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创办高水平英文科技期刊的现状、问题与策略

2023-01-18孙宪昌逄小红张金铭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新刊稿源编委

孙宪昌 逄小红 张金铭 刘 伟 孙 娜 苏 静 徐 惠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期刊编辑部,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青岛路6699号 250117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的科技强国战略,中国的科技实力伴随经济发展同步壮大,原创性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截至2021年,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已连续9年位居世界首位,发表在SCI期刊上的论文数量已经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已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大国,并且正向着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迈进。但与之不匹配的是,作为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重要标志的科技期刊建设却远滞后于科技发展,在整体质量、国际显示度、高质量论文首发权、学术话语权以及学术影响力等方面与科技期刊强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与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建设起步较晚、高水平英文期刊数量严重不足密切相关[1-2]。目前我国共有400余种英文科技期刊,只有273种英文科技期刊被SCI收录;而中国作者2020年发表的SCI论文数量超过54万篇,其中仅有4.69%发表在中国SCI期刊上[3]。我国英文科技期刊数量难以满足我国作者的论文发表需求,论文外流现象严重,源于我国的大量科技创新成果首发在国外期刊上。在论文外流的同时,我国科研经费大量流失,每年用于支付国外SCI期刊版面费及回购文献数据库使用权的费用高达几十亿元[4]。创办更多英文科技期刊来提高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与话语权已成为近年来国家期刊战略的重点。

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鼓励、刺激高水平英文新刊的建设和发展。高校作为高端人才的聚集地、人才的孵化场以及我国科技与文化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学术产出的主要场所,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建设更多英文科技期刊,从而满足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需要。一流院校依托自身的一流学科、一流人才储备成为创办英文科技期刊的主力军[5],而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依托自身的优势学科也成为不可小觑的办刊力量[6]。英文期刊在创办和起步阶段往往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如何筹备英文新刊,怎样应对办刊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已成为高校特别是缺乏办刊经验的地方高校办刊人的关注热点[7]。相关研究多针对英文科技期刊发展过程中的某一类问题,如国际影响力提升、编辑素养提升及优质稿源拓展等进行分析[8-9]。也有研究报道了高校创办英文期刊的经验,但研究内容集中于单刊或高校英文期刊发展的某一方面[10-11],全面探析高校办刊路径及策略的研究数量较少。为此,笔者从地方高校期刊的视角出发,结合丰富案例,对高校创办英文科技期刊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与应对策略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以期为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创办高水平英文科技期刊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1.1 研究方法

查阅中国科协官网、国家新闻出版署文件及数据,分析我国近年来的英文科技期刊政策、每年创办的英文科技期刊数量及主办单位。查阅Web of Science统计数据,分析我国SCI论文发表数量及SCI收录的我国英文科技期刊情况。以“英文科技期刊”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检索近5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分析英文科技期刊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与应对策略。对施普林格·自然、爱思唯尔和威立等出版集团的期刊出版人进行访谈,调查高校创办英文科技期刊的现状及路径。召集国内有高水平英文科技期刊办刊经验的期刊人举办研讨会,分析办刊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及应对策略。

1.2 研究对象

主要选择与高校英文科技期刊密切相关的研究论文以及Web of Science等相关网站提供的文件、资料作为研究对象。

2 现状及问题

2.1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建设现状

自中国科协等部门联合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以来,以高校为代表的科研机构及期刊人共同努力,力促我国英文科技期刊进入快速发展期。我国英文科技期刊数量迅速增加的同时,其质量也明显提升。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数量从2013年的200余种增长到2021年的400余种,SCI收录期刊数量从160余种增长到270余种。高校作为英文科技期刊建设的主力军,在创办英文新刊过程中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

2.1.1 办刊热情持续高涨,办刊质量快速提升

高校抓住英文科技期刊快速发展的机遇,纷纷制定自己的英文科技期刊发展计划:山东大学制定了“强刊兴学”计划,上海交通大学推出“双一流期刊建设项目”,重庆大学启动了“高水平学术期刊培育计划”。高校大力资助英文科技期刊建设,办刊热情持续高涨。近5年来,高校每年申请创办英文期刊的数量、获批CN号的英文期刊数量及被SCI收录的英文期刊数量均快速增长,占据我国英文期刊的半壁江山[6,12](图1)。此外,大多数由高校创办的英文科技期刊起点较高、发展较快,高校英文科技期刊工作正快速、高质量向前发展。

