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景观基因视角下铜官古镇文化资源数字化开发路径研究
2023-01-18唐诗佳许双子
谢 谦,唐诗佳,许双子
(1.长沙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湖南长沙 410022;2.文化遗产保护修复与数字化应用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南长沙 410022;3.长沙县供排水技术服务中心,湖南长沙 410100;4.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湘潭 411104)
铜官古镇位于湘江下游东岸,距长沙市区20公里左右,与靖港古镇隔江相望,是我国五大陶都之一,也是湘江沿岸的重要古镇旅游地。铜官古镇围绕制陶厂区形成的传统建筑群与自然环境相映成趣,构成了以陶瓷文化为核心的风貌特色。然而,铜官古镇文化资源开发方式单一,以古镇建筑风貌的静态展示为主,辅之以简单的陶瓷工艺品销售以及制陶体验活动,无法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更难以激发游客重游意愿。随着时代的发展,以数字技术推进文化资源的创新开发成为古镇旅游转型的一种重要方式,运用数字技术赋能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推动铜官古镇旅游高质量发展。
一、相关文献和理论概述
近年来,学者们对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进行了研究。刘沛林认为通过数字化辅助设计系统将古村古镇的典型建筑、民俗活动、工艺技巧等文化资源进行艺术化包装,有助于文创产品在传承中创新发展[1]。薛红艳解读了诸葛八卦村的符号象征、文化内涵等内容,并将其应用于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深化、活化[2]。李伯华将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从采集、展示、修复、监测四个方面阐释了红色旅游资源的活态化路径[3]。鲁力立探讨了元宇宙视角下口头文学类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通过整体性的演述场域、流变的媒介转述实现上海非遗“沪谚”的科普VR设计[4]。综上所述,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开发既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又要重视历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通过生动多样的形式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对于文化景观基因的相关研究。基因这一概念最早来源于生物学领域,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储存着生命过程的全部信息。受基因概念启发,综合地理学、规划学、建筑学等相关学科研究与实践的文化景观基因理论应运而生。文化景观基因是文化景观“遗传”的基本单位,即某种文化景观代代传承、且区别于其他文化景观的文化因子[5]。因此,文化景观基因既是识别传统聚落文化景观的重要因子[6],又是破解“千村(镇)一面”问题的关键所在。为了准确掌握聚落文化景观基因,需要从文化景观的内在成因、外在表现、局部装饰、集聚规模四个方面,遵循内在唯一性、外在唯一性、局部唯一性、总体优势性原则[7],采用元素、结构、图案、文本等方法提取文化景观基因,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8]。
二、铜官古镇文化景观基因的识别与提取
本文基于文化景观基因理论,识别和提取铜官古镇最具代表性和标志性的文化因子,并结合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构建铜官古镇文化资源数字化开发路径。
本文的研究区域为铜官古镇核心区,包括2处历史风貌街区、4处文物保护单位和70余处古窑遗址等,总面积约1.4平方公里。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文化因子的采集,一是收集乡镇志、铜官古镇旅游规划等文献资料,分析铜官古镇的文化资源现状;二是通过无人机航拍、实地访谈等方式挖掘铜官古镇的布局形态、传统建筑、传统技艺、民风民俗等文化资源。
