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太的村史情
2023-01-17金克亮
金克亮
《沙井村的变迁》是一本村史,里面详细地记述了沙井村的起源、历史、古迹、街巷、耕地、经济、物产、人物、生产生活。不同于其他村子的是,这个村曾有多批国内国際的知名学者来村里进行过经济调查,撰写论文、专著,产生过广泛的影响。这本村史的内容翔实,数字准确,是一本了解京郊农村历史和现状的实录。
留住乡愁
这本书的作者史庆芬,是一位年过古稀的农村老太太。史大姐介绍,她所在的沙井村,几十年来一直是中外研究农村经济的专家学者关注的对象。尤其改革开放后,国内的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北京社科院等单位也到过村里采访。后又有印度、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专家学者来村里进行经济调查。1994年8月,中日农村联合学社考察团又到沙井村进行调查,重点访谈了集体农业时期的经济问题,并撰写了论文。美籍华人黄宗智先生来村里调查后,写出了《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一书,并送给村里一本。
而那时,史庆芬任村党支部副书记,负责接待工作。接待中,史大姐深深地意识到,一个村子,应该有自己的一本书,记述村子的形成、历史、过往及现今。让年轻人了解村子发展的历史,注入乡情的基因,增强自信,从而产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动力。她还认为:国际上的那些知名学者及中国研究农村经济的教授,他们的访问记述还是失于表象,有些领域还是空白,是那种浮光掠影式的调查。只有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才对自己脚下这块沃土有着刻骨铭心的感情,才最了解自己村子的方方面面,才能抽丝剥茧地挖掘自己脚下的这片热土及发生在这块土地的一切人和事。也就是从这时起,她萌生了写一本书的念头。以后,她就有意识地记录一些发生在村里的事。遇到阴雨天,不能出工,她就找几个村里的老人座谈,了解村里的过往,并做记录。
了解村史乡情
史大姐退休时,村里建国时期的一些老干部、老人还都在,对村里的事情了解较多,这为她采访提供了方便。有细心的人还保留着旧时的一些房契、土地照、册页等资料、物件,她把这些谈话做了记录,并对那些老物件进行了拍照。
为了解土地改革时期的情况,如分地的具体时间、地名、数量、位置等,但了解这些情况的那位农会主任已去世。只好去邻村找他的女儿,但到了她家里,大门锁着,人不在家,问邻居也不知情。突然,她看到了大门上贴着一张广告,上面有出租房屋房主的电话,根据这个电话,她找到了老人的女儿,从而得到了不少有用的资料。
沙井村所处的地域历史悠久。 1986年,沙井村曾出土过汉代的双马陶及一些陶器,这些文物都收藏在区文物所,写村史需要这些器物的照片。史大姐就一趟趟跑文物所。因为这件文物珍贵,由三个人共管,缺一个人都不能开锁,她只能一次次地跑。所里的工作人员被她的执着感动,就告诉她,等主管的人到齐了会电话通知她。为这几张照片,她跑了文物所6趟。而这本村史,采用了村貌、人物、农具、证书、村委会旧址等照片69张,从中可以看出史大姐付出的劳动。
有些重要的资料、数据,还要到区档案馆去查询。每天,档案馆里,她翻阅着一本本尘封的资料,进行记录。而有些资料内容较丰富,用笔记录速度慢,她又对资料进行复印。那时,复印资料要自己花钱,光这一项,她就掏了500多元,查阅资料近400卷。那几年,她记录、查阅的资料就记了十几个日记本。
大槐树下寻根
在京郊,人们自称祖先来自洪洞县的不在少数,在沙井村人们也多认为自己是山西移民的后代。为了解这些,也为了解村子的起源、形成和历史,史大姐决定去山西寻根问祖。为此,她两次自费去洪洞县。在第三代大槐树下,她怀着崇敬的心情遥祭祖先。在移民实证馆里,她也查到了自己以及村里一些人家的谱系,证实了村里确有多家来自洪洞县。
她还采访了本地人和相关机构,了解到了许多明朝廷有关移民的第一手资料。朱元璋采取的移民政策,是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迁移,而且一家不能迁往相同的地方。为防止移民在迁入地聚族而居,形成新的家族势力,影响社会稳定。移民条律规定,凡同宗同姓者不能同迁一地,有的移民为避免骨肉分离,纷纷更姓易名,于是从一个家族中分离出多个姓氏。而那些不愿更改姓名者,只能骨肉分离,天各一方。村民迫于无奈,只能相互告别,各取身上之物,作为凭证,以备日后相认。据说当地某村还有这样一个习俗:过年祭祖时,向两个方向烧纸,一个是自己的祖坟,一个是东北方向。据说东北方向就是烧给移民时外迁的祖先的。
为写村史学电脑
写村史,对于一个农村老太太,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文字工程,用手写,工作量大,效率太低,传统的手写方式已经落伍。要想提高效率,必须学会使用电脑。史大姐初中毕业,上学时,学习的是旧式的拼音,而今电脑使用的是罗马字母,对不上号。要熟练地操作电脑,就要学会使用罗马字母,跃过这个瓶颈。而把旧式字母拼音转换成罗马字母对一个七旬老人又谈何容易。为此,她让外孙女找到一本新旧拼音对照表,把两种拼音进行对照、转换。而后,从开机开始、录入中文、分段、复制、剪切、粘贴、改错,到熟练使用各种符号、制作表格,每天就在电脑前练习。两个月后,她就能熟练地使用电脑打字了。
经过几年时间的打拼、修改,2013年书稿完成,全书共485页,44万字,她把书命名为《沙井村的变迁》。村史出版后,即被区档案馆收藏。应该说,这本书如实地记述了村子的历史和今天,是村子延续、发展前行的一个坐标。对于现今广大的农村,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对此,史大姐说:“这本书能被档案馆收藏,过多少年以后,人们翻开这本书,还能知道这个地方曾经有个沙井村,村容村貌是个什么样子,在这里发生过什么事情,我也算做了一件有益的事情。”我们常说,要教育青年有家国情怀,但这要从何做起呢?她认为,要教育年轻人从小熟悉自己成长的街巷、民居、乡邻、古树、井台、村边的小河……从小就给他们注入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基因。
史大姐已年过古稀,按说,这个年纪应是在家里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但由于她对农村比较熟悉,又写过村史,现还受聘于一家文化公司。公司撰写镇村志,她都跟着去下边采访,并做笔记,回来后,还要把所记的东西进行整理,免有遗忘疏漏。公司的材料写成后,史大姐要仔细审阅,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为使人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史庆芬还在作着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