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校园传播路径研究

2023-01-20王淑艳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灌篮 2022年17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中华民族民族

王淑艳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中,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体育文化和体育运动形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系。这些民族所创造的体育竞技运动方式可以说为人类带来无数福音。我国人民对自身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高而引以为豪,我们在追求美好生活时更应该注重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要成为文化强国就必须加强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与弘扬,创造独具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精髓,让体育文化换发强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使其真正实现“强国富民”的目的。

一、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含义和特征

(一)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含义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指的是各民族民间体育运动中最具代表性的体育竞技项目及相关内容的总称。它包括:武术、杂技、摔跤等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礼仪习俗等民俗娱乐活动和节日节庆的各项风俗活动。它既反映着人们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思维观念的变化过程,也体现着各个时代不同地区人民对自身生存状况和精神追求的差异和差别;同时还揭示了人类共同的生命价值理念,为我们理解和认识人类文明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因此,可以说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是中华优秀文化遗产中最富有生命力与魅力的部分之一。

(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

1.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传承性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延续了几千年,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得到了良好的保护和弘扬,并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而得以不断丰富和完善。从古至今,中国人就以自己独特的智慧将这种古老的文明形式进行创造性开发,这就使得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够得以代代相传。在今天,我们仍然延续着传统体育中的一些体育活动,例如,太极拳所蕴含的养生保健效能至今仍然是老年人体育活动的常规项目,甚至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流传到很多西方国家,并且成了东方文化的象征和标志,成了促动东方文化向西方文化交流的主要桥梁与纽带。民族传统体育这一文化载体已成为民众共同的文化心理并留下深厚的民族文化印记。这种传承性,对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有着重大的作用。

2.身心并重,内外兼修的体育观念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强调的是身体和心灵精神的高度契合关系,注重锻炼身体的同时更重视培养健康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由于自古以来中华民族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崇尚恬静淡雅的田园生活,所以传统体育文化一般都比较注重修身养性,养成高尚道德情操,并通过体育运动来增强体质,陶冶性情,提高生命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现代体育文化则更加关注人与世界之间的交往与沟通,将体育锻炼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从而成为人们提高自身修养和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这是时代赋予中国体育事业特有的功能。

3.以伦理道德为重点的体育特色

中华民族传统文明历来重视伦理道德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精神支撑,使我们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充满信心,以德服人的价值理念体现着我国几千年形成的儒家文化对于个体人格塑造有深刻的影响,在这样的传统道德影响下,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也体现出了明显的伦理道德特色,尤其是传统体育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华武术,也是充分体现了以身体为本,注重修身养德。武术中体现的一些高尚品德如“自强不息”等都可以从这些内容中得到印证,而又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这是中华武术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的特征,中华武术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具有鲜明的伦理色彩。这与西方国家的中骑士阶层追求的勇敢的英雄主义精神以及崇尚自由意志的观念有着本质不同,更多的是一种理想性的自我超越,它不带有功利性和功利目的。

(三)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校园传播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继承与弘扬传统体育文化

当代青少年是一个充满创造力及创造潜能的群体,他们拥有丰富的想象力、思维方式、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等等各种素质。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必须重视大学生教育工作,把优秀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去,通过传承中华武术技艺,增强大学生的体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全球化经济发展的趋势下,现在的青年学生容易受到多元外来体育文化的冲击影响,这就让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着严峻挑战,让我们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危机。在校园文化中积极传播传统体育文化,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体育文化知识,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认识得更加透彻,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促进学校精神文明的形成,这样才能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得到继承和延续,实现我国体育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2.有助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向世界的传播

