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河干流河流生态需水评估整合计算研究

2023-01-18于露

东北水利水电 2023年1期
关键词:需水干流辽河

于露

(辽宁省本溪水文局,辽宁 本溪 117000)

0 引言

河流系统是一个具有复杂水力联系的自然-社会复合体,水文过程是河流系统的重要驱动力。长期以来,河流水文过程主要受自然条件影响。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特别是大型水库群的修建运用,河流水文过程发生改变,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及胁迫,危及河流生态健康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此背景下,如何科学评估维系河流生态健康、保障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长期持续发挥的生态流量过程,已经成为新时代河流管理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1,2]。

生态需水是指生态系统达到、实现或维持某一特定的状态所需要的具有一定品质的水量过程。从生态系统类型方面划分,可分为河流生态需水、湿地生态需水、河口生态需水等;从需水特性方面考虑,可分为消耗型生态需水及非消耗型生态需水[3]。其中,非消耗型生态需水主要指河流生态流量;消耗型生态需水主要为维持各生态系统功能所需要消耗的水量,如蒸发、蒸腾、渗漏等。

辽河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起,辽河干支流上陆续修建了清河水库、柴河水库、南城子水库、榛子岭水库、石佛寺水库等多座大中型水库工程,对辽河径流过程及水文情势造成明显影响[4,5]。针对此,本文参照相关研究成果[7-10],着重开展辽河干流生态需水评估整合研究。

1 资料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辽河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芝瑞镇马架子村,流经内蒙古、吉林、辽宁省(区),在盘锦市大洼县赵圈河乡河口自然保护区汇入渤海。辽河流域面积191946km2,河长1383km,其中,辽宁省境内面积40988km2,长度554km。

1.2 代表站确定及资料系列

综合地理位置、资料系列完整性等多方面因素,选取辽河干流上游福德店水文站、铁岭水文站,中游马虎山水文站,下游六间房水文站作为代表站计算辽河干流河流生态流量。实测资料来源为辽宁省基础水文数据库(《水文年鉴》电子版),天然流量系列来源为水资源的3次评价成果。各代表站特征及资料见表1。

表1 辽河干流各站点水文资料

2 辽河干流节点生态需水计算

2.1 生态流量计算

将生态流量划分为最小生态流量、适宜生态流量两级。其中,最小生态流量维持生态系统不退化;适宜生态流量为河流水生物种提供良好生境条件。研究采用水文学法计算河流生态流量,该方法认为天然水文情势是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的必要水文过程。基于这一假定,以河流天然状态下的流量过程为本底,按一定规则计算维系河流生态健康所需流量。水文学法对资料的要求不高、操作简单,应用广泛。国内常用的生态流量计算水文学法主要有Tenent法、流量历时曲线法等,均被列入《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考虑到北方河流径流年内分布不均衡的特点,研究采用流量历时曲线法计算代表站各级生态流量。

流量历时曲线法利用历史流量资料构建各月流量历时曲线,以某个保证率相应的流量作为河道生态流量阈值。最小生态流量的频率可选90%或95%,适宜生态流量的频率可选75%,也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方法建立在至少30年的流量数据基础上,每一个月给出一个推荐流量,可反映径流在年际、年内的不均匀性。

研究以福德店、铁岭、马虎山、六间房4处代表水文站月天然流量过程为基础,进行皮尔逊III型曲线频率分析,绘制流量历时曲线。选用90%保证率的流量作为最小生态需水;75%保证率流量作为适宜生态需水。以铁岭站为例,按照3—5月、6—8月、9—11月、12—2月合绘各月流量历时曲线,如图1所示,各代表站最小、适宜生态流量见表2。

表2 辽河主要节点最小适宜生态流量成果 m3/s

图1 铁岭站各月流量历时曲线

2.2 耗水量计算

耗水量主要包括蒸发量及渗漏量(地下水补给量)。蒸发量采用铁岭站蒸发能力与辽河干流水面面积的乘积来计算。其中,辽河干流河长约为550km,平均水面宽度按照50m计算,铁岭站年水面蒸发量约为1350mm,据此计算,辽河干流年水面蒸发量约为0.37亿m3。

河床渗漏量采用杨志峰等提出的地下水动力法计算河床渗漏量:

式中:Wu为河床渗漏需水量;K为渗漏系数;I为地下水水力坡度;Hu为含水层厚度;L为评估河段长度;T为计算时段总时长。据此计算,辽河干流年渗漏量约为0.47亿m3。

2.3 河口生态需水[10]

辽河三角洲主要植物类型为芦苇沼泽,为丹顶鹤、白鹤、黑嘴鸥等物种提供繁殖与栖息环境,此次研究主要计算芦苇沼泽消耗性需水:

式中:Qw为湿地生态需水量;E为蒸散发量;P为降水量;S为湿地面积。

辽河三角洲芦苇沼泽面积约为8×104hm2,水面面积约为0.86×104hm2。三角洲年均降水量约630mm,年均蒸发量约930mm,年芦苇蒸散量约1033mm。据此计算,辽河三角洲湿地消耗型需水量为3.48×108m3。考虑到三角洲是由辽河、大辽河、大凌河等冲积而成,根据芦苇分布的位置及范围,辽河干流区约占40%,辽河干流河口三角州湿地生态需水量为1.39×108m3。

3 生态需水整合

河流生态系统由多种不同类型、不同位置的子生态系统构成,各子生态系统在水文循环的联系下形成一个整体,其生态需水有重合部分。生态需水整合主要解决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之间需水量的重复计算,以及不同分区之间生态需水的重复计算问题。其中,消耗型生态需水按照累加法进行整合;非消耗型生态需水结合水文循环特征采用最大法计算,见表3[2]。

采用表3中计算方法对辽河各代表站通量型生态需水按照最小、适宜2个级别进行整合,成果见表4。

表3 非消耗型生态需水整合计算方法

由表4可知,辽河干流最小、适宜非消耗型生态需水量分别为11.00,19.77亿m3。在此基础上,考虑蒸发、渗漏耗水及河口生态需水等消耗型需水,可知:辽河干流最小生态需水量为13.23亿m3;适宜生态需水量为22.00亿m3。以辽河下游六间房水文站为控制站,辽河干流水资源量40.20亿m3,据此计算得出:辽河干流最小生态需水量和适宜生态需水量分别占总水资源量的33.0%,54.7%。

表4 生态需水整合计算结果m3

4 结语

文中主要以水文学法中的流量历时曲线法计算河流生态流量,尚未系统考虑河流内水生物种生境需求,需在明确辽河干流保护物种和目标的基础上,开展野外观测及实验室模拟,建立基于栖息地模拟等的生态流量计算成果,进一步完善河流生态需水过程,以期更好地为辽河生态治理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需水干流辽河
卫河干流(淇门—徐万仓)治理工程剪影
——工程简介
辽河口
辽河记忆
长江干流岸带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研究揭示大尺度干旱半干旱区生态景观格局与区域作物需水之间的潜在关联性
松花江干流哈尔滨江段封冻
倾听
马铃薯各生育时期需水关键技术
辽河文讯
河套灌区试用无人机获取作物需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