注:2018年度的中国科技期刊英文项目是指“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D类(新创办英文科技期刊)”项目资助期刊;2019—2022年度的中国科技期刊英文项目是指“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资助期刊。图1 近年高校主办英文科技期刊情况(截至2022年11月)

2.1.2 以“双一流”高校为主、地方高校跟进,整体向好的办刊局面初步形成

目前我国共有3000余所高校,2022年147所高校的450多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单。理论上,只要是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单的高校,其依托一流人才、一流学科及一流科技成果,经过充分的准备和论证,就具备创办高水平英文科技期刊的能力,所以“双一流”高校作为中国高校的翘楚,是未来建设高水平英文期刊的主体力量。但基于我国目前的科技发展情况与成果产出速度,至少需要培育1000种科技期刊才能基本满足科技发展、出版业国际化及国家文化软实力明显提升的需求[1]。因此,需鼓励更多具有办刊实力的高校积极创办英文科技期刊,为国家培育一流期刊贡献力量。而近年来,国家开始重视地方高校发展,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实力有了明显的提升,部分地方高校依托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学科已成为高水平英文期刊建设的后备军。2021年SCI收录的中国英文科技期刊中,就包含了沈阳农业大学、温州大学、东华大学等地方高校创办的期刊,这打破了只有“双一流”高校才能创办SCI期刊的固有印象,给地方高校注入了强心针。

2.2 高校在创办英文科技期刊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近年来在国家科技期刊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双一流”高校大力促进英文科技期刊的建设并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是,大部分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在英文科技期刊建设方面起步较晚、缺乏经验,如果筹备不足,会导致办刊过程艰辛曲折。所以高校在了解英文科技期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还必须清楚目前办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从而突破办刊的瓶颈,顺利创办高水平的英文期刊。

2.2.1 主编精力投入不足或影响力不足

主编是英文期刊办刊队伍的核心。在创刊过程中,一系列关键工作如建立编委团队、吸引优质稿源、把控审稿质量等,均需要主编参与,主编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13],但大部分主编身兼数职,科研工作异常繁忙,很难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期刊工作中。有些主编甚至无暇顾及期刊事务,这制约了期刊的快速发展。地方高校受到自身学科建设水平和资金投入的限制,所聘主编影响力不足的问题时有出现,这导致编委国际化水平低、优质稿源不足、期刊影响力提升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使期刊发展受阻。

2.2.2 缺乏高素质办刊人才

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建设起步较晚,发展较慢,英文期刊编辑素质有待提升,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高素质、复合型学者编辑比较匮乏。如何培养和吸引英文科技期刊办刊人才,提高我国英文期刊编辑的整体素质,是包括高校在内的所有期刊主办单位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2.2.3 稿源不足、载文量低,影响力整体偏弱

优质稿源是维系英文科技期刊生存、促进期刊快速发展、提升期刊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近年来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发展迅速,期刊质量与影响力明显提升,但依然存在缺乏国际优质稿源、期刊载文量低及影响力整体偏弱的现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SCI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Journal Impact Factor,JIF)为6.16,明显高于SCI期刊的平均水平;但反映期刊影响力的期刊引文指标(Journal CitationIndicator,JCI)平均值只有1.07,刚刚达到SCI期刊的平均水平;期刊年平均载文量仅140篇,远落后于269篇的SCI期刊平均水平。稿源特别是优质稿源不足已成为中国英文期刊发展的瓶颈问题。

2.2.4 期刊学科分布不平衡,缺乏高水平期刊

2021年我国被SCI收录的273种期刊分布在165个研究领域中,所在研究领域的数量只占SCI全部446个研究领域的36.99%。我国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领域的期刊数量较少,甚至依然是空白,高校亟须在国家引导下提早布局。近年来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建设有了明显的进步,但高水平期刊数量明显不足。2021年位于JCR Q1区的我国科技期刊有124种(图2),尽管在我国所有SCI期刊中的占比达到了45.4%,但绝对数量远远落后于美国的1029种,这严重限制了我国期刊确立国际话语权和高质量论文首发权。

