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赛教”融合视域下课程群教学的困境及应对策略
——以嘉兴学院服装设计专业为例
2023-01-17刘建铅虞紫英卢燕琴
刘建铅,虞紫英,卢燕琴
(嘉兴学院 平湖师范学院,浙江平湖314200)
2019年9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6部门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1],这为地方高校以学科竞赛为纽带推动产教向更深、更广融合指明了方向,也为产教融合的深化与拓展奠定了基础。[2]本文以嘉兴学院服装设计课程群教学设计为例,针对当前地方高校“产赛教”融合下服装设计课程群教学存在的困境,提出强化高校与地方服装产业、企业及学科竞赛之间的多维互动交流,促进产业链、竞赛链、教育链的全面深度融合,顺应高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对高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3]
一、地方高校服装设计课程群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课程群是指由三门以上性质相关或相近的单门课程组成的一个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课程间相互连接、相互配合、相互照应的连环式的课程群体。[4]服装设计课程群教学在服装设计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对学生的复合型、应用型设计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地方服装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迫切需求
嘉兴学院所在的嘉兴市地处东部沿海、长三角中心腹地,已坐拥著名的海宁中国皮革城、濮院毛衫城、平湖羽绒城等地方特色产业资源,校企结盟办学历史悠久,产教融合基础扎实、特色鲜明。近年来,服装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的步伐逐渐加快。嘉兴市制造业“十三五”和“十四五”发展规划都明确提出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与促进传统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企业“着力向创意设计、品牌经营的产业链两端延伸”,[5]“推动产品逐步向定制化和高附加值延伸”[6]。具有代表性的是平湖羽绒服产业在多年的蛰伏之后异军突起,大批生产、加工、制造型服装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一批企业带头向产业链前端延伸,增设服装产品研发中心;向产业链后端拓展,广开销售渠道,建设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运作体系,从而加快了平湖羽绒服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催生了羽绒服相关企业对复合型、应用型服装设计人才的需求,对地方高校服装设计人才供给的质量和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办学定位转型使然
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嘉兴学院积极响应国家三部委号召,申请并成功入选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应用型试点高校建设行列。随后,学校编制“十三五”规划时明确把“建设有特色、善创新、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作为办学目标,并通过教学评价与考核、岗位设置与聘任、绩效管理与考核等系列化举措将专业、课程建设聚焦于应用型办学定位上。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作为嘉兴学院最具应用型办学基础的专业之一,在长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与地方服装企业结盟办学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距离应用型专业内涵建设与特色发展的目标依旧较远。基于应用型转变的教学资源整合、课程群及课程体系建设、“双师双能”跨学科师资团队构建、产教深度融合模式与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力度与成效等仍然不足,培养的服装设计人才与地方服装企业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高校学科竞赛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潮驱动
