哦!

琪姐姐

2022年12月13日

猜你喜欢

午饭姐姐动作
Cлово месяца
外卖到了
动作描写要具体
画动作
中不了的大奖
认识“黑”字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十声姐姐等
巧手姐姐
洗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