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管未来有多难,我们就是你的双腿

2023-01-20昕雨

妇女生活 2022年12期
关键词:唱歌儿子

昕雨

他身患罕见病,呼吸困难、无法走路,医生判断他只能活到成年。10多年来,他没有向命运屈服,通过唱歌不仅改善了身体状况,还多次走上央视舞台。而创造这一奇迹的背后,离不开他父母多年如一日的坚持——

“谁说这种病无药可治,只要想办法,就一定会有转机!”

2010年10月,家住广州市的凌莉生下儿子,丈夫陈海琼给儿子取名陈果毅,希望儿子长大后处事果断,性格坚毅。可陈海琼很快就发现,小果毅的腿总是软绵绵的,不像同龄孩子那样好动。夫妻俩带着儿子去了好几家医院,直到儿子16个月大时,才被确诊为脊髓性肌萎缩症(简称SMA)。医生告诉他们:“这是一种罕见病,目前全世界都无药可治,即便将来有了特效药,也会非常昂贵。孩子终生无法走路,若照顾得当,也只能活到成年。”

陈海琼夫妇当即蒙了。那天晚上,凌莉抱着儿子默默流了一夜的泪。陈海琼坐在一旁,痛苦、绝望、无助……天亮了,他们看到儿子的笑脸,瞬间下定决心:不管未来有多难,我们就是儿子的双腿,永远陪着他!

当时,夫妻俩同在广州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先后辞职。凌莉做了全职妈妈,陈海琼计划借钱开网店,挣钱给儿子治病。

2012年8月,陈海琼的第一家网店上线。他身兼数职,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一有时间就上网搜索国内外SMA资料及相关病例,记了厚厚几大本笔记。

小果毅的脖子软,头抬不起来,陈海琼每天早上都抱着他去阳台数小鸟。叽叽喳喳的小鸟从空中飞过,“一只、两只、三只……”小果毅高高仰起头,兴奋地数个不停。晚上,陈海琼又带着儿子去街上数人。人群从地铁站鱼贯而出,小果毅晃动着脑袋,越数越起劲儿。渐渐地,他的脖子有了力量,也灵活了。凌莉激动地对陈海琼说:“谁说这种病无药可治?只要想办法,就一定会有转机!”两人都信心大增。

为了儿子,他成了中药专家,她成了“美食魔法师”

一年四季,陈海琼家的阳台上都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花盆。和别人家的姹紫嫣红不同,他家的花盆中栽种的全是中草药,足有十几种。陈海琼说:“这都是我从深山里采回来,给果毅调理身体用的。”

原来,在研究SMA的过程中,陈海琼发现,患者的很多症状,如盗汗、脾虚、气血虚、便秘等,都可以用中药调理。但药店的药材大多是人工种植,药效不如野生的。于是,他多方打听,拜一位江西老中医为师,随他进山采药。

每种药材长在哪里,什么时候采,用什么方法采都有讲究。第一次进山采药,陈海琼紧跟在老中医身后,边走边记边采,一天下来收获满满。

那段时间,陈果毅盗汗严重。陈海琼按中医名方“玉屏风散”配药,把自己采回来的草药熬煮后给儿子喝。儿子只喝了两次,盗汗的症状就消失了。

去深山采药有時会遇到危险。一次,陈海琼走着走着,脚边的草丛里突然窜出一条竹叶青蛇,吓得他浑身直哆嗦,至今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为了采药,陈海琼跑遍了福建、江西、广东的很多大山,俨然成了中药专家。受爸爸的影响,陈果毅也对中药产生了浓厚兴趣,经常翻看《本草纲目》,再对照爸爸采回来的草药认真琢磨。一天,凌莉睡到半夜,突然听见外面有窸窣作响的声音,出去一看,原来是父子俩打着手电筒在阳台上收集中药田基黄快要炸开的种子。

为了儿子,陈海琼成了中药专家,凌莉则成了“美食魔法师”。每天除了给儿子捏脊、按摩,凌莉把所有心思都花在了饮食上。酿豆腐、黄牛肉汁这两道菜做起来烦琐,但她雷打不动地每周给儿子做两次。丈夫采回来的草药,大多被她做成了药膳。或润肺,或去湿,或滋补,凌莉每天都会炖汤给儿子喝。妈妈的辛苦,果毅都看在眼里。每年妈妈过生日,他都会画一幅画送给妈妈。

在陈海琼夫妇的精心照料下,陈果毅的肌肉力量逐步增强。

学习唱歌仅一年,他的身体状况明显改善,声音洪亮,几十个字的绕口令能一口气快速说完,而且一点儿不喘

SMA一共有4型,无论哪一型,最后都是死于呼吸衰竭。

为了改善儿子的呼吸状况,陈海琼曾教儿子玩吹苹果游戏,但收效甚微。一天,他在电视里看到年逾七旬的歌唱家李谷一面色红润,中气十足,心想,如果让果毅学唱歌,一定能改善呼吸。

最初,陈海琼自己教儿子唱歌。《小白杨》《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等歌曲,他先跟着唱片学,然后再一句一句教给果毅。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果毅进步不大。陈海琼决定给儿子找一位专业的声乐老师,没想到多次遭到拒绝,理由相似:“孩子连说话都费劲儿,怎么学唱歌?”看着儿子失落的表情,陈海琼柔声鼓励他:“别灰心,好事多磨,我们一定会找到老师的!”