在新时代环境下,学校的体育教育不仅要进行全面系统的课程改革还要加强对于优秀体育精神的挖掘和培养,使得中国特色成为国际上主流运动项目所采用的先进理念。因此必须把现代体育运动技术纳入其中,既体现传统体育文化项目的本土化特色,也要想国际化、多元化的体育文化元素来丰富竞技体育项目的内涵。因此,将传统体育文化项目融入学校的体育教育中,能够改变学校单一化的体育教育模式,将具有中华特色的传统体育模式与多元化的体育教学形式进行有机的结合,让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走向世界,为我国体育事业乃至世界体育产业带来新的活力和生机。任何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都离不开本土化的基础条件,这就需要我们从自身出发,挖掘自己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让本民族的体育文化有适应它发展的文化土壤,避免一味地追求国际化的体育项目,而忽视了本土化的传统体育文化,应该寻找到传统体育文化与国际化体育文化之间的契合点,用国际化的体育形式来推动传统体育文化的特色发展,让传统体育文化以特定的形式走向世界,让世界看到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

3.有助于促进高校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高校的体育教学中,能够让我们的体育专业教师有深入学习和了解传统体育文化的意识和动力,更加深入地去挖掘中华优秀传统体育精神,并充分将这些传统体育精神融入现代体育教育中,增强自身对于中国优秀传统体育精神的认识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中华民族是少数民族众多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独具特色的体育文化,流传下来的体育运动项目种类也是丰富多样,这就给高校的体育课程带来更多的选择,我们的体育教师就需要不断地强化自身的学习能力,深入的了解各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汲取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体育运动项目,以及其中蕴含的体育文化精神,用这些民族习惯和精神内涵来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发和挖掘能够让教师在开发体育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强化自身的体育专业能力,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传统体育文化的学习过程中,也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和践行,也是实现现代体育教育资源的整合发展过程,同时也可以促进学校体育教学资源优化配置,提升整个学校体育资源配置效率。

(四)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播途径

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中虽然体育运动越来越丰富,但是大多数都是千篇一律的体育项目或者只是单纯地进行一些基本训练以及技术练习等内容,而没有体现出一定程度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缺乏传统体育项目的加入,也缺乏对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因此,高校体育教育中要促进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加快提升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

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中大多以竞技类的体育项目为主,很少涉及民族传统体育内容,而这些项目一般只作为选修课或者课内科目来学,所以较少受到同学们的喜爱和关注。同时学校中的传统体育文化教学资源也相对比较匮乏,对于学生多样性的需求来说,有限的课程资源是制约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学校要不断加强对传统体育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挖掘工作,并将其融入教学之中,让学生能够从众多的选项中选出自己所喜欢的项目进行学习。另外,学校还应当加强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材建设,提高学生参与意识,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要,并让学生充分了解、掌握与之相关的中国优秀传统体育运动及技艺。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开发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实现“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和共享。

2.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

因为学校的区域位置和地理环境不同,其民族民间文化特色也不相同,每个地方都会有自己特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和风俗习惯。这也是我们在选择民族民间体育项目时应该考虑的一个因素,学校在选择传统体育项目时,要从学生的实际特点出发,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程度,开设与学校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需求相符的传统体育课程,实现学校体育课程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同时还要体现当地人民生活习俗、生活习惯的变化以及人们对体育运动要求的提高。因此,学校要结合社会发展状况,将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进行教学。因地制宜地开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在开设体育课程前,首先要进行实地的考查和走访,了解各地区不同民族风情特点,并根据这些条件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体育项目,注重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使之具有科学性。注重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强化民族传统文化习俗,让学生感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伟大魅力。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体育,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竞技水平。

3.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推广和宣传

为了有效地开展好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工作,必须重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与普及。这就要求我们学校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积极做好相关方面的宣传工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及参与度。学校在宣传传统体育文化方面,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将其融入日常的教学内容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民族体育活动,例如校园运动会、体育节以及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等,以增强学生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热爱之情以及传承发扬之意。利用网络开展民族传统体育专题报道,专题访谈或讲座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方式之一,教师通过网络发布一些与民族传统体育密切相关的话题信息或者对相关问题的解答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收集有关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方面的文献资料,为促进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知识提供帮助。

二、结语

总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校园传播既体现了它自身鲜明的时代特征又具备较强的实用性。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文化教育项目,这项内容的实施不仅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内涵,而且也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他们对祖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程度和接受力。因此,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因素,进一步挖掘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不断地推进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进程,以此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中华民族民族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我们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MINORITY REPORT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
——一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