从文化景观基因的载体形态来看,文化景观基因可以划分为物质文化景观基因和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铜官古镇的物质文化景观基因包括布局形态、街巷空间、传统建筑等,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包括传统技艺、地方信仰、民风民俗等。本文在遵循内在唯一性、外在唯一性、局部唯一性、整体优势性原则的基础上,从物质和非物质两个角度,采用元素提取法提取布局、街巷、建筑等文化景观基因的组成要素,采用结构提取法提取布局、街巷、建筑等文化景观基因的空间结构,采用图案提取法提取建筑、技艺等文化景观基因的标志性图案,采用文本提取法提取信仰、民俗等文化景观基因的非物质特征(见图1)。
图1 铜官古镇文化景观基因
(一)物质文化景观基因构成
一是布局形态。铜官古镇沿着湘江绵延数公里,东面是丘陵地带,西面依着湘江,南北两端有极高生态价值的湿地资源,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和谐共生。作为唐代铜官窑的重要窑区之一,长沙铜官窑场分布比较集中,规模较大,现保留有铜官窑、范家窑、窑头冲窑等几十处古窑遗址。古镇至今仍以制陶为核心产业,窑场大多分布在东面丘陵地带,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相混合,围绕窑场形成的民居建筑群具有明显的陶砖陶瓦特色,可见枕山依水、十里陶城是铜官古镇最为突出的布局特色。
二是街巷空间。铜官老街和誓港老街既是铜官古镇商业聚集之处,也是古镇核心区的南北主要轴线,历史文化景观较为丰富且集中,形成了北誓港、南铜官的街巷空间格局。历史上,铜官古镇水路运输发达,誓港老街和铜官老街依托港口依水而建,形成了前街后江的格局。其中,誓港老街位于古镇核心区西北部,与靖港古镇隔江相望,老街中段的义渡亭曾是湘江东西往来的水上码头,泗洲寺、义渡公所、李家亭子、吴楚桥等历史遗址均位于该区域,整条老街具有明显的商贸港口特色;铜官老街位于古镇核心区南部、铜官山山脚,主街周边保留有大量的陶瓷厂区遗存及配套设施,是传统陶瓷工业的文脉延续,云母寺、守风亭、东山寺、王爷庙等历史遗址均位于该区域。
三是传统建筑。古窑址是铜官古镇最具特色的建筑景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古龙窑。历史上铜官的古龙窑曾多达数十座,至今保存完整的有外兴窑、义兴窑、贡兴窑以及仁兴窑4座。外兴窑是铜官古镇唯一一座仍在使用的古龙窑,其依山傍水、靠山顺势而建,总长约56米,西侧设2张窑门,东侧设6张窑门,共有窑眼56对,十分壮观。此外,古镇民居建筑也颇具铜官区域特色。受山地地形限制,铜官民居大多为前居后坊式建筑,陶砖、陶瓦、坡屋顶、封火墙是该建筑的主要特点。除了日常居住,陶瓷制作中的配方、制泥、成型、施釉等前期工艺程序基本也在家庭作坊中完成。民居院落由建筑与院墙合围而成,是制作陶瓷的重要晒坪,部分院落还配有浸水池,是配制原料的设施。
(二)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构成
一是传统技艺。铜官是釉下多彩传统技艺的发源地,匠人们创造性地将绘画艺术运用于瓷器装饰,其内容包括人物故事、花卉植物、飞鸟动物等。铜官出产的陶瓷器种类丰富、形态多样,有棱型壶、莲花碗、缕空熏炉、锭型枕等。此外,制瓷工匠的文人化也是铜官陶瓷的精髓所在。据考证,长沙窑出土的唐代瓷器上题有各种诗句110首,其中只有10首收录在《全唐诗》中。那些失传的唐诗文字朴实无华,意境恬淡自然,描绘了唐代的民间生活情景。由此可见,以彩瓷和诗文题记装饰为特色的铜官陶瓷,不仅承载了铜官匠人们的造物智慧,还承载了很多古长沙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精髓。
二是地方信仰。相传舜帝率领先民于湘江沿岸制陶[9],被后人奉为“窑神”。铜官制陶产业繁盛,自古以来便形成了窑神崇拜的独特信仰。每逢开年天气回暖适宜开窑之时,或逢舜帝寿诞,铜官五埠均会举行“祭窑神”仪式,祈求窑火兴旺、成果丰硕。仪式中,窑工点燃宝塔火,寓意薪火相传;窑主将柴火投入窑炉,寓意添柴加薪。誓港老街的泗洲寺作为铜官祭祀的重要场所,对于研究当地的窑神信仰具有较大价值。
三是民风民俗。铜官的民风民俗既有与周边地区相同的一般习俗,如赶庙会、闹元宵、喝豆子芝麻茶、建房上梁等,也有自身特有的民俗风情,包括铜官陶瓷匠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晾网、烧头窑、拜折子篾等。铜官民俗既体现了古老民俗的精髓,也体现了陶瓷工匠的智慧积累,在岁月的流逝中显示出其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