2015年4月,陈果毅去广州木偶剧院看木偶戏时,机缘巧合被国家一级演员王玲收为弟子。根据陈果毅的特殊情况,王玲专门为他制订了学习方案:运用小狗喘气法练气息,通过普通话、绕口令练语言基本功。

训练非常辛苦,但儿子的毅力远远超出陈海琼的预料,他和妻子每周末都送儿子去上两个小时的课,风雨无阻。回家的路上,果毅就开始认真地反复练习。到家后,他又迫不及待地拿出本子,把老师布置的练习内容中每个字的字音做标注,不认识的查字典,直到准确无误。

每天在家练声两小时,是陈果毅的必修课。有时天气太热,他练得满头大汗,凌莉很心疼:“要不咱今天休息?”可果毅总是摇头,说自己要坚持练习。不久,陈海琼也加入进来,和儿子一起练声,果毅成了爸爸的小老师。“一道黑,两道黑,三四五六七道黑……”家里常常出现父子俩同练一个绕口令的欢乐场景。有爸爸当陪练,陈果毅练得更起劲儿了。一年后,他的身体状况明显改善:声音洪亮,几十个字的绕口令能一口气快速说完,而且一点儿不喘。

之后,陈果毅又开始跟广州木偶剧院的李宣沂老师学声乐。李老师对他特别好,像妈妈一样关爱他。刚开始学唱歌,陈果毅坐都坐不稳,李老师就一手扶着他一手弹钢琴,教他学会了第一首歌《牛背上的孩子》。陈果毅信心大增,学习更加用心,唱歌、演讲水平都飞速提升。

2019年12月,陈果毅通过选拔赛顺利入选北京卫视《音乐大师课》节目,是广东赛区仅有的两名入围选手之一。

到北京参赛,是陈果毅第一次来到北方,天气寒冷,他很不适应。一天早上,凌莉发现儿子脸色泛红,一摸他的额头,发烧了。对SMA病人来说,感冒发烧是件非常严重的事,稍不注意便会引起呼吸困难。陈海琼和凌莉商量后,小心翼翼地对果毅说:“咱们退出吧,你的健康最重要!”“不,我喜欢唱歌,可以坚持!”果毅斩钉截铁地说。那天,他在舞台上深情地演唱了一首《勇气》:“我知道一切不容易/我的心一直温习说服自己/最怕你忽然说要放弃/爱真的需要勇气……”每一句歌词,似乎都在诉说着这些年他们遭遇的艰难,凌莉听得泪流满面。

当月,中央电视台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栏目组找到陈海琼,希望陈果毅能和歌手兼美儿SMA关爱中心理事长冯家妹合唱一首《草》。这首歌是由SMA患者包珍妮作词,专门为SMA群体打造的。陈海琼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些年,作为SMA患者家属,他深知这个群体所面临的困境和痛苦。

2020年初,陈果毅参加的两档节目先后在电视台播出,他的精彩表演迅速登上热搜。网友们喜欢他的歌声,钦佩他的坚强,亲切地称他“奇迹男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脊髓性肌萎缩症,很多医院也相继上了SMA的孕前复查项目。

《越战越勇》《幸福账单》……随着陈果毅参加的电视节目越来越多,他也收到了不少商家的代言邀请。对于这些邀请,陈海琼婉言谢绝:“功名利禄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我只希望果毅永远保持一颗热爱唱歌的心。”如今,陈果毅只参加一些公益演出,尤其是宣传关注脊髓性肌萎缩症的活动。

2022年5月28日,陈果毅和冯家妹再次站上央视《经典咏流传》的舞台,演绎了一首《风》,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当晚,“被11岁罕见病男孩的歌声治愈了”的新闻便冲上微博热搜,几十家媒体争相转发,阅读量高达1亿。

陈果毅还在爸爸的陪伴下,参加了美儿SMA关爱中心的直播活动,为贫困山区的孩子募捐衣服和书籍。陈海琼对果毅说:“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我们接受过别人那么多关爱和帮助,有能力的时候要回报他人。公益这件事,我们全家要一直做下去。”

【编辑:刘波】

猜你喜欢

唱歌儿子
遇见他们在唱歌
打儿子
唱歌和本人一样不靠谱
唱歌猪
养儿子,一定要“拼妈”
听,这是四季在“唱歌”
听知了唱歌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一只大狼想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