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保护网
2023-01-18柳宇轩
|文·柳宇轩
来源:视觉中国
在路上飞驰的网约车,大街小巷穿梭的快递员、外卖配送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以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规模越来越庞大,他们已成为我们便利生活中的“必要元素”。这些新的就业形态不仅丰富了就业形式,也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促进劳动者能力升级,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但一段时间以来,这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有效保障的新闻不时见诸网络。比如外卖配送员会遇到配送时限紧、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还有遇到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后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网约车司机遇到个别网约车平台抽成高、随意调价,导致驾驶员超时劳动、疲劳驾驶等问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2 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7。但与此同时,灵活就业等新就业形态由于基于传统劳动关系制定的劳动法律法规无法将这一群体包容在内,劳动者法律地位认定难,这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不仅事关个人的生命健康和收入分配,更涉及相关行业能否健康、长远地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当前,新就业形态已成为我国吸纳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不过,新就业形态面临很多不确定性,职业伤害缺乏制度保障,这需要立法、执法、企业、工会等各方面共同发力,共同推进。
政策兜牢权益“底线”
新业态从业者的就业具有灵活性、自主性、多样性等突出特点,但与此同时,灵活就业等新就业形态存在劳动者法律地位认定难,部分劳动者处于劳动关系“裸奔”状态,技术控制模式下劳动者“被困在系统里”等新情况新问题。
针对这一现实课题,一批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顶层设计”密集出台:2021 年7 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等8 部门联合制定《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全国总工会制定《关于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意见》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要健全公平就业、劳动报酬、休息、劳动安全、社会保险制度,强化职业伤害保障,完善劳动者诉求表达机制;还有各有关部门制定的《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从细分领域提出了更多具体的举措。2022 年3 月,《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正式实施,其中明确应当建立完善平台订单分配、报酬构成及支付、工作时间、奖惩等相关算法。
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彰显对新业态从业群体的权益保障。而不断健全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也让新业态从业者更体面、有获得感。
同时执行层面,多地已围绕新就业形态出台政策文件,在既有法律框架下,正在探索新业态从业者权益保障的路径和方法,切实提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就业质量,营造重视、关心、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良好社会氛围。其主要涉及界定劳动关系并明确相关企业的用工责任,放开非本市户籍从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户籍限制,出台新就业形态工伤保险政策,赠送职工医疗互助保险,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等。
比如2020 年9 月开始,广东省广州市及时推行非本市户籍就业人员凭在穗就业登记证明等资料在本市的参保工作,有效解决新业态从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问题。截至2022 年9 月底,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36.34万人,其中本市户籍31.95 万人,非本市户籍4.39 万人。同时,广州还设立了灵活就业服务专区,大力搭建线上、线下灵活用工供需对接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灵活用工专场招聘服务;发起成立灵活就业与新业态就业服务联盟,建设灵活就业与新业态就业者法律援助工作站。
2022 年9 月9 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中央网信办、交通运输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全国总工会就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对美团、饿了么、滴滴等11 家平台企业联合开展行政指导,要求平台企业进一步落实好政策要求,积极承担用工责任,切实保障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在此指导下,各平台企业也在持续优化相关规则,为从业者提供保障。2021 年12 月,饿了么宣布全面升级骑士保障体系,主要聚焦畅通沟通机制、优化规则设置、增加福利物资、完善健康保障和拓宽职业发展5 个维度。2022 年,美团外卖先后推动合作商试点“服务星级”阶梯化激励机制,对差评、超时等情况的处理从扣款改为扣分;公开“骑手劳动安全保障”相关规则,给骑手接单选择权,以及更合理宽松的配送时间。
工会撑起“保护伞”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是工会的基本职责。
“维护劳动者权益是工会独有的功能。工会应与国家相关部委一同制定政策,在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人力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初浩楠表示。
2022 年1 月1 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修改版)第三条扩大了基层工会组织覆盖面,明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如今,工会成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最愿意依靠的“家”。各地工会积极联合平台企业,鼓励更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
在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货车司机老张收到了工会组织派发的“入会大礼包”。义剪、义诊、肩颈按摩理疗、美容护理、电影券……一系列暖心服务送到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心坎里。“没想到刚入会就能享受到这么多福利!”不少人感慨道。
2022 年6 月,江苏省总工会联合平台企业,在线上、线下同步举行“蓝骑士入会季”主题活动。饿了么骑手刘朋伟是南京市网约配送行业工会联合会首批会员。谈起入会体验,他感触颇深:“针对性的体检项目、免费爱心早餐、外卖延误保险……来自工会的关爱既贴心又温暖!”