三、铜官古镇文化资源数字化开发路径
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以数字化技术赋能铜官古镇文化资源开发,需要树立保护为主、创新发展等理念对文化景观基因进行数字化采集与保存,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进行古镇数字化重建,对铜官文创产品进行数字化设计与营销,建设沉浸式网络虚拟旅游平台。
(一)文化景观基因的数字化采集与保存
文化景观基因的数字化采集与保存是指在文化景观基因识别与提取的基础上,运用数字化技术采集获取图像、文字、声音、影像、模型等数据,将地理信息系统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对不同时空的数据进行分类、整合,建立铜官古镇文化景观基因数据库。文化景观基因的数字化采集与保存是铜官古镇文化资源数字化开发的基础和前提。
一般而言,文化景观基因数字化采集的基本流程为制定方案、测量与拍摄、图片或视频加工、三维建模[10]。目前,数字化采集技术主要包括照片拍摄、影像摄录、激光扫描等,对于铜官古镇不同的文化景观,需要灵活选择相适应的数字化采集技术。如铜官古镇十里陶城的布局形态涉及范围广、文化景观多、自然环境复杂,要利用遥感、无人机倾斜摄影等技术准确获取外观、位置等数据;古镇传统建筑内部结构较为复杂、建筑装饰变化多样,要利用三维激光扫描、图形处理等技术对建筑基因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和还原;传统技艺、祭祀祈福、民风民俗等活动的主体是当地陶瓷工匠和居民,要利用摄影、拍照、录音等多元化方式采集数据资料。
在文化景观基因数字化采集基础上,建立能够存放文字、图形、照片、影像等多种数据的景观基因数据库,有助于完整保存文化景观演变过程、传统技艺流程等内容,弥补传统静态保护的不足。文化景观基因数据库的内容结构可分为三级目录:一级目录是物质文化景观基因和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二级目录为物质文化景观基因的布局形态、街巷空间、传统建筑,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的传统技艺、地方信仰、民风民俗;三级目录为具体内容的呈现,通过集中存储与同一文化景观基因相关联的文本、图片或视频等,实现景观基因信息的有效聚合。
(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建筑信息模型的古镇数字化重建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特定的空间信息系统,能够有效实现大场景空间数据展示和时空数据集成展示。而建筑信息模型作为一个完备的信息模型,能够将微观单体建筑的各项相关信息进行集成展示[11]。地理信息系统能弥补建筑信息模型无法进行建筑群空间信息定位的技术空白,建筑信息模型能为地理信息系统补充建筑内部信息提供技术支撑,两者相辅相成。在古镇数字化重建领域,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和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由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古镇地理空间数据,由建筑信息模型提供建筑基础数据,可以有效实现地理信息模型和建筑信息模型的交互融合,在古镇景观规划、旅游服务、实景体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铜官古镇既是一种空间上的景观,又是一种时间上的延续。古镇区域内的自然环境、传统民居、街巷道路等文化景观都具有明显的时空特性,脱离时间就无从进行空间研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三维空间分析,将原始地理空间数据转换成可显示图像,可实现铜官古镇不同时期宏观场景的数字化重建。如古镇窑址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情况、铜官老街的空间格局变化、自然环境的时空演变等。同时,铜官古镇仍保留有古窑址、古民居、古寺庙等较为复杂的传统建筑,运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汇聚传统建筑信息,不仅能构建现存建筑的三维数字模型,还能修复、还原铜官古镇早已损毁的古窑址、古遗迹等。因此,铜官古镇的数字化重建要以地理信息系统和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为基础,通过建筑物微观单体与宏观空间信息统一建模,高度还原铜官古镇的空间场景和不同时期的场景,在实现古镇实景的数字化重建基础上重现铜官历史盛景的独特魅力。