图2 我国SCI期刊数量及论文发表量情况(截至2022年10月)

2.2.5 相对单一的学术评价体系制约了新创英文期刊的发展

尽管目前国内倡导不唯SCI、不唯JIF,但实际上SCI与JIF对国内学术期刊的影响深重,其影响非短时间可以去除。例如,对科研人员影响巨大的课题申报、科研成果评价及职称评定依然以科研人员在SCI期刊发文与发文期刊的JIF作为依据。高校创办的英文科技期刊在被SCI收录之前,很难被认定为“高水平期刊”,这显著降低了科研人员的投稿热情,影响了英文科技期刊的建设和发展。

2.2.6 CN号一号难求

近年来在各种利好政策的刺激下,高校创办英文期刊的意愿强烈,申报期刊的数量逐年递增。但为了保障期刊质量,国家对于CN号管理严格,每年获批CN号的英文期刊数量很少,如在2019年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的英文期刊中,获批CN号的期刊比例仅为23%。即使2022年获批CN号的期刊数量较往年有所增加(共50种),高校英文期刊竞争激烈的局面在短时间内也难以改变。相较于实力强劲的“双一流”高校,地方高校创办的英文期刊获批CN号的难度更大。

3 高校创办英文科技期刊的路径与主要策略

英文科技期刊具有媒体平台和科学研究载体的双重属性,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专业性强、建设周期较长、资金投入大等特点,需要长期稳定的人员与资金支持。高校在创办英文科技期刊时需提前谋划、深入调研、谨慎立项,而在此过程中高校期刊人最关注的是办刊的路径与策略。

3.1 明确办刊方向

高校应把握当今科技发展的脉搏,紧跟国家发展重点和战略要求,加快完善基础学科、优势重点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期刊建设,并填补国内学科的空白。高校应依托自身优势或特色学科提前调研、精心布局,并对国际上已有的同类期刊进行分析与研究,力求差异化发展,确定自己的办刊方向及办刊目标,办出特色。例如,江南大学于2014年依托学校的2个“双一流”建设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和轻工技术与工程创办了英文科技期刊《食品生物科学》(FoodBioscience)。《食品生物科学》融合2个学科,确定了自己的刊发内容主题和办刊宗旨,准确定位了作者群和读者群,为期刊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创刊3年后被SCI收录[14]。因此,地方高校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基于优势与特色学科或交叉学科创办英文期刊。例如,海南医科大学依托自身特色学科创办的《亚太热带医药杂志》(AsianPacificJournalofTropicalMedicine)是中国第一种英文版热带医药期刊,而温州医科大学则依托传统优势学科眼科学,创办了英文期刊《眼视光》(EyeandVision)并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3.2 采取“借船出海”的办刊模式

期刊平台是国家或机构对外宣传与推广科技期刊的重要媒介。国际化的期刊平台可掌控国际学术话语权,而主导评价标准的确立对英文新刊影响力的快速提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中国的英文期刊平台建设相对滞后,体量大、有影响力的国际化学术期刊平台较为缺乏,在国际出版过程中很难形成互动性学术支持。绝大部分中国英文期刊选择与爱思唯尔、施普林格·自然、威立等国际知名的出版机构合作,利用它们成熟的出版体系进行期刊建设与推广,从而迅速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即所谓的“借船出海”。

现阶段,“借船出海”模式仍是高校创办的高水平英文期刊的最佳选择[15]。当然,中国正在努力搭建自己的国际化期刊平台并且已初见成效,如位于中国香港的AME出版社多年来深耕医学领域科技期刊建设,目前已出版60余种英文期刊 (其中13种被SCIE收录,18种被PubMed收录),是名副其实的国内生物医学类出版商“巨头”,在生物医学领域已颇具影响力。再如由科学出版社和爱思唯尔共同投资成立的KeAi公司,截止到2021年底旗下英文期刊总量达到130种(其中28种被SCIE收录,11种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58种被Scopus收录),其高水平英文期刊平台已初具规模。可以预见,随着中国期刊平台的发展和完善,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英文期刊必定会借助自己的国际期刊平台扬帆远航,实现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的跨越。