高校学科竞赛是点燃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火种”,是激活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7]近年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受到高校师生的热烈追捧,地方高校高度重视并认可排行榜中各项学科竞赛的实践价值及育人功能。特别是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权威赛事的助推、引领下,高校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的意愿和热情持续高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参赛规模再创新高,2021年共有来自国内外121个国家和地区、4347所院校的228万余个项目、956万余人次报名参赛,参赛项目数增幅达55%,参赛人次增长51%。[8]2019年以来,嘉兴学院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超过1.6万人次/年,参赛学生覆盖所有专业、年级。通过学科竞赛的激发、磨炼与检验,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激发、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同时也发现其综合素养及实践能力的不足之处,从而驱使高校课程群教学改革更主动、更全面地满足学生对实践应用能力、复合能力培养的渴求。
二、“产赛教”融合视域下地方高校服装设计课程群的教学困境
在产教融合、赛教融合等教学模式的实践推动下,地方高校服装设计相关课程教学得到重视,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教学方法和内容更为合理、教学团队不断充实。但服装设计课程群的教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课程群与产业集群和学科竞赛群的融合明显不足,且暴露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课程群与课程群之间壁垒森严
当前,国内多数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群主要基于课程内容的相近属性而设置,如北京服装学院将服装设计专业划分为8个课程群,其中造型设计课程群主要包含男装结构设计、女装结构设计、运动服装结构设计、立体裁剪等课程。[9]这种课程群的设置方式有利于打破群内课程之间的壁垒,减少教学内容的重复与脱漏,但显然不利于课程群与课程群之间的连接与融合,甚至导致群与群之间的对立。以嘉兴学院原服装设计课程群教学为例,其问题主要表现为两方面:其一是课程群之间的教学内容相互割裂。现行的服装设计、服装结构、服装工艺等课程群之间缺乏统一规划和相应的保障机制,各课程群之间的教学内容相对孤立,缺乏有机关联与衔接。如服装设计课程群的教学过分注重学生的艺术审美、创意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的设计作品不切市场实际需求,其艺术化、概念化的作品特质难以在后续服装结构、服装工艺等课程群的“产品化”教学进程中有效落地和转化,全流程、一体化的教学内容被迫中断,从而加剧了课程群之间教学内容的割裂。其二是课程群之间的教学团队貌合神离。复合型、应用型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不同学科、专业及课程的融合。既需要服装设计课程群教学团队各司其职完成本职教学任务,也需要服装结构、工艺、营销等跨课程群教学团队的通力协作。但受多重因素影响,现行课程群之间的教学团队无法凝聚合力,在“产赛教”融合教学实践中原形毕露,没能彰显跨课程群教学团队协同教学的内在价值。
(二)课程群与产业集群融合脆弱不堪
产教融合已成为我国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并在理论与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0]但落到课程群教学改革实处的成效甚微,服装设计专业就是其中之一。一是课程群设置与地方服装产业链脱节。原服装设计课程群设置的底层逻辑是聚焦于教育链之内的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知识内容和结构体系的完整性、合理性等方面,忽视课程群与教育链之外的服装产业链之间的匹配性与融合度,进而造成两者隔阂与脱节。如嘉兴学院原服装设计课程群由服装设计基础、女装设计Ⅰ、女装设计Ⅱ、服装产品开发、专题创作等课程构成,明显缺乏融合地方服装产业发展的创新思维,与地方著名的羽绒服、羊毛衫、皮革等服装产业集群的关系甚微,仅在个别课程中偶尔融入部分毛衫、羽绒服相关的企业项目,没有基于地方服装产业链特色设置相应的课程群,更缺乏全面、持续、深入地融合地方服装产业和企业发展的课程体系。二是课程群教学融合地方企业发展不够稳固。地方企业是地方高校课程群教学最鲜活、最便捷的外部资源,也是课程群教学融合地方产业集群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源泉。遗憾的是嘉兴学院服装设计课程群教学改革的方式仍以单一课程、单一教师“点对点”对接企业项目和企业部门为主,双方协作共建课程群、共享教学资源及其成果的机制尚未建立,课程教学及项目实施结束即宣告融合关系中断。整个融合过程周期短、随机性强、稳定性差,没有全过程、全周期、多维度地深度融合于企业发展的全局中。
(三)课程群与学科竞赛群融合牵强附会
