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技术助力小学体育教育的研究

2023-01-20邱阳光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硕放实验小学

灌篮 2022年17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运动信息技术

邱阳光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硕放实验小学

将信息技术教育和学校体育课堂融合,信息技术与体育课整合注重将信息化服务于传统体育学科,并运用于课堂。它能够冲破体育传统课程观念,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它丰富了教师课堂教学手段,能够突破传统体育课重难点,提升课堂效果,它能够促使学生向“探究性”转化,教师授课向“探讨性”转化,能够调动教与学主体的创造性思维,它能够促进老师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能够促进教师信息化下的新课程实践与普及,将信息化技术与体育课整合能够冲破传统的运动教学方法,让教师对学科的选择性不再仅限于教授自己感兴趣的、擅长的教学内容,这也能够促进学生能够更全面主动的发展、培养学生。

一、体育学科面临的困难分析

1.鉴于体育学科的特殊性,除恶劣气候和运动健康的理论课以外,绝大多数的课程都必须在户外完成,在户外完成的课程,以我们现在的观察与分析,还不足以支撑课程使用信息技术,即使使用也是形式上的;另外,在学校体育馆里授课,与信息技术的深入整合,对于体育学科而言也会是非常有难度。因为目前国内许多小学的体育教学硬件条件并没有达到支撑体育学科在户外也能够进行信息技术的融合学习。

2.现实的应用价值:首先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的深入融合,在未来发展的很多年之中,将不会变成主流,因为除硬件设备达不到标准之外,许多运动课程都并不需要使用到信息技术教学,但是体育老师们还是可以利用自己的授课能力,让学生掌握,也因为有许多技能在运动的教学研究中都是完全可以分解进行教学,把高难度动作也加以分解,再完整的动作也是完全能够被信息技术所分解,但现在的信息技术的使用在大多数的运动课程中都是可有可无的,不排除有个别课程老师在使用了信息技术以后,会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务,从而提升课堂效果,这还需要进一步的尝试与探讨。

3.对于体育教育来说,教师以及学校对体育运动的态度是否端正、认识是否准确对实际教学工作的开展效果起到决定性作用。在学校体育运动的发展中,缺乏日常体育锻炼。一些小学注重文化活动,但学校体育锻炼不受重视。一些高校没有正确的运动训练模式,运动训练的方法相对简单。

4.体育训练开展不足。目前,在小学体育教育过程中,学校的学生运动训练水平较低,缺乏体育训练。体育教师只强调一般练习,教师依旧以自身为主体,不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教师跟学生之间的关系并非平等的,不重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教学组织方式单一化。

二、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融合的作用

1.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提升课堂品质。信息技术的融入能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完善的教学条件,丰富的学习库也能够尽可能的适应他们不同的需要,给学生们提供更多方面的知识资料以及提高他们培养自我锻炼的能力。体育和信息技术的交互也能够增强学生们的积极参与能力,有助于学生们合作能力的建立。但为了实现这一要求,教师只靠教材上的一些知识或者几张插图也是很难做到的,要防止只教不做,或者一纸谈兵式的教学方法。体育运动授课的时候“课室”大都在操场,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老师边演示边讲授的模式,而后是学生们自行操练,所以大多数学员对体育运动的主要感受都是“单调”而“无趣”。信息技术在体育运动课程上的运用使老师能够在课堂中呈现与这节课程内容有关的所有信息、图画、音频、文字,丰富教育资源,增加课堂内容,提高知识密度,给学生们一个激励,充分调动他们的求学兴趣,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2.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观念,统一规范技术动作,突出技术动作的重点和难点。体育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让学生们了解并掌握运动技巧,并能在基础上,灵巧的应用和创造出新的运动技能。一种新的运动动作的产生,需要学生利用听、看等感知技术动作过程,而且看是学生的最主要信息来源,透过现代信息技术,形成真实的视动表现,可以更有效培养学生运动技术。而视听媒介,在多渠道提供形象真实地表达运动变化特征方面,明显优于单纯的视觉和听觉媒体。

3.分析正误动作对比,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动作质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分类比较,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各类差异的运动技能的技术难度、重心,包括常见错误动作等做成为教材,在学生上课时让学生观看并和学生加以分析对比,进而指出提问,解决问题,可以提高学生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4.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借助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体育课程更加形象、简单、易懂,加之信息技术的使用更加简单易行和广泛应用,尤其是信息技术,能够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在学习知识、学习方法、学习过程、重现动作等各方面,都有进行选择、主动掌握的能力,它极大的增强了课程的重现能力和主动性,便于学员和教师学习,无师自通,也便于因材施教的个别式教育。

5.可以说,日常生活跟运动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性,倘若有效地结合生活与运动,那么将有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提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运动项目中,从而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真正地热爱与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由于学生对健身充满好奇和兴趣,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主动性。并且,健身的理念也使运动课程内容得以丰富,从而使学生更加快乐和轻松地参与运动。教师根据各种运动的特点以及生活实际情景开展教学,实现对一系列体育资源的科学整合,让学生明确运动的意义所在。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体育教学融合的应用

