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生活中,如何科学、有效地消毒?

2023-01-17刘博宁

北京纪事 2023年1期
关键词:巴氏消毒剂冰箱

对于很多喜欢烹饪的人来说,近期一定耳闻过“生腌”在网络上的火热。芥末、白酒、葱姜蒜腌上一盘生海鲜,看起来鲜美诱人,结果却将不少食客送进了医院。究其根源,很多人对于消毒知识存在着盲区,误以为有杀菌作用的调料能将微生物彻底杀死。错误的消毒方式让致病菌和寄生虫们有了可乘之机,最终导致了食物中毒的发生。在生活中,正确有效地对水、食物、生活用品及环境进行消毒,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在不同的场景中,因地制宜选择相应的消毒方法可带来事半功倍之效。

提起消毒,大家一般会想到消毒水、紫外线和高温等常用手段,它们的目标都是将对身体有害的微生物、寄生虫进行消灭。需要注意的是,有时我们肉眼看到的“一尘不染”并不能直接和干净画等号。最典型的例子是手机屏幕,上面的微生物数目远远高于看起来更脏的马桶。所以找对消毒的目标,选择正确的消毒频率,与使用哪种消毒产品一样重要。频繁与人体接触的小物件(如手机、键盘、眼镜等)、潮湿且密闭的家用电器(如冰箱、洗衣机、空调、加湿器、抽油烟机等)同样是微生物聚集、繁殖的大本营,需要注意定时清洁。

在生活中,消毒的手段一般分为:机械消毒(打肥皂、流水清洗)、高温消毒(煮、烫、烘)、射线消毒(烈日、紫外灯照射)、化学消毒(使用酒精、84等各类消毒剂)等。尽管都是些老生常谈,但很多人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达到足够的时间、强度,导致消毒效果欠佳。其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有:

一、清洗时长不夠。比如洗手时大部分人只持续几秒,但其实要达到20秒才能起到好的效果,并且每个角度都不能放过。

二、高温消毒不彻底。比如吃火锅时,有些人为了口感,刚刚下锅便捞起来入口,这种习惯会带来很大的感染风险。尤其是肉类和海鲜,视食材的薄厚程度,应当保证中心部分也加热彻底,这个过程通常需要10分钟以上。

三、射线消毒有死角。在我们晾晒衣物时,往往只能有一面对着太阳。但紫外线的穿透力是很弱的,只有直晒才能起效,哪怕使用高强度的紫外灯也概莫能外。所以需要我们展开衣服,多换角度,尽可能加大暴露面积。

四、消毒剂浓度配制错误。最常见的是搞错酒精的浓度,以为乙醇的含量越高越好。但我们留心就会发现,用来消毒的医用酒精都在75%左右。这是因为当浓度高于80%时,酒精反而会在细菌表面快速形成一层保护膜,无法渗透进菌体,失去杀伤效果。

具体进入应用场景,我们可以分成以下几种:

厨房

在处理食材方面,除了日常的高温煮沸消毒,我们偶尔会遇到使用巴氏消毒法的牛奶、啤酒。巴氏消毒是在加热至68-70℃并维持30分钟后,快速冷却到4-5℃。这种方法可以在杀死绝大部分致病微生物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留营养物质和口感。巴氏消毒的牛奶通常保质期较短,一般只能在4℃(冷藏室)保存3-10天,需要尽快食用。此外,如果在家想生吃三文鱼,对于买来的食材不放心,也可以使用低温冷冻法。普通冰箱的冷冻室一般是零下18℃,持续冷冻7天以上便能有效杀死寄生虫和虫卵,解冻后的保质期在5天左右。对于一般的海鲜类食材,普通的白酒+辛香料腌制不能达到消毒标准,还是应该尽量选择做熟后食用。

如果在冰箱内发现变质发霉的食物,务必第一时间取出丢弃,同时用75%酒精擦拭冰箱内部,避免遗留的微生物污染其他食物。冷冻室内的食材也需要标记放入时间,定期清理。

卧室、卫生间

在消毒地板台面、清洗衣物时可以适量添加消毒类产品。酚类消毒剂、含氯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是最常见的种类。在使用产品前需要仔细阅读说明,根据场景配置合适的浓度。酚类和含氯类有一定的刺激和腐蚀性,杀伤力也较强;季铵盐类相对温和,对老人、小孩等敏感人群比较友好,但杀伤力度偏弱,价格较高。疾控中心建议,在正常情况下,对房间的卫生打扫还是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

处理伤口

当皮肤出现伤口时,应立即用清水清洗,后用0.5%的碘伏涂抹消毒。如果创面较大、伤口较深,最好及时就医。需要注意的是,曾经我们在家中常用的红药水、紫药水由于容易掩盖病情、成分不够安全等原因,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碘伏刺激性较小,建议家中常备,基本可以应对各种伤口的处理。目前市面上还有一种便携棉棒,中空部分含有碘伏,掰断一端即可使用,价格低廉,适合户外随身携带。

此外,在进行日常消毒时,我们也要留意相应的副作用。过强的紫外照射、过量的消毒剂都会带来对人体的刺激甚至损害。尤其在公共场所遇到紫色消毒灯时,我们要注意它是灭蚊用对人体无害的UVA灯,还是灭菌用对人体有害的UVC灯。UVC灯不能直射人的眼睛和皮肤,只能在无人的房间内使用。曾有小学老师在停电后误将UVC灯当作照明灯打开,导致两个班的学生出现严重不适的事故发生。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2020年科学家们发现一种远紫外线(波长222nm)可以有效对空气和表面进行消毒,同时保持对人体无害。在短短两年内,利用这种新技术制作的远紫外LED灯已经在我国部分场所投入使用,未来有望成为控制流行病的大杀器。

刘博宁,南开大学生命科学专业毕业,就职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作者说

仰望宇宙的无垠,慨叹生命的绚烂,在智慧之诗中品味科学的浪漫。

猜你喜欢

巴氏消毒剂冰箱
涨疯了!碘涨50%,三氯涨超30%,溶剂涨超250%……消毒剂要涨价了
释放巴氏新小绥螨可满足对苹果全爪螨的防治需求
冰箱里的那些“食”
含氯消毒剂,别仅凭名字辨别
冰箱里的夺命派对
冰箱是谁发明的
正确使用消毒剂
肩上冰箱
巴氏杀菌水牛奶在不同储存条件下微生物增长规律的研究
巴氏醋杆菌核酸修复酶UvrA对大肠杆菌耐受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