学科竞赛是面向大学生开展的学术科技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是激发学生潜能和创造力的最好手段,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实际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1]“学科竞赛群”意指由具备专业背景联系的、且相对独立的学科竞赛所组成的群体系统。[12]服装设计课程群与学科竞赛群相互融合能够强化师生跨界互动、促进教学相长,有效提升师生的理论水平和复合型、应用型实践能力,因此受到地方高校普遍重视。近年来,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师生疲于应付各类竞赛的选拔、培训、演练等,严重挤压了正常课程学时,扰乱了课堂教学秩序,背离了课程群与学科竞赛群融合的初衷,赛教融合变得牵强而生硬。一是竞赛目标与课程群教学目标不相符;二是竞赛内容与课程群教学内容不匹配;三是竞赛周期与课程群教学周期不吻合;四是竞赛评价与教学评价不同步。如嘉兴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参赛率较高的“浙江省大学生服装服饰创意设计大赛”,要求参赛学生完成服装创意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设计、成品加工与制作、服装展示与陈列、现场汇报与答辩等“设计作品产品化”的全流程参赛任务,融会贯通服装设计、服装结构、服装工艺、服装营销等相关课程群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而现实中,协调处理多个课程群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周期及教学评价与赛事全面融合的难度较大,以至于依旧流于形式。
三、“产赛教”融合视域下地方高校服装设计课程群教学策略
(一)明确培养目标,树立“产赛教”融合发展理念
地方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立足地方服装产业发展、坚定应用型办学定位和为区域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已经成为高校、企业、行业和社会的普遍共识。但落到课程群教学改革实处时,仍有较多院校将其局限于教育链之内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团队等方面,忽视地方产业链各环节对课程群教学的支撑及促进作用,造成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偏差。因此,“产赛教”融合视域下地方高校服装设计课程群教学改革应明确为地方企业发展贡献力量、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的培养目标,牢固树立“产赛教”融合发展理念。始终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以地方服装产业发展及其对服装设计人才的迫切需求为导向,整合产业链、竞赛链、教育链资源,发挥政府引导、企业参与、行业支撑的作用,以学科竞赛为桥梁和纽带驱动“产”和“教”在内容、资源、平台、团队、成果及评价等多方面的交叉融合,形成多方共赢的利益共同体,改变产教分离“两张皮”或“点对点”松散融合的现象。
(二)打破学科壁垒,构建链式递进式课程群组
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地方高校新文科建设的需要,其反映了课程群教学改革的新趋势,是地方高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产赛教”融合视域下地方高校服装设计课程群教学既离不开跨学科知识体系、教学平台、教学团队等要素的跨界融合,也离不开地方产业链的支撑和学科竞赛链的驱动。嘉兴学院服装设计课程群教学改革基于“产赛教”融合发展理念,遵循应用型、复合型能力培养的原则,以“作品化→产品化→商品化”的实践教学路径为突破口,打破设计学、纺织科学与工程、营销学等学科之间的壁垒,融合产业链和竞赛链的发展逻辑,分阶段构建与“作品化”“产品化”“商品化”对应的课程群、竞赛群、项目群。每个阶段的课程群、竞赛群、项目群交叉融合,且与下一阶段的课程群、竞赛群、项目群呈链式的递进关系,保障产业链、竞赛链、教育链的全面、深度融合(见图1)。
图1 “产赛教”融合的课程群、竞赛群、项目群链式递进关系
“作品化”阶段的作品设计课程群以名师作品研讨、服装造型设计与表达、服装市场调查与预测、服装结构基础、服装设计基础等课程为载体,以专业基础竞赛群为驱动,以实践和服务地方设计基础项目群为宗旨,注重创意思维、设计视野的拓展和艺术审美的熏陶,强化学生“作品化”设计基础能力与素养的培养。“产品化”阶段的产品设计课程群在作品设计课程群的基础上,以产品设计实践为主导,通过专业核心竞赛群的激发,重点落实学生对产品设计相关的标准、规范、品质等“产品化”要求的认识与实践练习,旨在培养学生服务服装产品设计项目群的实践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该课程群主要由女装设计、女装结构设计、女装成衣工艺、服装立体裁剪、项目化女装品类设计等课程构成。“商品化”阶段的商品管理课程群是产品设计课程群的延续与拓展,重点聚焦地方特色羽绒服产业,联合地方羽绒服产业联盟、行业、协会及骨干企业共同培养学生的商业思维,加强对商业成本、价值及效益的认知,通过融合综合性竞赛群和产品转化项目群的实践应用,培养学生营销推广、产品设计与转化、创业孵化等服装商品化进程中的各项能力。该课程群主要由专题创作、羽绒服产品开放与管理、视觉营销、时尚买手、电商运营、服装品牌策划等课程构成。
(三)紧扣产赛资源,重构项目化教学内容
