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数字化设计制造理论与实践*
2023-01-19毛继忠
毛继忠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81
引言
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院校办学的宗旨,也是模具数字化设计制造专业寻求教学发展的必然选择,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第一就业岗位能力与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才能帮助学生在今后就业的道路上越走越稳[1]。实践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培养高职生专业熟练的岗位技能,提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而理论教学的主要目标则是用以指导高职生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其良好的后续发展以及岗位迁移能力。为更好地提高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的未来就业竞争实力、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课程教学必须要达到实践与理论的协同统一,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这样才能与市场人才培养需求相统一。
1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真正的教学理实一体化并非是简单地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直接生硬的组合起来,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遵循理论的“学中有做、做中有学”的实用教育理念,以“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实现“教学做”三合一的教育模式。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要突破传统课堂的束缚,将教学场所全部或局部搬入到实践实训基地,这样才能先从空间概念上将理论与实践教学两大环节结合起来,再运用项目式、案例式教学,以一个或几个项目把课程中的知识讲授重点进行串联,让课程形成多个教学模块,每个模块都能够全面呈现出一个真实化的工作流程。作为教师,要参与现场教学讲授、示范及指导,学生则可达到边学边看边实践的目的,这样学生通过建立感性认知促使其不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此过程中,师生之间会形成高效频繁地互动,这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因此,教师只有将理论与实践教学形成有机融合,才能尽量规避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避免让学生感到课程知识过于生硬僵化、抽象枯燥,因缺乏良好的学习体验继而丧失学习能动性。
2 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革的主要研究内容
在模具数字化设计制造专业教学中,以项目任务为主线、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教师教学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构建理实有机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任务为驱动、以成果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以企业真实产品为依托、以理实一体化手段全面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及解决复杂化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教师要将企业的真实产品作为课程教学案例,把企业实践工程问题带入课堂,邀请企业工程专家加入课程的建设及实施之中,让企业最先进的工程技能、企业文化成为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总的来说,课程改革有待研究的内容主要如下。
2.1 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
研究理论与实践教学在教学内容上的设置、教学时间上的衔接、教学地点上的结合等问题,科学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课时,充分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双元制教学经验,促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促进学生对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原理知识的掌握及实践能力的形成,真正实现教学的理实一体化。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效渗透和融合促进,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在课程考核时,不仅要重视考核理论知识,还应兼顾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协作能力以及交流能力。
2.2 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研究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领域中,要解决一些复杂性工程问题应具备哪些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继而有针对性地在教学大纲中拟定对应的课程目标,设计匹配的教学活动培养本专业学生。基于OBE教育理念为核心,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以企业真实产品为依托,实践工程案例为引导,理实一体化为手段,借助课程改革为契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本专业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重要能力。
2.3 学生学习能动性与协作学习能力
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主动参与性,以任务为驱动、项目为导向,让学生在学中有做、做中去学,全面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效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将学生三五分组并下达学习任务,针对个人及团队完成的质量和效果予以客观评价,调动学生的自觉学习意识,培养他们的协调组织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合作共事能力。
3 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与方法
鉴于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专业具备极强的实践操作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强化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要与实际生产实践有机结合,充分借助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实训实习等教学形式,构建真实化的教学情境。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一定不可忽视对高职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应从始至终在教学里贯穿素质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在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强化综合素质。经笔者教学总结,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如下。
