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扎根理论探讨国医大师严世芸中医教育思想*

2023-01-18朱华贺严世芸杨爱东

中医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国医通识范畴

朱华贺,严世芸,杨爱东

1.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中医疫病研究中心,上海 201318; 2.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 201203

中医教育古以师承为主,随着近代教育普及,院校培养模式逐渐取代传统师承的主体地位。但是优秀中医人才的队伍反而日渐萎缩,出现后继乏人的情况[1]。如何提高中医人才队伍的质量,成为中医教育界关注的焦点[2]。

国医大师邓铁涛认为中医人才的缺乏是因中医院校教育重视西医的传授,缺乏传统文化的培养,而增强高素质铁杆中医人才队伍,是振兴中医药的关键[3]。访美学者蒲翔[4]则认为中医院校教育制度僵化,传统灌输式的教学,与临床脱节,任课教师缺乏临床经验,学生多教师少等,是中医人才不足的主要原因,需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中医教育学会副理事长,是上海市名中医,作为国家教育部名师,对中医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有深刻认识,如人才评价体系不完善、现代临床中医医生处方缺乏中医思维,“中医的处方,西医的灵魂”,治疗思维西化,头痛治头,脚痛医脚等,造成了中医的污名化和医疗资源的浪费。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的倡议下,上海中医药大学采取诸多改革措施,取得良好成果。

扎根理论的方法是通过经验资料建立理论,从实际客观的资料入手,自下而上总结归纳核心概念,并根据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构建相关理论。再将理论用于实践,验证理论真伪。扎根理论可为我国教育研究形成中国本土化的教育理念与思想,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教育之路提供新策略[5]。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总结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及其弟子的访谈记录和相关文章,归纳分析其中医教育的思想,以冀有助于中医教育界提高中医人才培养的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及其学生弟子的采访录音。笔者于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馆门诊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医医院,对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本人和9名弟子,通过定性研究方法,分别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深入访谈。

1.2 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利用扎根理论对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及学生弟子的采访录音和相关期刊论文进行研究。扎根理论方法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和整理客观资料,进行抽象化和概念化处理,系统归纳分类,提炼核心范畴,即在客观系统资料的基础上完成能客观直接反应相关内容的核心理念[6]。本研究对所有学生弟子和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本人的访谈资料和基本情况均作保密处理,真实姓名(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除外)以编号的形式出现,采访录音进行文字资料转化,相关论文期刊进行逐步分级登记,通过对各种资料概念的不断对比、分类和归纳,明确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的中医教育思想。见表1,表2。

表1 参与者明细

表2 参与者访谈明细

1.3 数据来源录音来源于一对一采访,采访8人,采访人次12次(其中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本人录音4次),录音时长达11.25 h,所有受访者均采用口头知情同意,访谈内容主要围绕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中医教育思想展开。中医教育相关报道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期刊论文一共有20篇,专著1部。整理成文字版合计约20万字的研究素材,将其作为原始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归纳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中医教育思想核心范畴。

2 研究结果

2.1 基于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采访和相关资料的扎根理论分析

2.1.1 初始编码初始编码是对原始资料进行编码,提取主要概念和范畴。剔除重复及与中医教育思想联系较小的概念,共得初始编码397个。并归纳出“传统文化素养”“通识教育”“临床学习”“经典学习”“传统教育的缺点”和“现行教育的不足”“转变教育理念”“改变教育形式”“调整教育内容”9个副范畴。见表3。

表3 严世芸教中医教育思想的范畴

续表3 严世芸教中医教育思想的范畴

2.1.2 主轴编码对副范畴进行整理,发现其中存在的关联,并再次进行归纳和整理。本研究通过对9个副范畴的归纳整理得出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的中医成长经历、反思中医教育与中医教育改革等3个范畴。

2.1.3 选择性编码选择性编码是指在主轴编码的基础上,将核心范畴与其他编码系统联系,验证两者之间的关系,建立轴心式编码,并把概念化尚未发展完备的编码补充完整的过程。本研究核心范畴为“中医成才”,围绕该核心范畴,深入探讨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的中医教育思想。

2.2 基于扎根理论的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中医教育思想编码范畴1:中医成长经历。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的中医成长经历是其中医教育思想的源头。主要包括传统文化素养、通识教育、临床学习和经典学习4个副范畴。

副范畴1:传统文化素养。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提高“传统文化素养”,有助于理解和学习中医[12]。

101:中医的根系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父亲让我要重视古文的学习。

108:严老经常教育我们要多读古籍,那里有中医的根。

副范畴2: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知识,开拓学生眼界,培养学生判别真伪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01:杨思中学当时的教育思想就是一种通识教育……快乐教育、素质教育。

101:反思杨思中学的六年……那就是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副范畴3:临床学习。“临床学习”是中医成才的核心。