(三)铜官文创产品的数字化设计与营销
数字文创设计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不同于传统文创产品,数字文创产品不管是设计形态、展陈形式、传播途径都有其特点。如产品与虚拟空间相融合,依靠互联网进行展示和传播,人们可随时随地观赏文创产品、获取详细资料,并可购买下载。全国已有多家景区推出独特主题的数字产品并获得了较好的市场反响,如大唐不夜城的“大唐开元·钟楼”数字藏品、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的“虎鲸骑士团”数字盲盒等。铜官古镇有着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资源,具有较大的数字化潜力,有助于丰富古镇旅游产品类型、提升古镇旅游产品质量。从物质文化资源上看,围绕铜官古镇传统建筑的结构、装饰等素材设计具有铜官特色的建筑数字插画,可广泛应用于地方IP形象设计、数字文创衍生品设计等;从非物质文化资源上看,以釉下彩、文人化为代表的铜官陶瓷技艺体现了古代匠人的审美理念、文学素养,可以综合运用数字创意设计及信息可视化设计方法,将铜官陶瓷的技术工艺、文化内容等广泛应用于视频文创设计、工艺体验游戏设计等领域;还可以依托区块链技术、3D建模技术发行一系列具有数字版权的3D数字藏品,如形成古龙窑、守风亭等建筑景观的3D建筑模型,形成釉下彩、古诗词等特色陶瓷的3D陶瓷模型,形成祭窑神、赶庙会等传统活动的动画、纪录片等。
鉴于互联网时代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铜官文创产品的营销方式也应与时俱进。从故宫博物院的实践来看,文创产品的火爆离不开新媒体的传播,也离不开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整体性营销体系[12]。铜官文创产品的数字营销不仅要利用自媒体、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新媒体,从文化内涵、设计创新、独特价值等方面进行广泛宣传,还要将数字营销与传统营销相结合,构建互融互进的推广模式。互联网的存储、感知、参与、连接等功能让铜官文创产品的精准营销成为可能,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对客户的个人偏好、用户体验进行分析,有助于精准打造多样化的数字文创产品体系。
(四)建设沉浸式网络虚拟旅游平台
5G时代的来临极大地推动了数字文旅产业的发展,而网络虚拟旅游作为一种新业态走入大众的视线。网络虚拟旅游是指依托计算机仿真、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创造一个基于现实场景的网络虚拟环境,以实现虚拟旅游的沉浸式体验。如倘若因各种原因无法亲临布达拉宫,可以通过网络在手机、电脑中云游数字化的布达拉宫。传统景区的旅游方式大多局限在固定的线路,通过网络虚拟旅游平台可以实现360度无死角游览。目前,铜官古镇的游览方式较为单一,以老街观光、遗址参观、博物馆展览等静态旅游形式为主,难以全面展示铜官多元而独特的陶瓷文化、地方文化。因此,可以通过网络虚拟旅游平台建设,将铜官古镇的物质、非物质文化资源纳入到网络虚拟空间中,将现实场景与数字游览、虚拟活动、科普游戏等多元旅游形式相结合,实现沉浸式的在线旅游体验。
沉浸式网络虚拟旅游平台构建的核心为信息门户、虚拟旅游产品、电子商务系统三个部分。信息门户主要承担旅游信息发布、风土人情传播等功能。虚拟旅游产品主要是指以铜官古镇数字化重建为基础内容,利用虚拟现实、游戏开发等技术,使人们不受时空限制,在网络上通过游览观光、游戏体验等方式感受古镇风光与民风民俗,既有助于人们全面了解铜官古镇历史文化,又有助于人们做好实地旅游前期攻略、最大程度实现旅游的个性化和差异化需求。电子商务系统主要承担门票购买、酒店预订、特产订购等功能,有助于解决铜官古镇旅游旺季排队时间过长、产品服务供不应求等难题,提升古镇旅游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