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细药材推介”课程思政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
2023-01-18蔡佳良
蔡佳良
(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广州 510430)
收稿日期:2022-09-17
基金项目:广州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课题“新时代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的中职‘贵细药材推介’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一般课题)(202113960)。
作者简介:蔡佳良(1987—)。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改革,贵细药材鉴定技术。
0 引言
“贵细药材推介”是面向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主要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培养面向医药零售企业贵细药材专柜销售岗位的技能型人才。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系统学习,让学生知道常见贵细药材的品种与产地、采收加工和鉴别方法等知识,并掌握常见贵细药材的使用方法和销售技巧,具备从事贵细药材销售技术的职业能力。
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满足企业对学生技能和思想品德的需求,本研究选取“贵细药材推介”课程开展调研分析,从学生和企业的视野详细了解本课程的思政融入效果,收集学生和企业的意见,以期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优化,促进“课程思政”与学科教育的进一步融合。
1 调研背景
2019年,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在确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同时,明确提出“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并倡导“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发融入课程思政内容”[1]。2020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构建“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协同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机制,引导专业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2]。随着职业教育改革利好政策的连续发布与实施,为校企共同开发具有“课程思政”特色的专业课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广东省是中医药大省,2019年全省中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14.27亿元,占全国中药市场规模的10%以上。首批国家批准的八个药材专业市场中,广东省就占据两席,而且独具特色(主要经营贵细药材)。这两个药材市场分别位于广州市荔湾区的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和普宁市流沙区的普宁中药材专业市场,常年交易人参、鹿茸、冬虫夏草、燕窝、石斛、西红花、广陈皮等贵细药材及常用中药材,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华侨和外国友人前来参观采购。
但近年来,贵细药材行业出现了供给侧结构不平衡,贵细药材鉴定与销售人才的需求缺口逐步突显。2020年8月26日,广东省中医药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明确指出,中医药人才短缺,是广东中医药发展的痛点,要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与人才培养。随着中医药产业升级,需要职业院校培养一大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来推动产业发展,构建产业现代化体系。
2 调查问卷的设计
本次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分别设置了学生版本和企业版本,两份调查问卷的题目具有一定的关联度。在内容设计上,主要是从“课程融入思政的现状、对课程融入思政的态度、课程融入思政的作用、课程融入思政的方法”四方面展开。
2.1 学生问卷
调查问卷一共设置了22道题目,其中包括18道封闭性问题,1道开放性问题和3道半开放性问题。封闭性问题主要采用自评量表,了解学生对于该课程融入思政内容的现状和认知度、该课程融入思政内容的看法、建议融入的形式和建议等。每道题目分为“完全符合、比较符合、基本符合、不太符合、完全不符合”5个层级,并分别赋予分值“5分、4分、3分、2分、1分”,分值越大,代表对问题表述的认同感越高(如表1所示)。
表1 调查问卷结构表(学生)
>2.2 企业问卷
调查问卷一共设置了13道题目,其中包括9道封闭性问题,2道开放性问题和2道半开放性问题。封闭性问题同样采用自评量表,了解企业对于该课程融入思政内容的态度、该课程融入思政内容的看法、建议融入的形式和建议等。每道题目分为“完全符合、比较符合、基本符合、不太符合、完全不符合”5个层级,并分别赋予分值“5分、4分、3分、2分、1分”,分值越大,代表对问题表述的认同感越高(如表2所示)。
表2 调查问卷结构表(企业)
>2.3 问卷的发放
调查对象分别是2019级中药专业的学生及相关的企业。
学生问卷一共发放264份,回收264份,占比100%。其中,因整份问卷所勾选的选项皆相同、作答时间少于一分钟等状况而剔除掉无效问卷2份,剩下有效问卷262份,有效率96.87%。男生42人,占比16.03%;女生220人,占比83.97%。企业问卷一共发放27份,回收27份,有效率100%,参与调查的单位共有22家。
3 结果与分析
3.1 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内容的现状
根据对学生问卷相关题目(Q1、Q2、Q4、Q5、Q6)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选择“完全符合”和“比较符合”选项的学生人数分别为:178人、194人、194人、203人、195人,分别占问卷总人数的67.94%、74.05%、74.05%、77.48%、74.43%(如表3所示)。说明我校在专业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的现象比较普遍,专业课教师重视“立德树人”“加强核心素养”等教育新思想、新理念的作用,并能将“贵细药材推介”课程内容与思政内容融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价值观的引领。
表3 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内容的现状(学生角度)
但是,从调查结果来看,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内容的质量仍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其中,有53.23%的学生认为教师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显得比较生硬,方式也较为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8.71%的学生认为思政内容与专业课程结合度不佳。此外,还存在课程思政的教学资源不足、缺乏与思政内容相对应的考核评价等现象(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思政存在的主要问题(学生角度,T4)
