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戏迷奶奶
2023-01-18晏博
※文/晏博
每到农闲时节,院子门口的石墩就是唱戏听戏的“舞台”,老老少少围坐在一起,听收音机里播放的秦腔戏,奶奶跟着哼唱比划,旁边孩子们笑的前仰后合。
我的奶奶生于1929年,从小听秦腔,唱秦腔,直到年过九旬,仍怀有一个秦腔演员的梦。对于只上过几年私塾学堂的奶奶,她能从秦腔中感悟人生百态,明白生活哲学。奶奶喜爱秦腔,在哼唱中教会了我们热爱生活,如春雨般滋养着家中祖孙三代的精神生活。
心中有梦一路追逐。年少时错失一次近在咫尺成为秦腔演员的机会,以至于奶奶到后来仍旧念兹在兹时常提起。
大约是抗战中期,十几岁的奶奶在同样是戏迷的堂兄鼓动下,毛遂自荐报考县秦腔戏班。剧团对于突如其来的报名给予了面试的机会,考核时奶奶的基本功一遍通过,几段小唱也得到认可。就在奶奶即将被录取时,清末秀才、家中威严的家长、奶奶的父亲认为唱戏是“下九流”,断然拒绝了奶奶学戏的请求,因此未能踏上舞台便成了奶奶此生的遗憾。
虽然演员梦未能实现,但丝毫不影响奶奶对秦腔的热爱,并且影响到了爷爷。爷爷虽不唱,但他对唱词特别喜爱,他常点评戏中人物和历史,评论唱词唱功。奶奶最喜爱听的就是《三娘教子》,她说,戏里教人要心善,不能有邪念。她常把从戏里感悟的道理用在教育子女上,对于晚辈她总能给予更多夸赞和耐心,奶奶的四个子女也就在戏中“榜样”的影响下健康长大,成就了独立自主、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
我陪奶奶看秦腔
秦腔艺术魅力很大程度体现在洪亮高亢的唱腔和明快有力的节奏上。奶奶似乎领悟到了秦腔唱腔的精髓,她平时身板挺直、说话干练、性格刚强、整洁干净,一言一行都能看到秦腔的影子。2017年国庆节,我们全家陪同88岁的奶奶游览铜川药王山,她徒步上山下山一路有说有笑。下山后奶奶还精力充沛地参观了总面积6500平方米的照金纪念馆。在景区台阶休息时,奶奶心情愉悦地哼唱着秦腔,手里打着节拍,我们也陶醉在秦腔的曲调里,缓解了旅行的疲惫。
秦腔激越高亢,朴实豪放,蕴含着忠孝礼义的民族精神,丰富着奶奶的精神世界,是奶奶一生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