地方产业资源和各类学科竞赛资源是地方高校服装设计课程群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程群教学起到有力的支撑与助推作用。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服装产业资源和学校认可度高、覆盖面广的学科竞赛资源,特别是具有地方产业特色的企业产品研发项目资源和形式多样、全员覆盖的学科竞赛项目资源,有利于重构“产赛教”融合的课程群项目化教学内容。具体而言,即以企业产品研发项目为导向、以学科竞赛项目为驱动,分解地方企业服装产品研发项目流程和学生普遍参与的学科竞赛任务,把企业设计师、制版师、工艺师、陈列师等岗位的核心工作内容和学科竞赛各环节的评比要点嵌入各阶段的课程群教学内容之中,基于企业项目和学科竞赛项目的不断流转构建课程群的项目化教学内容。如针对产品设计、商品管理等课程群的教学内容,可以分解地方特色的羽绒服产品研发项目和中国·平湖服装设计大赛(羽绒类)的竞赛任务,把企业项目和设计大赛前期的调研、规划及款式设计等任务(如羽绒服流行趋势调研、羽绒服设计主题及品类规划、羽绒服产品系列设计等)嵌入女装设计、项目化女装品类设计等课程之中;把中期的产品结构、工艺、面料等设计任务(如成衣结构设计、工艺设计、面辅料应用等)嵌入女装结构设计、女装成衣工艺、服装立体裁剪等课程之中;把后期的成果展示或商业转化等任务(如成衣动态或静态展示、设计成果转化或推介等)嵌入视觉营销、电商运营等课程之中,实现基于项目化课程群教学内容的重构。
(四)突出实践引领,创新混合式教学方法
突出实践引领是“产赛教”融合教学的核心要求,也是实施项目化教学内容的根本保障,对推进“产赛教”融合的教学项目在“作品化→产品化→商品化”链式递进式实践教学路径中的落地、转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实现产、赛、教三方资源多层次、多阶段的同频共振、互动交融。一是基于实践价值引领,构建产、赛、教利益共同体,激发三方内生动力,实现产业发展、竞赛宗旨和高校育人目标同向同频。二是基于实践过程引领,组建产、赛、教协作共同体,将企业生产过程、竞赛组织运行过程和课程群教学实践过程共同聚焦于“作品化→产品化→商品化”的链式递进式实践教学路径中,实现产、赛、教全过程同频共振。三是基于实践成果引领,搭建产、赛、教的成果转化共同体,努力将企业研发成果、学科竞赛成果和课程群教学成果相互转化,实现产、赛、教的成果互动交融。为了有效凸显实践引领的作用与价值,在“产赛教”融合的课程群教学实践中,还必须充分考虑教师、学生、资源和平台的多维互动关系,[13]创新混合式教学方法,改变传统、单一、固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习模式。首先,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突破时空限制,畅通学生与产、赛、教三域导师的对话交流渠道,有效推进企业导师团队、竞赛专家团队和校内外教师团队实质性参与课程群教学实践。其次,营造课内导学与课外督学的混合学习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产赛教”融合的项目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投身学习与实践的积极性。再次,利用校内与校外的跨场域教学与实践,把师生的教学活动置于多样化、鲜活的企业生产和竞赛运行的核心现场,促进校内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的互动交融。
(五)强化共赢机制,打造融合型教学团队
“产赛教”融合的本质要求是促进产、赛、教三方主体及参与人员之间的互利共赢。因此,课程群教学不仅要致力于产、赛、教之间的知识、信息、技术、团队、平台、资源等要素的深度融合,更为关键的是要强化共赢机制建设,保障产、赛、教三方权益和教学团队的核心利益,激发三方主体及其教学团队的内生动力,推动高校教师与企业设计师、版师、工艺师、营销师及竞赛导师、专家等人员之间的多维互动交流,为打造融合型教学团队奠定良好的基础。一是构建“产赛教”融合的师资共享机制,建立灵活的用人制度和人才流通制度,打通产、赛、教之间人才流通的堵点,着力打造集跨学科教师团队、跨岗位企业导师团队和跨专业竞赛导师团队于一体的融合型教学团队。二是打造融合型、开放型、共享型师资实训基地和教学实践、实训平台,实现“教学即竞赛”“竞赛即实训”“实训即教学”的多场域无缝对接,[14]为融合型教学团队成员之间的角色互换提供平台支撑。三是完善融合型教学团队专业能力提升的激励机制,通过建设动态奖励制度激励教学团队深入产、赛、教三域的核心现场开展教、研、训等实践交流活动,破解融合型教学团队的跨界整合与教学能力匮乏、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
四、结语
“产赛教”融合视域下的服装设计课程群教学符合地方高校应用型、复合型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在服装设计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地方高校服装设计课程群教学应以“产赛教”融合发展理念为指引,通过构建链式递进式课程群组、重构项目化教学内容、创新混合式教学方法、打造融合型教学团队等创新举措,较好地实现教学与地方服装产业、企业和学科竞赛之间的多维互动、融合,为应用型、复合型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基于“产赛教”融合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嘉兴学院服装设计课程群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师生团队的实践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近五年来,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 %以上,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70余项,服务地方企业获得地方政府专项奖励40万元。希望该教学模式也能为艺术设计相关专业课程群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