根据对企业问卷相关题目Q1和Q2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62.96%的企业人员认为学生缺乏自觉的纪律教育;59.26%的企业人员认为学生缺乏集体主义教育;40.74%的企业人员认为学生缺乏劳动教育;37.04%的企业人员认为学生缺乏科学的世界观教育。此外,还发现企业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纪律教育比较重视(如图2和图3所示)。
图2 企业反馈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方面的不足(Q1)
图3 企业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Q2)
>3.2 学生和企业对本课程融入思政内容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72.52%的学生认为,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内容是很有必要的,69.46%的学生对教师授课过程中讲解的思政类话题也比较感兴趣。92.59%的企业人员认为,在专业课程当中融入思政内容是与时俱进、改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的必要之举。但是,在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当中,仅有29.63%的企业能经常对员工(或实习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而大多数企业并没有这方面的培训任务(如表4所示)。
3.3 学生和企业对本课程融入思政内容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77.48%的学生认为,在本课程中融入思政内容有助于提升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对良好品格的形成影响较大、且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三观。74.07%的企业人员认为,在本课程中融入思政内容对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有较大的帮助,高达92.59%的企业人员认为,该课程融入思政内容对塑造学生的职业道德起到积极的作用(如表5所示)。
表4 学生和企业对本课程融入思政内容的态度
表5 学生和企业对本课程融入思政内容的认识
>3.4 课程融入思政内容的形式和比例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说教式”的思政教育并不十分反感,这可能与部分学生的被动学习习惯有关。在思政内容的融入形式上,“参观红色基地”“开展互动讨论”“与专业知识融合”的支持率较高,分别为75.81%、69.35%和67.74%。
在本课程思政内容的比例上,企业的反馈相对客观,多数接受调查的企业人员认可11%~30%的思政内容比例。
3.5 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满意度
学生问卷中,题目Q17是学生对“贵细药材推介”这门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内容的主观评价,本题通过设置“60分以下、60分~70分、70分~80分、80分~90分、90分~100分”五个选项来反映学生的满意度,分值越大,代表满意程度越高。调查结果显示,选择“90分~100分”的学生占33.87%、选择“80分~90分”的学生占30.65%、选择“70分~80分”的学生占25.81%、选择“60分~70分”的学生占9.68%,说明学生对本门专业课程的思政融入情况比较满意。
4 讨论
课程思政是一种隐性教育,体现了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需要,也回答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教育根本问题[3]。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化的趋势愈发凸显,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青少年的好奇心理对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4]。在职业教育中,思政教育只讲思政,专业教育只讲专业的现象仍然存在[5]。虽然职业院校已经开展了课程思政的建设,但仍然存在思政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思政内容与专业内容不匹配、思政内容“高、大、空”、教师开展思政的能力不足等情况[6]。接下来的课程思政研究应该要重视提升课程思政的课堂质量,将思政教育更好地融入专业课程中。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主导。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内容往往是预先计划和确定好的,会忽视学生现实的兴趣和追求,可能会造成“道理一箩筐,却不接地气”的现象,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和消极状态,应该值得我们的警惕。在思政内容的融入方式、比例、表现形式等方面,教师应主动与学生交流,积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于课程思政教育的顺利开展。此外,在课程思政的教育质量评估中,应重视学生对于教学的满意度评价。
文章以中药专业的“贵细药材推介”课程为例,从现状、态度、作用、方法等方面对学生和相关企业进行调研,发现学生和企业均对该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做法比较满意,但也反映了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缺陷,例如:“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生硬、方式单一”“思政教育不能结合专业学习”“课程思政教学资源不足”等。此外,学生和企业对课程思政融入的关注点有所不同,学生比较关注与岗位相符的职业道德和促进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有关的思政元素,而企业则比较关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自觉纪律教育等方面,且多数企业在平时的管理中较少进行思政和德育培训。因此,本课程不仅有较多的思政元素可供挖掘,而且学校对课程思政的重视,有利于弥补企业在员工思政教育上的欠缺。
5 结语
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思政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中药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比较成功,在“贵细药材推介”课程的思政融入方面,本次调研有效地了解到学生对课程思政融入形式上的偏好和企业对思政内容与融入比例的建议,学生的满意度较高。思政元素进课程,不仅要体现新时代的特性,而且要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兴趣,同时结合企业的用人需求,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根据该课程特色,充分开展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相融合的研究,邀请职业教育专家参与指导,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讨论与建设,努力打造“贵细药材推介”课程思政案例,进一步推动学校的专业建设,为大湾区的发展提供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