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交泰”话新春
2023-01-17苑天舒
苑天舒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隆重、最欢喜的传统节日。王安石《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村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过春节,家家燃放爆竹驱除瘟疫,欢庆春天的到来,红红火火迎接生活的全新开始。
冬至在子月,为复卦()一阳生,经过丑月临卦()二阳生,到了寅月泰卦()三阳生,寅月第一天即春节。从太阳直射点到达地球最南端南回归线的冬至日“一阳来复”,走到正月初一春节这一天的泰卦,可谓“三阳开泰”。《泰卦·象辞》“天地交泰”,喻示自春节始,天地阴阳二气交通往来,双向互动,促使万物生长,展现蓬勃生机。春节之所以成为中国传统中最隆盛的节日,从文化意义上讲,与“天地交泰”这一天地万物的最高理想不无关系;从人事而言,“天地交泰”意味着“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具有阳刚之德的君子在内健于行事,秉承阴柔之质的小人在外顺以听命;从国家治理而言,“天地交泰”意味着“后以财(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国家遵循天道规律做出正确决策,改善民生以利天下。如果说冬至是阴极盛而阳极弱,春节便是刚阳之气推进到与阴柔之气达到平衡,并且还将继续向前。《宋史·乐志》中有一首郊庙朝会的歌词:“三阳交泰,日新惟良。”
历史上,每年岁末容易感染瘟疫,中国人祖祖辈辈都不敢掉以轻心。《周礼》记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以索室驱疫。”《吕氏春秋·季冬纪》也记载了“命有司大傩,……以送寒气。”严冬阴气盛,人在这个时候很容易生病,古人对此非常重视,每值岁末,即举行大傩仪式,由方相氏头戴熊皮做成的黄金四目的面具,穿玄衣朱裳,手持戈盾,击鼓驱疫,称为逐除,此即“除夕”的由来。
祖先为了告诫后世子孙,遂以除夕击鼓、放烟花驱逐“疫疬之鬼”的习俗传了下来,这种带着生存经验的习俗告诫,可惜被很多人视为迷信而抛弃。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是中国人的祭祖大节,也是亲人相聚、阖家团圆的重大节日。除夕的习俗中也因此包含了三个内容:驱逐瘟疫、家人平安、感恩祖先。直到现在,中国人漂泊再远也要在除夕前赶回家,与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
《诗经·七月》:“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在忙碌了一年之后,乡人年终聚会,他们一边准备祭祀之物,以谢天地神灵,一边与亲朋好友畅饮,庆贺新春。
老舍先生《北京的春节》中对过春节的描述最为精彩:“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二十三日过小年,……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元旦(老舍先生说的‘元旦’就是正月初一春节),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老舍先生笔下的“过春节”是从腊八写起,直到正月十九结束。
“春”的含义更广,是一个季节。正月叫孟春、首春、元阳、正阳、孟阳、首阳、初月、嘉月、端月、开岁、献岁、夏正、岁首;二月叫仲春、酣春、仲阳、丽月、令月;三月叫季春、晚春、杪春、暮春、蚕月。这些月份的称呼都来自于文献典籍、诗文名句。正月称开岁,《后汉书·冯衍传》:“开岁发春兮,百卉含英。”我们国家地域辽阔,正月开岁,虽然北方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但是在广大的南方却已是“逢春花遍地”“春风百卉摇”。二月称酣春,有李贺诗句“劳劳莺燕怨酣春”。三月称杪春,“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这出自于《礼记·王制》,故杪春指三月,同样的,还有杪秋九月,杪冬腊月。
春的本义是春季,然而,对于“春”字所蕴含的文化义理可能有很多人已经不知道了。《说文》:“春,推也。从屮从日。艸,春时生也。屯(zhun)声。”春的篆书是 。春,是“日”“艸”“屯”會意。《周易》中的屯卦,上坎(水)下震(雷),有云有雷而未成雨,象征着刚柔始交,正在经历出生前的艰难,但是其前景是大为亨通的。“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此时,天地之气开始交合,雷雨之动充满天地,万物萌生,冥昧混沌。 ,“日”已经呈现;“屯”乃天地之气阴阳交合,雷雨虽然未下(春雨贵如油),却已经做好了准备,一切都在萌萌欲动;“艸”(草),开始萌生了。《尚书大传》云:“春,出也,万物之出也。”不仅草木,世界万物也都在春天露出了勃勃生机。
“春”字从小篆隶变后,结构就发生了大变化,看不出“从艸屯日”。《说文》中,“屯”归入“屮部”,“春”归入“艸部”,这个重要的文化意义在现代汉语字典中已看不到了。不仅如此,《辞海》中竟还新增了一个无音无义的“春字头”,奉、春、泰、奏、秦、舂等字皆收入其下。汉字本身所蕴含的文化与义理,就这样被消灭或被隐藏了起来。
今年的立春在元宵节前一天(正月十四),自然也在“过春节”的范围之内。立春之日,青衣迎春。《后汉书·礼仪志》记载:“立春日,夜漏未尽五刻,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帻,立青幡。”汉代到了立春这一天,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都会换上青衣去迎接春天的到来。这是万物复苏,万象更新的春天,天地山河一片青翠之景,而青色是春天的颜色象征。
春天的脚步近了,让我们抖擞抖擞精神,迎接充满希望的、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