3.3 选择学术水平与影响力较高且甘于奉献的主编

主编对英文期刊的顺利创办、良性运转以及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均有重要影响,掌握着期刊的发展方向和速度,是英文期刊的灵魂和舵手[13]。高校在创办英文期刊时要充分调研、慎重考虑,选择一个具有一流学术水平和较高学术地位、社会活动能力较强、热心期刊事业并甘于为此奉献时间和精力的主编,才能保证英文新刊的高质量发展。例如,上海大学于2018年创办的英文期刊《电化学能源评论》(ElectrochemicalEnergyReviews)选择长期从事电化学能源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张久俊院士作为主编。张院士不但在业内具有极高的国际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而且热心期刊事业,为该刊倾注了大量心血,获得了领域内科学家的大力支持,成功吸引了高水平作者和审稿专家的关注。在张院士的带领下,《电化学能源评论》创刊3年即被SCI收录,影响因子高达28.91,成功迈入国际一流期刊行列[16]。与人才济济的“双一流”高校相比,地方高校相对缺乏拔尖人才,对主编的选择余地较小,可选择校内的拔尖人才或者聘请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主编。例如,温州大学于2019年创办的英文期刊《碳能源》(CarbonEnergy)由该校“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王舜教授担任主编。在王舜教授的带领下,该刊严格遵守国际学术规范,科学办刊,在创刊2年后即被SCI收录并跻身碳材料和能源领域Q1区,极大提升了温州大学的学科建设水平和国际影响力。重庆理工大学于2017年创办的英文期刊《智能技术学报》(CAAITransactionsonIntelligenceTechnology)则聘请了军事科学院李德毅院士与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的Cesare Alippi教授担任主编,同样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3.4 建设国际化的编委队伍,坚持专家办刊

科技期刊的编委会主要承担期刊组稿、约稿、审稿及对外宣传工作,是科技期刊建设和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直接决定着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国际影响力[17]。英文新刊在确定主编后,应在主编的领导下在世界范围内筛选领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组建一支海外编委占多数、国别多样化、年龄结构合理,且能为期刊发展贡献力量的国际化编委队伍。高质量的国际化编委队伍不仅能帮助期刊拓展国际稿源、保证学术质量、提升知名度,还是国际知名检索机构收录期刊的重要参考,是英文期刊良性、快速发展的保障[18]。高校在办刊过程中要通过定期拜访、召开视频会议、举办或参加国际会议等途径加强与编委的沟通,严格执行专家办刊的运行模式,邀请编委深度参与期刊建设与文章审理的各个环节,充分尊重编委的意见和建议,以提升编委的参与度和获得感。“双一流”高校因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建设国际化编委队伍相对简单,而地方高校在此方面需耗费更多时间与精力。高校可以通过校友会邀请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和学术地位的校友加入编委会,并通过他们聘请到更多国际编委。另外,地方高校在评聘编委时应特别关注来自我国港澳台地区的专家和海外华人科学家,他们的英文水平高、科研能力强,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熟悉本领域的国外专家,可以更快地融入国际学术圈,吸引国际同行的关注,更重要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愿意为祖国科技期刊的发展贡献力量[19]。

