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路径研究

2023-01-20董胜欢刘云丽菅迎宾王会娟

关键词:三全育人校企育人

董胜欢 刘云丽 菅迎宾 王会娟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41)

当前阶段,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矛盾突出,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多数大学生面临着严重的就业压力。就业是民生之本,为此,国家政府和地方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保障大学生就业。高校需不断的提高办学水平,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与就业质量。基于此,笔者通过将“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与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进行融合,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提出在“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实施路径。

1 “三全育人”理念与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的内在关系

随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等会议的召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愈发受到重视。“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既对高校教育进行了深化和升华,又实现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1]。三全育人”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其核心是“人”、根本是“育”、关键是“全”。这不仅是新时代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也是推进育人理念和育人方式变革的重大命题。

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是学生思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内涵的核心价值与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发展目标是一致的,同时也符合国家对人才的战略需求[2]。将现代教育理念与就业创业指导相融合,发挥其在职业道德培养方面的作用,助力大学生明确个人职业规划,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及综合素质,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2 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系统合理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体系

通过调查发现,许多高职院校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不具备系统化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案。从指导时间上看,多数院校的就业创业课程、讲座、政策宣讲等工作通常面向的是即将毕业的学生,且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就业、择业过程。但实际上处于即将毕业阶段的学生,还要准备毕业论文、考证、办理毕业手续等材料,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参加学校的指导活动,因此无法达到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目的。从课程体系建设看,一些院校开设的创新创业课和就业指导课程为选修课,课程内容较为简单,课时也不多,不能与专业、就业教学与实践充分融合。

2.2 就业创业指导队伍建设不完善

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整合学校、家长、企业、社会等多方力量共同协作助力学生的高质量的就业创业。然而,目前多数院校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专业化的指导人才,指导工作一般仅由学校辅导员及教师实施,甚至有部分教师尚未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就“上岗指导”,存在“半路出家”“业务不精”等问题,这从根本上造成了学生获取就业创业知识的碎片化、表面化和片面化。

2.3 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形式单一、缺乏个性化

目前,很多院校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内容和方法落后单一,通常以理论课程为主,讲授就业技巧、国家的就业政策以及创新创业基础知识等内容,缺乏科学有效的讲解内容,更多的追求普遍性教育及指导工作的完成度,却忽略了学生专业的差异性及个性化需求。甚至部分任课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存在“照本宣科”的现象,完全遵照课本上的内容教授学生就业创业的知识,内容陈旧且实用性不强。另外,在就业创业指导过程中没有重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导致学生的就业需求无法与市场的用人需求相匹配,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实践能力。

3 “三全育人”理念融入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的实施路径

3.1 制定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

完善就业创业课程指导体系。将全程育人贯穿整个大学学习阶段,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课程。在入学初通过专业认知讲解、讲座等形式,让学生尽早建立对所学专业正确的认识;大一阶段,除了学好专业基础课程、理论课程外,多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正确的认知专业、认知就业;大二阶段进行创业以及未来规划的指导,通过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等课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大三阶段,开设结合专业的双创课程,使学生的专业和就业创业进行深度融合。专业课程减少的同时,提供学生更多机会的参加岗位实习及创业实践,让学生尽早的找到未来的工作方向,为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要将课程思政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职业规范。

3.2 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就业创业指导队伍

为了保障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壮大就业创业指导的教师队伍以及提高指导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尤为重要。高校要将全员育人理念确立为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不但要设置专职的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岗位,保证教师能够专心的投入到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还要挖掘整合多元育人力量,包括专业教师、辅导员、双创指导教师、优秀校友、家长、行业专家、企业人士、技能大师等组成强大的指导队伍资源体系。通过资源的整合与配置,实现学校、企业、社会和家庭的有效联动,将校内外的指导队伍力量和资源最大化,强化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内涵建设,逐渐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3.3 实施个性化就业创业指导方式

当前,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由于受到师资、时间、内容、形式等各种条件的限制,只能做到对学生实施普遍性传统的就业创业指导,无法深入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实践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缓解此种情况。一方面,以专业实践课程为抓手,开展创业就业课程。开设结合专业的创业就业课程,专任教师带领学生切实参与企业项目,并将企业优秀项目范例引入课堂专业实践,在此过程中不但让学生在所学专业上得到了锻炼,同时发挥了专任教师在学生创业就业指导工作的优势的作用;另一方面,由各教学单位提前对次年毕业学生的就业意向进行摸底调查,按照拟入伍、拟接本、已签约、就业、创业建立就业情况台账,根据不同的就业意向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辅导员、专职教师、相关包联教师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此外,学校还需开展多元化的就业创业指导方式,如开展沙龙、聘请优秀校友开展讲座、就业帮扶等,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

3.4 设立校企合作育人联动制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实现高效发展、高质量就业的重要途径。企业是用人的主体,学生是就业的主体。基于“三全育人”理念,发挥校企双主体育人的优势和作用,精准对接企业的人才需求,培养“适销对路”技术技能人才。

校企合作育人联动制是校企协同育人,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通过校企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师资共享、实训室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将高职人才的培养真正与企业、社会、市场的需求相对接。目前,部分高校采用现代学徒制、“2+1”定向联合培养、企业订单班、混合所有制等多种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校企界限、场地界限,采用任务驱动、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实现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培养了一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3.5 搭建网络信息化平台,提供优质服务

发挥“三全育人”的优势,实施全方位育人,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全方位育人使高职院校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不仅限于课堂及线下,还要与时俱进,通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建好信息传递平台,实现更加便捷高效的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培训服务等。

高校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就业服务形式,通过在学院网站设置就业信息专栏,宣传就业技能、创业政策、优秀创业案例等各类资源,助力学生获得丰富的就业创业知识和经验。通过利用微信公众号、就业QQ群等方式及时发布招聘信息,实现就业资源及时共享,提高就业工作效率。通过“发布招聘信息-推送-投递简历-面试跟踪-录用签约-跟踪”一条龙式服务,确保学生顺利就业,实现“学生—企业—学校”共赢。

4 结语

“三全育人”理念的核心价值与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努力,实施多维度和全过程的指导方针。将就业创业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建立并完善集管理、教育、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实现学生的高质量就业和高水平创业。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校企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