(一)课堂导入环节中的运用

课堂导入环节主要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可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数据优势,在开课时直接采用信息引导,包括对学习的主要教材内容背景、有关知识点及该项目的明星的介绍;另一方面可以在学生练习后,在教学中加以应用,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之外,也能够根据教材内容提供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二)技术学习环节的运用

教师自身展示不了的、展示面较多的、在表演中需进行走位的,如跳远时采用的侧面展示、动态对比的展示、行动较为连续的慢速展示、手势的简单用法示例介绍(一般集中在老师或学员现场不易展示)、动态情节较丰富的展示、展示的正确运用,用于提高自身技能动作的质量;对易犯错误和改正方式的正确示范;根据训练时命令所下达的动作示范。

四、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融合教学建议

1.研读教材,挖掘教材的重难点,只有通过教师本身对课程本质认识透彻,对学科知识的发展过程以及相互之间联系有全面认识,再兼顾到在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上的融合。也就是说,首先以创设优质的课堂教学环境为先。只有在对学生的学科学习过程的深刻了解后,才明白学生在哪些地方需要信息的帮助,以及怎样运用信息给学生创设良好学习情景。因此,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融合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体育教学要做到注重融合信息技术与学生特点,注重个例的不同再利用信息技术链接体育教学资源,保证每个学生拥有切合自身的教学课程。信息技术的融入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资源突破传统课堂,也能保证学生们学习的自由程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程度选择喜欢或者合适的运动并且将运动水平层次的高低进行排列,提升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不仅是学生可以选择喜欢的运动,也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教师或者师生互选,给予学生以及教师不同的权利,让双方都能够互相促进具有良好的发展。

2.要明白信息技术和体育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核心是什么:利用信息技术达到最佳的自主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转变教学方式,实现深化教学认知过程,最终目的是提升了教和学的效率,切忌为信息化而用信息技术,必须考虑到课程的实质,信息技术是辅助。经过对学校的调查,可以发现小学体育信息化的开展并不是很完美,发现学校对于体育锻炼运动项目的开展落实不到位,在校园当中对于体育锻炼课程的开设也是较少的,一周课程中也就开设三节,并且在课后并未让学生自主练习,对于体育锻炼的一些技巧还不能较为熟练地掌握。同时,体育锻炼在成效方面的显现时间较为长,因此在训练的时候难以发现学生在此基础上能够有较好的成效,而学生也因此逐渐的丧失耐心,渐渐地懒于训练。所以,学校要将授课的课时进行调节,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如微课、在线教育等形式,将体育课程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学习之外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体育锻炼运动。同时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完善学生体育能力相应的测试,确保学生在课后能够自主学习,并且能够通过测试,这一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有更浓烈的运动氛围,也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小学体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在体育锻炼运动方面的能力,并且进一步增强了学生们的体质。

3.信息技术和体育学科的融合必须建立在教师和学生都具体相关信息技术能力的基础上实施的.不是所有的体育教学都可以应用数字资源,学生上课还是应以练习为主,数字资源教学法应该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种补充,是一种辅助教学。运用数字资源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要挖掘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情趣因素,精心设计课件,改进教法,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创造兴趣,满足学生的需要,从而系统地掌握体育知识和锻炼方法,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若将一大堆录像、动画和图片进行简单的堆积和播放,就违背了数字资源教学的宗旨。

体育锻炼的教学也是需要专业的教师才能进行教学,在此基础上由于专业教师的缺乏导致体育锻炼教学又无法继续进行,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学习到专业的体育知识,比如篮球、排球、足球、田径等方面。另外教师的传授水平、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这些因素也影响着学生对体育锻炼运动的兴趣,若只是让普通教师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运动的教学,在遇到学生想要涉及更深层次上的问题时,教师因为专业问题而回答不上来,会大大地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对此问题,学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名师资源、培训资源引入教师专业成长体系中,为教师成长提供更加专业的支持,能够让教师更加精确地学习体育锻炼的相关知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们对体育锻炼知识的渴望。

五、结语

小学学生的体质健康,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也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建设与富强。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大部分学生都对于体育教学没有正确的看待,也并未对合作学习予以过多的重视。对于在体育锻炼运动的开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学校要尽快解决问题,要加大对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让全体学生感受体育锻炼所带来的诸多好处,并且加大力度对体育锻炼运动的实施,通过测试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运动的兴趣,为良好的身体状态打好了基础。小学体育必须立足于教学现况和教学要求,渗透小学生体质健康是体育教学中的绝佳切入点,以便潜移默化中给予学生积极的影响,在提升学生运动能力、体育素养的同时,加深其对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的理解和贯彻。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运动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不正经运动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