3.5 培育国际化、高水平、高素质的英文期刊编辑

编辑是作者与编委的沟通桥梁,是组稿、约稿、专题策划、稿件处理及出版发行的重要参与者与执行者,是维护期刊正常运转、促进期刊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相对于中文期刊而言,英文期刊对编辑的要求更高。一个优秀的英文期刊编辑除了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英文交流能力外,还应具有相关的专业研究背景、良好的国际化意识、先进的服务理念,才能及时追踪学科研究热点、提升选题策划能力和对学术论文的鉴别能力,从而更好地为英文期刊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20]。当然,高素质编辑队伍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可参考以下途径快速提升英文期刊编辑的整体水平。(1)引进高水平、国际化专业人才。英文期刊编辑部在招聘时可偏重有留学经历、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过高水平文章的硕士或博士学位拥有者。(2)加强现有编辑的业务能力及英语能力。英文期刊编辑应定期参加国际会议和期刊国际审稿会,加强与国际出版商的联系,走访行业内著名的科研机构,以了解科研最新动态。(3)制定清晰的编辑职业规划,增强其职业认同感。编辑部应积极争取学校优惠政策,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奖励分配时向英文期刊编辑适当倾斜,这既可以激发英文期刊编辑的工作热情,又可以吸引更多的复合型编辑人才。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主办的《光:科学与应用》(Light:Science&Applications)选聘的编辑中87%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50%具有海外留学背景或访问经历。《光:科学与应用》编辑部还引进了2名中国科学院期刊出版领域“百人计划”优秀人才。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为编辑部成员提供了与研究所科研人员相当的薪酬及职称评定资格,定期安排编辑去海外合作机构交流学习,成功打造了一支精于编辑出版业务、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学科发展前沿热点的编辑团队,为期刊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21]。

3.6 多措并举解决稿源问题

3.6.1 充分调动主编和编委的主观能动性

主编和编委均是领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他们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人脉资源,是解决英文新刊稿源问题的重要力量。在期刊被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之前,应该鼓励主编和编委发扬主人翁精神,以身作则、凝心聚力,为期刊贡献更多优质稿件,以维护期刊的良性发展。主编和编委可将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新刊上,或者针对当前热点问题为新刊撰写综述或述评。此外,主编和编委可利用自身的便利条件,通过多种渠道向周围的科研人员积极宣传期刊并邀约稿件,争取更多的国际优质稿源。这既可以解决英文新刊的优质稿源匮乏问题,又能提升新刊的国际影响力。如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创办的英文期刊《绿色化学工程》(GreenChemicalEngineering)发表的文章中,由编委直接撰写的文章及由编委推荐或协助组约的文章占50%以上,这为期刊的健康、快速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撑[22]。对于科研实力相对薄弱的地方高校而言,主编和编委的作用更为重要。例如,温州医科大学创办的英文期刊《眼视光》在被SCI收录前,约80%的稿件是在主编或编委的努力下获得的,这为该刊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3.6.2 有针对性地约稿

英文新刊在进入重要数据库之前,一般很难吸引到优质稿源。期刊应主动出击,通过多渠道、多方法来广泛联系不同国家的潜在作者,努力争取更多的优质稿源。(1)利用国际知名数据库(如Web of Science、Scopus、PubMed等)搜索并分析期刊所覆盖的专业领域论文,从高被引论文的作者群中选择优秀作者进行约稿。(2)认真分析同一学科其他期刊的论文,查阅其作者信息,从中筛选潜在作者。(3)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可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政策,鼓励本校研究人员把论文发表在本校创办的英文期刊上,如复旦大学将本校主办的英文新刊列为A类核心期刊,师生可将发表于该刊的论文用于职称评定和评优评奖,此举成功吸引了来自复旦大学师生的优质稿件[19]。(4)注重国内科研院所青年学者及海外华人学者,他们有国际影响力又具有报国之心,是优质稿件的重要来源。(5)积极举办或参与国际学术会议、青年论坛等学术活动,时刻关注学科进展,特别是对新出现的研究领域或交叉领域的动态应保持敏锐的嗅觉。这既有利于期刊争取更多国际稿件,又为期刊组稿、约稿提供了方向和有力的支撑。(6)策划优质专栏、专刊,为读者追踪和深入了解学科领域发展提供便利,引起领域内学者们的关注并吸引更多的优质稿件。《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ChineseJournalofTraumatology)正是通过有针对性地组稿和约稿,使得期刊的关注度提升,期刊论文下载量及国际论文投稿量显著增加,从而解决了稿源不足的问题[23]。

