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芎嗪对人非小细胞肺癌耐药细胞株A549/DDP的相关ATP结合盒转运体表达水平的影响

2023-01-18王小梅薛春苗王艳梅张寒蕾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川芎嗪细胞株孵育

王小梅,薛春苗,王艳梅,梁 玲,张寒蕾,梁 艳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700)

对于进展期肺癌,尽管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逐渐兴起,并已获得良好疗效,但均会发生耐药,最终还是要考虑化疗[1]。因此,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中所占比例仍然较大。铂类(含顺铂)是NSCLC化疗的主要药物,一线化疗方案中多与之联合应用[2]。而化疗药物获得性耐药的发生,是导致NSCLC治疗失败、疾病进展和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3]。其主要机制是ATP结合盒转运体(ABC)家族中与耐药相关的ABC(ABCB1、ABCC1和ABCG2)表达过量[4]。虽然针对ABCB1、ABCC1和ABCG2抑制剂的研究一直在继续,也产生了一些抑制剂(如Tariquidar等),但在临床实验中均遭遇了失败,使得耐药问题没有得到缓解[5]。中药涵盖物质广泛,针对肿瘤耐药,中药也有许多单体和复方可发挥逆转效果[6]。其中川芎嗪联合环孢素A不仅对多药耐药的K562/DMR细胞有明显增敏作用,还能直接逆转HepG2/ADM细胞的耐药性[7-9]。但是,川芎嗪逆转A549耐顺铂细胞药株(A549/DDP)对顺铂耐药的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以人NSCLC耐顺铂细胞株A549/DDP为模型,通过研究川芎嗪对ABCB1、ABCC1和ABCG2表达水平的影响,研究其逆转耐药的作用机制,为开发化疗耐药逆转药物提供参考。

1 实验仪器和材料

1.1 实验仪器

恒温培养箱(美国赛默飞世尔公司,HERACell 150i),液氮储存系统(美国赛默飞世尔公司,LOCATOR 6 PLUS),洁净工作台(北京东联哈尔仪器制造有限公司,HDLDL-CJ-2ND I),倒置显微镜(日本奥林巴斯公司,IX7),低温高速离心机(美国西格玛公司,3K15),酶标仪(美国普洛麦格公司,E9032),电泳电转系统及凝胶成像系统(美国伯乐公司,Universal HoodⅡ),分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公司,R200D),超纯水一体化系统(德国Milli-Q Integral公司),电子恒温水浴锅(北京中兴伟业仪器有限公司,DZKW-4),恒温干燥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DHG-9140H),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仪(美国赛默飞世尔公司,2720型)。

1.2 实验材料

1640培养基(美国英杰生命技术有限公司,批号19217008),胎牛血清(美国依科赛生物公司,批号430790),0.25%胰酶消化液(美国英杰生命技术有限公司,批号25200056),青霉素-链霉素混合液(美国英杰生命技术有限公司,批号15140122),磷酸盐缓冲液配液盐(北京索莱宝公司,批号CB3409949,按说明配制后高温高压消毒备用),细胞计数套装8检测试剂盒(日本同仁化学研究所,批号CK04-500),全蛋白提取试剂盒(南京凯基生物有限公司,批号KGP902),BCA蛋白定量试剂盒(南京凯基,批号KGP902),6孔板、25 cm2细胞培养瓶、15 mL离心管、细胞刮刀等(美国Corning公司),离心管、移液枪头(美国Axygen公司),移液枪(1000、500、200、100、20、10μL等规格)(德国eppendorf公司),0.45μm膜(德国Meck Mllipoore公司),显影液[美国伯乐(BIO-RAD)公司],日本TOYOBO抗体稀释液,北京普利莱公司分离胶和浓缩胶缓冲液、30%丙烯酰胺-双丙烯酰胺溶液、过硫酸铵、四甲基乙二胺(TEMED)、封闭液、灯神缓冲盐溶液(TBS)、洗膜缓冲液(TBST),总RNA抽提剂(Trizol)、M-MLV逆转录酶、脱氧核糖核酸酶Ⅰ(DNaseⅠ)、核糖核酸酶(RNase)抑制剂、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引物。

1.3 药物与细胞

顺铂(美国Bioruler公司,批号RH66694-100 mg,纯度>99.9%),ABC抑制剂Tariquidar(美国Selleck公司,批号S8082,20mg),川芎嗪标准品(美国Bioruler公司,RB14186-20 mg,纯度>99.8%);ABCB1单克隆抗体(批号13342)、ABCC1单克隆抗体(批号72202)、ABCG2单克隆抗体(批号42078)均购自美国Cell Signal Technology公司;β-actin单克隆抗体(批号60008-1-Ig),羊抗兔二抗(批号SA00001-2),羊抗鼠二抗(批号SA00001-1)均购自美国Proteintech公司。

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购于上海ATCC细胞库;A549/DDP购于北京北纳联创生物技术研究院。以上细胞储存条件均为液氮存储。