101:从我父亲的学医经历……多临床,早临床,而且多接触急诊,多接触病例……是知识转化为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副范畴4:经典学习。“经典学习”是中医成才的必经之路,择其善者而从之。

101:很多医家的著作,我反复阅读,仔细揣摩,为临床看病提供思路。还有就是各家流派,若存门户之见,就容易把这个医家的学术思想局限……实际上刘河间的方子,你看他的《宣明方》里用的温热药的方子要超过寒凉方子,用温热的药物,要超过寒凉的药……就是说学习医家呢,你要全面学习他的经验,不是说用学派学说去认识这个医家。

101:因为编写教材,临床问题的认识又上升到理论高度,并加深了对临床的理解。

范畴2:反思中医教育。在反思中发现中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中医教育的改革奠定基础。包括中医传统教育的缺点和现行中医教育的不足2个副范畴。

副范畴1:中医传统教育的缺点。“中医传统教育的缺点”是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对近代传统中医教育的认识总结。

101:传统教育在教育形式上是封闭式的……死记硬背,追求高分。

101:社会人才需求的多向性与培养模式单一的矛盾。

副范畴2:现行中医教育的不足。现行中医教育的不足是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对当下中医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总结。

101:我国中医教育过多地依赖于本科阶段……过度扩张将对提升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水平带来冲击,将直接影响中医药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范畴3:中医教育改革。中医教育改革是以教育思想作为指导,根据中医教育的现状,针对中医教育的不足,结合当今时代特点而制定,是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中医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包括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育形式和调整教育内容等。

副范畴1:转变教育理念。“转变教育理念”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107: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多次在学校教育会议上提出开展中医高等教育改革,亦当以破除陈旧……冲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建立新的教育思想。

101:为啥要进行教育改革呢?是为了国家建设,培养出优秀的中医人才……赤脚医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看病能力确实很强的,但是凤毛麟角,大部分还不如刚毕业的中医院校学生,因此,推动中医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副范畴2:改革教育形式。“改革教育形式”是中医教育改革的主体。

101:为了在中医人才的培养模式中探索出一条新路子,须早日建立和完善培养人才的优化系统。

101:建立小学期,实现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和反复临床,推行学分制和积点制,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化教育模式,成立名老中医工作室,发展传统师承教育。

副范畴3:调整教育内容。“调整教育内容”是中医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101:关于现代中医教育,要改变“一本书论学、一本书开课”的模式,以中医基础学科和课程分化为先导……探索新兴学科和课程体系[13]。

101:经典也不能照本宣科,需要将原先散见于传统课程的内容,按照现代学科发展的要求进行课程的整合和有机分化,减少内容的重复性,加强中医理论基础与中医临床的联系,以适应不同层次和进程的要求。

101:开设《古文观止》《四书导读》和《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类讲座课程》,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14]。

2.3 核心类别的产生过程研究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的中医成长经历是为中医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借鉴。根据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的中医经历,中医临床学习是中医成才的核心,提高传统文化素养可加深学生对中医经典的理解,对经典理解的加深有助临床学习;通识教育则可开拓学生思维,从而提高中医人才的综合素质。因此,传统文化素养、通识教育、临床和经典学习都是培养优秀中医人才的关键。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在反思中医教育中,总结出中医“传统教育的缺点”和“现行教育的不足”,并认为中医教育需进行必要的改革,如转变教育理念、改变教育形式及调整教育内容等,建立符合时代发展特点的中医人才培养体系。

联系1 临床学习是中医成才的核心。

101:中医的生命力,就在于临床实用性,其存在不是为了被欣赏,而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联系2 经典学习是中医成才的必由之路。

同前经典学习

联系3 传统文化素养是中医成才的基础。

109:严老说只有经传统文化的熏陶,在传统思维模式的训练下,来培育一片有利于中医成长的沃土,然后耕耘,才能事半功倍,培养出高质量的中医人才。

联系4 通识教育是中医成才的关键。

101:通识教育就是训练学生的思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他们怎样自学。

106:通识教育可以扩大学生视野,广泛培养兴趣……缩短成才周期。

联系5 传统文化素养可以强化通识教育水平。

112:严老认为传统文化素养是一种能力,通识教育培养的是一种方法论,这两者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联系6 传统文化素养可以加强经典学习的理解,经典学习也可以提高传统文化素养,两者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101:从我经历的中医高校学习情况来看,一上来就教授《黄帝內经》等经典内容,容易使学生产生困难的感觉和畏惧的情绪。

