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学习理念下的多元化药理学教学方法探索*

2023-01-18杜丽东吴国泰王志旺王瑞琼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药理学章节导图

杜丽东 吴国泰 任 远 王志旺 王瑞琼

(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药理学是医学院校大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的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是医学与药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也是一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实验性学科[1]。学好药理学,对指导和实施临床合理用药,发挥药物最佳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自主学习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和全面发展。如何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是目前药理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

1 药理学教学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甘肃中医药大学药理学理论教学主要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教学内容设计包括药物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使用注意事项等,教学起初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随着章节内容增多,渐觉概念多、药物种类多、药理作用广泛、作用机制复杂、不良反应多、药物之间容易混淆等,从而产生畏惧、厌倦心理,导致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下降。这种LBL 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因此急需注入新的元素,如在授课过程中加入案例式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雨课堂”智慧教学软件、思维导图法等,注重启发,激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2 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探索及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2.1 应用案例式教学法 启发学生思考 案例式教学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是将具体的理论知识融入案例中,课程中教师引入案例并针对案例提出问题,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归纳总结[2],具备生动性、趣味性和应用性等特点,深受学生喜爱[3]。该教学法以案例为基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并增加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通过课前、课中或课后导入临床常见疾病用药的案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缩短基础理论教学与临床用药实践的距离。教学过程中,选择难易适中的一些用药典型案例,例如,在讲授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时,课前引入案例:43 岁女性患者,无过敏史,1 d 前因感冒服用中药,约10 min后面部出现皮疹,全身不适,当即晕厥,无四肢抽搐及大小便失禁。送医途中神智转清,入院查体,初步诊断:药物过敏性休克;根据案例诊断,提出问题:过敏性休克可用什么药物治疗?作用机制是什么?在讲授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时,课后引入案例:50 岁男性患者,急诊入院时家属说明患者上午喷洒农药时,药液浸透衣服后未及时更换;入院时面色苍白青紫,呼吸急促,口吐白沫,两眼上翻,牙关紧闭,全身颤抖,并出现呼吸衰竭、昏迷症状;体格检查:患者大汗淋漓、流涎;反复呕吐,呕吐物有特殊蒜臭气味,四肢厥冷,大小便失禁,瞳孔缩小且直径1~2 mm,对光反射迟钝、呼吸困难,肺部湿啰音;心率快,血压基本正常;四肢及面部肌纤维颤动,语言不清,精神恍惚,烦躁不安;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胆碱酯酶活性30%。诊断为急性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重度中毒;通过此案例,学生自主分析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机制,表现是什么?解救药物及解救的原则是什么?有机磷酸酯中毒时为什么要用大剂量阿托品?什么是阿托品化?实践发现,学生带着案例中的问题进行课程学习,提高了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同时在课前、课中能够结合临床案例明确本章所要学习掌握的药物及其临床应用,学习氛围比较好;课程结束后,学生能够较准确地给出用药方案,并有效地掌握药物的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等知识点;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对知识的探究及内化,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2 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法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翻转课堂教学法(Flipped class model,FCM)是美国媒体生态学教授尼尔·波兹曼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先自学再讲授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对传统教学颠覆性的教学理论[4]。这种教学方法打破传统模式,重新规划课前、课上、课后的教学安排,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进行讲解、讨论、答疑解惑,课后通过应用性练习[5],是内化知识,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动力。课前、课中、课后3 部分教学流程见图1。

图1 翻转课堂教学法流程图

2.3 应用雨课堂智慧教学软件 搭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平台 “雨课堂”将复杂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Power Point 和微信,学生不需要下载APP,通过微信平台就可进入课程并完成相关学习[6,7]。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的拓展巩固之间建立沟通桥梁。笔者从2019 年开始探索应用“雨课堂”的药理学教学方法,采用“课前预习推送+课中小测、互动+课后拓展巩固”的教学模式,具体教学过程流程见图2。

图2 基于雨课堂智慧教学软件的教学流程

2.4 应用思维导图法 提高学习效果 思维导图(Mind map)也称为脑图或心智图,由被誉为“记忆之父”的英国著名心理学家Tony Buzan 于20 世纪70 年代创建,是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工具[8]。思维导图模拟人脑,突出思维的重心及层次,强化具有联想功能的网状思维,将问题逐层分解,能提高记忆度、认知度,并能激发创造思维潜能[9]。

制作思维导图时,需先选出一个中心关键词,以中心关键词为中心点向外放射多条线,辐射出的每一条线即为二级关键词,又以二级关键词展开新的分支,循环反复。思维导图可手绘,也可借助软件绘制,常见软件包括Xmind、MindMapper、Mind-Manager 等。

课前,教师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了解整个学习过程的章节知识和学时分布等信息及章节单元导学思维导图;课后,学生通过梳理知识,积极思考并动手练习,绘制出思维导图,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3 多元化教学效果评价

在甘肃中医药大学2017 级和2018 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药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LBL 教学法和“雨课堂”智慧软件,结合章节知识特点和学生的基础及适应力,在传出神经系统药理部分引入CBL 教学法,在药理学总论、内分泌药理等章节引入FCM 教学法,同时引领学生通过XMind 软件,及时梳理思路和内容绘制思维导图。形成了“互联网+黑板+移动终端”的师生实时互动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提升了教学质量。通过调查问卷和匿名收集反馈的方式,获得教学效果体现如下:学生充分利用课内课外以及碎片化时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能动性,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较大提高;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应用,学生对于所有章节的知识的认知不再独立化,会前后联系,融会贯通,综合运用课程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

4 小结

药理学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传授基本知识,更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注重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及专业逻辑思维。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学情分析,根据不同章节的教学内容,借助“雨课堂”教学工具,灵活的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药理学是理论性强、内容复杂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方法的探索是漫长的过程,贯穿于整个教师生涯。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的引入,带来巨大益处的同时也可能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反而降低学习兴趣。在日后的教学探索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寻找学生乐于接受,适合学生学情的多元化教学方式。

猜你喜欢

药理学章节导图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艺术药理学
素养之下,美在引言——《“推理与证明”章节引言》一节比赛课的实录
第6章 一次函数
药理学原则在抗微生物药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黄廖本《现代汉语》词汇章节中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