2 实验方法

2.1 细胞培养及耐药性测定

A549细胞和A549/DDP细胞复苏后均用1640完全培养基(含有10%胎牛血清和1%青霉素-链霉素双抗)培养,生长至85%融合度时,传代培养。A549/DDP细胞传代后,用含有6.67μM DDP的1640完全培养基培养,以维持其对顺铂的耐受性。实验均取对数期细胞进行,A549/DDP细胞实验前用不含DDP的1640培养基培养3 d。

取对数期A549细胞,按照5000个/孔的浓度接种于96孔板,恒温培养箱贴壁生长12 h后加入梯度浓度顺铂(6.25、12.50、25.00、50.00、100.00μM),每个梯度设5个复孔,恒温箱孵育24 h后每孔加入CCK-8溶液10μL,恒温箱孵育60 min后读取450 nm处光密度(OD)值。根据试剂盒说明计算细胞活性,用GrapfPad Prism 8.0回归分析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用较大梯度浓度顺铂(125、250、500、1000、2000μM)测定A549/DDP细胞对顺铂的IC50,方法同A549细胞。A549/DDP的耐药指数=IC50(A549/DDP)/IC50(A549)。

2.2 川芎嗪对A549/DDP细胞的毒性分析

随着川芎嗪浓度的增加,其对细胞的毒性也呈现递增,通过A549/DDP细胞量效毒性分析,遴选出用于发挥逆转耐药效果的工作浓度。取对数期A549/DPP细胞,按照10 000个/孔接种于96孔板,贴壁生长12 h后,加入含梯度浓度(50、100、150、200、250μM)川芎嗪的1640培养基,每个浓度梯度设置5个复孔。37℃恒温孵育24 h后加入CCK-8溶液,孵育60 min后读取450 nm处OD值。根据试剂盒说明计算细胞活性。

2.3 川芎嗪逆转A549/DDP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

取对数生长期A549/DDP细胞,5000个/孔接种于96孔板,贴壁生长12 h后更换含有工作浓度川芎嗪的培养基,孵育24 h后加入梯度浓度(125、250、500、1000、2000μM)顺铂,孵育24 h后同前法计算IC50,逆转指数=IC50(A549/DDP)/IC50(A549/DDP-TMP)。

2.4 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RT-PCR实验分组及处理

在Western Blot实验和RT-PCR实验中均设置空白组、模型组、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空白组取对数生长期A549细胞接种于6孔板,模型组、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均取对数生长期A549/DDP细胞接种于6孔板,以上各组均设置3个复孔。贴壁生长12 h后分别给药:空白组和模型组更换1640完全培养基,实验组更换含有100μM川芎嗪的1640完全培养基,阳性对照组更换含有1μM Tariquidar的1640完全培养基,孵育24 h后进行下一步研究。

2.5 Western Blot检测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

实验各组按2.4步骤处理后,用预冷的磷酸盐缓冲液(PBS)将细胞洗3遍,6孔板每孔加入150μL含有磷酸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的细胞裂解液,反应30 min后用细胞刮刀刮取细胞,移入1.5 mL离心管中,4℃,12 000 r/min离心30 min,吸取上清液移入新的离心管中。依据BCA蛋白定量试剂盒操作说明制作标准曲线,测定待测样品蛋白浓度,并调整至统一的蛋白浓度。蛋白浓度调整后加入同体积2×加样缓冲液,沸水水浴5 min变性后放冰上冷却,-80℃保存待用。以上操作均在冰上完成。

根据所测蛋白分子量配制相应浓度分离胶,加样后分别进行电泳和电转移,封闭液封闭60 min后与一抗(稀释比为ABCB1 1∶1000、ABCG2 1∶1000、ABCC1 1∶1000,β-actin 1∶1000)孵育过夜,TBST冲洗3遍,然后与二抗(稀释比为羊抗兔二抗1∶20 000、羊抗鼠二抗1∶20 000)孵育30 min,孵育结束后TBST再冲洗3次,冲洗结束后加预配的增强型化学发光试剂(ECL)显影2 min、拍照。ImageJ软件分析相对蛋白含量,用各条带灰度值/内条带的灰度值表示。实验独立重复2次。

2.6 RT-PCR检测耐药相关ABC转运蛋白mRNA表达

实验各组按2.4步骤处理后,弃去培养基,加入预冷的Trizol,每孔1 mL,冰上孵育30 min后使用细胞刮刀刮取细胞,移入1.5 mL离心管中。每管加入45μL无RNase的水,溶解RNA。取0.2 mL薄壁PCR管,分别编号。向各管中加入含染料2×聚合酶混合物(Ex TaqMix)12.5μL、10μM引物混合物0.75μL(见表1)、对应的cDNA各1μL,其中一管不加模板用作阴性对照,各管补加水至25μL。混匀后置于PCR仪中,95℃5min预变性,95℃10s→60℃30s→72℃30 s,40次循环,4℃暂停。120 V电压下电泳20 min,电泳结束后在凝胶紫外分析仪照相。结果采用2△△CT值相对定量法表示,△CT值=各样本目的基因CT值-相对应的内参基因CT值,△△CT值=(各样本△CT值-对照△CT值)/2。2△△CT值表示各样本目的基因表达情况。

表1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引物信息

2.7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A549/DDP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