3.1 合理设置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包括课堂实训中心一体化与教学做一体化。如前所述,理实一体化教学旨在更好地解决目前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提高理论关联实践的能力,保证学生在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的前提下还能有一个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2]。在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可考虑将教室划分为二,一半区域用于教学理论知识,而另一半区域用于教学实践操作,结合起来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提高他们的专业综合能力。在具体教学进程上,教师要主动了解学生在认知层面及实践方面存在的差异性,采取分类分层教学的方法,从而做到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此外,还应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学生积极创新、主动学习,以此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3.2 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
在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教学中,教师要逐渐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课堂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尽可能地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不可对其进行过多干预,要把自己从课堂“主讲者”变成“引导者”、“辅助者”,在关键必要的时候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指正。比如,教师可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以典型模具零件作为教学载体,以设计相关模具作为教学任务,要求各小组自行组织开展讨论、设计与实践,并由小组代表针对本小组任务达成情况进行自我评述,最终教师再来进行逐一讲解、评价。此种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可快速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兴致,促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3.3 通过实训实习,帮助学生提高参与体验
实践不单是检验学生专业理论学习的最佳方法,同时是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最终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应充分借助校企合作平台,让学生参与实训实习活动,继而帮助学生提高实践的参与体验,让学生尽早将理论知识真正内化为实践成果,提升自我实践操作技能和水平。在实训实习阶段,教师应做好学生的监督管理工作,要求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实践机会、认真完成实习日志,及时跟踪学生的实践学习情况,以便协助学生化解实训实习中的疑难问题。只有抓好实训实习的机会,才让学生将校内所学的的专业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具体实践操作之中,强化学生理实一体化的能力。
4 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教学手段
“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是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也不例外。在具体教学活动实施中,科学先进化的教学手段是基础,作为专业课教师要善于广泛利用一些教学手段和设备,以增加课堂教学的吸引力、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和思考意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比如,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创设一个较为真实性的实践环境,在课堂上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师生角色互换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致,融洽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处在一个和谐融洽的环境中开展学习。笔者认为,在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中采用各类丰富的教学手段,还应遵循以下几个要点。
4.1 注重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的设置,不能仅仅是针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指导,还应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各种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对行业的感性认知能力,让学生加深对行业企业的了解,促使他们全面提高职业综合素质[3]。院校可组织学生到先进技术展厅进行参观展览,到企业和工厂了解具体的模具制造生产车间,帮助学生增强领域认知,提高学习能动性。
4.2 秉持“工学结合”的教育方针
基于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实践性极强,因此日常教学中要始终秉持“工学结合”的教育方针。目前,一部分高职院校在教学活动中还是以理论传授为主,导致学生毕业就业后实践能力不足,从而难以快速适应岗位操作需求,企业还需组织员工开展岗位培训,所以一些企业和工厂宁可在社会上统一招工,也不情愿录用刚毕业的高职生。此种“重理轻实”的传统教学观念不仅耽误了学生的专业学习,也给学生未来就业埋下了隐患[4]。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摒秉持“工学结合”的教育方针,借助理实一体化教学切实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应用能力。
4.3 实施多元化教学考核评价机制
考核是检验“教”与“学”双向成果的最有效办法,对整个教学活动的实施起到质量监督和指导的作用。尤其是素质教育需求下,教师要转变以往“唯分数论”的传统单一化考核模式,主动开展多元化考核模式。要让考核评价始终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做到边教学边检验,以便师生双方都能及时发现“教”与“学”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弥补;其次,考核中要对学生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等方面进行指标评价;最后考核主体也要多元化,不仅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评价,还要让学生开展生生互评及自我评价。
5 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成果作用
5.1 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将高职生未来毕业所需从事的工作岗位及内容全程贯穿到专业教学的各大环节,将传统的理论教学及课程设计所涉及的虚拟教学主体转变成真实的企业实物,可增强学生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高职院校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促使高职生毕业就业率、行业竞争力得以提高。
5.2 促进教学方法的有效改革
借此理实一体化的专业教学改革契机,强化了师资力量的建设,打造出一支具备“双师型”能力的教师队伍。教师通过深入企业参观调研、参与课程建设等,有效提升了其教学资历和水平;同时借助企业兼职教师的加入,还能将企业文化、行业前沿技术、职业素质教育等引入到课堂,使得专业教学内容更为充实丰富,最大化满足了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需求。
6 结束语
总之,理实一体化是培养职业教育人才的主要途径,尤其是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这类极具实践性的课程,更需要教师积极探究理实结合的教学目标和方法,并在强化学生感性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做出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可快速有效掌握专业理论及实践操作,保证学生毕业就业之后可更好地适应岗位操作需求,以此为国内模具产业的发展奠定可靠的人才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