3.6.3 提供优质服务,吸引作者关注

优质的服务有助于英文科技期刊树立良好的声誉并增加作者对期刊的认同感,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新刊影响力的不足,对解决新刊稿源匮乏问题具有很大帮助[21]。如清华大学于2021年创办的英文期刊《肿瘤创新》(CancerInnovation)允许作者采用自由格式投稿,编辑部提供语言润色服务并免收文章处理费。通过一系列人性化服务,《肿瘤创新》成功吸引到更多优质稿件,创刊1年即被Scopus数据库收录。因此,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在创办英文科技期刊时应对标国际一流期刊的优质服务水平,通过多方面、人性化的优质服务增加期刊对作者的吸引力。(1)快速高效地处理稿件并保持与作者的良性互动,注重文章的实效性,优先在线发表优质稿件。(2)聘请母语为英语的领域内专家为论文提供免费的语言润色服务,避免优秀文章因为语言问题而被埋没。(3)要求审稿人对每篇论文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并说明被拒稿的文章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以吸引作者再次投稿。(4)每年评选优秀编委、优秀审稿人和优秀论文,激发编委、审稿人和作者的投稿热情。(5)定期举办学术论坛,鼓励编委、审稿人及作者参与,介绍学科发展前沿、论文书写规范及期刊组稿约稿计划等受到关注的问题,以增强他们对期刊的归属感。

4 启示与建议

大量实践表明,筹备和出版英文科技期刊耗时耗力,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员、精力和资金。高校应将英文科技期刊建设和发展纳入其中长期发展规划,持续给予充足的经费支持、专业的人员配备以及相关的政策支持,才能保障英文科技期刊的良性发展。“双一流”高校的英文科技期刊建设起步较早,在办刊流程、资金预算、人员配备及政策支持方面已有成熟方案[24];对于大多数缺乏经验的地方高校而言,创办英文科技期刊仍是一个巨大挑战。高校期刊人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有明确的办刊方向和目标。办刊前应对相同办刊方向的英文期刊进行详尽的调查分析,可选择同领域内发展较好的1~2种期刊作为重点参考及奋斗的目标。(2)慎重选择主编。主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地方高校在选择主编时,要充分考虑其学术能力、人脉关系、国际国内影响力及对期刊事业的热爱程度。可以考虑与主编签订责任状,以明确其目标任务,强化主编责任心。(3)建设英文科技期刊需要巨大的人财物投入,高校在创办英文期刊时切勿盲目跟风,一定要综合考虑学校科研实力与经费情况进行合理规划。(4)高校需进一步调整策略,加大对英文新刊的扶持力度,帮助英文新刊渡过初创期难关。 “双一流”高校可融合校内资源成立期刊管理中心,实现统筹管理、合理规划,从而凝聚力量,在创办英文期刊的同时努力打造一流期刊集群。在办刊环境方面,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逐步改变相对单一的科研评价体系,如认可在英文新刊上发表的论文作为结题、评奖的依据;鼓励学者将更多优秀的科研论文发表在国内英文科技期刊上。在政策层面,期望国家作出适当调整,增加“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的数量并加大扶持力度,或者新增其他项目,为高校提供更多办刊机会。

5 结语

创办高水平英文科技期刊是国家科技强国战略的需要,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更是高校期刊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创办高水平英文科技期刊会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本研究从地方高校期刊的视角分析了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建设的现状及问题,探索以优势或特色学科为基础确定办刊方向、选择有担当和影响力的主编、确定合适的办刊模式、组建国际化的编委队伍并坚持专家办刊、培育高水平英文期刊编辑、多措并举解决优质稿源匮乏问题6个方面的策略,为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创办英文期刊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如何提升英文新刊国际影响力,如何平衡稿件质量与数量及如何合理设置栏目类型等仍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未来,各高校还需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英文科技期刊办刊路径,重点关注优质高校期刊集群、数字平台和预印平台的建设,以及利用融媒体手段提升英文期刊国际影响力[22]。通过广大期刊人的共同努力,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建设在不远的将来定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国际期刊界展现中国力量。

猜你喜欢

新刊稿源编委
编委简介
编委简介
声 明
编委简介
高职内刊学报发展路径调查研究
本刊编委简介
新刊《康太和墓志》考释——兼论敦煌文书P.3885中的唐蕃之战
2021年新刊订阅开始啦!
新时期科技期刊稿源挖掘问题的探讨
宝贝微相册8月一起来逐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