联系7 经典学习可提高临床水平,临床实践有助理解经典。

110:严老常说半日临证半日读书,是每一个中医人的理想,在临床中不断体悟经典,在经典中不断提高临床。

联系8 通识教育有助研究中医学,提高临床水平。

101:通识教育可以使学生广泛接触各方面的知识,临床科研都有莫大的裨益。

联系9 转变教育理念可推动改变教育形式,改变教育形式可加快转变教育理念。

101:中医高教改革任重道远……转变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联系10 改变教育形式需要调整教育内容,调整教育内容以适应改变后的新型教育形式。

101:教育形式与教育内容两者是一体的,都要围绕学生学习规律,重视学术的传承和发展。

联系11 转变教育理念可更快接受新教育内容。

101:调整教育内容,仅仅撕开了教育改革的一个小口,想要进一步使中医教育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还必须加快引进现代教育观念中先进、科学、合理的部分。

联系12 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的中医成长经历启发中医教育的反思。

同前通识教育

联系13 反思中医教育为中医教育改革奠定基础。

101:改革实践告诉我们,只有转变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推动教育向前发展。

联系14 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的中医成长经历可以为中医教育改革提供指导。

联系15 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的中医成长经历可以为中医成才的教育提供方向。

109:严老的成才之路是不可复制的,但是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的地方。

联系16 中医教育改革提升中医成才的数量和质量。

111: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敬业精神和总体素质均予以了较高评价。

中医成长经历、反思中医教育和中医教育改革是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中医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成才是这些范畴的核心,能否培养出合格的中医人才是决定中医教育改革是否成功的决定因素,是验证中医教育思想是否符合时代发展的重要指标。所以本研究将“中医成才”作为核心类别。见图1。

图1 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中医成长经历、反思中医教育与中医教育改革的关系

3 讨论

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中医教育思想的产生如图2表述。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的采访主要揭示了其中医教育思想的起源,其弟子的采访主要反映其教育思想的内容,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的论文描述了其教育思想的成果。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结合自己的经历,总结认为培养一个合格的现代化中医人才要从传统文化素养、通识教育、临床和经典学习4个方面着手,在加强临床能力的同时,要重视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提出需要结合先进的教育理念,从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育形式和调整教育内容全面对中医教育进行改革,培养出现代化的优秀中医人才[15]。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其独特的中医教育思想,其线性关系可归纳为中医成长经历—中医教育反思—中医教育改革—中医教育思想。上升到理论阶段如图3。

图2 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中医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

图3 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中医教育思想理论模型

在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关于中医教育的资料中,其认为中医早期发展存在教师理念落后、教学体制僵化的问题,且教学内容照本宣科,厚古薄今,不利于中医的持续发展和传承创新。面对科班教育模式化的问题,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认为应增强通识教育,多方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结合当今社会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制定多元化、个性化的中医教育方案,充分发掘学生潜力;对于传统教育与科班教育的优劣问题,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主张一方面要保留传统中医教育的优势和特色,建立师承制度,另一方面与时俱进,积极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借鉴现代的科学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构建多元化的学习平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打造新时代的中医人才。从师资结构、学科建设、临床教育、专业设置、教学体系建设等方面着手,逐渐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系。

而当下学生学习中医缺乏一定的深度,严教授提出当下学子应做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首先,重视传统文化、经典学习,从史学观的角度,溯本追源,结合时代背景,全面系统地认识各个医家的学术特点,理清中医发展脉络,做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其次,需要广泛阅读医学古籍,提炼知识精华,吸收各家特色和优点,如以朱丹溪为代表的滋阴派及以刘河间为代表的寒凉派,观其处方用药,多是寒热并用,辨证施治,非是滋阴、清热为主,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兼收并蓄,认真系统学习各家的长处,莫存门户之见,努力提高医学水平。

综上所述,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的中医教育思想是以“博约”为主旨,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总结为:①溯本追源,厘清中医学派传承,整合历代医家思想脉络;②兼收并蓄,吸收各家特色,发展现代中医;③坚守担当,既要坚守中医传承,又要勇于创新,担当时代先锋。严世芸教授认为中医教育者要具有一定的大局观和史学观,深入挖掘中医药的文化特质和哲理思维,实现传统与现代、理论与技术的统一,将古典与现代的教育理念结合,构建具有时代气息的中医教育之路。

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方法学:①主观性,研究者在整理资料时,可能因研究者的主观性忽略部分重点内容。②争论性,扎根理论的方法在中医教育领域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16],目前仍存在多种派系,本文采取的是程序性编码方法。研究对象:研究对象较少,影响信息的饱和性,下一步争取收集更多参与者录音资料。研究者经验:本次研究为研究者初次运用扎根理论对中医教育思想进行分析归纳,缺乏相关经验。

猜你喜欢

国医通识范畴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我起床讲求三个半分钟”——国医大师金世元的养生经
重庆举办第十五届国医名师大讲堂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国医大师忘记年龄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