顺铂作用于A549细胞株,IC50为(28.33±3.19)μM;作用于A549/DDP细胞株,IC50为(983.43±101.67)μM。A549/DDP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指数为34.71(图1)。A549/DDP细胞株是由A549细胞株经梯度浓度顺铂长期培养获得。

图1 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DDP对顺铂的耐药性

3.2 川芎嗪对A549/DDP细胞的毒性

本研究所遴选的逆转耐药川芎嗪浓度,对A549/DDP细胞活性无明显抑制作用。当川芎嗪浓度低于150μM时,A549/DDP细胞活性无明显受抑(图2A),后续逆转耐药实验中,均遴选100μM作为川芎嗪逆转耐药的工作浓度。同时选取Tariquidar作为p-糖蛋白抑制剂阳性对照。工作浓度川芎嗪孵育过的A549/DDP细胞,其顺铂IC50为(128.10±12.29)μM(图2B),其逆转指数为7.68。1μM浓度Tariquidar孵育过的A549/DDP细胞,其顺铂IC50为(171.19±15.66)μM(图2C),其逆转指数为5.74。

图2 川芎嗪逆转人肺腺癌A549/DDP耐药效果

3.3 川芎嗪对A549/DDP细胞耐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Western Blot实验结果可见ABCB1、ABCC1和ABCG2条带在空白组、模型组、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的印迹(图3A)。模型组ABCB1、ABCC1和ABCG2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空白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ABCB1、ABCC1和ABCG2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图3B-D。

3.4 川芎嗪对A549/DDP细胞耐药相关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RT-PCR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ABCB1、ABCC1和ABCG2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空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ABCB1和ABCC1 mRNA的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ABCG2 mRNA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3E-G。

图3 川芎嗪对人肺腺癌A549/DDP细胞耐药蛋白表达的影响

4 讨论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0],NSCLC约占全部肺癌的83%。临床治疗中,早期(Ⅰ期和Ⅱ期)患者化疗所占比例约为25%,进展期(Ⅲ期和Ⅳ期)患者化疗所占比例约为53%[11]。进展期肺癌以内科治疗为主,包括针对敏感基因突变的靶向治疗、免疫检测点抑制剂单药或联合治疗、化疗等[2]。当疾病进展或患者确定为非敏感人群时,化疗仍发挥重要作用,而化疗获得性耐药的发生,将导致治疗失败。获得性耐药产生的机制主要包括:ABCB1、ABCC1和ABCG2表达增加,细胞内的药物泵出增多导致细胞内药物浓度下降;药物吸收特性改变导致细胞内药物减少;药物的代谢速度增快;药物的靶点改变;细胞周期检测点和凋亡通路改变阻碍细胞死亡等[11-12]。与获得性耐药相关的蛋白,除ABC转运体外,还有肺耐药相关蛋白(LR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等[13],这些蛋白在药物代谢的不同阶段导致耐药的发生。在上述机制中,耐药相关的ABC表达增加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机制,是临床疗效减弱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14-15]。ABC转运体家族中参与肿瘤耐药的亚型主要包括ABCB1、ABCG2和ABCC蛋白亚家族[16-22]。ABC转运体利用ATP水解的能量将底物(抗癌药物)转运出肿瘤细胞,使药物作用下降,导致获得性耐药的发生[23]。因此,需要进一步扩宽视野,兼顾人工合成与天然药物筛选,并在天然药物基础上进行加工修饰[24]。

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临床多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等[25]。川芎嗪是从川芎中分离出的主要有效成分。在体外实验中能抑制恶性肿瘤的侵袭与转移,直接抑制人NSCLC耐顺铂细胞株A549/DDP并诱导其凋亡[26],同时还能逆转耐药肿瘤细胞的耐药性[26-30]。

本研究通过对比人NSCLC细胞株A549及其顺铂耐药细胞株A549/DDP对顺铂的耐受性,确定A549/DDP细胞的耐药指数,并应用细胞增殖活性研究,遴选既能发挥逆转耐药又不影响细胞活性的川芎嗪工作浓度。该工作浓度的川芎嗪对A549/DDP的顺铂耐药性有明显逆转作用。Western Blot实验和RT-PCR实验证明,川芎嗪能下调A549/DDP细胞ABCB1、ABCC1和ABCG2的表达水平以及ABCB1、ABCC1 mRNA的表达水平,但对ABCG2 mRNA的表达水平无下调作用,其调节ABCG2的表达可能是在转录后水平实现的。本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川芎嗪逆转肿瘤化疗的机制,为开发新药提供了线索。

猜你喜欢

川芎嗪细胞株孵育
川芎嗪治疗脓毒症的机制研究进展综述
三物黄芩汤组分(群)配伍在大鼠肝微粒体孵育模型中的相互作用
大鼠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2种成分的测定及其代谢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的可行性探究
精子与慢病毒孵育制备转基因猪的分子检测及遗传分析
稳定敲低MYH10基因细胞株的建立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稳定抑制PAK2蛋白表达的HUH—7细胞株的建立
28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致不良反应应急处理措施及经验
川芎嗪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