同是6 月,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一起劳动纠纷被成功解决。小何等12位网约车司机因劳动合同被单方面终止,提请劳动仲裁。湖里区工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服务工作站介入,与企业方沟通,促成双方达成调解,企业一次性支付经济补偿款。福建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福建省已建设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服务站百余家,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开辟了集咨询、代写文书和法律援助于一体的工会法律服务的“绿色通道”。
2021 年11 月,因工伤住院的外卖配送员小王,终于拿到了因为劳动关系难以认定而被餐饮公司拒付的工伤等赔偿金。这是北京市总工会“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中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一个普通案例。
不少地方还建起“劳动者驿站”,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为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我们建起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驿站。”兰州新区党群工作部工会工作科科长狄生俊介绍,为把驿站建成温馨之家,兰州新区从有利于他们工作和生活的角度出发,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相对集中的地方进行科学规划、合理选址,让劳动者能较方便到达。驿站占地400 多平方米,包含休闲休息区、硬床小憩区、吃饭充电区、学习交流区、职工书屋、洗衣房和卫生间等配套基础设施,提供饮水、休息、餐饮、洗衣、如厕等服务。2022 年9 月1 日运营以来,每天进站350 到400 人次。
多方共举共建上升通道
当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个人发展不仅面临公平就业、劳动报酬、劳动安全、社会保险等现实问题,还面临着如何继续学习充电的难题,而后者对于劳动者的长远发展影响更大。通过职业技能学习和培训,可以开拓更多成长通道,为劳动者端好“饭碗”注入更加持久的力量。
当前,畅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成长渠道,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共同努力,充分整合教育资源,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形成合力,广开渠道,助力劳动者多元化成长。
江苏省南通市2022 年6 月出台《南通市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助新成才”计划》,依托南通开放大学成立“江海新才”学院,面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开设物流管理专业本科、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专科学历开放教育,实行精准化教学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经过两年半的学习修满规定学分可获得国家承认的本科、专科文凭,并可申请学士学位,顺利毕业的学员仅需承担两成学费。首批98 名外卖配送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进入该学院深造。
在南通,快递员张鑫从事快递行业已有12 年,只有高中学历的他一直想深造,得知“江海新才”学院招生的消息后,他立即去咨询。经资格审核后,他成功申报了“江海新才”学院的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专科学历教育。有了这门基本技能,往后不管是创业还是择业,他都有了更大的空间。他高兴地表示:“两年半的学费是6000 元,顺利结业后自己只需承担1200 元,而且还能拿到国家承认的大专文凭,学习以线上为主,一部手机就能完成。多亏了组织的关心,我们才有上大学的机会。”
除了政府,平台也在做类似探索。2021 年10 月,美团配送与国家开放大学合作,为有学历提升需求的骑手提供零经济压力、更便捷的深造渠道,每年为骑手一次性提供完成学业所需的全额奖学金,帮助骑手获取大专学历。目前已有3 批约250 人参加学习,这些骑手经过两年半的学习后将获得大专或本科学历。考虑到骑手的工作性质,也专门采取线上学习的方式。
38 岁的山东省济南市骑手李九龙表示,自己白天利用等单跑单间隙、歇班的时间学习,晚上回家再认真学一遍。学期结束之际,他不仅拿到了专业文凭,还以突出的学习成绩在第二期“骑手上大学”项目中被评为“在线学习之星”,荣获1 万元奖学金。他坦言,这一段学习生活是从未有过的经历和体验。
南京网约配送行业协会也成立了江苏省南京市网约配送员第三方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部门。这是全国首个第三方网约配送员职业技能鉴定机构。
新浪潮下,新业态劳动者也要积极主动调整应对,充分释放创新活力,不断提升自我,通过培训促进新工作技能的提升与迁移,鼓励新业态劳动者参与“互联网+”就业,让“新就业形态”茁壮成长。
新时代活力奔涌,新经济动能澎湃,新职业不断兴起。新就业形态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质量,让劳动者权益得到更有效保障,才能够实现多赢。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构筑起“保护网”,离不开政府部门、平台企业、工会等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多方协同治理。
未来,我们应当持续调整和完善相应政策,补短板、促发展,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得到更好保障,给他们带来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让其释放出更大的发展活力与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